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62618U - 一种育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育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62618U
CN204162618U CN201420208129.7U CN201420208129U CN204162618U CN 204162618 U CN204162618 U CN 204162618U CN 201420208129 U CN201420208129 U CN 201420208129U CN 204162618 U CN204162618 U CN 204162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air
bacterium device
lower portion
described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081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睿
宋子辉
岳肖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081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62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62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6261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菌装置,解决现有的有机液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无法排出的问题;包括罐体,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管,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用于向所述罐体内部通入空气的空气管网。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空气管网,向空气管网中通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被排出。并在罐体内设置有加热棒,可有效的控制发酵温度,提高了发酵生产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育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除臭的育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利用沼液生产有机液肥方面,有的是通过对沼液进行沙滤处理(即过滤)、反渗透处理(即通过加压浓缩,使水从沼液中分离出去)、回收水用臭氧消毒杀菌、在沼液浓缩液中添加氮、磷、钾等有效营养成分并结合有益菌发酵,得到有机液肥和可再利用的水;有的是以沼液为基础培养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制成一级种子液、二级种子液、三级种子液,利用种子液培养生物有机液肥;有的则直接利用沼液与生物菌发酵或者直接利用沼液与其它绿肥、植物秸秆、畜禽粪便和其它肥料元素混配、复配,得到生物有机肥或有机复混肥。在利用沼液与生物菌发酵的过程中,原有的做法是将沼液与生物菌混合后置于发酵池中,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臭气无法排出,另外,发酵时间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很难控制发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育菌装置,解决现有的有机液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无法排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育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用于向所述罐体内部通入空气的空气管网。
其中,优选地,所述空气管网包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垂直设置有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部均匀设置有通气孔。
其中,优选地,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上部防护网骨架,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下部防护网骨架,所述空气管网设置在所述下部防护网骨架与所述罐体的底壁之间。
其中,优选地,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由纵向骨架和横向骨架交织而成,所述纵向骨架和所述横向骨架交错设置构成网眼,所述网眼的边长不大于40cm。
其中,优选地,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之间设置有加热棒。
其中,优选地,所述加热棒的数量至少为10根,均匀设置在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之间。
其中,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内部爬梯。
其中,优选地,所述罐体外部设置有通向所述罐体项部的爬梯。
其中,优选地,所述罐体的顶部外沿所述罐体周边设置有防护栏。
其中,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清渣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空气管网,向空气管网中通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被排出。
2.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设置有加热棒,可有效的控制发酵温度,提高了发酵生产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沿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进料管,3.出料管,4.空气管网,41.进气管,42.通气管,43.通气孔,5.上部防护网骨架,51.纵向骨架,52.横向骨架,6.下部防护网骨架,7.加热棒,8.内部爬梯,9.爬梯,10.防护栏,11.清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育菌装置,包括设置罐体1,罐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料管2,罐体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罐体1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的且向罐体内通入空气的空气管网4。
其中空气管网4包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进气管41,进气管41上垂直设置有与进气管41连通的通气管42,通气管42的上部均匀设置有通气孔43。向空气管网4中通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被排出。
其中,罐体1顶部设置有上部防护网骨架5,罐体1底部设置有下部防护网骨架6,空气管网4设置在下部防护网骨架6与罐体1的底壁之间。设置上部防护网骨架5可有效的防护检修人员掉入罐体1中,底部设置下部防护网骨架6,可使操作人员在清渣时,踩在下部防护网骨架6上,不至于把空气管网4踩坏。
其中,上部防护网骨架5和下部防护骨架由纵向骨架51和横向骨架52交织而成,由纵向骨架51和横向骨架52构成网眼的边长为30cm。在本实用新型中,网眼的边长为不大于40cm,此尺寸设置可避免检修人员或操作人员从防护骨架上掉下去。
其中,上部防护网骨架5和下部防护骨架之间设置有加热棒7,加热棒7的数量为12根,均匀设置在罐体1内的上部防护网骨架5和下部防护骨架之间。加热棒7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设定,一般不少于10根,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棒7为电加热棒7,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有效的控制发酵温度,从而提高发酵的生产效率。
其中,罐体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内部爬梯8,罐体1外部设置有通向罐体1项部的爬梯9,罐体1的顶部外沿罐体1周边设置有防护栏10。上述设置为检修人员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其中,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清渣口11,当罐体内堆积较多的沉淀物时,操作人员需要下到罐底进行清渣,清出的废渣通过清渣口11排出。
使用时,沼液中添加除臭剂后,通过进料口由泵打入罐体1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向空气管网4中通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臭气被排出。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加热棒7的开启或关闭,有效的控制了发酵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育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外部空气连通用于向所述罐体内部通入空气的空气管网;所述空气管网包括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垂直设置有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部均匀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上部防护网骨架,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部防护网骨架,所述空气管网设置在所述下部防护网骨架与所述罐体的底壁之间;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之间设置有加热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由纵向骨架和横向骨架交织而成,所述纵向骨架和所述横向骨架交错设置构成网眼,所述网眼的边长不大于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数量至少为10根,均匀设置在所述上部防护网骨架和所述下部防护骨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内部爬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外部设置有通向所述罐体项部的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外沿所述罐体周边设置有防护栏。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育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清渣口。 
CN201420208129.7U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育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62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8129.7U CN204162618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育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08129.7U CN204162618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育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62618U true CN204162618U (zh) 2015-02-18

Family

ID=5253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0812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62618U (zh) 2014-04-25 2014-04-25 一种育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62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07024378B4 (de) Fermenter zur Erzeugung von Biogas aus pumpbarem organischen Material
CN108623341B (zh) 一种自动化蚯蚓生物堆肥污泥处置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6688900B (zh) 集生态养殖、种植及粪液处理一体化的循环系统
CN107540432A (zh) 一种用活性氧及活化操作高速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方法和装置
CN205838808U (zh) 一种养牛场粪污收集处理系统
CN101531441B (zh) 一种牲猪养殖场废弃物零污染的处理方法
CN104722566B (zh) 城市垃圾综合循环利用处理方法
CN112250482B (zh) 绿色垃圾堆肥一体化装置及其堆肥工艺
CN106734084B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CN107513540A (zh) 一种集成式厌氧发酵工艺及系统
CN104430187A (zh) 蚯蚓养殖处理污泥的方法
EP2518025B1 (de) System zur Verstoffwechslung von organischen Stoffen und Verfahren zur Verstoffwechslung von organischen Stoffen
CN104310740A (zh) 一种规模养殖排污治理工艺
CN213977465U (zh) 一种绿色垃圾堆肥一体化装置
CN110591896A (zh) 区域内粪便无害化封闭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04108840A (zh) 一种水冲粪式规模化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方法
CN105493939B (zh) 一种有机种植设施
CN106431580A (zh) 仿森林地表生态系统处理粪污同时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装置
DE3232530A1 (de) Biohochleistungsdurchlaufreaktor
WO2019103649A1 (ru) Экочернозём обогащенный, концентрированный почвенный раствор обогащенны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CN204162618U (zh) 一种育菌装置
CN104787999A (zh) 一种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315232B (zh) 一种能够快速发酵分解秸秆的沼气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33435U (zh) 一种自通风好氧堆肥装置
CN207567067U (zh) 一种养猪场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