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74600U -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74600U
CN204174600U CN201420597935.8U CN201420597935U CN204174600U CN 204174600 U CN204174600 U CN 204174600U CN 201420597935 U CN201420597935 U CN 201420597935U CN 204174600 U CN204174600 U CN 204174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ting
water
escaping exit
biological
refuse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979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斌
徐汉祥
张洪亮
陈�峰
张龙
朱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5979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74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74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746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圆圈、一端与圆圈相连接且自由端闭合的筒状网衣、设于网衣外周面上侧的若干条沿网衣轴向延伸的充气浮体、设于网衣内周面前部的若干对挡板和设于网衣内周面后部的环形逃逸腔;每对挡板包括前后排列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均逐渐向网衣内后部倾斜延伸;本实用新型具有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克服了传统的水中垃圾清理装置对水中生物生存造成的危害;既清洁了水中环境又避免对水中生物生活的影响的特点。

Description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中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上垃圾清理装置,在清理垃圾的同时会将水中生物捕捞上来,由于在垃圾清理过程中水中生物被束缚的时间过长,水中生物往往在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因此,目前的垃圾清理装置会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3768885U,授权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公开了一种水上垃圾清理装置,包括船体及设置在船体内的连续清理装置,该连续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内的主导流管道,侧导流管道,可滑动的设置在主导流管道内的滑套及上端开口的垃圾回收箱;所述主导流管道沿船体前后方向延伸,并贯通船体前后端面,所述滑套的前后两端开口,且滑套的前端设有封遮滑套前端口的第一过滤网层,滑套内固定的设有沿主导流管道方向延伸的轴杆,且轴杆的前端往前延伸,并穿过第一过滤网层,该轴杆上、位于第一过滤网层的前侧可转动的设有清理叶轮。该发明的不足之处是,垃圾清理的过程会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清理装置在垃圾清理的过程会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圆圈、一端与圆圈相连接且自由端闭合的筒状网衣、设于网衣外周面上侧的若干条沿网衣轴向延伸的充气浮体、设于网衣内周面前部的若干对挡板和设于网衣内周面后部的环形逃逸腔;每对挡板均包括前后排列的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均逐渐向网衣内后部倾斜延伸,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网衣上设有前逃生口,环形逃逸腔上设有若干个内逃生口和若干个外逃生口,网衣上设有与各个外逃生口相对应的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圆圈提供了水中垃圾的入口;筒状网衣用于容纳收集的垃圾;若干条充气浮体用于提供向上的浮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克服垃圾的重力始终半浮于水面上;前挡板和后挡板的设置,为误入网衣中的水中生物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并且水中生物可以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前逃生口游出网衣;环形逃逸腔为误入网衣中的水中生物提供了另一个避难所,水中生物可以在环形逃逸腔中逗留一段时间,然后从外逃生口游离网衣。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用绳索将船与圆圈连接,船带动本实用新型半浮于水中;随着船的移动,水中的垃圾逐渐进入网衣中,并聚集于网衣后部;当有水中生物误入网衣中,水中生物可以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环形逃逸腔中避难,并从各个前逃生口以及各个外逃生口游出网衣;垃圾收集完毕后,将本实用新型打捞上来,将垃圾从网衣中倒出来即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克服了传统的水中垃圾清理装置对水中生物生存造成的危害,既清洁了水中环境又避免了对水中生物生活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网衣中部设有支撑钢圈。支撑钢圈具有保持网衣形状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充气浮体为3个,分别为上部浮体和两个侧部浮体;上部浮体的长度大于两个侧部浮体的长度。
可以根据清理垃圾量的需要,预先在上部浮体和两个侧部浮体中充入适量的气体。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逃逸腔包括向内半圆形拱起的内侧壳体和向外弧形拱起的外侧壳体。环形逃逸腔的结构的设置,确保其能给水中生物足够的避难空间;所述外侧壳体与网衣相连接,所述内逃生口位于内侧壳体后部,所述外逃生口位于外侧壳体前部。内逃生口和外逃生口位置的设置,确保垃圾不易进入环形逃逸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网衣的自由端包括用于打开或收紧自由端的束网带。束网带的设置,使垃圾收集完毕后,网衣中收集的垃圾可以从自由端释放出来,释放垃圾的操作更加简单。
作为优选,圆圈上设有若干个连接用套环。套环用于与绳索一端连接,绳索另一端与船相连。
作为优选,每个前逃生口和外逃生口外侧均设有用于包装诱饵的诱饵袋。诱饵散发的气味可以引诱鱼从前逃生口和外逃生口游出网衣。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克服了传统的水中垃圾清理装置对水中生物生存造成的危害;
(2)既清洁了水中环境又避免了对水中生物生活的影响;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一种剖视图。
图中:圆圈1、网衣2、充气浮体3、环形逃逸腔4、前挡板5、后挡板6、前逃生口7、内逃生口8、外逃生口9、上部浮体10、侧部浮体11、束网带12、套环13、支撑钢圈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圆圈1、一端与圆圈相连接且自由端闭合的筒状网衣2、设于网衣外周面上侧的3条沿网衣轴向延伸的充气浮体3、设于网衣内周面前部的3对挡板和设于网衣内周面后部的环形逃逸腔4;每对挡板均包括前后排列的前挡板5和后挡板6,前挡板和后挡板均逐渐向网衣内后部倾斜延伸,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网衣上设有前逃生口7,环形逃逸腔上设有4个内逃生口8和4个外逃生口9,网衣上设有与各个外逃生口相对应的窗口。网衣的自由端包括用于打开或收紧自由端的束网带12。
网衣中部设有支撑钢圈14;3个充气浮体分别为上部浮体10和两个侧部浮体11;上部浮体的长度大于两个侧部浮体的长度。
如图2所示,环形逃逸腔包括向内半圆形拱起的内侧壳体和向外弧形拱起的外侧壳体。外侧壳体与网衣相连接,内逃生口位于内侧壳体后部,外逃生口位于外侧壳体前部。圆圈上设有4个连接用套环13。每个前逃生口和外逃生口外侧均设有用于包装诱饵的诱饵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用绳索将船与圆圈连接,船带动本实用新型半浮于水中;随着船的移动,水中的垃圾逐渐进入网衣中,并聚集与网衣后部;当有水中生物误入网衣中,水中生物可以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环形逃逸腔中避难,诱饵袋中的诱饵散发的气味可以引诱鱼从各个前逃生口和各个外逃生口游出网衣;垃圾收集完毕后,将本实用新型打捞上来,打开束网带,将垃圾从网衣中释放出来。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垃圾清理和生物保护双重功效,克服了传统的水中垃圾清理装置对水中生物生存造成的危害,既清洁了水中环境又避免了对水中生物生活的影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圈(1)、一端与圆圈相连接且自由端闭合的筒状网衣(2)、设于网衣外周面上侧的若干条沿网衣轴向延伸的充气浮体(3)、设于网衣内周面前部的若干对挡板和设于网衣内周面后部的环形逃逸腔(4);每对挡板均包括前后排列的前挡板(5)和后挡板(6),前挡板和后挡板均逐渐向网衣内后部倾斜延伸,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的网衣上设有前逃生口(7),环形逃逸腔上设有若干个内逃生口(8)和若干个外逃生口(9),网衣上设有与各个外逃生口相对应的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衣中部内设有支撑钢圈(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充气浮体为3个,分别为上部浮体(10)和两个侧部浮体(11);上部浮体的长度大于两个侧部浮体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逃逸腔包括向内半圆形拱起的内侧壳体和向外弧形拱起的外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与网衣相连接,所述内逃生口位于内侧壳体后部,所述外逃生口位于外侧壳体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网衣的自由端包括用于打开或收紧自由端的束网带(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圆圈上设有若干个连接用套环(1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每个前逃生口和外逃生口外侧均设有用于包装诱饵的诱饵袋。
CN201420597935.8U 2014-10-16 2014-10-16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4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935.8U CN204174600U (zh) 2014-10-16 2014-10-16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97935.8U CN204174600U (zh) 2014-10-16 2014-10-16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74600U true CN204174600U (zh) 2015-02-25

Family

ID=5256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979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74600U (zh) 2014-10-16 2014-10-16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746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3988A (zh) * 2017-09-06 2017-12-26 陈建祥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110397013A (zh) * 2019-08-16 2019-11-01 金华落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净化用实地操作装置
CN115821874A (zh) * 2023-02-15 2023-03-21 鲁东大学 一种海洋生物保护用海水治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3988A (zh) * 2017-09-06 2017-12-26 陈建祥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CN110397013A (zh) * 2019-08-16 2019-11-01 金华落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净化用实地操作装置
CN110397013B (zh) * 2019-08-16 2020-05-05 温州屉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净化用实地操作装置
CN115821874A (zh) * 2023-02-15 2023-03-21 鲁东大学 一种海洋生物保护用海水治理装置
CN115821874B (zh) * 2023-02-15 2023-05-12 鲁东大学 一种海洋生物保护用海水治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2550B (zh) 水上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
CN101933473B (zh) 一种舵轮形网笼隔板
CN204174600U (zh) 带有生物逃生口的水中垃圾收集装置
CN205143260U (zh) 一种网箱吸鱼泵
CN107628207A (zh) 一种鱼养殖用水面漂浮垃圾的清理装置
CN209151984U (zh) 一种单体牡蛎海上筏式养殖装置
CN108842739B (zh) 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的家猪生态养殖的浮藻采收装置
CN204212130U (zh) 带有生物逃逸口的水上垃圾清理装置
CN206173926U (zh) 一种水上漂浮物自动收集装置
CN107570316A (zh) 海水浮性鱼卵筛优分离方法及用到的分离桶和分离桶的使用方法
CN101933472A (zh) 一种舵轮形定位环
CN103749348B (zh) 一种海参投苗装置及其投苗方法
CN2058729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海水垃圾桶
CN107675690A (zh) 一种水上蓝藻收集装置
CN203775950U (zh) 一种气囊式亲鱼暂养水槽
CN207376592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06978475U (zh) 一种集鱼地笼
CN205934885U (zh) 一种环保型河流浮萍拦截过滤设备
CN206354222U (zh) 一种水产养殖防逃装置
CN203723255U (zh) 一种海参投苗装置
CN204653431U (zh) 一种对虾高位养殖池塘吸污装置
CN105265347B (zh) 室内对虾立体分级养殖装置及其养殖工艺
CN208370701U (zh) 一种水产养殖自动吸污装置
CN206641203U (zh) 一种漂浮性鱼卵的收集装置
CN209011107U (zh) 一种简易高效的养殖池塘蓝藻群体打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