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6006U - 一种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06006U
CN204206006U CN201420587249.2U CN201420587249U CN204206006U CN 204206006 U CN204206006 U CN 204206006U CN 201420587249 U CN201420587249 U CN 201420587249U CN 204206006 U CN204206006 U CN 204206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electric capacity
emitter
voltage stab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72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汉国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5872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06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06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060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变压器、全桥整流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可调稳压模块和电位器的使用,抑制了供电电源波动的产生,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供电电路的供电纹波较大,波动的电源会导致用电设备工作不稳定,不仅阻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也会大大缩短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当电源波动到一定的高电压时,可能会烧坏用电设备,同样会缩短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安全故事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它能够抑制电源产生波动,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B、全桥整流器、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可调稳压模块及电位器W;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B的输入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B的输出绕组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整流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c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z和引脚V接地;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同相输入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通过所述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和所述第四电容C4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所述全桥整流器和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和所述第二电容C2组成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10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接地;所述电位器W的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同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调节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参考电压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及第七二极管D7;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还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和所述第二电容C2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连接在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流表A和电压表V;所述电流表A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表A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表V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压表V的正极还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的负极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恒流源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八电阻R8及可控稳压源;所述第七电容C7与所述第八电容C8并联组成并联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还接地;所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还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控制极连接于点A;点A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所述第九电容C9和所述第十电容C10并联在所述点A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稳压源的型号为TL431。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型号为LM7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电路,通过对变压器、全桥整流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可调稳压模块和电位器的使用,抑制了供电电源波动的产生,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中恒流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电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B、全桥整流器、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可调稳压模块及电位器W;交流电源的两端与变压器B的输入绕组连接,变压器B的输出绕组与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全桥整流器的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桥整流器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变压器B的输出绕组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1(引脚Vc)连接;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9(引脚Vz)和引脚7(引脚V)接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5(同相输入引脚)通过第十三电阻R13接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3(频率补偿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3(频率补偿引脚)和第四电容C4之间;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容C3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第六电阻R6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全桥整流器和第一电阻R1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一电阻R1之间。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的一端与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串联电路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2(引脚V+)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R7连接在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2(引脚V+)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十一电阻R11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4(反相输入引脚)连接;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4(反相输入引脚)还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电位器W的电阻的一端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4(反相输入引脚)连接;具体地,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与电位器W的电阻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4(反相输入引脚)连接;电位器W的电阻的另一端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5(同相输入引脚)连接;电位器W的调节端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6(参考电压输入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4(反相输入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及第七二极管D7;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13(频率补偿引脚)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还连接在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之间。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元器件进行保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熔断器Fu;熔断器Fu设置在交流电源与变压器B之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故障观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指示灯LED1的正极连接,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连接,第二指示灯LED2的正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连接在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和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之间。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观测,以保证电路中的各元器件能够正常工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流表A和电压表V;电流表A的输入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电流表A的输出端与电压表V的正极连接,电压表V的正极还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压表V的负极接地。
为了进一步地保证用电设备的电源不会产生波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恒流源电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2,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八电阻R8及可控稳压源;第七电容C7与第八电容C8并联组成并联电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并联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并联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连接,并联电路的第二端与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连接;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还接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还与可控稳压源的控制极连接于点A;点A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对恒流源电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恒流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并联在点A与可控稳压源的正极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控稳压源为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且型号为TL431;可调稳压模块的型号为LM723;第一三极管Q1最好采用进口的C2819、2N3395大功率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正常使用时,首先由50W的变压器B将220V的交流电变成18V的交流电,再经桥式整流成直流电;直流电经二级管和三级管输出到可调稳压模块LM723;在正常使用时,第一指示灯LED1和第二指示灯LED2同时闪亮,调节电位器W可使输出电压在0~20V的范围内变化,且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A。在本实施例中,输出5V的电压。当在点A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之间出现过流或短路状况时,第一电阻R1两端的压降大于0.6V,此时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导通,第二指示灯LED2熄灭,第七二极管D7导通。第三电容C3是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和基极的卸荷电容,第二电容C2是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的卸荷电容,第七电阻R7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的限流电阻,第五电容C5是输出电压滤波电容,第十电阻R10是第五电容C5的卸荷电阻,第九电阻R9、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是输出电压的基准电阻,第十三电阻R13是LM723的引脚5的基准电压电阻。当LM723的引脚11的压降接近0V时,内部检测电路动作,引脚11输出高电压23V,使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截止,此时无电压输出,起到保护作用。只有关机后重新开机才有输出。连接在LM723后的恒流源电路向用电设备提供恒定的电流,即使当供电电源产生巨大波动时,恒流源电路也能够向用电设备提供恒定稳定的电流,从而保证了用电设备能够稳定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用于推焦车和/或拦焦车的定位,从而使取门机能够将焦炉炉门准确取下,避免了在取门时损坏腹板和刮坏炉墙的情况的发生,进而能够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具体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安装在推焦车和/或拦焦车上的激光发射装置进行供电,使激光照射指定的位置,并且要求与每个焦炉炉号的相对位置相同。当推焦车和/或拦焦车的驾驶司机观察到激光正好照射到焦炉炉号的预先指定的位置时,停止车辆;再通过取门机将焦炉炉门准确取下,从而可以保证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推焦车的预定位置为焦炉的北面炉钩;针对拦焦车的预定位置为焦炉南面的炉钩。由于炉钩的宽度只有10mm,因此定位误差范围能够达到±5mm以内,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精度高。另外,考虑到焦炉环境往往是十分恶劣的,主要表现在因烟气大而导致的能见度低。由于红色激光的穿透力更强,且为可见光,因此,在选择激光发射装置的时候,最好选用红色激光。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极为简单,具体为:
首先,设计一个稳压电源和一个恒流源电路板;
其次,采购电子元件,并将电子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焊接后仔细检查由所焊接的元件组成的实际电路与设计电路图中的电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需要重新焊接;若一致,通电进行调试,符合要求后,将所制作的电路板装入盒子内;
再次,到现场进行安装和线路敷设,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装置就可以正常工作了;需要说明的是,在装置正常工作后,还要进行反复调试和调整,以确保装置能够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通过对变压器B、全桥整流器、电阻、电容、三极管、可调稳压模块和电位器的使用,抑制了供电电源波动的产生,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延长了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更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直接应用于焦化厂推焦车及拦焦车的对位系统中,能够使推焦车和/或拦焦车将指定的焦炉炉门准确取下,基本上能够一次取门成功,从而避免了在取门时损坏腹板和刮坏炉墙的情况的发生,进而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在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推焦车和/或拦焦车的取门作业时,通过对激光照射技术的应用,即使现场烟气极大,激光也能穿透过去,并照射到指定位置,实现了在焦炉恶劣环境下车辆的精确定位。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推焦车和/或拦焦车的定位,与现有的红外线编码定位、激光测距定位、编码器定位、码牌定位等方法相比,使用更加简便、成本更加低廉、工作更加稳定、维护量更小。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B、全桥整流器、第一电阻R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可调稳压模块及电位器W;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B的输入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B的输出绕组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全桥整流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c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z和引脚V接地;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同相输入引脚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通过所述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在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和所述第四电容C4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容C2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所述全桥整流器和所述第一电阻R1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和所述第二电容C2组成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串联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引脚V+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十电阻R10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接地;所述电位器W的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同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电位器W的调节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参考电压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反相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及第七二极管D7;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频率补偿引脚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还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和所述第二电容C2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指示灯LED1、第二指示灯LED2、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全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还连接在所述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和所述第二指示灯LED2的负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表A和电压表V;所述电流表A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表A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表V的正极连接,所述电压表V的正极还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表V的负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恒流源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八电阻R8及可控稳压源;所述第七电容C7与所述第八电容C8并联组成并联电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R8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并联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还接地;所述可控稳压源的负极还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控制极连接于点A;点A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输入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还包括:第九电容C9和第十电容C10;所述第九电容C9和所述第十电容C10并联在所述点A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正极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稳压源的型号为TL431。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稳压模块的型号为LM723。
CN201420587249.2U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供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6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7249.2U CN204206006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7249.2U CN204206006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06006U true CN204206006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6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724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06006U (zh) 2014-10-11 2014-10-11 一种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0600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417A (zh) * 2015-05-17 2015-10-21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高效驱动电源电路的热保护型焦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106300007A (zh) * 2016-10-13 2017-01-0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频率功率输出稳定的激光器驱动电路
CN11100602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严涛 一种核电蝶阀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417A (zh) * 2015-05-17 2015-10-21 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高效驱动电源电路的热保护型焦炉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CN106300007A (zh) * 2016-10-13 2017-01-0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频率功率输出稳定的激光器驱动电路
CN111006027A (zh) * 2019-12-20 2020-04-14 严涛 一种核电蝶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6006U (zh) 一种供电电路
CN202633914U (zh) 主动pfc电路输出电解电容的过压保护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2186292B (zh) 高功率因数恒流开关电源的原边电流基准发生电路及方法
CN102036444A (zh) 一种led灯点电流故障排除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2603A (zh) 一种变流器全功率老化测试的方法
CN205176222U (zh)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子模块的现场检测装置
CN203596738U (zh) 开关电源输出过压保护电路
CN204442777U (zh) 一种矿灯及其过压保护控制电路
CN204374383U (zh) 一种用于校验中间继电器的工具
CN203775459U (zh) 一种便于调整输出电流的led驱动器
CN109202250A (zh) 一种智能焊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789917U (zh) 光伏控制器检测系统
CN205195036U (zh) 一种带能量反馈的智能二氧化碳激光电源
CN205129141U (zh) 一种带防触电的焊接装置
CN204649850U (zh) 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测试系统
CN204556748U (zh) 一种新型击穿保险器检测系统
CN204302826U (zh) 一种用于动态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的星型拓扑结构温控保护系统
CN209525580U (zh) 一种核电站电磁阀控制系统负载仿真电路
CN201967232U (zh) 一种交流电晕放电式除静电设备
CN204965178U (zh) 一种伺服控制板检测装置
CN105989768A (zh) 一种yag激光焊接电源教学实验及过级考试平台
CN205280870U (zh) Lcm背光焊接防短路检测治具
CN104880612A (zh) 光伏逆变器电磁兼容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286276A (zh) 充电器老化测试系统及测试设备
CN203590516U (zh) 一种恒流电源开环打嗝保护线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2

Address after: 430080 Qingshan District stock company of Hubei, Wuh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430080 Friendship Avenue, Hubei, Wuhan, No. 999

Patentee before: Wuhan Iron & Steel (Group)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