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5067U -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5067U
CN204195067U CN201420593081.6U CN201420593081U CN204195067U CN 204195067 U CN204195067 U CN 204195067U CN 201420593081 U CN201420593081 U CN 201420593081U CN 204195067 U CN204195067 U CN 204195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plitting
arm
mounting frame
spec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30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涛
肖磊
杨锦彬
宁艳华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930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5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5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50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壳体、光学组件、连接组件和气嘴组件,其中光学组件安装在主壳体上,主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气嘴组件,每个气嘴组件和主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激光束由主壳体顶部进入主壳体内腔,由光学组件作用后形成两条光路,每条光路分别穿出后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激光加工头,将一束激光束等分为两束,并可获得两个焦点,而且可以使得两个焦点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因此可实现同时切割两条缝线或者加工两个小孔,适合于密集缝线、密集群孔的加工,加工效率普通激光加工头的两倍。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激光精密切割、打孔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由于其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等国民生产的重要方面。在工业领域,激光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高质量、范围广、节能环保并能实现柔性加工和超微细加工的优点,在汽车、电子电路、电器、航空航天、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某些行业(例如汽车、电子行业等)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易于系统集成,另外还具有长寿命、高稳定性等优点,而且其输出光束质量更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近似基模的输出光束,采用光纤激光器本身能够非常容易实现柔性加工,因此非常适合各类激光加工,近年来,光纤激光在工业激光加工中应用发展迅速,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激光切割、打孔是激光加工中比较常见,应用也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激光打孔共有3种方式,一:采用单脉冲打孔,一般针对厚度比较小的材料,激光器发射单个激光脉冲即能够击穿材料并完成打孔。二:多个脉冲打孔,采用多个脉冲对材料打孔。三:环切方式打孔,即激光束焦点与材料相对运动,且激光束焦点的移动轨迹为一个圆形,从而在材料上形成圆孔。激光切割是指激光首先在材料上形成一个孔,然后控制激光束和材料沿着所要切割的图形轨迹进行相对运动,从而获得所需的切割图形。
随着光纤激光切割、打孔的不断成熟,激光切割和打孔被用于密集群孔和密集缝线的微细加工,相比传统的对密集群孔和密集缝线的加工方式,激光加工能够做到无应力、变形,加工质量稳定等,大大改善了加工效果,但是因为密集群孔和密集缝线是间隔非常小的大量的孔和线条,对于使用二维运动平台和激光切割头进行加工的激光设备来说,一方面,为了保证效果,实际切割、打孔速度不能太高,另一方面,在间隔非常小的大量孔或线条之间运动,二维运动平台无法达到较大的速度,因为间隔非常小,二维运动平台难以加速到较高的速度就已经运动到目的点,因此又必须减速,所以效率较低。所以亟需可以高效率的激光切割、打孔装备。
一般光纤激光加工头的结构如附图2,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由光纤激光输出头1发出,成为近似平行的光纤激光束2,并入射到聚焦镜3上,经过聚焦镜3聚焦,透过保护镜4,并穿过气嘴5,焦点汇聚到待加工材料6上,进行切割、打孔。在部分切割或打孔应用过程中,有可能需要辅助气体,将被激光熔融的材料吹除,此时可将辅助气体从辅助气体入口7进入,并从第一气嘴5吹出,因此辅助气体与汇聚激光束同时从气嘴中心穿过,对材料进行加工。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灰尘等污染物,污染物可能穿过气嘴5,进入到激光加工头内部,从而污染聚焦镜3,因此在聚焦镜3下方放置保护镜4,防止灰尘等污染到聚焦镜3。
一般密集群孔和密集缝线的加工图如图1所示,即数量非常大的等间距线条需要切割,或者数量非常大的、间距有规律的密集小孔需要加工,采用一般的激光加工头,按照图形依次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能够同时切割两条缝线或者加工两个小孔,且当缝线间距或小孔间距改变时也能满足,即加工效率高、可靠,适合于密集缝线、密集群孔的加工。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壳体、光学组件、连接组件和气嘴组件,其中光学组件安装在主壳体上,主壳体下方设置有气嘴组件,每个气嘴组件和主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激光束由主壳体顶部进入主壳体内腔,由光学组件作用后形成两条光路,每条光路分别穿过连接组件进入气嘴组件内,并从气嘴组件底部穿出后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聚焦镜、45°分光片、第一45°反射镜、第二45°反射镜和第二45°反射镜;
平行光束经过聚焦镜聚焦形成聚焦光束,聚焦光束经过45°分光片作用后形成两条光路,其中一条光路是45°分光片将聚焦光束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束,第一反射光束经过第一45°反射镜反射后形成第二反射光束;
另外一条光路是45°分光片的上表面将聚焦光束折射形成折射光束,折射光束经过45°分光片的下表面透射形成透射光束,透射光束经过第二45°反射镜反射形成第三反射光束,第三反射光束经过第二45°反射镜反射形成第四反射光束;
第二反射光束和第四反射光束均从气嘴底部穿出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
所述主壳体包括聚焦镜安装架、聚焦镜固定架、45°分光片安装架、第一通光臂、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第二通光臂、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第三通光臂、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和第四通光臂;
其中,45°分光片安装架和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两者上下设置成内腔相连通的整体,45°分光片安装架的侧面设置有相贯通的第一通光臂,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的侧面设置有相贯通的第三通光臂,第一通光臂和第三通光臂位于不同侧,第一通光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其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二通光臂,第三通光臂的端部设置有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其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四通光臂;聚焦镜安装架通过聚焦镜固定架安装在45°分光片安装架的上端面。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聚焦镜、45°分光片、第一45°反射镜、第二45°反射镜和第二45°反射镜;
其中,聚焦镜水平设置在聚焦镜安装架上,45°分光片设置在45°分光片安装架内并与聚焦镜位置相对应,第一45°反射镜通过第一调节螺丝设置在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上,并与45°分光片位置相对应,第二45°反射镜设置在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内也与45°分光片位置相对应,第二45°反射镜通过第二调节螺丝设置在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上,并与第二45°反射镜位置相对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通光臂连接板和第三通光臂连接板;所述第二通光臂和第四通光臂分别通过第二通光臂连接板和第三通光臂连接板连接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两者结构完全相同;
其中,第一气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保护镜片和第一气嘴,第一气嘴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板安装在第二通光臂连接板上,第一气嘴内腔水平设置有第一保护镜片,第一保护镜片与第一45°反射镜位置相对应,第一气嘴侧面加工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辅助气体入口,第一辅助气体入口位于第一保护镜片下方。
所述主壳体还包括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和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45°分光片安装架和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之间通过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和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连接成一体。
所述聚焦镜安装架和聚焦镜固定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通光臂和第三通光臂根据聚焦镜的焦点位置更换不同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个激光加工头,将一束激光束等分为两束,并可获得两个焦点,而且可以使得两个焦点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因此可实现同时切割两条缝线或者加工两个小孔,适合于密集缝线、密集群孔的加工,加工效率普通激光加工头的两倍。
2、本实用新型仅采用一片聚焦镜片和一片分光镜片即将一束激光束等分为两束,并形成两个聚焦焦点,其结构简单、稳定;两个焦点处分别设置有气嘴组件,能实现同时使用两束激光束进行加工,但仍可保持其结构紧凑,方便设备集成;此外,气嘴上设置有辅助进气口,适合于需要使用辅助气体加工的应用中。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不同长度的第一通光臂和第三通光臂,即可以调节通光臂的长度,以适应焦距不同的聚焦镜片,同时也可以加工不同间距的密集缝线和密集群孔,其简单方便且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集群孔及密集缝线加工图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般激光切割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外观)和主视图(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光及切割头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简化光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激光束在45°分光片表面折射及内部传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焦距的聚焦镜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1-光纤激光输出头、2-光纤激光束、3-聚焦镜、4-保护镜、5-气嘴、6-待加工材料、7-辅助气体入口、11-聚焦镜安装架、12-聚焦镜、13-聚焦镜固定架、14-45°分光片安装架、15-45°分光片、16-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17-第一通光臂、18-第一45°反射镜、19-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20-第一调节螺丝、21-第二通光臂、22-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3-第一连接板、24-第一保护镜片、25-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6-第一气嘴、27-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28-第二45°反射镜、29-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30-第三通光臂、31-第二45°反射镜、32-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3-第二调节螺丝、34-第四通光臂、35-第三通光臂连接板、36-第二连接板、37-第二保护镜片、38-第二气体入口、39-第二气嘴、41-平行光束、42-聚焦光束、44-第二反射光束、43-第一反射光束、45-折射光束、46-透射光束、47-第三反射光束、48-第四反射光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该装置包括主壳体(11、13、14、16、17、19、21、27、29、30、32、34)、光学组件(12、15、18、28、31)、连接组件(22、35)、第一气嘴组件(23、24、26)、第二气嘴组件(36、37、39)。
其中,光学组件安装在主壳体上,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主壳体下方;激光束由主壳体顶部进入主壳体内腔,由光学组件反射折射后穿过连接组件进入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内,并从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底部穿出后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
上述中,整体位置连接关系如下:
聚焦镜安装架11和聚焦镜固定架13通过螺纹连接,聚焦镜12水平安装在聚焦镜安装架11中,因此可以调节螺纹使得聚焦镜安装架11能够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聚焦镜12上下移动。
聚焦镜固定架13固定在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上方,45°分光片15设置在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内部,在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侧面垂直设置有内腔相通的第一通光臂17,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19安装在第一通光臂17的端部,第一45°反射镜18通过第一调节螺丝20安装在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19上,第一调节螺丝20可以调节其俯仰角度、位置等。第一通光臂17的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二通光臂21,第二通光臂21内腔与第一45°反射镜18位置相对应,第二通光臂21的下端通过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2安装第一气嘴组件。
第一气嘴组件中第一气嘴26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板23固定在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2上,第一气嘴26的内腔水平设置有第一保护镜片24,第一保护镜片24与第一45°反射镜18位置相对应,第一气嘴26的侧面加工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位于第一保护镜片24下方。
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下端面通过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16安装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通过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27与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16相连接,第二45°反射镜28安装在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内。
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的侧面垂直安装相贯通的第三通光臂30,第三通光臂30与第一通光臂17位于不同侧,本实施例中位于相对的两侧,第三通光臂30的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四通光臂34,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2安装在第三通光臂30的端部,第二45°反射镜31通过第二调节螺丝33安装在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2上,第二调节螺丝33可以调节其俯仰角度、位置等。
第四通光臂34的下端通过第三通光臂连接板35安装第二气嘴组件,第二气嘴39通过第二连接板36与第三通光臂连接板35相连接,第二气嘴39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保护镜片37,第二保护镜片37与第二45°反射镜31位置相对应,第二气嘴39侧面加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辅助气体入口38,第二辅助气体入口38位于第二保护镜片37下方。
如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般激光器自带的光纤激光器输出头可以通过使用螺丝,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上部的聚焦镜安装架11上,其输出的平行光束41首先到达聚焦镜12,由聚焦镜12聚焦形成聚焦光束42,聚焦镜12的上下表面均镀有对平行光束41(即光纤激光器的光束)高透射的膜层,且其镀膜膜层设定入射角为0°,因此适合用于平行光束41垂直入射的聚焦。
聚焦光束42进入45°分光片安装架14,并到达45°分光片15,45°分光片15与聚焦光束42呈45°放置,且其上表面镀膜膜层对聚焦光束42为50%反射和50%透射,且膜层入射角度设定为45°,因此适合用于将45°入射的聚焦光束42分为50%能量的第一反射光束43和50%能量的折射光束45,45°分光片15的下表面镀对聚焦光束42高透射的膜层,以便使折射光束45透射出45°分光片15。
所述第一反射光束43进入第一通光臂17,并到达第一45°反射镜18,第一45°反射镜18的表面镀对第一反射光束43高反射的膜层,且膜层设定的入射角为45°,因此第一45°反射镜18适合于以45°角入射的第一反射光束43的高反射;由第一45°反射镜18反射形成第二反射光束44,穿过固定在第一通光臂17上的第二通光臂21,到达第一气嘴组件。
第二反射光束44到达第一保护镜片24,第一保护镜片24的上表面镀对第二反射光束44高透射的膜层,且其膜层设定入射角度为0°,因此适合于垂直入射的第二反射光束44的高透射,第二反射光束44透过第一保护镜片24,穿过第一气嘴26的中心孔,聚焦到待加工材料上,即可对待加工材料进行激光切割或者打孔。
如果在激光切割或打孔应用中需要辅助气体,则可以从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进入,然后从第一气嘴26的中心吹出,与激光束同轴,作用于待加工材料。第一保护镜片24还具有防止灰尘等上升,污染本实用新型装置上部分的光学组件的作用,而且第一保护镜片24在气嘴组件中,能够将气嘴组件的上部分密封,避免从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进入的辅助气体向上流动,而是只能向下经过第一气嘴26流出。
由于45°分光片15上表面膜层对聚焦光束42为50%反射、50%透射,因此50%能量的聚焦光束42折射进入45°分光片15,形成折射光束45,因为45°分光片15下表面膜层为对折射光束45高透射,因此折射光束45从45°分光片15下表面射出,形成透射光束46,透射光束46进入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到达第二45°反射镜28,第二45°反射镜28与水平面成45°放置,表面镀对透射光束46高反射的膜层,且膜层设定的入射角为45°,因此第二45°反射镜28适合于以45°角入射的透射光束46的高反射。
透射光束46经过第二45°反射镜28反射后形成第三反射光束47,第三反射光束47通过第三通光臂30,到达第二45°反射镜31,第二45°反射镜31的表面镀对第三反射光束47高反射的膜层,且膜层设定的入射角为45°,因此第二45°反射镜31适合于以45°角入射的第三反射光束47的高反射。
第三反射光束47经过第二45°反射镜31反射形成第四反射光束48,竖直向下,通过第四通光臂34,到达第二气嘴组件,第二气嘴组件与第一气嘴组件结构相同。
第四反射光束48到达第二保护镜片37,第二保护镜片37的上表面镀对第三反射光束48高透射的膜层,且其膜层设定入射角度为0°,因此适合于垂直入射的第三反射光束48的高透射,第三反射光束48透过第二保护镜片37,穿过第二气嘴39的中心孔,聚焦到待加工材料上,即可对待加工材料进行激光切割或者打孔。
如果在激光切割或打孔应用中需要辅助气体,则可以从第二辅助气体入口38进入,然后第二气嘴39的中心吹出,与激光束同轴,作用于待加工材料。第二保护镜片37还具有防止灰尘等上升,污染本实用新型装置上部分的光学组件的作用,而且第二保护镜片37在第二气嘴组件中,能够将其上部分密封,避免从第二辅助气体入口38的进入的辅助气体向上流动,而是只能向下经过第二气嘴39射出,从而完成对激光加工的辅助作用。
如图5所示,对于入射的平行光束41,仅采用聚焦镜12将其聚焦形成聚焦光束42,而聚焦后的光束被45°分光片15分光,最终形成两束激光加工光束。对于两束激光加工光束,其路径分别为:43-44和45-46-47-48。由图6可见,比较该两束激光路径,有以下两点区别:
其一:第二束光路径含有在45°分光片15内部传输的折射光束45,而第一束光是在空气中传输,因为45°分光片15的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不同,因此此段具有光程差d1,如图7所示,为在45°分光片15表面及内部传输的示意图,入射角m,折射角k,假设45°分光片15的折射率为n,空气折射率为1,所以根据折射定律和入射角m=45°,并假定折射率n可求得折射角k,若45°分光片15的厚度L也已知,则可得到光程差d1。
其二:第三反射光束47与第一反射光束43之间存在长度差。
综上,两束激光的光程差为:第三反射光束47的长度+光程差d1-第一反射光束43的长度,现在需要两者相等,才能够使得第二反射光束44和第四反射光束48的焦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才能够对平面材料进行激光切割及打孔。所以,第三反射光束47的长度+光程差d1-第一反射光束43的长度=0
可见,需要保持:第一反射光束43的长度=第三反射光束47的长度+光程差d1。而确定了45°分光片15的折射率n和厚度L后,光程差d1即可确定,而第一反射光束43的长度、第三反射光束47的长度可以分别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第一通光臂17、第三通光臂30来控制。所以只要保持这种关系,即可满足两束激光的焦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7所示,使用不同焦距的聚焦镜12时的情况,左侧为使用较短焦距的聚焦镜12,右侧为使用较长焦距的聚焦镜12时的情况。可见,当使用相同的长度的第三通光臂30、第四通光臂34,相比使用短焦距的聚焦镜12,使用长焦距的聚焦镜12时,两束激光的焦点的间距更大,因此也可以利用聚焦镜12的焦距及第一通光臂17、第二通光臂21的长度,从而调节两束激光焦点的间距大小。
所以在确定了聚焦镜12的焦距以及45°分光片15的折射率n和厚度L后,即可根据上述关系,选择合适的第一通光臂17、第二通光臂21、第三通光臂30、第四通光臂34的长度,一方面使得两束光束的焦点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两束激光焦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间距的密集缝线和密集群孔进行加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壳体、光学组件、连接组件和气嘴组件,其中光学组件安装在主壳体上,主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气嘴组件,每个气嘴组件和主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激光束由主壳体顶部进入主壳体内腔,由光学组件作用后形成两条光路,每条光路分别穿过连接组件进入气嘴组件内,并从气嘴组件底部穿出后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聚焦镜(12)、45°分光片(15)、第一45°反射镜(18)、第二45°反射镜(28)和第二45°反射镜(31);
平行光束(41)经过聚焦镜(12)聚焦形成聚焦光束(42),聚焦光束(42)经过45°分光片(15)作用后形成两条光路,其中一条光路是45°分光片(15)将聚焦光束(42)反射形成第一反射光束(43),第一反射光束(43)经过第一45°反射镜(18)反射后形成第二反射光束(44);
另外一条光路是45°分光片(15)的上表面将聚焦光束(42)折射形成折射光束(45),折射光束(45)经过45°分光片(15)的下表面透射形成透射光束(46),透射光束(46)经过第二45°反射镜(28)反射形成第三反射光束(47),第三反射光束(47)经过第二45°反射镜(31)反射形成第四反射光束(48);
第二反射光束(44)和第四反射光束(48)均从气嘴底部穿出作用在待加工材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聚焦镜安装架(11)、聚焦镜固定架(13)、45°分光片安装架(14)、第一通光臂(17)、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9)、第二通光臂(21)、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第三通光臂(30)、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2)和第四通光臂(34);
其中,45°分光片安装架(14)和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两者上下设置成内腔相连通的整体,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侧面设置有相贯通的第一通光臂(17),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的侧面设置有相贯通的第三通光臂(30),第一通光臂(17)和第三通光臂(30)位于不同侧,第一通光臂(1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19),其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二通光臂(21),第三通光臂(30)的端部设置有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2),其端部下方垂直安装有相贯通的第四通光臂(34);聚焦镜安装架(11)通过聚焦镜固定架(13)安装在45°分光片安装架(14)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中聚焦镜(12)水平设置在聚焦镜安装架(11)上,45°分光片(15)设置在45°分光片安装架(14)内并与聚焦镜(12)位置相对应,第一45°反射镜(18)通过第一调节螺丝(20)设置在第一45°反射镜安装架(19)上,并与45°分光片(15)位置相对应,第二45°反射镜(28)设置在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内也与45°分光片(15)位置相对应,第二45°反射镜(31)通过第二调节螺丝(33)设置在第三45°反射镜安装架(32)上,并与第二45°反射镜(28)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2)和第三通光臂连接板(35);所述第二通光臂(21)和第四通光臂(34)分别通过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2)和第三通光臂连接板(35)连接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第一气嘴组件和第二气嘴组件两者结构完全相同;
其中,第一气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3)、第一保护镜片(24)和第一气嘴(26),第一气嘴(26)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板(23)安装在第二通光臂连接板(22)上,第一气嘴(26)内腔水平设置有第一保护镜片(24),第一保护镜片(24)与第一45°反射镜(18)位置相对应,第一气嘴(26)侧面加工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第一辅助气体入口(25)位于第一保护镜片(24)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还包括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16)和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27),45°分光片安装架(14)和第二45°反射镜安装架(29)之间通过45°分光片安装架连接板(16)和45°反射镜安装架连接板(27)连接成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镜安装架(11)和聚焦镜固定架(1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光臂(17)和第三通光臂(30)根据聚焦镜(12)的焦点位置更换不同长度。
CN201420593081.6U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5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081.6U CN204195067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3081.6U CN204195067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5067U true CN204195067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30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5067U (zh) 2014-10-14 2014-10-14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506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7254A (zh) * 2017-05-24 2017-09-29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提高激光设备利用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695544A (zh) * 2017-10-24 2018-02-16 袁卉 激光打孔方法及装置
CN110695524A (zh) * 2019-06-20 2020-01-17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微孔加工的光束扫描系统
CN110899958A (zh) * 2019-12-25 2020-03-24 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激光加工头及激光加工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7254A (zh) * 2017-05-24 2017-09-29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提高激光设备利用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217254B (zh) * 2017-05-24 2019-10-08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提高激光设备利用效率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695544A (zh) * 2017-10-24 2018-02-16 袁卉 激光打孔方法及装置
CN110695524A (zh) * 2019-06-20 2020-01-17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微孔加工的光束扫描系统
CN110695524B (zh) * 2019-06-20 2020-08-21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微孔加工的光束扫描系统
CN110899958A (zh) * 2019-12-25 2020-03-24 岗春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激光加工头及激光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5067U (zh) 一种光纤激光分光及切割头装置
CN109759727A (zh) 一种毛玻璃的激光切割方法及系统
CN102689439B (zh) 熔敷方法以及熔敷装置
CN203909406U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偏振合束装置
US11025030B2 (en) Optical module
CN203398519U (zh) 一种斜面式多管半导体激光器耦合装置
CN215997892U (zh) 一种激光表面清洗机
CN102096195B (zh) 一种三维分光组合五棱镜
CN203572488U (zh) 一种激光投点仪及其分束装置
CN106911068A (zh) 消除影响激光器稳定工作杂散光束的方法
CN101713518B (zh) 照明装置
US20210080346A1 (en) Laser measuring system
CN207557536U (zh) 一种红光光源模组
CN103293694A (zh) 一种多个半导体激光器合束系统
CN203084300U (zh) 入射激光与出射激光同向的激光振镜光路系统
CN103557847A (zh) 一种激光投点仪及其分束装置
CN1223876C (zh) 线形光束整形器
CN106052656B (zh) 一种投线仪激光模组及激光投线仪
CN105698703A (zh) 一种多路激光发射装置
CN2788123Y (zh) 双光路自准直镀膜厚度光学监控装置
CN105397312B (zh) 一种光纤激光高效加工头
US20150048063A1 (en) Laser machining apparatus
CN105345282A (zh) 水导激光切割装置和切割方法
CN112098975A (zh) 一种用于spad方案的线扫描光源发生装置
CN210534453U (zh) 一种光学系统及投线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