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57198U -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 Google Patents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57198U
CN204157198U CN201420395054.8U CN201420395054U CN204157198U CN 204157198 U CN204157198 U CN 204157198U CN 201420395054 U CN201420395054 U CN 201420395054U CN 204157198 U CN204157198 U CN 204157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cooling device
microcontroller
radiator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505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然
王延超
鲁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R Dalian Electric Traction R&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R Dalian Electric Traction R& D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R Dalian Electric Traction R& D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9505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57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57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571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该冷却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制冷单元,制冷单元包括导热板、热电制冷元件、散热器和风机;导热板和散热器上均设第一、二温度传感器;中央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和测控模块;微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热电制冷元件以一定制冷功率运行;微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一个制冷单元中的风机以一定转速运转。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较好;减小了电气柜的体积,提高了可维护性,可快速将电气柜内的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以下,冷却效率和速度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电气柜冷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背景技术
大功率半导体元件是机车电力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它们通常被安装在电气柜内。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工作时,消耗的能量以热量形式释放,如果这部分热量不被及时排出电气柜,那么电气柜将无法正常工作,严重时还会造成内部元件烧毁。
目前,冷媒循环是机车电气柜的主要冷却方式,这种传统的冷却装置由水箱、水泵、风机、散热器、管道等组成,冷媒通常采用水和乙二醇组成的混合液,在水泵的作用下循环于管道内,冷媒在风机和散热器的作用下迅速从电气柜内部吸收热量,循环至电气柜外部时,二次冷却装置会对冷媒进行冷却。该种冷却装置结构复杂,且连接密封性要求高,风机、散热器和管道均需要安装在电气柜内部,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电气柜的体积,而且风机工作时引起的震动直接影响了电气柜的稳定性,复杂的管路也会降低电气柜的可维护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了冷却装置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率,减小了电气柜体积,且提高了冷却装置的可维护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制冷单元,其中:
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气柜内部发热元件上的导热板、冷端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热电制冷元件、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热端连接的散热器和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的风机;
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和数量与所述制冷单元数量相同的测控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导热板的温度计算所述发热元件需要的热电制冷元件的制冷功率,输出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制冷功率所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冷单元中的热电制冷元件以第一制冷功率运行;所述微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散热器的温度计算所述散热器需要的风机的转速,输出与所述风机转速所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冷单元中的所述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其中,所述导热板呈C形,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槽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为翅片散热器,所述翅片散热器与翅片背向的一侧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连接。
其中,所述测控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转换电路,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
第二信号转换电路,输入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
可调恒流源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热电制冷元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恒定电流,给所述热电制冷单元供电使其以一定制冷功率运行;
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风机以一定转速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是0~5V的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每个所述发热元件上均设置一个所述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中的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中的导热板安装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制冷单元中的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热端连接的散热器以及所述制冷单元中的风机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导热板上,用于检测导热板的温度,微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导热板的温度并通过测控模块控制热电制冷元件的制冷功率;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散热器上,用于检测散热器的温度,微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散热器的温度并用通过测控模块控制风机的转速,进而调整流过散热器的风量;由传感器和测控模块等执行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提高了冷却装置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率;每一电气柜内部的发热元件均通过一个制冷单元进行冷却,采取的是点对点制冷方式,冷却效果较好;此外,制冷单元中仅仅导热板和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安装在电气柜内部,不包含运动部件,减小了电气柜的体积,提高了可维护性,且为电气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不影响电气柜内部器件的工况;热电制冷元件可快速将电气柜内的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以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装置,冷却效率和速度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央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车电气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和至少一个制冷单元2,其中:制冷单元2包括安装在电气柜内部发热元件100上的导热板21、22a冷端与导热板21连接的热电制冷元件22、与热电制冷元件热端22b连接的散热器23和靠近散热器设置的风机24;在导热板21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在散热器23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中央控制单元1包括微控制器11和数量与制冷单元2相同的测控模块12;每个测控模块12控制一个制冷单元2;微控制器1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的导热板21的温度计算发热元件需要的热电制冷元件22的制冷功率,输出与热电制冷元件22制冷功率所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测控模块12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制冷单元2中的热电制冷元件22以第一制冷功率运行;微控制器11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20检测到的散热器23的温度计算散热器23需要的风量,并根据该风量计计算风机24的转速,输出与风机24转速所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测控模块12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制冷单元2中的风机24以第一转速运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第一传感器10安装在导热板21上,用于检测导热板21的温度,微控制器11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检测的导热板21的温度并通过测控模块12控制热电制冷元件的制冷功率;第二温度传感器20安装在散热器23上,用于检测散热器23的温度,微控制器11根据第二传感器20检测的散热器23的温度,计算散热器23所需的风量,进而通过该风量计算出风机24的转速,通过测控模块12控制风机的转速,进而调整流过散热器的风量;由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20和测控模块12等执行器组成闭环控制系统,提高了冷却装置的稳定性和能源利用率;每一电气柜内部的发热元件均通过一个制冷单元进行冷却,采取的是点对点制冷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电气柜内部几个发热元件共同利用一个制冷单元的线对点的制冷方式,冷却效果较好。
热电制冷的原理如下: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电路,把两个连接点分别放在温度不同的两处,就会在两个连接点之间产生一个电势差即接触电动势。同时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通过。反过来,将两种不同的金属线相互连接形成的闭合线路已通直流电,会产生两个不同温度的连接点。只要通以直流电,就会是其中一个连接点变热,另一个连接点变冷。这就是帕尔帖效应,亦称温差电现象。生产冷端就是我们需要的制冷。
热电制冷元件22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热电制冷器件,其中本实施例中采用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热电制冷元件,用金属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连接成一个回路,金属只起导电的作用。当电流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P端的热量会被带至N端,且热量的传递速度随电流的升高而增加。
一个中央控制单元1配备一个微控制器11和一个人机界面13,测控模块12的数量与制冷单元2的数量相同。微控制器11是中央控制单元1的核心,测控模块12和人机界面13会把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11,这些信息经微控制器11计算和处理后形成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测控模块12再接收并执行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命令,驱动热电制冷元件22和风机24运行。人机界面提供了用户与电气柜制冷装置的互交,用户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观察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微控制器11可以是单片机,测控模块12可以是集成电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所示,导热板21呈C形,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22a设置在导热板21的槽口内。该种导热板结构,为热电制冷元件22的安装提供了一个槽口,热电制冷元件的一部分可内嵌在该槽口中,减小了占用空间,此外,该槽口结构设置增加了热电制冷元件冷端22a与导热板2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传递速率。
如图1所示,散热器23为翅片散热器,翅片散热器与翅片23a背向的一侧与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22a连接。翅片散热器通过空气介质散热,易于安装、且成本较低,热量最后经翅片23a散发到空气中,最后通过风机24加速空气流动,将热量散发到外界。
上述实施例中,测控模块12包括:
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21,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0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1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10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微控制器11;第一温度传感器10通常是热电偶型或热电阻型,若第一温度传感器10选用热电偶型,则第一温度传感器10输出的是微弱电位差信号,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21选用放大电路和冷端补偿电路对电位差进行放大和补偿即可,最终向微控制器11输入的是电压信号;若第一温度传感器10选用热电阻型,则第一温度传感器10输出的是电阻值的变化量,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21选用电桥电路对阻值变化量以电压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向微控制器11输入的也是电压信号;
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22,输入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20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1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20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微控制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20选型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0相同,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22也与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21类似,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0选用热电偶型,则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22为放大补偿电路,当第二温度传感器20选用热电阻型,则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22为电桥电路;
微控制器11接收第一信号转换电路121输出的电压信号后,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该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预设程序进行计算,最终再进行数模转换后获得电压控制信号,这个电压控制信号就是第一控制信号;
微控制器11接收第二信号转换电路121输出的电压信号后,对该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该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预设程序进行计算,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这个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就是第二控制信号;微控制器11可采用具有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功能的单片机,或采用具有相应功能的芯片;
可调恒流源电路123,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11,输出端连接热电制冷元件22,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微控制器11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恒定电流,给热电制冷单元22供电使其以一定制冷功率运行;可调恒流源电路用于驱动热电制冷元件,并根据输入的电压控制信号的大小调整电流的大小,从而调整制冷功率;
电机驱动电路124,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器11,输出端连接风机24;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微控制器11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风机21以一定转速运转。电机驱动电路根据微控制器发送的脉宽调制信号,调节风机转速,从而调节流过翅片散热器的风量。可调恒流源电路123采用现有的恒流源电路,电机驱动电路124采用现有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信号是0~5V的电压信号;第二控制信号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第一温度传感器10的输入和可调恒流源电路的输出构成了一个闭环控制过程,微控制器内部的控制算法会精准地调节这个过程。
风机24由测控模块的电机驱动电路124驱动,微控制器11通过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调节风机24转速,即调节风量。翅片散热器温度过高时,需要提高风量,温度低时可减小风量。这同样是由微控制器11内部算法调节的闭环控制过程。
上述两个闭环控制过程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达到了能源按需分配的目的,保证了系统的节能高效。
每个测控模块包含四个测控点,分别是导热板21的温度、翅片散热器的温度、风机24转速和可调恒流源电路123的输出电流,这用户可通过中央控制单元1的人机界面13观察。
本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车电气柜,如图4所示,包括柜体200和设置在柜体200内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100,柜体200上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每个发热元件100上均设置一个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中的制冷单元,制冷单元中的导热板21安装在发热元件100上,制冷单元中的热电制冷元件22的冷端22a设置在柜体200内部,热电制冷元件22的热端22b、与热电制冷元件热端22b连接的散热器23以及制冷单元中的风机24均设置在柜体200外部。
除了热电制冷元件22,不需要电气柜其它部分与外界热交换,因此电气柜柜体200的内部安装有绝热层300。
每个电气柜仅需一个中央控制单元1,图4假设电气柜内安装了3个发热元件,故需要三个制冷单元和三个测控模块12。
参考图4,导热板21和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22a安装在电气柜内,发热元件100安装在导热板21上,如果发热元件100无法与导热板21良好接触,则需要增加其它导热环节。可根据电气元件的布局,调整制冷单元的位置和数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参考图1和图4,发热元件100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21,热电制冷元件冷端22a吸收导热板21的热量,并传递至其热端22b,通过这个过程,柜体200内部的热量被传至外部。热电制冷元件热端22b安装在电气柜外部,其上部的翅片散热器吸收热量后,在风机24的作用下,空气穿过翅片带走热量,从而冷却了热端22b。通过上述两个热传递过程,柜体200内部内部热量被排放到了空气中。
制冷单元中仅仅导热板和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安装在电气柜内部,不包含运动部件,减小了电气柜的体积,提高了可维护性,且为电气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不影响电气柜内部器件的工况;热电制冷元件可快速将电气柜内的温度降低至环境温度以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装置,冷却效率和速度均大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却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和至少一个制冷单元,其中:
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安装在电气柜内部发热元件上的导热板、冷端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热电制冷元件、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热端连接的散热器和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的风机;
所述导热板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微控制器和数量与所述制冷单元数量相同的测控模块;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导热板的温度计算所述发热元件需要的热电制冷元件的制冷功率,输出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制冷功率所对应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冷单元中的热电制冷元件以第一制冷功率运行;所述微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散热器的温度计算所述散热器需要的风机的转速,输出与所述风机转速所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所述测控模块接收该第二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制冷单元中的所述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呈C形,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设置在所述导热板的槽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翅片散热器,所述翅片散热器与翅片背向的一侧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转换电路,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
第二信号转换电路,输入端与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进行放大或转换后分别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
可调恒流源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热电制冷元件,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恒定电流,给所述热电制冷单元供电使其以一定制冷功率运行;
电机驱动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所述风机;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风机以一定转速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是0~5V的电压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6.一种机车电气柜,包括柜体和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每个所述发热元件上均设置一个所述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中的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中的导热板安装在所述发热元件上,所述制冷单元中的热电制冷元件的冷端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的热端、与所述热电制冷元件热端连接的散热器以及所述制冷单元中的风机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外部。
CN201420395054.8U 2014-07-16 2014-07-16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57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5054.8U CN204157198U (zh) 2014-07-16 2014-07-16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5054.8U CN204157198U (zh) 2014-07-16 2014-07-16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57198U true CN204157198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1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5054.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57198U (zh) 2014-07-16 2014-07-16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5719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2571A (zh) * 2015-04-07 2015-09-23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及其应用
CN105188317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上海交通大学 恶劣工况下电子器件主动式热电冷却系统
CN105407684A (zh) * 2014-07-16 2016-03-16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WO2022198216A1 (en) * 2021-03-18 2022-09-22 Gentherm Incorporated Optimal control of convective thermal devices
US11639816B2 (en) 2014-11-14 2023-05-02 Gentherm Incorporated Heating and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pad wrap and technologies with liquid system
US11857004B2 (en) 2014-11-14 2024-01-02 Gentherm Incorporated Heating and cooling technologie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684A (zh) * 2014-07-16 2016-03-16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US11639816B2 (en) 2014-11-14 2023-05-02 Gentherm Incorporated Heating and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pad wrap and technologies with liquid system
US11857004B2 (en) 2014-11-14 2024-01-02 Gentherm Incorporated Heating and cooling technologies
CN104932571A (zh) * 2015-04-07 2015-09-23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温度调节系统及其应用
CN105188317A (zh) * 2015-09-07 2015-12-23 上海交通大学 恶劣工况下电子器件主动式热电冷却系统
WO2022198216A1 (en) * 2021-03-18 2022-09-22 Gentherm Incorporated Optimal control of convective thermal devic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57198U (zh)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CN105407684A (zh) 机车电气柜冷却装置及机车电气柜
CN204885359U (zh) 一种电池组温度调节系统
CN203194078U (zh) 散热器
CN204902662U (zh) 一种自适应的冷却塔风机控制器
CN104329156B (zh) 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机一体冷却装置及混合动力车
CN109195419A (zh) 空调电器盒及其散热装置
CN103175706A (zh) 风冷热泵测试系统
CN109441740A (zh) 冷却系统、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419596B (zh) 一种车用小型制冷制热装置
CN104503508A (zh) 一种太阳电池测试台温控系统及温控方法
CN103225861B (zh) 冷热量储存式太阳能空调装置
CN102692113A (zh) 半导体制冷箱湿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9805756A (zh) 一种速冷饮水机的控制方法
CN203068872U (zh) 半导体辅助制冷系统
CN103227411B (zh) 一种风流双致恒温激光器及其恒温方法
CN106440599A (zh) 一种可实现宽温区自然冷却的液冷温控系统
CN104626925A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11550949B (zh) 降本、高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实验室系统
CN206231187U (zh) 电动汽车用高效智能热泵空调系统
CN205092761U (zh) 变流器的水冷系统
CN202306359U (zh) 户外机柜工作温度调控电路装置
CN203449882U (zh) 一种车用小型制冷制热装置
CN109458311B (zh) 一种水冷系统及其水温控制方法、三通阀及其控制方法
CN203242916U (zh) 一种激光器风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6045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Hao Yang No. 1 North Street

Patentee after: CRRC DALIAN ELECTRIC TRACTION R & D CEN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6045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 City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Hao Yang No. 1 North Street

Patentee before: Co., Ltd of Bei Che Dalian Electric Traction R & D Center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