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7242U - 杀菌玻璃容器 - Google Patents

杀菌玻璃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7242U
CN204207242U CN201420613894.7U CN201420613894U CN204207242U CN 204207242 U CN204207242 U CN 204207242U CN 201420613894 U CN201420613894 U CN 201420613894U CN 204207242 U CN204207242 U CN 204207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ella
main body
glass container
gland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38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TU NAN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TU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TU NAN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TU NAN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38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7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7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菌玻璃容器,包括主体和压盖,所述主体和压盖的材质均为杀菌玻璃,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压盖通过一个密封圈与所述主体盖合,所述密封圈包括固定压盖的紧固部分以及扣合在主体上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选用弹性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连接并固定压盖与主体,解决了玻璃压盖无法与玻璃容器主体盖合的问题,同时构建了一个杀菌的密闭环境,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方式。

Description

杀菌玻璃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杀菌玻璃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在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也对生活用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使用容器储存食品时,环境中或是食品中带入的微生物会在容器内不断滋长,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为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现有商家开发出具有杀菌、抗菌性能的玻璃,可将该玻璃投入到容器的生产中,这样的材质能够将细菌数量抑制在一定范围内,使我们在食用存放的食品时更加绿色健康。
在生产这样的杀菌玻璃容器时,如果容器盖使用塑料或者金属等其他材质制备,由于这些材质不具备杀菌的功能,就会影响了容器整体的杀菌性,但使用杀菌玻璃制备容器盖就无法使用传统的螺纹配合或是扣压方式盖合,玻璃盖与玻璃容器之间无法密封的问题限制了杀菌玻璃在容器领域的使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杀菌玻璃容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玻璃容器,能够给存储的物品提供一个封闭的杀菌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杀菌玻璃容器,包括主体和压盖,所述主体和压盖的材质均为杀菌玻璃,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压盖通过一个密封圈与所述主体盖合,所述密封圈包括固定压盖的紧固部分以及扣合在主体上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选用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片层、第二片层和第三片层,第一片层与第二片层构成所述密封圈的紧固部分,所述第一片层与第二片层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压盖卡固在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片层与第二片层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面,所述第三片层为密封圈的延伸部分,其借助张力紧贴在所述杀菌玻璃容器的主体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片层自其与第二片层连接处向其内部延伸出一周薄层带,所述薄层带的厚度小于第三片层其他部位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片层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若干个突伸部。
进一步的,所述突伸部的边缘设有向外翻折的拨片。
进一步的,所述突伸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状物。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个弹性密封圈实现杀菌玻璃材质的压盖在杀菌玻璃容器上的盖合,所述杀菌玻璃容器能够给存储的物品提供一个封闭的杀菌环境。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储物罐的分解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罐盖与密封圈组合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储物罐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餐盒的分解图;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餐盒盖与密封圈组合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餐盒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杀菌玻璃容器,具体的,可以是一种储物罐,所述储物罐包括圆柱形的罐体1和圆形的罐盖2,罐体1和罐盖2的材质均为杀菌玻璃,罐体1内设置有容置腔,罐体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罐盖2的形状与罐体1开口形状相匹配,罐盖2通过一个密封圈3与罐体1盖合固定。
密封圈3包括固定罐盖2的紧固部分以及扣合在罐体1上的延伸部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片层31、第二片层32和第三片层33,第一片层31与第二片层32构成密封圈3的紧固部分,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凹槽,罐盖2卡固在凹槽中,第三片层33为密封圈3的延伸部分,其与第二片层32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面,密封圈3的紧固部分可选用硬性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或软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延伸部分一般选用软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选用不同材料可制备出不同样式的密封圈3,使储物罐更具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紧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材料优选为食品级硅胶,一体成型,便于组装和拆卸。盖合时,第三片层33的内壁紧贴在罐体1外壁上,将套设在第一片层31和第二片层32凹槽中的罐盖2牢牢固定在罐体1的开口上。第三片层33自其与第二片层32连接处向其内部延伸出一周薄层带,薄层带的厚度小于第三片层33其他部位的厚度,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密封圈3套设在罐盖2上之后,第三片层33更容易沿薄层带向上翻折。第三片层33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四个突伸部331,每个突伸部331的外表面均设有两条弧形的棱(未图示),以增加手指触碰突伸部331向上翻折时的摩擦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棱替换成凸点,突伸部331的边缘设有向外翻折的拨片332,由于第三片层33紧贴在罐体1外壁上,该拨片332便于手指拨动第三片层33的突伸部331向上翻折。
当储物罐需要盖合时,将套设在罐盖2上的密封圈3的第三片层33沿薄层带向上翻折,将罐盖2压盖在罐体1开口处,需保证第二片层32的宽度不大于罐体1开口处的壁厚,也就是说,保证罐盖2内表面与罐体1内壁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杀菌环境,以保证存放其中的食品新鲜健康,然后将第三片层33向下翻折,第三片层33依靠张力紧贴在罐体1外壁上,延伸出来的突伸部331加大了第三片层33与罐体1外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第三片层33对罐体1外壁的贴合作用,使得罐盖2与罐体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在打开储物罐时,手指拨动拨片332,通过突伸部331带动第三片层33向上翻折,即可取下罐盖2,设计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易于拆洗。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4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杀菌玻璃容器,具体的,可以是一种餐盒,所述餐盒包括方形的餐盒主体1和餐盒盖2,餐盒主体1和餐盒盖2的材质均为杀菌玻璃,餐盒主体1内设置有容置腔,餐盒主体1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开口,餐盒主体1在开口处向外水平弯折形成一周平台11,餐盒盖2的结构为一平板,其形状与餐盒主体1开口形状相匹配,餐盒盖2设置在开口处,盖压在平台11上,餐盒盖2通过一个密封圈3与餐盒主体1盖合固定。
密封圈3包括固定餐盒盖2的紧固部分以及扣合在餐盒主体1上的延伸部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片层31、第二片层32和第三片层33,第一片层31与第二片层32构成密封圈3的紧固部分,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凹槽,餐盒盖2卡固在凹槽中,第三片层33为密封圈3的延伸部分,其与第二片层32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面,密封圈3的紧固部分可选用硬性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或软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延伸部分一般选用软性材料(如硅胶等)制成,选用不同材料可制备出不同样式的密封圈3,使餐盒更具美观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紧固部分和延伸部分的材料优选食品级硅胶,一体成型,便于组装和拆卸。盖合时,第三片层33的内壁紧贴在餐盒主体1外壁上,将套设在第一片层31和第二片层32凹槽中的餐盒盖2牢牢固定在餐盒主体1的开口上。第三片层33自其与第二片层32连接处向其内部延伸出一周薄层带,薄层带的厚度小于第三片层33其他部位的厚度,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密封圈3套设在餐盒盖2上之后,第三片层33更容易沿薄层带向上翻折。第三片层33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四个突伸部331,四个突伸部331分别对应餐盒主体1的四个角,每个突伸部331的外表面均设有两条弧形的棱(未图示),以增加手指触碰突伸部331向上翻折时的摩擦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棱替换成凸点,突伸部331的边缘设有向外翻折的拨片(未图示),由于第三片层33紧贴在餐盒主体1外壁上,该拨片便于手指拨动第三片层33的突伸部331向上翻折。
当餐盒需要盖合时,将套设在餐盒盖2上的密封圈3的第三片层33沿薄层带向上翻折,将餐盒盖2压盖在餐盒主体1开口处的平台11上,需保证第二片层32的宽度不大于餐盒主体1开口处平台11的宽度,也就是说,保证餐盒盖2内表面与餐盒主体1内壁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杀菌环境,以保证存放其中的食品新鲜健康,然后将第三片层33向下翻折,第三片层33依靠张力紧贴在餐盒主体1外壁上,延伸出来的突伸部331加大了第三片层33与餐盒主体1外壁的接触面积,增大了第三片层33对餐盒主体1外壁的贴合作用,使得餐盒盖2与餐盒主体1之间的密封性更好,第三片层33没有延伸的部位紧扣住平台11的下表面。在打开餐盒时,手指拨动拨片,通过突伸部331带动第三片层33向上翻折,即可取下餐盒盖2,设计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易于拆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杀菌玻璃容器,通过密封圈3连接并固定杀菌玻璃压盖与杀菌玻璃容器主体,解决了玻璃压盖无法与玻璃容器盖合的问题,同时构建了一个杀菌的密闭环境,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食品保鲜方式,另外,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家庭使用过程中的清洗和携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杀菌玻璃容器,包括主体和压盖,所述主体和压盖的材质均为杀菌玻璃,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通过一个密封圈与所述主体盖合,所述密封圈包括固定压盖的紧固部分以及扣合在主体上的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选用弹性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第一片层、第二片层和第三片层,第一片层与第二片层构成所述密封圈的紧固部分,所述第一片层与第二片层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压盖卡固在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层为密封圈的延伸部分,其与第二片层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面,所述第三片层借助张力紧贴在所述杀菌玻璃容器的主体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层自其与第二片层连接处向其内部延伸出一周薄层带,所述薄层带的厚度小于第三片层其他部位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片层的内边缘向内延伸形成若干个突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伸部的边缘设有向外翻折的拨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伸部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凸状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玻璃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
CN201420613894.7U 2014-10-22 2014-10-22 杀菌玻璃容器 Active CN204207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3894.7U CN204207242U (zh) 2014-10-22 2014-10-22 杀菌玻璃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3894.7U CN204207242U (zh) 2014-10-22 2014-10-22 杀菌玻璃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7242U true CN204207242U (zh) 2015-03-18

Family

ID=5297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3894.7U Active CN204207242U (zh) 2014-10-22 2014-10-22 杀菌玻璃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7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437A (zh) * 2020-02-13 2021-08-13 段睿纮 盖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7437A (zh) * 2020-02-13 2021-08-13 段睿纮 盖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Y181170A (en) Thermoformed container with lid
MX2008002923A (es) Contenedor plastico con sello sin empaque.
MX2016001251A (es) Contenedores de plastico de dos compartimientos y paquete de productos alimenticios que comprende dichos contenedores.
CN204207242U (zh) 杀菌玻璃容器
CN205433332U (zh) 一种防溢水壶
CN205548226U (zh) 一种多功能双层组合餐杯
KR101240030B1 (ko) 밀폐용기용 뚜껑
CN204038128U (zh) 保鲜密封盒
CN209403850U (zh) 一种带凸耳具有防烫防脱功能的一次性快餐盒
CN206485696U (zh) 一种具有平行凸棱的密封容器
CN206485761U (zh) 一种具有双层连接壁的密封容器
CN204121440U (zh) 奶瓶
CN206782335U (zh) 一种带隔断的密封保鲜盒
CN206043745U (zh) 一种改进型快餐盒
CN201131284Y (zh) 组合泡菜坛
CN204813130U (zh) 一种玻璃杯盖子
KR200402818Y1 (ko) 간편 개폐 구조를 갖춘 액체 저장 용기
CN204097040U (zh) 一种猫头鹰形状的多功能开瓶器
KR20070005748A (ko) 밀폐용기
CN203633642U (zh) 一种餐盒
CN201894286U (zh) 塑料饭盒
CN203921554U (zh) 一种食物保鲜盒
CN201782454U (zh) 保鲜碗
CN209473882U (zh) 一种饭盒
CN201634018U (zh) 一种保鲜盒的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