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7255U - 一种防盗安全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安全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7255U
CN204207255U CN201420720041.3U CN201420720041U CN204207255U CN 204207255 U CN204207255 U CN 204207255U CN 201420720041 U CN201420720041 U CN 201420720041U CN 204207255 U CN204207255 U CN 2042072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parallel
alarm
voltage source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200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桂超
尹瑞
余立队
古丽切克热·亚生江
沈方舟
黄立新
张静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4207200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72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安全包,包括包体、防盗报警电路、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且所述包体以金属扣或金属拉链闭合,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电压源和报警器,所述的红外接收器与电压源形成回路;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串联有电容C1,所述报警器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并联有电容C3和保护电阻R1,所述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保护电阻R2和三极管Q3的对集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报警器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并联有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本实用新型防盗效果好,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安全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安全包,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卡包和钱包。
背景技术
当代社会,钱包、卡包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身用品,因为其内存放的大都是具有价值的物品,因此,关于该类包的安全防盗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关于钱包防盗装置和结构有很多,例如:专利号为200520090232.7公开了一种防盗钱包,该专利技术采用在包体的内壁上加工有感应板,使感应板分别与震动器和电池连接,当取拿钱包时,会触动震动器,从而提醒人们,达到防盗目的。但是,如果扒手使用刀具等尖锐物品划开钱包的包体而盗窃时,该装置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在扒手拉动钱包之前,该装置也不能提前引起钱包主人的注意。为了克服上述专利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专利号为201320427088.6也公开了一种防盗钱包,其包括包体、防盗电路,所述防盗电路包括接近报警模块、开包报警模块、破包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接近报警模块、开包报警模块、破包报警模块与电源模块以并联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接近报警模块包括接近蜂鸣器、接近振动器、接近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安装于包体外皮上,接近蜂鸣器、接近振动器、接近感应器以串联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开包报警模块包括开包蜂鸣器、开包振动器、开包保护电阻、开包保护开关,开包保护电阻、开包保护开关相串联组成开包断电电路,开包蜂鸣器、开包振动器相串联组成开包报警电路,开包断电电路、开包报警电路以并联方式相连接,开包保护电阻电阻值小于开包蜂鸣器、开包振动器电阻值之和;所述的破包报警模块包括破包蜂鸣器、破包振动器、破包保护电阻、破包保护线,破包保护电阻、破包保护线相串联组成破包断电电路,破包蜂鸣器、破包振动器相串联组成破包报警电路,破包断电电路、破包报警电路以并联方式相连接,破包保护电阻电阻值小于破包蜂鸣器、破包振动器电阻之和,破包保护线安装在包体内。该专利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较全面的防盗,尤其是扒手使用刀具等尖锐物品划开包体的盗窃情况,但存在结构负责,干扰性大,容易产生误报警等问题,也不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盗安全包,实现以简单结构、低能耗、低成本满足卡包和钱包的防盗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安全包,包括包体和防盗报警电路,且所述包体以金属扣或金属拉链闭合,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电压源和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的红外接收器与电压源形成回路;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串联有电容C1,且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电容C1并联在电压源的正极;所述报警器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并联有电容C3和保护电阻R1,所述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保护电阻R2和三极管Q3的对集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报警器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并联有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所述保护电阻R2、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均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安装在与包体分离的挂件上,包含电压源和报警器的防盗报警电路和红外接收器均布置在包体的表层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安装红外发射器的挂件上设置有启动报警按钮和消除报警按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报警器为断开式报警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发射器由三极管Q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上的二极管D1和电阻R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对集电极上的二极管D2和电阻R5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红外接收器由二极管D3和功率放大器组成,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在功率放大器上。
当本人打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盗安全包时,可以通过红外发射器消除报警按钮关闭电源;当外出时,可通过红外发射器启动报警按钮打开电源,使报警器进入工作状态,若卡包被他人打开或包体表面被划破,都将激活报警铃声,起到警示作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防盗效果好,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等优点,可适用于各种箱包,尤其是钱包、卡包的防盗,具有显著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安全包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发射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红外接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盗安全包,包括包体和防盗报警电路,且所述包体以金属扣或金属拉链闭合,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电压源V1、报警器L1、红外接收器U1,所述的红外接收器U1与电压源V1形成回路;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J1串联有电容C1,且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J1并联在电压源V1的负极,电容C1并联在电压源V1的正极;所述报警器L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报警器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V1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V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并联有电容C3和保护电阻R1,所述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保护电阻R2和三极管Q3的对集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报警器L1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并联有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所述保护电阻R2、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均并联在电压源V1的负极。
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安装在与包体分离的挂件上,包含电压源和报警器的防盗报警电路和红外接收器均布置在包体的表层内部。所述的报警器L1为断开式报警器。安装红外发射器的挂件上设置有启动报警按钮和消除报警按钮。
当红外接收器U1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送的消除报警信号时,U1与电压源V1形成回路,此时无电流通过报警器L1,此时无论是否打开金属扣或金属拉链J1均不会触发报警器。当红外接收器U1接收到红外发射器发送的启动报警信号时,若金属扣开关J1处于闭合状态,此时电容C1充电,电路中的电流小,所以三极管Q2截止电流通过Q1、R1、Q3、R3回到电源的负极,报警器L1中没有电流流过,所以不会触发报警;若金属扣开关J1断开,电容C1放电,三极管Q2导通,三极管Q2的导通使三极管Q1截止,从而使报警器L1中有电流流过,报警器发声。
调整R3可增大或减少报警的音量。R1、R2构成偏置电路,C2、C3提高了抗干扰能力,Q3是报警器L1的驱动管。
当金属扣或金属拉链J1处于闭合状态时,电路中无电流通过,可以降低电源功耗;当本人打开包时,可通过红外发射器上的消除报警按钮关闭电源,同样可以降低电源功耗。
如图2所示:所述的红外发射器由三极管Q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上的二极管D1和电阻R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对集电极上的二极管D2和电阻R5组成。
如图3所示:所述的红外接收器U1由二极管D3和功率放大器组成,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在功率放大器上。
图2中的c为红外发射器的发射信号,图3中的d为红外接收器的接收信号;红外遥控是以调制的方式发射数据,就是将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又可以降低电源功耗。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盗安全包,包括包体和防盗报警电路,且所述包体以金属扣或金属拉链闭合,所述的防盗报警电路包括电压源和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的红外接收器与电压源形成回路;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串联有电容C1,且所述金属扣或金属拉链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电容C1并联在电压源的正极;所述报警器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的正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三极管Q2的对集电极串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并联有电容C3和保护电阻R1,所述保护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保护电阻R2和三极管Q3的对集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报警器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并联有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所述保护电阻R2、滑动变阻器R3和电容C2均并联在电压源的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安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射器安装在与包体分离的挂件上,包含电压源和报警器的防盗报警电路和红外接收器均布置在包体的表层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安全包,其特征在于:安装红外发射器的挂件上设置有启动报警按钮和消除报警按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安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为断开式报警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安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射器由三极管Q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上的二极管D1和电阻R4及串联在三极管Q4的对集电极上的二极管D2和电阻R5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安全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接收器由二极管D3和功率放大器组成,二极管D3的两端并联在功率放大器上。
CN201420720041.3U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防盗安全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72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0041.3U CN204207255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防盗安全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0041.3U CN204207255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防盗安全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7255U true CN204207255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200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7255U (zh) 2014-11-25 2014-11-25 一种防盗安全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72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5383U (zh) 蓝牙防丢报警器
CN201773463U (zh) 家用断线防盗报警器
CN204480457U (zh) 一种物联网报警系统
CN204207255U (zh) 一种防盗安全包
CN205005995U (zh) 一种警用巡逻一体服
CN204812471U (zh) 一种防盗钱包
CN204273538U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旅行箱防丢防盗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旅行箱
CN203966269U (zh) 笔记本防盗报警器
CN201426474Y (zh) 一种分体式箱包防盗报警装置
CN204654091U (zh) 智能防盗箱包
CN204010206U (zh) 笔记本防盗报警器
CN209199289U (zh) 一种智能防盗报警器以及应用其的报警系统
CN201742447U (zh) 一种防盗手机及追踪器
CN206182579U (zh) 一种书包防盗提醒装置
CN202335492U (zh) 防丢旅行箱
CN206413909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箱包
CN204302343U (zh) 防窃电系统
CN204833559U (zh) 一种限时门锁防盗报警电路
CN204013625U (zh) 防盗手机套
CN201450928U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的花盆
CN202205311U (zh) 一种家用电器防盗报警装置
CN202615537U (zh) 一种安防区域监控模块
CN203055064U (zh)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CN202534086U (zh) 变电设备防盗装置
CN201687342U (zh) 带有报警功能的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