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03552U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203552U CN204203552U CN201420644665.1U CN201420644665U CN204203552U CN 204203552 U CN204203552 U CN 204203552U CN 201420644665 U CN201420644665 U CN 201420644665U CN 204203552 U CN204203552 U CN 2042035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 mobile terminal
- head
- lens group
- mirr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1100269850 Caenorhabditis elegans mas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包括:面罩、镜架、壳体以及安装于镜架与壳体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其中,面罩与镜架一端连接,镜架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镜架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光学放大透镜组和可反可透镜,光学放大透镜组和可反可透镜安装于镜筒结构中,镜筒结构与壳体及镜架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经光学放大透镜组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透射至人眼。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佩带舒适的头戴式设备,使用户能够便捷地享受具有增强现实效果的视觉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利用虚拟物体或信息对真实场景进行现实增强的技术。增强现实技术通常基于摄像头等图像采集设备获得到的真实物理环境影像,通过计算机系统识别分析及查询检索将与之存在关联的文本内容、图像内容或图像模型等虚拟生成的扩展信息或虚拟场景显示在真实物理环境影像中,从而使用户能够获得到身处的现实物理环境中的真实物体的标注、说明等相关扩展信息或者体验到现实物理环境中真实物体的立体的、突出强调的增强视觉效果。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对虚拟对象与现实环境进行充分地融合,能够有效地为用户提供认知周围真实环境的扩展信息或图像展示效果,同时实现用户与周围真实环境的信息交互。
现有的增强现实系统按照显示实现方式可分为视频透视式和光学透视式两种,采用光学透视式增强现实系统,来自真实环境的光线能够通过光学透镜组到达用户的眼睛,因此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周围的真实环境,从而能够有效改善视频透视式增强现实系统中将真实环境图像与虚拟环境信息进行叠加融合后显示所存在的时延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光学透视式增强现实系统的光学系统结构复杂,因此存在系统结构固定且体积较大等问题,成为光学透视式增强现实设备技术发展和推广普及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头戴式设备,通过配合移动终端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具有增强现实效果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包括面罩、镜架、壳体以及安装于镜架与壳体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其中,面罩与镜架一端连接,镜架另一端与壳体连接,镜架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光学放大透镜组和可反可透镜,光学放大透镜组和可反可透镜安装于镜筒结构中,镜筒结构与壳体及镜架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经光学放大透镜组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透射至人眼。
优选地,壳体表面设置开孔,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开孔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优选地,头戴式设备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光路转折结构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优选地,光路转折结构包括结构主体、盖板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与盖板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第一光学透镜组、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组,结构主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第一光学透镜组和第二光学透镜组通过结构主体内的限位卡槽固定,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内壁;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折射后,经第一光学透镜组透射至平面反射镜,被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第二光学透镜组透射至移动终端摄像头。
优选地,光路转折结构包括结构主体、上盖板、侧盖板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与上盖板及侧盖板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第三光学透镜组、第一平面反射镜、折射透镜、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四光学透镜组,结构主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第三光学透镜组、折射透镜和第四光学透镜组通过结构主体内的限位卡槽固定,第一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上盖板内壁,第二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内壁;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折射后,经第三光学透镜组透射至第一平面反射镜,被第一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折射透镜折射至第二平面反射镜,被第二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第四光学透镜组透射至移动终端摄像头。
优选地,光学放大透镜组由一个或多个菲涅尔透镜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球面透镜和/或非球面透镜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菲涅尔透镜及球面透镜和/或非球面透镜组成。
优选地,可反可透镜为双眼共用的一个可反可透镜,或为分别对应于左右眼的两个可反可透镜。
优选地,可反可透镜为半反半透镜。
优选地,头戴式设备的近眼端设置有屈光度调节装置,用于在预设范围内调节光学系统的屈光度。
优选地,镜架两侧分别设有卡扣或卡槽,用于紧固头戴伸缩带或支撑架。
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使用者双眼位于光学系统中可反可透镜的后方,即光学系统的出口处,既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接收来自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环境光信息,同时采用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方式,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接收移动终端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两组光信息经过光学系统的光学路径传输之后,在使用者双眼视网膜上叠加成像。同时,通过对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的头戴式设备前方环境及物体图像进行识别分析,获得与该环境及物体图像相关的扩展信息,将该扩展信息显示于移动终端显示屏,从而实现使用者通过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设备观察真实环境及物体时,与真实环境及物体相关的扩展信息能够叠加显示在用户的视野范围内,呈现具有增强现实效果的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中光学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中光学系统的光路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光路转折结构爆炸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光路转折结构爆炸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光路转折结构爆炸图;
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光路转折结构的光路图;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爆炸图;
图1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光路转折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前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壳体3内,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21;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壳体3前部表面设置开孔10,移动终端9放置于镜架2的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前方,移动终端9的前置摄像头通过开孔10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通过光学系统的两路光学通路,将移动终端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与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真实环境图像分别传送至使用者双眼,在使用者双眼视网膜上进行叠加成像,同时,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头戴式设备壳体表面设置的开孔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真实环境图像,经过图像识别分析得到与图像中真实环境或物品相关的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所述相关信息,头戴式设备的光学系统将所述相关信息与使用者双眼看到的真实环境场景进行叠加显示,使得使用者以正常视野观察真实环境的同时,能够获得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的与真实环境图像相关的信息,叠加显示后的图像具有增强现实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二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后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镜架2中,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如图6所示,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21;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光的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壳体3表面设置开孔10,移动终端9放置于镜架2的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后方,移动终端9的后置摄像头通过开孔10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本实用新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通过光学系统的两路光学通路,将移动终端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与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真实环境图像分别传送至使用者双眼,在使用者双眼视网膜上进行叠加成像,同时,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头戴式设备壳体表面设置的开孔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真实环境图像,经过图像识别分析得到与图像中真实环境或物品相关的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所述相关信息,头戴式设备的光学系统将所述相关信息与使用者双眼看到的真实环境场景进行叠加显示,使得使用者以正常视野观察真实环境的同时,能够获得移动终端显示屏显示的与真实环境图像相关的信息,叠加显示后具有增强现实的显示效果。
实施例三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前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壳体3内,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11,光路转折结构11上端与移动终端9摄像头位置对应,移动终端9摄像头通过光路转折结构11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如图9所示,光路转折结构11包括结构主体101、盖板102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101与盖板102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103、第一光学透镜组104、平面反射镜105和第二光学透镜组106,结构主体101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盖板102内侧对应位置设置限位卡槽,第一光学透镜组104和第二光学透镜组106通过结构主体101及盖板102内的限位卡槽固定,平面反射镜105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101内壁;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103折射后,经第一光学透镜组104透射至平面反射镜105,被平面反射镜105反射后,经第二光学透镜组106透射至移动终端9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通过采用光路转折结构,使得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环境光信息时,移动终端摄像头的拍摄视角能够与使用者双眼的视角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有效地避免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误差,当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图像与真实环境图像在使用者双眼进行叠加显示时,更加真实准确。
实施例四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11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前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壳体3内,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21,光路转折结构21上端与移动终端9摄像头位置对应,移动终端9摄像头通过光路转折结构21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如图12所示,光路转折结构21包括结构主体201、上盖板202、侧盖板203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201与上盖板202及侧盖板20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204、第三光学透镜组205、第一平面反射镜206、折射透镜207、第二平面反射镜208和第四光学透镜组209,结构主体201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上盖板202及侧盖板203对应位置设置限位卡槽,第三光学透镜组205、折射透镜207和第四光学透镜组209通过结构主体201、上盖板202及侧盖板203内的限位卡槽固定,第一平面反射镜通206过胶粘方式固定于上盖板202内壁,第二平面反射镜208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201内壁;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204折射后,经第三光学透镜组205透射至第一平面反射镜206,被第一平面反射镜206反射后,经折射透镜207折射至第二平面反射镜208,被第二平面反射镜208反射后,经第四光学透镜组209透射至移动终端9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采用光路转折结构,使得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环境光信息时,移动终端摄像头与使用者双眼的视角处于同一水平面,能够有效地避免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误差,当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图像与真实环境图像在使用者双眼进行叠加显示时,更加真实准确。同时,光路转折结构通过水平方向的结构延伸,避免了使用显示屏小于预设尺寸(如5.0英寸)的移动终端与本头戴式设备配合使用时,光路转折结构直接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对使用者真实视野产生遮挡。
实施例五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后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镜架2中,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31,光路转折结构31上端与移动终端9摄像头位置对应,移动终端9摄像头通过光路转折结构31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如图15所示,光路转折结构31包括结构主体301、盖板302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301与盖板302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303、第一光学透镜组304、平面反射镜305和第二光学透镜组306,结构主体301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盖板302对应位置设置限位卡槽,第一光学透镜组304和第二光学透镜组306通过结构主体301及盖板302内的限位卡槽固定,平面反射镜305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301内壁;如图16所示,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303折射后,经第一光学透镜组304透射至平面反射镜305,被平面反射镜305反射后,经第二光学透镜组306透射至移动终端9的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通过采用光路转折结构,使得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环境光信息时,移动终端摄像头的拍摄视角能够与使用者双眼的视角处于同一水平面,从而有效地避免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误差,当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图像与真实环境图像在使用者双眼进行叠加显示时,更加真实准确。
实施例六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如图18所示,包括面罩1、镜架2、壳体3以及安装于镜架2与壳体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面罩1与镜架2一端连接,镜架2另一端与壳体3连接;镜架2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9(移动终端9放置于容置槽内,移动终端9的屏幕朝向头戴式设备的后方);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4、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全反射镜4固定于镜架2中,光学放大透镜组5和可反可透镜6固定于镜筒结构7中,镜筒结构7与壳体3及镜架2固定连接;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9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全反射镜4反射至光学放大透镜组5,经光学放大透镜组5透射后被可反可透镜6反射至人眼;以及,头戴式设备外部光信息通过可反可透镜6透射至人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41,光路转折结构41上端与移动终端9摄像头位置对应,移动终端9摄像头通过光路转折结构41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如图19所示,光路转折结构41包括结构主体401、上盖板402、侧盖板403以及安装于结构主体401与上盖板402及侧盖板403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404、第三光学透镜组405、第一平面反射镜406、折射透镜407、第二平面反射镜408和第四光学透镜组409,结构主体401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上盖板402及侧盖板403对应位置设置限位卡槽,第三光学透镜组405、折射透镜407和第四光学透镜组409通过结构主体401、上盖板402及侧盖板403内的限位卡槽固定,第一平面反射镜406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上盖板402内壁,第二平面反射镜408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结构主体401内壁;光学系统的光路为: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转折棱镜404折射后,经第三光学透镜组405透射至第一平面反射镜406,被第一平面反射镜406反射后,经折射透镜407折射至第二平面反射镜408,被第二平面反射镜408反射后,经第四光学透镜组409透射至移动终端9摄像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采用光路转折结构,使得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环境光信息时,移动终端摄像头与使用者双眼的视角处于同一水平面,能够有效地避免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误差,当移动终端屏幕显示的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图像与真实环境图像在使用者双眼进行叠加显示时,更加真实准确。同时,光路转折结构通过水平方向的结构延伸,避免了使用显示屏小于预设尺寸(如5.0英寸)的移动终端与本头戴式设备配合使用时,光路转折结构直接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对使用者真实视野产生遮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9的显示屏可以将图像进行左右分屏显示,分屏后的图像经光学系统光路传输后,分别进入使用者的左右眼中,其中,移动终端9显示屏中分屏显示的图像可以是格式一致的左右分屏图像,也可以是存在预设视差的左右分屏图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设备的可反可透镜6可以是由对应于使用者左右眼的两片独立可反可透镜组成,也可以是由双眼共用的一片可反可透镜,其中,可反可透镜的反射透射比为80%:20%或50%:5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设备的光学放大透镜组5,可以是单片菲涅尔透镜或多片菲涅尔透镜组合,也可以是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或多个球面和/或非球面透镜的组合,亦可以是菲涅尔透镜与球面透镜和/或非球面透镜的组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设备的还安装有屈光度调节器,屈光度调节器可使光学系统的屈光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以适应屈光度在此范围内的使用者在不佩戴眼镜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头戴式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均可通过头戴伸缩带、头盔支架、帽子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后佩戴在用户头上,图2、图5、图8、图11、图14和图18示意的是在镜架两侧分别设置一卡扣,用于紧固头戴伸缩带8。
特别说明,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摄像头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时,并不限于移动终端的后置摄像头,也可以采用移动终端前置摄像头通过直接或者设置光路转折结构的方式采集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不再赘述。
再次声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包括:面罩、镜架、壳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镜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面罩与所述镜架一端连接,所述镜架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镜架中设置有容置槽,用于放置移动终端;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全反射镜、光学放大透镜组和可反可透镜,所述光学放大透镜组和所述可反可透镜安装于镜筒结构中,所述镜筒结构与所述壳体及所述镜架固定连接;
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路为:移动终端显示屏发出的光信息被所述全反射镜反射至所述光学放大透镜组,经所述光学放大透镜组透射后被所述可反可透镜反射至人眼;以及,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通过所述可反可透镜透射至人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设置开孔,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所述开孔采集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路转折结构,移动终端摄像头通过所述光路转折结构采集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结构包括结构主体、盖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与所述盖板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第一光学透镜组、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光学透镜组,所述结构主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组和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组通过所述结构主体内的限位卡槽固定,所述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内壁;
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路为: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所述转折棱镜折射后,经所述第一光学透镜组透射至所述平面反射镜,被所述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所述第二光学透镜组透射至所述移动终端摄像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转折结构包括结构主体、上盖板、侧盖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结构主体与所述上盖板及侧盖板之间的一组光学系统;
所述光学系统包括:转折棱镜、第三光学透镜组、第一平面反射镜、折射透镜、第二平面反射镜和第四光学透镜组,所述结构主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组、所述折射透镜和所述第四光学透镜组通过所述结构主体内的限位卡槽固定,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内壁,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所述结构主体内壁;
所述光学系统的光路为:所述头戴式设备外部的光信息被所述转折棱镜折射后,经所述第三光学透镜组透射至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被所述第一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折射透镜折射至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被所述第二平面反射镜反射后,经所述第四光学透镜组透射至所述移动终端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放大透镜组由一个或多个菲涅尔透镜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球面透镜和/或非球面透镜组成,或者由一个或多个菲涅尔透镜及球面透镜和/或非球面透镜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可透镜为双眼共用的一个可反可透镜,或为分别对应于左右眼的两个可反可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反可透镜为半反半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设备的近眼端设置有屈光度调节装置,用于在预设范围内调节所述光学系统的屈光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两侧分别设有卡扣或卡槽,用于紧固头戴伸缩带或支撑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44665.1U CN204203552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44665.1U CN204203552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203552U true CN204203552U (zh) | 2015-03-11 |
Family
ID=52661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44665.1U Active CN204203552U (zh) | 2014-10-31 | 2014-10-31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203552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7055A (zh) * | 2014-10-31 | 2015-01-28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CN104865705A (zh) * | 2015-05-04 | 2015-08-2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头戴设备 |
CN105785579A (zh) * | 2016-05-11 | 2016-07-20 | 李海龙 | 一种立体投影显示装置 |
CN106842569A (zh) * | 2016-12-30 | 2017-06-13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7871339A (zh) * | 2017-11-08 | 2018-04-03 |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视频中虚拟对象色彩效果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
CN109031661A (zh) * | 2017-06-12 | 2018-12-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实境显示装置 |
-
2014
- 2014-10-31 CN CN201420644665.1U patent/CN2042035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17055A (zh) * | 2014-10-31 | 2015-01-28 |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CN104865705A (zh) * | 2015-05-04 | 2015-08-2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设备的增强现实头戴设备 |
CN105785579A (zh) * | 2016-05-11 | 2016-07-20 | 李海龙 | 一种立体投影显示装置 |
CN105785579B (zh) * | 2016-05-11 | 2018-07-17 | 李海龙 | 一种立体投影显示装置 |
CN106842569A (zh) * | 2016-12-30 | 2017-06-13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09031661A (zh) * | 2017-06-12 | 2018-12-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实境显示装置 |
CN107871339A (zh) * | 2017-11-08 | 2018-04-03 |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视频中虚拟对象色彩效果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17055B (zh)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
CN204203553U (zh) | 头戴式显示装置 | |
CN204203552U (zh) | 与移动终端配合使用的头戴式设备 | |
CN204595327U (zh) | 头戴式显示装置 | |
US9348139B2 (en) | Open-type head mount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
CN106797423B (zh) | 视线检测装置 | |
CN104898276A (zh) | 头戴式显示装置 | |
CN106707508A (zh) | 帽子型虚拟现实图像显示系统 | |
CN211375190U (zh) | 一种vr光学模组和显示设备 | |
CN204302570U (zh) | 头戴式观影设备 | |
US20160103325A1 (en) | O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guide that can be positioned in two positions | |
CN204925509U (zh) | 穿戴式显示设备 | |
US20220146839A1 (en) | Binocular type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with adjustable interpupillary distance mechanism | |
CN104126143A (zh) | 包含眼睛追踪的抬头显示器 | |
CN204595329U (zh) | 头戴式显示装置 | |
TW201437688A (zh) | 頭部配戴型顯示裝置、頭部配戴型顯示裝置之控制方法及顯示系統 | |
CN107005653A (zh) | 虚拟聚焦反馈 | |
CN204028465U (zh) | 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 |
CN103901621A (zh)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
CN103901620A (zh)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
CN203786394U (zh)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
WO2016101861A1 (zh) | 头戴式显示装置 | |
CN106526844A (zh) | 凹反射放大式增强现实立体眼镜 | |
CN203786395U (zh)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
CN203786396U (zh) |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