CN204207256U -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7256U
CN204207256U CN201420622378.0U CN201420622378U CN204207256U CN 204207256 U CN204207256 U CN 204207256U CN 201420622378 U CN201420622378 U CN 201420622378U CN 204207256 U CN204207256 U CN 204207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stiffened
stiffened edge
bag
s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223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丽丽
陈蓬生
陈鹏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UANGLI COLOR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UANGLI COLO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UANGLI COLOR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UANGLI COLOR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223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7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袋的袋体,袋体的袋口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袋体的袋口边缘、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栓紧提手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二加强边的中间设有两个折向两端的第三加强边,或者第二加强边的两端设有两个折向中间的第三加强边;两个第三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通过在第二加强边的中间或两端设置第三加强边,提手处的袋口边缘更加结实、牢固,增加了袋口边缘的承重能力,避免袋口边缘被提手拉裂,第三加强边自第二加强边的两端向中间翻折或者自第二加强边的中间向两端翻折,避免折边的直接重叠而导致袋口边缘凸出,使得袋口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背景技术
手提袋一般包括袋体和提手,提手设置在袋体的袋口处。目前,手提袋的袋体在设计上,一般袋体的袋口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加强边,处于袋体的袋口两侧的第一加强边上分别设有第二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翻折后处于袋体的袋口边缘与第一加强边之间,袋体的袋口边缘、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栓紧提手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提手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并在提手的端部打结,使提手的两端分别卡紧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上。这样构成提手的承重结构只是包括袋口边缘、第一加强边和第二加强边,这样三条边的承重结构仍然无法满足承重的要求,在重力的作用下,提手会顺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将袋体拉裂,从而导致袋体破裂而无法再使用。
为了增加袋体的承重能力,有人提出在第一加强边与第二加强边之间夹置另外的加强层,这样加强层必须采用缝合或者贴合的方式,一方面导致生产工艺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另外夹置的加强层导致袋口边缘向外凸出而破坏美观。
还有人提出采用“鸡眼”的方式,采用“鸡眼”虽能够大幅度提高袋体的承重能力,但是打“鸡眼”的工艺也比较复杂,而且打“鸡眼”经常会造成袋口的褶皱等缺陷,因此生产厂商大多数不愿意采用“鸡眼”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提袋的袋体,这种手提袋的袋体具有更强的承重能力,而且更加美观。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袋体的袋口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加强边,处于袋体的袋口两侧的第一加强边上分别设有第二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翻折后处于袋体的袋口边缘与第一加强边之间,袋体的袋口边缘、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栓紧提手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加强边的中间设有两个折向两端的第三加强边,或者第二加强边的两端设有两个折向中间的第三加强边;两个第三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
手提袋一般包括袋体和提手,提手设置在袋体的袋口处,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只是在于袋体,因此,提手并不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手仅作为使用时的条件引入。
通过在第二加强边的中间或两端设置第三加强边,并开设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使得在提手处的袋口边缘更加结实、牢固,增加了袋口边缘在提手处的承重能力,避免袋口边缘被提手拉裂,并且由于第三加强边自第二加强边的两端向中间翻折或者自第二加强边的中间向两端翻折,避免折边的直接重叠而导致袋口边缘凸出,使得袋口更加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袋体为折叠纸袋。采用折叠纸袋作为袋体,袋体的各侧壁与各条加强边均由一张纸板形成,然后再进行翻折,生产工艺上更加简化,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纸袋包括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底壁板和粘贴边;粘贴边、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依次通过折痕线连接,底壁板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加强边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上边缘;所述两个第二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在第一加强边的上边缘,其中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前壁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后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各个第三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加强边的两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纸袋包括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底壁板和粘贴边;粘贴边、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依次通过折痕线连接,底壁板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加强边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上边缘;所述两个第二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在第一加强边的上边缘,其中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前壁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后壁板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加强边均包括第二左加强片和第二右加强片,第二左加强片与第二右加强片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三加强边处于间隙中,并且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左加强片、第二右加强片的内端连接。两个第三加强边沿折痕线向两端翻折后,分别贴合在第二左加强片、第二右加强片上,使得在提手处的袋口边缘更加结实、牢固,增加了袋口边缘在提手处的承重能力,避免袋口边缘被提手拉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加强边的下边缘与第二加强边的上边缘之间设有夹缝。通过设置夹缝,使得第三加强边的宽度小于第二加强边的宽度,这样避免了第三加强边撑起而导致第二加强边往外凸出,使得袋口更加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通过再第三加强边的两面涂布胶层,然后再进行贴合,使得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通过在第三加强边的两面以及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复合薄膜,然后再进行热合,使得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通过将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使得袋口边缘处的结构更加紧凑、平整,既提高了承重的能力,又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在第二加强边的中间或两端设置第三加强边,并开设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使得在提手处的袋口边缘更加结实、牢固,增加了袋口边缘在提手处的承重能力,避免袋口边缘被提手拉裂,并且由于第三加强边自第二加强边的两端向中间翻折或者自第二加强边的中间向两端翻折,避免折边的直接重叠而导致袋口边缘凸出,使得袋口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提袋的袋体,包括折叠纸袋1,折叠纸袋1的袋口边缘2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加强边3,处于折叠纸袋1的袋口边缘2两侧的第一加强边3上分别设有第二加强边4,第二加强边4翻折后处于折叠纸袋1的袋口边缘2与第一加强边3之间,折叠纸袋1的袋口边缘2、第一加强边3、第二加强边4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栓紧提手的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第二加强边4的两端设有两个折向中间的第三加强边8;两个第三加强边8的相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9。
折叠纸袋1包括前壁板101、左壁板102、后壁板103、右壁板104、底壁板105和粘贴边106;粘贴边106、前壁板101、左壁板102、后壁板103、右壁板104依次通过折痕线连接,底壁板105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101、左壁板102、后壁板103、右壁板104的下边缘;第一加强边3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101、左壁板102、后壁板103、右壁板104的上边缘;两个第二加强边4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在第一加强边3的上边缘,其中一个第二加强边4与前壁板101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第二加强边4与后壁板103的位置相对应;各个第三加强边8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加强边4的两端连接;第三加强边8的下边缘与第二加强边4的上边缘之间设有夹缝10;第三加强边8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3、第二加强边4的内侧面相贴合。
通过在第二加强边4的两端设置第三加强边8,并开设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9,使得在提手处的袋口边缘2更加结实、牢固,增加了袋口边缘2在提手处的承重能力,避免袋口边缘2被提手拉裂,并且由于第三加强边8自第二加强边4的两端向中间翻折,避免折边的直接重叠而导致袋口边缘2凸出,使得袋口更加美观。
实施例二
在其它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情况下,其区别在于:两个第二加强边4均包括第二左加强片401和第二右加强片402,第二左加强片401与第二右加强片402之间设有间隙11;两个第三加强边8处于间隙11中,并且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左加强片401、第二右加强片402的内端连接。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手提袋的袋体,袋体的袋口边缘设有向内翻折的第一加强边,处于袋体的袋口两侧的第一加强边上分别设有第二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翻折后处于袋体的袋口边缘与第一加强边之间,袋体的袋口边缘、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用于栓紧提手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加强边的中间设有两个折向两端的第三加强边,或者第二加强边的两端设有两个折向中间的第三加强边;两个第三加强边的相应位置均开设有用于栓紧提手的第四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袋的袋体,其特征是:所述袋体为折叠纸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袋的袋体,其特征是:所述折叠纸袋包括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底壁板和粘贴边;粘贴边、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依次通过折痕线连接,底壁板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加强边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上边缘;所述两个第二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在第一加强边的上边缘,其中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前壁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后壁板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各个第三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加强边的两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袋的袋体,其特征是:所述折叠纸袋包括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底壁板和粘贴边;粘贴边、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依次通过折痕线连接,底壁板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下边缘;所述第一加强边通过折痕线连接在前壁板、左壁板、后壁板、右壁板的上边缘;所述两个第二加强边分别通过折痕线连接在第一加强边的上边缘,其中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前壁板的位置相对应,另一个第二加强边与后壁板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加强边均包括第二左加强片和第二右加强片,第二左加强片与第二右加强片之间设有间隙;两个所述第三加强边处于间隙中,并且分别通过折痕线与第二左加强片、第二右加强片的内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提袋的袋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加强边的下边缘与第二加强边的上边缘之间设有夹缝。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提袋的袋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加强边的两面分别与第一加强边、第二加强边的内侧面相贴合。
CN201420622378.0U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Active CN204207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2378.0U CN2042072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22378.0U CN2042072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7256U true CN204207256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22378.0U Active CN2042072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72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615A (zh) * 2015-04-24 2015-08-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易整理纸质种子贮藏袋的制作方法
CN108008842A (zh) * 2017-03-15 2018-05-08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材质鼠标的实现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615A (zh) * 2015-04-24 2015-08-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易整理纸质种子贮藏袋的制作方法
CN104823615B (zh) * 2015-04-24 2016-09-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易整理纸质种子贮藏袋的制作方法
CN108008842A (zh) * 2017-03-15 2018-05-08 深圳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材质鼠标的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7087U (zh) 一种耐压的瓦楞纸箱
WO2006097017A4 (zh) 多用途产品包装盒
CN204207256U (zh) 一种手提袋的袋体
US20080013867A1 (en) Ba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10111160A3 (en) Bag and zipper assembly with secured side gussets
CN202244347U (zh) 一种新型环保袋
WO2004009461A3 (en) Reinforced bag for flowable materials
US20110164836A1 (en) Plastic bag with reinforced sides
CN206841921U (zh) 一种内设隔断的包装结构
CN204713757U (zh) 一种香烟包装盒
CN206914857U (zh) 一种便于包装又能隐藏提手的包装箱
CN110386319B (zh)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13970U (zh) 简易手提袋
CN204916432U (zh) 一种多功能包装盒
CN201049754Y (zh) 可折叠包装盒
CN207293048U (zh) 可拆式双层烟盒
WO2006097104A3 (en) Bag provided with reinforcing connection seams
EP2155580B8 (de) Seitenfaltenbeutel
CN201890392U (zh) 一种可折叠式包装盒
TWM500746U (zh) 置物盒
CN203819637U (zh) 纸质柔性树脂版包装盒
TWM512954U (zh) 具提把孔之對折型紙製提袋
CN20911259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包装箱支架
CN207072488U (zh) 一种内袋折盒
CN209269168U (zh) 一种纸架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