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0232U - 一种新型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0232U
CN204180232U CN201420736411.2U CN201420736411U CN204180232U CN 204180232 U CN204180232 U CN 204180232U CN 201420736411 U CN201420736411 U CN 201420736411U CN 204180232 U CN204180232 U CN 204180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cover
housing back
cavity
handle
soun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64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峻
罗珍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rong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rong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rong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rong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364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0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0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0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1),所述的音箱壳体(1)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2)和与壳体后壳(2)的开口面边沿螺接的壳体前罩(3);所述的壳体后壳(2)上设有由壳体后壳(2)向着壳体后壳(2)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201),所述的凹腔(201)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所述的凹腔(201)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202);所述的凹腔(201)上还设有穿过凹腔(201)的一对通孔(202)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2)的内壁相抵的横杆提手(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手与箱体之间配合更加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音箱。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音箱移动,我们会在音箱上设有提手(手柄、把手),以此来实现方便地移动音箱,
那么现有的音箱中,其中一部分是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的箱体之间采用连接,这样子的音箱,由于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的箱体之间的连接处因螺丝的松动,或者连接本身对提手(手柄、把手)或者音箱的箱体造成的破坏,提手(手柄、把手)在长时间的时候,容易造成提手(手柄、把手)与箱体的分离,造成不能依靠提手(手柄、把手)移动箱体,更加严重的危害是在搬运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箱体的连接损坏,将容易造成音箱箱体掉落,造成冲击。
那么现有的音箱中,还有一部分是,将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箱体做成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子一来,我们相当于隐约地限定了提手(手柄、把手)采用了塑料材料制成,长期使用下来,由于塑料材料不可避免地存在老化的现象,还是会导致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箱体的配合不牢固,容易造成提手(手柄、把手)与箱体的分离,造成不能依靠提手(手柄、把手)移动箱体,同样存在更加严重的危害是在搬运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提手(手柄、把手)与音箱箱体的连接损坏,将容易造成音箱箱体掉落,造成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手与箱体之间配合更加牢固的新型音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所述的音箱壳体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和与壳体后壳的开口面边沿连接的壳体前罩;所述的壳体后壳上设有由壳体后壳向着壳体后壳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所述的凹腔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所述的凹腔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所述的凹腔上还设有穿过凹腔上的一对通孔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的内壁相抵的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我们的改进点要体现在,我们的壳体后壳上形成了由壳体后壳向着壳体后壳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同时我们在凹腔上开设有了两个同轴线的通孔,同时我们采用了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并且使得横杆提手同时穿过两个通孔且横杆提手的部分与壳体后壳的内壁相抵,由于横杆提手采用了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每次借助横杆提手移动箱体箱体的时候,自身能够防止老化等问题,相对于塑料材料制成的提手,自身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其次,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的横杆提手,我们避免使用了螺钉,螺栓,避免了螺栓或者螺钉的使用对提手或者箱体的自身造成的损伤,同时,借助我们的横杆提手实现移动音箱箱体(音箱壳体)的时候,横杆提手整体受力,借助横杆提手首尾两端分别与壳体后壳的内壁相抵,分担了一部分力,保证了横杆提手与壳体后壳的连接强度及其连接的牢固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凹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通孔同轴线的且与壳体后壳一体成型的通道,所述的通道与横杆提手紧配合。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使得横杆提手被固定在通道中,防止横杆提手出现不必要的振动,保证横杆提手与壳体后壳的连接强度及其连接的牢固度,其次通道的设置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与横杆提手相抵部分的壳体后壳的内壁的厚度,这样子一来,更进一步地实现了横杆提手与壳体后壳的连接强度及其连接的牢固度。
作为改进,所述凹腔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的凹腔位于壳体后壳的左侧面上,另一个所述的凹腔位于壳体后壳的右侧面上。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详细罗列凹腔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这样子设置方便移动音箱本体。
作为改进,所述凹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凹腔均位于壳体后壳的顶面上。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详细罗列凹腔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这样子设置方便移动音箱本体。
作为改进,所述凹腔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的凹腔位于壳体后壳的左侧面与壳体后壳的顶面的连接处,另一个所述的凹腔位于壳体后壳的右侧面与壳体后壳的顶面的连接处。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详细罗列凹腔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这样子设置方便移动音箱本体。
作为改进,所述的通孔与横杆提手紧配合。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保证了横杆提手与凹腔的通孔配合,从而保证横杆提手与壳体后壳的连接强度及其连接的牢固度。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后壳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成型。采用这样子设计的目的是,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首先是保证了壳体后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横杆提手与壳体后壳的连接强度及其连接的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截取的壳体后壳的凹腔部分的整体装配图。
图3是图2的零件爆炸图。
图中所示:1、音箱壳体,2、壳体后壳,201、凹腔,202、通孔,203、通道,204、盖板,3、壳体前罩,4、横杆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1,所述的音箱壳体1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2和与壳体后壳2的开口面边沿连接的壳体前罩3;所述的壳体后壳2上设有由壳体后壳2向着壳体后壳2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201,具体来说,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具体位置来说是,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左侧面上,另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右侧面上;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202;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通孔202同轴线的且与壳体后壳2一体成型的通道203,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还设有穿过凹腔201上的一对通孔202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2的内壁相抵的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4,之后在每个通道203上封盖盖板204,用以防止横杆提手4滑出,盖板204与通道203的端面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凹腔201的通孔202的内径、通道203的内径和横杆提手4的外径三者大小基本一致,实现相互之间的紧配合。
实施二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1,所述的音箱壳体1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2和与壳体后壳2的开口面边沿连接的壳体前罩3;所述的壳体后壳2上设有由壳体后壳2向着壳体后壳2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201,具体来说,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凹腔201的具体位置来说是,所述的凹腔201均位于壳体后壳2的顶面上;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202;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通孔202同轴线的且与壳体后壳2一体成型的通道203,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还设有穿过凹腔201上的一对通孔202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2的内壁相抵的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4,之后在每个通道203上封盖盖板204,用以防止横杆提手4滑出,盖板204与通道203的端面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凹腔201的通孔202的内径、通道203的内径和横杆提手4的外径三者大小基本一致,实现相互之间的紧配合。
实施三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1,所述的音箱壳体1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2和与壳体后壳2的开口面边沿连接的壳体前罩3;所述的壳体后壳2上设有由壳体后壳2向着壳体后壳2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201,具体来说,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凹腔201的具体位置来说是,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左侧面与壳体后壳2的顶面的连接处,另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右侧面与壳体后壳2的顶面的连接处;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202;每个所述的凹腔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通孔202同轴线的且与壳体后壳2一体成型的通道203,每个所述的凹腔201上还设有穿过凹腔201上的一对通孔202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2的内壁相抵的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4,之后在每个通道203上封盖盖板204,用以防止横杆提手4滑出,盖板204与通道203的端面之间可以采用螺接或者粘接等连接方式,凹腔201的通孔202的内径、通道203的内径和横杆提手4的外径三者大小基本一致,实现相互之间的紧配合。

Claims (7)

1.一种新型音箱,它包括音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箱壳体(1)包括一面为开口面的壳体后壳(2)和与壳体后壳(2)的开口面边沿连接的壳体前罩(3);所述的壳体后壳(2)上设有由壳体后壳(2)向着壳体后壳(2)的中心凸起所形成的凹腔(201),所述的凹腔(201)的大小大于等于成人拳头的大小;所述的凹腔(201)上开设有一对同轴线的通孔(202);所述的凹腔(201)上还设有穿过凹腔(201)上的一对通孔(202)且首尾两端的外壁与壳体后壳(2)的内壁相抵的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的横杆提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腔(2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通孔(202)同轴线的且与壳体后壳(2)一体成型的通道(203),所述的通道(203)与横杆提手(4)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左侧面上,另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右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凹腔(201)均位于壳体后壳(2)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01)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左侧面与壳体后壳(2)的顶面的连接处,另一个所述的凹腔(201)位于壳体后壳(2)的右侧面与壳体后壳(2)的顶面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02)与横杆提手(4)紧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后壳(2)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成型。
CN201420736411.2U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新型音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0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411.2U CN20418023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新型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6411.2U CN20418023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新型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0232U true CN204180232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641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0232U (zh) 2014-11-28 2014-11-28 一种新型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0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0232U (zh) 一种新型音箱
CN202560708U (zh) 一种固定连接件
CN204180258U (zh) 一种新型落地式组合音箱
CN204163386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盘式脚手架
CN203562566U (zh) 一种两插插头定位内架及包含该定位内架的插头
CN203813924U (zh) 带麦克风头戴耳机
CN207854110U (zh) 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
CN204792512U (zh) 卡扣结构
CN206519558U (zh) 压铸模具的流道结构
CN203384121U (zh) 一种鼓风机外壳的安装结构
CN2041188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线圈的振子
CN204465821U (zh) 强低音金属耳机
CN202659030U (zh) 一种门封边框结构
CN204082309U (zh) 一种内燃机中冷器芯体外翻边式主片
CN203198678U (zh) 一种套接式汽车平衡拉杆
CN204095400U (zh) 一种箱包万向轮
CN204004877U (zh) 一种内螺纹接头
CN203651470U (zh) 易于加工成型的变速器支架
CN208434098U (zh) 一种喇叭的固定结构
CN203661262U (zh) 防尘耳机
CN205992971U (zh) 一种音柱音箱
CN204586480U (zh) 发动机后下支架
CN202251278U (zh) 连接件
CN204518034U (zh) 一种后导音管音箱
CN202276449U (zh) 头戴式耳机的耳机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