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0746U -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0746U
CN204180746U CN201420305542.5U CN201420305542U CN204180746U CN 204180746 U CN204180746 U CN 204180746U CN 201420305542 U CN201420305542 U CN 201420305542U CN 204180746 U CN204180746 U CN 204180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pest control
light
control devic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055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贵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055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0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0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07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装置,该防治害虫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装置,该防治害虫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供给器,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有直流电源,与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的发电器,所述发电器根据脉冲调制的量产生电量频率,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电连接并能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的放电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稳定的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一定水平的直流电压,使直流电压的水平发生变化,产生特定水平的恒压,并通过放电管发射能够诱捕害虫以及杀死害虫的波长的光线,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治害虫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背景技术
害虫是指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害处的虫子,总体上是指寄生在人体的蛀虫、跳蚤、蛔虫等,寄生在衣服或饮食中的蠹虫、蟑螂等,以及寄生在农作物和果树上的螨虫。其中,寄生在农作物上的害虫极其严重地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损失,清除这样的昆虫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
防治此类害虫的最原始方法就是用手去捕获害虫,直到近代科学发展后产生的超短波、超音波、减压、光线、温湿度等物理防治法,利用杀虫剂、熏蒸剂、忌避剂、诱引剂、绝育剂的化学防治法,利用寄生昆虫、捕食昆虫、寄生菌、昆虫细菌等物理防治法和杀虫剂、熏蒸剂、忌避剂、诱引剂、绝育剂等化学防治法,利用寄生昆虫、捕食昆虫、寄生菌、昆虫细菌等生物学防治法,利用作物耕作期变更等耕种防治法等许多方法。开发有效的农药及灭虫工具研究也在进步,其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农药不时会对人畜造成伤害,产生了人畜和害虫均死于农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人类正在不懈努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利用光的波长来消除害虫。
利用光波来消除害虫是一种对动植物无害的手段,通过照射能够扰乱害虫的生理的一定波长的光,达到消除害虫的目的。其中注册专利第10-0876988号和公开号码第10-2009-0094900号实用新型,就是类似的害虫消除装置。
前者是利用380nm~500nm的波长带消除害虫的装置,仅利用一个波长带,不采取适用于害虫灭绝的波长带,而是采用了适用诱捕害虫的波长带,这造成了害虫无法灭亡的问题。
后者适合诱捕害虫的波长带(540nm~584nm)以及对被诱捕后的害虫采用能使其灭亡的波长带(410nm~500nm)及促进农作物叶绿素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所有绿色序列的,照射一定周期之后,消灭害虫的同时也促进了植物的成长,另外还需单独准备、设置多色分矿滤光器,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害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装置,该防治害虫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供给器,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有直流电源,与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的发电器,所述发电器根据脉冲调制的量产生电量频率,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电连接并能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的放电管。
优选的,所述放电管为内置氙气的氙气灯。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电连接的发电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诱捕光线的波长为352nm。
优选的,所述放电管内内置有一个发射波长为440nm~650nm和波长430nm~670nm的光线的发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稳定的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一定水平的直流电压,使直流电压的水平发生变化,产生特定水平的恒压,并通过放电管发射能够诱捕害虫以及杀死害虫的波长的光线,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治害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源供给器的回路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发电器的回路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控制器的回路图。
图中:
1、壳体;2、放电管;3、电源供给器;4、发电器;5、发电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防治害虫装置的防治害虫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直流电源给放电管2供电,并通过放电管2发射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治害虫,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治害虫装置,该防治害虫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电源供给器3,所述电源供给器3连接有直流电源,与所述电源供给器3连接的发电器4,所述发电器4根据脉冲调制的量产生电量频率,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4电连接并能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的放电管2。
具体的,本害虫生理扰乱装置利用了可视光线的特定波长带,作为害虫消除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稳定的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同时也采用了能够自动供电的电源供给器3;作为给上述电源供给器3供电的直流电源,是根据脉冲调制量产生电量频率的;通过此发电器4中产生的电量频率,放电管2发射出能够诱捕害虫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以及能防治害虫的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纤;并通过控制此放电管2中发射光的次数和时间则是发电控制器5,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
其中的所述放电管2为内置氙气的氙气灯,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以及良好地发光效果。
此外该放害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4电连接的发电控制器5,通过发电控制器5控制放电管2的发光时间以及发光次数。
其中的放电管2发射出的诱捕光线可以为波长介于300nm~400nm的任意光线,如:波长为300nm、350nm、352nm、390nm、400nm的光线,较佳的,该诱捕光线的波长为352nm,具有良好地诱捕效果。
更佳的,所述所述放电管2内内置有一个发射波长为440nm~650nm和波长430nm~670nm的光线的发光源。内置的能够发光的光源体,在一定周期或者随机的周期内,试验中,发出适合叶绿素作用(440nm~650nm)及光合作用(430nm~670nm)的波长,在促进植物成长的同时扰乱害虫的生理状态,抑制害虫繁衍并减少害虫的数量。
下面结合图2、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治害虫装置进一步进行说明。
电源供给器的构造如图2所示,其作用的具体说明如下。
用AC_R,T引入的交流电压通过桥式整流(D2)整流成直流电压,之后通过容电器(C5)平滑化,整流而成的电压经开关(U3)通过变压器第一次高速交换从而产电,通过变压器变压后第二次产生直流电12伏特,之后12伏的直流电将通过可监视电压变动率是否正常的电压三极管(U9),并且与原有的电压进行比较,进而控制开关(U3),以保证产生稳定的电压,此12伏特直流电经过电压减压装置(U2)检测后,最终变为5伏特的电压并发电。本装置的驱动电压便是这样发电产生的5伏特直流电,12伏特直流。
发电器的最终构造如图3所示,其作用的具体说明如下。
通过AC_R(1项)交流电压检测通过的话,为了防止外部噪音,根据发电频率通过Noisefilter(T1,T2)将运用桥式整流检测通过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压,整流后的直流电压将通过平滑容电器(C15,C16))进行平滑作用,而后供给变压器,通过变压器的电压再供给三极管(U13)的Drain。此时,根据脉冲调制(U10)量(R32)调控OUT-650V的发电频率数,在程序中以一定周期或者随机周期调节发电波长区间为320nm~400nm的波长(最低诱捕波长352nm)的带宽区间和OUT-950V(J5)的发电波长区间580nm~625nm(中间波长615nm)的发电波长。根据三极管(U13)的Drain中检测出的电压OPAMP(U11A)增幅1000倍(R12)(9)用电流区间通过三极管(U10)检测,根据通过三极管(U10)检测的电压区间和电流区间在TL494-8A中产生PWM信号区间,2项的容电器(C20)根据电阻(R18)在TL494-8A中发生PWM信号后,通过3项变压器(T17)检测,通过检测的PWM信号再在三极管(Q1)中的BASE检测,并控制由电场效果三极管(U13)的GATE检测后供给DRAIN的电源。此时,变压器(T4)第二次产生的电压在容电器(C25)(C26)中充电后使用。
发电控制器的最终构造如图4所示,其作用的具体说明如下。
控制频闪放电的回路器是为了控制氙气放电管2(Speed light)所设的装置,图3中连接器(图3中的J5)中发电生成的电压在上述连接器(6项)(J2)链接了H+和H-,通过运输器(RY2)的驱动,给容电器(C13,C14,C15,C16)充电。
此时CPU(U3)通过内部程序控制运输器(RY1)(RY2),光导电(CDS)中透过的光量(约25Lux)会产生损耗,同时会启动CPU(U3)的内部程序。CPU(U3)的程序需要70分钟,经过待机时间后,运输器(RY2)打开ON开关,容电器(C13)(C14)(C15)(C16)充电H+电压(约650伏特),这个过程持续10分钟。运输器(RY1)每5秒发出长达1秒时间ON信号,H+信号穿过1M和容电器(C1)启动TRIGER GOIL,TRIGER COIL的启动会在瞬间产生3000~4000伏特的电压,氙气放电管2会在瞬间亮起。运输器(RY1)在10分钟内不断启动TRIGER GOIL,不断反复此过程,直至点亮氙气放电管2120次。CPU(U3)在10分钟后关掉运输器(RY1)(RY2),隔绝容电器(C13)(C14)(C15)(C16)充电完成的电压,在60分钟长的待机时间后,氙气放电管2,10分钟内每间隔5秒就会点亮总120次,在60分钟的待机过程中反复上述过程2次后待机。
接下来的运转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在相关双取样电路(CDS)中透过大于25(Lux)的光,再达到25(Lux)以下的光之后再反复上述过程。
因此本实用新型由电源供给器3、发电器4、放电管2及发电控制器5构成,如若运用此害虫生理扰乱装置,适用于害虫诱捕的波长(320nm~400nm)和适用于害虫防治的波长(580nm~650nm)和氙气放电管2,一定周期和随机周期地发光,试验后发现,能够更加彻底寄生在农作物上的害虫,发射波长的光源部因为利用了内置氙气的氙气灯,光源部的灯管的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利用上述的防治害虫装置来防治害虫时,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直流电给放电管2供电,放电管2发射出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将害虫吸引到防治害虫装置的放电管2附近;
放电管2发射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将害虫杀死。
优选的,还包括在所述放电管2发射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时,控制发电管的发射光的次数和发射时间。
优选的,所述诱捕光线的波长为352nm。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看出,采用稳定的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一定水平的直流电压,使直流电压的水平发生变化,产生特定水平的恒压,并通过放电管2发射能够诱捕害虫以及杀死害虫的波长的光线,能够有效的杀死害虫,提高了防治害虫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治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源供给器,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有直流电源,与所述电源供给器连接的发电器,所述发电器根据脉冲调制的量产生电量频率,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电连接并能发射320nm~400nm波长的诱捕光线和580nm~650nm波长的防除光线的放电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为内置氙气的氙气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发电器电连接的发电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光线的波长为352n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害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管内内置有一个发射波长为440nm~650nm和波长430nm~670nm的光线的发光源。
CN201420305542.5U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0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05542.5U CN204180746U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05542.5U CN204180746U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0746U true CN204180746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2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0554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0746U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0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2461A (zh) * 2015-08-26 2017-03-08 李应道 电击杀虫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2461A (zh) * 2015-08-26 2017-03-08 李应道 电击杀虫器
CN106472461B (zh) * 2015-08-26 2019-08-06 李应道 电击杀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8952U (zh) 一种新能源全智能园林杀虫灯
CN102177878B (zh) 一种生态杀虫器及生态杀虫方法
CN104430266A (zh) 一种基于多波段led灯的诱杀虫监控系统
CN104990031A (zh) 一种对柑橘木虱成虫具有很好诱捕效果的组合光源
CN204180746U (zh)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
Yusupov Creating a biophysical trapping device based on an optical radiation source with a light-emitting diode
CN101416615A (zh) 一种害虫捕捉器
CN205093411U (zh) 农用捕虫装置
WO2020081031A3 (en) A catcher device developed for harmful flies and insects
KR101533438B1 (ko) 해충 방제 시스템
CN105309404A (zh) 一种防治害虫装置及防治害虫的方法
CN205385822U (zh) 一种驱虫装置
CN202077502U (zh) 太阳能led诱杀虫灯
CN203262085U (zh) 一种分时段分光谱高效太阳能光伏诱虫灯
KR101202989B1 (ko) 해충 생리 교란 장치
CN109006737A (zh) 一种蚊虫的防控方法
CN210538426U (zh) 一种雾化灭蚊器
CN102550519A (zh) 一种采用反激升压的太阳能led杀虫灯及其工作方法
CN209017709U (zh) 一种用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太阳能杀虫装置
CN112790173A (zh) 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声波捕捉装置
CN205390102U (zh) 一种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移动式诱虫杀虫装置
CN205378728U (zh) 一种光伏供电溺水式杀虫装置
CN105394007A (zh) 智能环保灭蚊机
CN103662512A (zh) 带蚊蝇诱捕器的垃圾桶
CN202085619U (zh) 杀灭烟草害虫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