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7495U -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7495U
CN204167495U CN201420478294.4U CN201420478294U CN204167495U CN 204167495 U CN204167495 U CN 204167495U CN 201420478294 U CN201420478294 U CN 201420478294U CN 204167495 U CN204167495 U CN 204167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piece
metal clips
cantilever
breach
impr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7829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智远
陈玮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Switchlab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TCHLAB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7829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7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7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7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是一端子座和一扳动件的组合;改善普通结构复杂和容易损坏变形等情形。端子座包括一本体和本体界定的一个腔室;腔室配置有一金属弹片,可响应扳动件的运动,用以压制导线形成电性连接或释放导线。实质上,扳动件有一压动部形成一负载边,压接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而产生一反作用力,迫使扳动件常态性的位在压合状态;除非提供一操作力解除该压合状态,而容许扳动件运动;以获得操作简便、省力等作用。

Description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导线端子座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提供电性导线插入连接的端子装置,设置扳动件、压动部、推动部和金属弹片的组合,以压制或解除电性导线,而获得操作省力、结构精简等作用的手段。
背景技术
应用被包覆在绝缘壳体(通常是塑胶材料制成)内的金属件或金属弹片来压制进入连接端子的导线,形成电性联结的连接端子(座)或压线端子(座),是已为公知技艺。例如,中国CN 102132460 A《电接线端子》、德国DE 102007050936 B4、欧盟EP 1296413A1或美国US 6341989 B1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这类连接端子是被提供插置在电路板(例如PC电路板)上;包括一绝缘壳体,壳体具有通孔或入线孔,让导线可插入壳体内部。壳体也界定有一腔室,来配装该金属弹片,并且可和上述插入壳体内的导线形成接触或电性连接。金属弹片包括有一尾端,在导线插入壳体后,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或绝缘壳体。除非操作人员操作其他工具伸进壳体内推压该尾端,才能解除导线和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
基本上,金属弹片是连接一形成对称形态较细或窄小的端子脚,以便插置在电路板上,和电路板形成电流导通状态。
公知技术也已揭示了一种在端子座或连接端子上设置一扳动件,来控制金属弹片压制导线或释放导线的手段;例如,德国DE 102008039868 A1是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金属弹片形成有一开叉头端,跨设在扳动件两边,来负载和响应扳动件的压动。也就是说,当操作扳动件执行下压金属弹片的行程时,会迫使金属弹片的尾端下压咬住进入端子座的导线。当上推扳动件后,扳动件的末端部会推动金属弹片的开叉头端,使金属弹片的尾端上升,释放压制导线的状态。
上述实施例为了使金属弹片的尾端下压咬住进入端子座的导线形成固定,不会发生脱离情形,必须使端子脚的上部延伸一对细长的手臂,来配合金属弹片的开叉头端。当扳动件下压金属弹片的开叉头端时,会迫使头端进入该手臂,而被手臂抓住或和手臂形成扣合状态。当上推扳动件时,扳动件会推动头端离开手臂,而解除上述的扣合状态,来释放导线。
一个有关这类端子座或连接端子在结构设计和应用方面的课题是,为了使头端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来负载端子脚的手臂的扣合,降低结构变形,影响金属弹片压制导线的作用;实务上,头端会制成一ㄈ型结构。明显的,这些结构形态增加了金属弹片在制造上的复杂性和成本。
在一些普通的实施例中,应用扳动件压制一成α形的金属弹片;这类实施例在导线插入端子座时,必须将扳动件打开到操作角度,此时金属弹片被压缩到最大变形量;相对也加大了扳动件的施力。并且,金属弹片的材料选择受到最大变形量的影响,必须使用降伏强度较高的材料,增加了制造上的成本,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在中国台湾第102128390号《导线端子座改良结构》专利案中,也揭示了一种在端子座或连接端子上设置一扳动件,来控制金属弹片压制导线或释放导线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扳动件设有一压动部,压接金属弹片;因此,金属弹片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扳动件的位置,会落在扳动件的操作端和枢接端之间。假设以扳动件枢接端为参考位置,操作扳动件打开的操作端和该反作用力的位置,都位在同一边;因此,所述反作用力迫使扳动件具有一朝打开位置运动的力量。
为了阻止扳动件朝打开位置运动的力量,所述实施例在端子座上设置有一组合弹簧的扣合装置,扣合装置可插入扳动件的槽室,扣住扳动件。也就是说,所述实施例是应用扳动件组合扣合装置,来达到固定该扳动件执行扣合状态的作用。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有关连接端子或端子座和扳动件、金属弹片等相关组合结构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量端子座和扳动件、金属弹片的组合结构,使其构造不同于常规,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形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改善它的应用情形,提高它的结构强度等作用。并且,使上述端子装置的制造成本及损坏变形情形,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我们发觉一个比较理想的端子座结构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或改善上述所讨论的课题;还应包括下列几个设计考量,例如,在符合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和压制导线能力的条件下,让使用者操作扳动件的运动可获得操作省力的效果,或进一步撤除旧法应用扣合装置的结构形态,使该端子座扳动件和金属弹片的配合结构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位置落在扳动件操作端的相对或相反位置,使扳动件常态性的具有一朝压接金属弹片位置运动的作用力,以改善普通结构复杂等作用的手段。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教示或具体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是一端子座和一扳动件的组合;改善普通结构复杂和容易损坏变形等情形。端子座包括一本体和本体界定的一个腔室;腔室配置有一金属弹片,可响应扳动件的运动,用以压制导线形成电性连接或释放导线。实质上,扳动件有一压动部形成一负载边,压接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而产生一反作用力,迫使扳动件常态性的位在压合状态;除非提供一操作力解除该压合状态,而容许扳动件运动;以获得操作简便、省力等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该扳动件包括一枢接端和一操作端;枢接端枢接在本体或腔室上,使操作端形成可往复运动的形态。枢接端的区域上设置有一压动部和连接压动部的悬臂。以及,压动部包括第一边、连接第一边的负载边和连接负载边的第二边;并且,该负载边对应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是形成一斜边结构的形态,使负载边压接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时,弧形头端施予负载边的正向力或反作用力的位置(或延伸方向),落在相对或相反于扳动件操作端的位置;使扳动件常态性的具有一朝压接金属弹片位置运动的作用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该悬臂设有一推动部和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在扳动件朝打开位置运动时,使推动部推动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并且容许弧形头端通过第二缺口,解除金属弹片的尾端压制导线的状态。也就是说,该第二缺口及/或第一缺口提供了金属弹片弧形头端一个运动空间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子座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该本体、扳动件、金属弹片和端子脚等部份的结构情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扳动件位在打开位置,和金属弹片的相关配合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操作扳动件下压迫使金属弹片压制导线、扳动件压动部和金属弹片弧形头端的配合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描绘了该扳动件设有对称的两个悬臂、推动部和金属弹片等部份的结构情形。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描绘了该扳动件的悬臂设有两推动部和金属弹片形成有一槽口等部份的结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            本体
11            腔室
12            入线孔
13            挡壁
14            挡部
20            扳动件
21            枢接端
22            操作端
23            压动部
23a           第一边
23b           第二边
24            悬臂
24a           端部
25            负载边
26            推动部
27            第一缺口
28            第二缺口
29            手部
30            金属弹片
31            弧形头端
32            尾端
33            槽口
40            端子脚
χ            中央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及3,本实用新型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包括一个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和一扳动件,概分别以参考编号10、20表示。本体10界定有一腔室11,腔室11内配装有一金属弹片30和一端子脚40;端子脚40被提供插置在一电路板(例如,PCB)上。本体10也包括一相通腔室11的入线孔12,让端子导线50经入线孔12插入腔室11里面,被金属弹片30压制,而和端子脚40形成电性连接的形态。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该金属弹片30可响应扳动件20的运动,用以压制导线50形成电性连接或释放导线50。详细来说,扳动件20包括一枢接端21和一操作端22;枢接端21枢接在本体10或腔室11上,使操作端22形成可往复运动的形态。枢接端21的区域上设置有一压动部23;枢接端21的侧边或一边延伸出一悬臂24,连接压动部23。压动部23包括第一边23a、连接第一边23a的负载边25和连接负载边25的第二边23b。
图中显示了该负载边25形成一斜边结构的形态;从第一边23a朝第二边23b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一边23a和负载边25的夹角角度大于90°;第二边23b和负载边25的夹角角度小于90°。
请参考图2、3,该悬臂24形成一板片状结构,悬臂24末端或远离扳动件枢接端21的位置设有一推动部26;推动部26是一个垂直凸出悬臂24的柱状物或块状物。以及,推动部26和压动部23之间形成有第一缺口27;推动部26和枢接端21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28。
图中显示了对应压动部负载边25的倾斜结构,该金属弹片30具有一弧形头端31和一尾端32;以及,弧形头端31是朝尾端32方向弯折的形态。弧形头端31是从第一缺口27伸进悬臂24的区域内,以容许扳动件20的压动部23可下压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迫使尾端32压制或咬住进入腔室11的导线50;或使推动部26推动弧形头端31,解除尾端32压制导线50的状态;此部分在下文中还会予以叙述。
请参阅图3、4,图3描绘了扳动件20位在打开位置的情形;图中显示扳动件20的推动部26上推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以及在扳动件20朝打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弧形头端31相对运动通过第二缺口28,使尾端32位在图中上方的位置;例如,图3的假想线部份描绘的情形。因此,导线50可从入线孔12插入腔室11。
也就是说,该第二缺口28及/或第一缺口27提供了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一个运动空间或范围。因此,在可行的实施例中,金属弹片30或弧形头端31的长度是可改变或加长,以增加弧形头端31和压动部23配合的稳定度。
当操作扳动件20下压,朝关闭位置或第4图显示的位置运动时,该压动部第二边23b和负载边25的连接端开始压动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使尾端32向图中的下方位置摆动,而压制进入本体10或腔室11的导线50;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
图4特别显示了扳动件20位在关闭位置,压动部23和金属弹片30的配合情形;图中显示压动部23的负载边25刚好触压在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上的状态。因此,弧形头端31施予负载边25的正向力或反作用力F的位置(或延伸方向),落在相对或相反于扳动件操作端22的位置;使扳动件20常态性的具有一朝压接金属弹片30位置运动的作用力。也就是说,负载边25和弧形头端31的配合结构给予压动部23或扳动件20一个反向扭矩。
可了解的是,本体10或腔室11在靠近扳动件枢接端21的位置设有一挡壁13;挡壁13用来限制扳动件20的运动范围,避免扳动件20在操作过程中过度转动或运动而损伤。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本体10或腔室11在悬臂24运动的路径中,设有一挡部14;所述挡部14在扳动件20到达打开位置时,会挡住一个形成在悬臂24前端的端部24a,以辅助该挡壁13阻止扳动件20的过度运动。
请参阅图5、6,描绘了该扳动件20一个修正的实施例。图中显示了扳动件20定义有一中央轴线χ,在中央轴线χ的两边或枢接端21的两边区域设置了对称形态的悬臂24和推动部26;对称形态的两个悬臂24、推动部26可以个别形成第一缺口27、第二缺口28或共同界定出该第一缺口27、第二缺口28的结构。因此,金属弹片30和弧形头端31从第一缺口27伸入对称形态的两个悬臂24所界定的空间里面,使对称的两个推动部26分别位在弧形头端31的两边;并且,容许弧形头端31在扳动件20朝打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该第二缺口28。
请参考图7、8,描绘了扳动件20和金属弹片30一个修正的实施例。图中显示了悬臂24设置在扳动件20的中央轴线χ位置上,悬臂24末端两边分别设有推动部26和第一缺口27、第二缺口28。对应悬臂24设置在扳动件20的中央轴线χ位置,金属弹片30设有一长形槽口33,延伸到弧形头端31,使弧形头端31形成一U型开叉结构的形态,而容许悬臂24进入槽口33内。金属弹片30和弧形头端31从第一缺口27伸入悬臂24区域,使U型开叉结构的弧形头端31分别位在该两个推动部26上。因此,在扳动件20朝打开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悬臂24位在槽口33内移动,并且容许弧形头端31通过该第二缺口28。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扳动件20在枢接端21两边或悬臂24两边分别设置有手部29;两手部29分别位在金属弹片30或弧形头端31的两边,用来限制规定金属弹片30的运动路径,避免金属弹片30在被压缩的运动过程产生晃动的情形。并且,该手部29在扳动件20到达打开位置时,会被本体10的挡部14挡住,以辅助该挡壁13阻止扳动件20的过度运动。
代表性的来说,这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在具备有符合操作稳定和压制导线能力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是包括了下列的优点和考量:
1.该端子装置或其相关结合组件(例如,扳动件20设置压动部23、悬臂24;压动部23形成斜边结构的负载边25、悬臂24设置推动部26,形成第一缺口27、第二缺口28,以提供金属弹片30的弧形头端31的一运动空间;扳动件20设置对称形态的悬臂24、推动部26等部份)在使用和结构设计、组织关系等,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不同于常规,而有别于旧法;并且,也改变了它的使用形态和应用范围。明显具备了较普通结构理想的结构设计和操作简便、省力的作用。
2.特别是,该压动部负载边25和弧形头端31的结构配合形态,使弧形头端31施予负载边25的正向力或反作用力F的位置(或延伸方向),落在相对或相反于扳动件操作端22的位置;使扳动件20常态性的具有一朝压接金属弹片30位置运动的作用力。因此,不仅撤除了旧法必须应用扣合装置固定扳动件的结构或使用降伏强度较高的α形金属弹片;像普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及损坏变形情形,也被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是一端子座和一扳动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和本体界定的一个腔室和一相通腔室的入线孔;
扳动件具有一枢接本体的枢接端和一操作端,操作端形成可往复运动;
扳动件枢接端的区域上设置有一压动部和连接压动部的至少一悬臂;
压动部具有一形成倾斜结构的负载边;悬臂设有至少一推动部;
腔室配置有一用以压制、释放一导线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具有一弧形头端和一尾端;弧形头端是朝尾端的方向弯折;以及
金属弹片容许扳动件的负载边压接弧形头端,而产生一反作用力;所述反作用力的位置落在扳动件操作端的相对位置,使扳动件常态性的具有一朝压接金属弹片位置运动的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件枢接端的侧边延伸出该悬臂,使悬臂形成一板片状结构;
悬臂远离扳动件枢接端的位置形成该推动部;推动部是一个凸出悬臂的块状物;以及
推动部和压动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缺口;推动部和枢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动部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该负载边连接第一边、第二边;
负载边从第一边朝第二边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以及
第一边和负载边的夹角角度大于90°;第二边和负载边的夹角角度小于9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动部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该负载边连接第一边、第二边;
负载边从第一边朝第二边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以及
第一边和负载边的夹角角度大于90°;第二边和负载边的夹角角度小于90°。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是从第一缺口伸进悬臂的区域内,并且容许弧形头端相对运动通过第二缺口。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悬臂运动的路径中设有一挡部;所述挡部会挡住一个形成在悬臂前端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悬臂运动的路径中设有一挡部;所述挡部会挡住一个形成在悬臂前端的端部。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端的两边区域设置了对称形态的悬臂和推动部;
两推动部和压动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缺口;两推动部和枢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以及
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从第一缺口伸入对称形态的两个悬臂所界定的空间里面,使对称的两个推动部分别位在弧形头端的两边;并且,容许弧形头端相对运动通过该第二缺口。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端的两边区域设置了对称形态的悬臂和推动部;
两推动部和压动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缺口;两推动部和枢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以及
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从第一缺口伸入对称形态的两个悬臂所界定的空间里面,使对称的两个推动部分别位在弧形头端的两边;并且,容许弧形头端相对运动通过该第二缺口。
10.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件有一中央轴线;该悬臂设置在扳动件的中央轴线位置上;
悬臂的末端两边分别设有推动部;推动部和压动部之间形成有第一缺口;推动部和枢接端之间形成有第二缺口;
对应悬臂设置在扳动件中央轴线的位置,金属弹片设有一槽口,延伸到弧形头端,使弧形头端形成一U型开叉结构,以容许悬臂进入槽口内移动;
金属弹片的弧形头端从第一缺口伸入悬臂区域,使U型开叉结构的弧形头端分别位在该两个推动部上;并且,容许容许弧形头端通过该第二缺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件在悬臂两边分别设置有手部;两手部分别位在金属弹片的两边,以规定金属弹片的运动路径;以及
该本体在悬臂运动的路径中设有一挡部。
12.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使端子脚与导线间形成电性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配装有一端子脚;
金属弹片响应扳动件的运动,压制一插入腔室的导线,而形成电性连接。
CN201420478294.4U 2014-08-22 2014-08-22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04167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294.4U CN204167495U (zh) 2014-08-22 2014-08-22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78294.4U CN204167495U (zh) 2014-08-22 2014-08-22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7495U true CN204167495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4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78294.4U Active CN204167495U (zh) 2014-08-22 2014-08-22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74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3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N108767544A (zh) * 2018-05-31 2018-11-06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382A (zh) * 2014-08-22 2016-03-30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N105449382B (zh) * 2014-08-22 2018-08-31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N108767544A (zh) * 2018-05-31 2018-11-06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
CN108767544B (zh) * 2018-05-31 2019-07-09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的锁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5216B2 (en) Shift member fix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
CN201285983Y (zh) 电连接器
CN105449382A (zh)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N107196163B (zh) 电连接器
CN105789943A (zh) 电联接端子结构
CN204167495U (zh) 电性导线端子座的改良结构
CN101662081A (zh) 端子接头和与端子接头连接的导线
CN104425907A (zh) 导线端子座改良结构
CN202772271U (zh) 用于电性导线连接端子的扳动件结构
CN200941510Y (zh) 电连接器
CN207705456U (zh) 公母同体的插头组件、插头组合结构及具有其的连接器
CN20247433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336425Y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00941350Y (zh) 开关
CN204558668U (zh) 电联接端子的扳动件固定结构
CN102280787A (zh) 一种低频转高频电连接器
CN201130738Y (zh) 电连接器
CN200941463Y (zh) 电池连接器
TWI596850B (zh) Electrical wire terminal block of the improved structure
CN213692619U (zh) 一种用于低频连接器生产的折弯装置
TWM495015U (zh) 電性導線端子座之改良結構
CN208706930U (zh) 一种连续预绝缘自锁型端子
CN219226104U (zh) 一种组合式微动开关
CN2916997Y (zh) 一种具有卡钩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CN211150806U (zh) 连接器夹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