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7192U -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 Google Patents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7192U
CN204147192U CN201420607243.7U CN201420607243U CN204147192U CN 204147192 U CN204147192 U CN 204147192U CN 201420607243 U CN201420607243 U CN 201420607243U CN 204147192 U CN204147192 U CN 204147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d
district
health check
ca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072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ray Electr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史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史臣 filed Critical 史臣
Priority to CN2014206072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7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7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7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包括:体检车本体,具有车底板、车顶板、前窗板、后窗板、左车侧板及右车侧板,体检车本体至少包括驾驶区、急救区及体检区,左车侧板与右车侧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安装窗口,安装窗口自车底板靠近车顶板的表面朝向车顶板延伸;滑动件,包括滑移仓,滑移仓包括筒体及设于筒体一端的配合板,每一滑移仓通过每一安装窗口穿设于体检车本体上,每一筒体可滑动地容置于急救区内;配合板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急救窗口处设有密封该急救窗口的急救门。该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相对于体检车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使得移动医疗技术向前迈进了一步。

Description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背景技术
体检车的使用具有季节性,通常发生突发情况时以及每年的1-3月份(新兵入伍)、8~9月份(新生入学)等是体检车的使用高峰期,而在其他时间,体检车通常处于闲置状态,进而导致体检车的使用率低。而且很多体检项目要求空腹,在一天中,体检车通常只有上午使用,而下午处于闲置状态,这也导致体检车的使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高使用率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一种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包括: 
体检车本体,具有车底板、车顶板、前窗板、后窗板、左车侧板及右车侧板,所述体检车本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区,所述体检车本体至少包括驾驶区、急救区及体检区,所述左车侧板与所述右车侧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自所述车底板靠近所述车顶板的表面朝向所述车顶板延伸;及 
滑动件,包括滑移仓,所述滑移仓包括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一端的配合板,所述滑移仓的数目与所述安装窗口的数目相同,每一滑移仓通过每一安装窗口穿设于所述体检车本体上,每一筒体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急救区内;至少一块所述配合板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每一急救窗口处设有密封该急救窗口的急救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车侧板与所述右车侧板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安装窗口,且两个所述安装窗口正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检区的数目为两个,分别第一体检区及第二 体检区; 
所述急救区位于所述驾驶区与所述后窗板之间,所述第一体检区位于所述驾驶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所述第二体检区位于所述急救区与所述后窗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密封推拉门; 
每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体检车本体还包括准备区,所述准备区位于所述第一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所述准备区内设有洗手池; 
或者,所述右车侧板上设有前车门及后车门,所述前车门与所述驾驶区连通,所述后车门与所述第二体检区连通; 
或者,所述第一体检区划分为检测区与操作区,所述操作区靠近所述驾驶区;所述检测区设有车载厢式X光机,所述车载厢式X光机包括球管及平板检测器,所述球管设于所述检测区靠近所述左车侧板或所述右车侧板的一端,所述平板检测器与所述球管正对设置;所述检测区与所述操作区之间设有第一铅玻璃板,所述检测区与所述准备区之间设有第二铅玻璃板,且所述第一铅玻璃板与所述第二铅玻璃板上分别设有电动铅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动力装置及滑杆组,所述滑杆组包括至少两根滑杆,所述滑杆组中的滑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杆组的数目与所述滑移仓的数目相同; 
所述车底板靠近所述车顶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滑杆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目与所述滑杆的数目相同,每一滑杆安装于每一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滑移仓靠近所述车底板的一侧设于所述滑杆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杆呈长方体形,具有相对的承载表面与安装表面、相对的两端面以及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承载表面用于连接所述滑移仓;所述安装表面内陷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贯穿所述两端面,所述容置槽内设有齿条;所述两侧表面分别内陷形成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两端面; 
所述筒体靠近所述车底板的一侧设有卡合槽及设于所述卡合槽相对的两侧的滑轨,所述承载表面容置于所述卡合槽内,且所述滑轨卡合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齿条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填平板,所述填平板的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尺寸匹配,用于覆盖当所述筒体向外滑移时裸露出的安装槽,以使所述急救区平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板远离与其对应的筒体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与所述左车侧板或所述右车侧板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无影灯及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具有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所述安装罩的开口端设于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底板的表面上,所述车顶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表面的灯孔,所述安装罩通过所述灯孔与所述体检车本体连通,所述无影灯的灯杆穿过所述灯孔并固定于所述安装罩的封闭端上。 
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由常用的体检车改进得到,同时具有急救区及体检区,使得体检车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并通过在急救区设置滑移仓来扩展急救区的空间(当需要进行急救手术时,滑移仓从急救区滑出),从而在进行急救手术时,增加急救区的空间,能进行一些需要在医院的手术室才能完成的急救手术。而且配合板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从而可以直接将躺于担架上的急救病人送入至急救区,可以有效避免急救病人在后续移动过程(从担架上抬下,再抬至急救区)中造成二次伤害。进而使得常用的体检车不仅具有诊断功能(体检功能)还具有治疗功能(急救手术),在一些不需要体检但需要急救的场合,可以派出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进而提高了体检车的使用率。而且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的出现,使得移动医疗技术向前迈进了一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的内部布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一滑移仓处于滑出状态,另一滑移仓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10,包括体检车本体200、车载厢式X光机300、工作站400、滑动件500及急救区医疗器械600。 
如图2所示,体检车本体200具有车底板210、车顶板220、前窗板230、后窗板240、左车侧板250及右车侧板26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检车本体200的内部空间从头往后依次被划分为驾驶区11、第一体检区12、准备区13、急救区14、第二体检区15及空调区16。其中,第一体检区12进一步划分为检测区122与操作区124,操作区124靠近驾驶区11。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体检车本体可以只包括驾驶区、体检 区及急救区。体检区与急救区位于驾驶区与后窗板之间即可。 
由于体检车本体200的空间有限,如何合理布局,使得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至关重要。同时设置有急救区及体检区可以使得上述体检车本体200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并同时设置准备区以及在与急救区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体检区及第二体检区能更进一步提高其空间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车侧板260上设有前车门262及后车门264。前车门262与驾驶区11连通,后车门264与第二体检区15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体检区12设有车载厢式X光机300及工作站400。车载厢式X光机300包括球管310及平板检测器320。球管310设于检测区122靠近左车侧板250或右车侧板260的一端,平板检测器320与球管310正对设置。工作站400设于操作区124内。 
为防止车载厢式X光机300工作产生的辐射外漏,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区124与检测区122之间设有第一铅玻璃板126,检测区122与准备区13之间设有第二铅玻璃板128。第一铅玻璃板126与第二铅玻璃板128上分别设有电动铅门129。可以理解,当在第一体检区12设置其他体检仪器时,第一铅玻璃板126、第二铅玻璃板128及电动铅门129可以省略。第一体检区12也不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检测区122与操作区124。 
准备区13内设有洗手池132及器械柜134,洗手池132设于准备区13靠近左车侧板250或右车侧板260的一端,器械柜134与洗手池132正对设置。 
急救区14与准备区13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42,急救区14与第二体检区15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44,且第一隔板142与第二隔板144上分别设有密封推拉门146。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准备区13可以省略。 
第二体检区15可以设置心电、血压、验血等其他医疗器械。 
空调区16内设有车载空调162。 
如图1、图2、图3及图7所示,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检车本体200长(a)为10.6m、宽(b)为2.5m,高(c)为3.15m。检测区122的长(第一铅玻璃板126与第二铅玻璃板128之间的距离)为1.1m,操作区124的长(第一铅玻璃板126与前车门262之间的距离)为1.25m,急救区14区的长(第一 隔板142与第二隔板144之间的距离)为3.5m,其中,准备区13与第二体检区15的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可以理解,当选用的体检车本体的长小于10m时,可以省略第一体检区12、准备区13、急救区14及第二体检区15中的一个或多个。当选用的体检车本体的长为12m时,可以选择性增加某些区的长度。 
由于体检车本体200的空间有限,很难在急救区14进行急救手术(需要在医院的手术室才能顺利进行),需要对急救区14的空间进行扩展。 
左车侧板250与右车侧板260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安装窗口270。安装窗口270自车底板210靠近车顶板220的表面朝向车顶板220延伸。安装窗口270位于急救区14。在本实施方式中,左车侧板250与右车侧板260上分别设有一个安装窗口270,且位于左车侧板250上的安装窗口270与位于右车侧板260上的安装窗口270正对设置。 
如图1-4所示,滑动件500包括滑移仓510、滑杆组520及动力装置530,其中,滑移仓510的数目与安装窗口270的数目相同,滑杆组520的数目与滑移仓510的数目。在本实施方中,滑动件500包括两个滑移仓510及两个滑杆组520。 
滑移仓510包括筒体512及设于筒体512一端的配合板514。滑移仓510通过安装窗口270穿设于体检车本体200上。筒体512容置于急救区14内,且与体检车本体200可滑动连接。每一配合板514位于每一安装窗口270处并密封该安装窗口270。不需进行急救手术时,筒体512容置于急救区14内,以符合交通规则和城市路况要求。需要进行急救手术时,筒体512从急救区14滑出,以扩展急救区14的空间。 
至少一块配合板514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图未示),每一急救窗口处设有密封该急救窗口的急救门5142。从而可以直接将躺于担架上的急救病人送入至急救区14,可以有效避免急救病人在后续移动过程(从担架上抬下,再抬至急救区)中造成二次伤害。在本实施方式中,急救窗口的数目为一个,该急救窗口开设于位于右车侧板260处的配合板514上。进一步,急救窗口呈方形,其长(靠近前窗板230与后车板240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为1.0m,宽为0.8m。急救门5142为提拉门,急救门5142与急救窗口靠近车顶板220的 一侧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筒体512的外壁与配合板514的周壁重合,也即滑移仓510两端的外径相同。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配合板514的周壁可以位于筒体512的外壁的之外,也即滑移仓510具有配合板514的一端的外径较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配合板514远离筒体512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密封部(图未示)。密封部与左车侧板250或右车侧板260抵接,从而使得配合板514与左车侧板250或右车侧板260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窗口270自车底板210靠近车顶板220的表面延伸至车顶板220靠近车底板210的表面,也即安装窗口270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与车底板210之间的间隔距离和车底板210与车顶板22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筒体512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与车顶板220靠近车底板220的表面贴合,从而使得筒体512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与筒体512靠近车底板210的一侧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较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窗口270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与车底板2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车底板210与车顶板220之间的间隔距离的4/5~5/6倍。从而筒体512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与车顶板22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可以用来放置一些手术用品。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筒体512靠近车底板210的一侧与筒体512靠近车顶板220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1.72m,筒体512远离配合板514的一端的端面与配合板514远离筒体51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7m,筒体512靠近前窗板230的一侧与筒体512靠近后窗板240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3.4m。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滑移仓510内设有洗手池511、器械柜513、娱乐器件515(如液晶电视)以及控制器件517(如电脑)等。 
滑杆组520包括至少两根滑杆522。滑杆组520中的滑杆522平行间隔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杆组520包括两根滑杆522。 
车底板210靠近车顶板220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滑杆522的安装槽(图未示)。安装槽的数目与滑杆522的数目相同。每一滑杆522安装于每一安装槽 内,且与动力装置连接。滑移仓510靠近车底板210的一侧设于滑杆组520上。 
如图5-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滑杆522呈长方体形。滑杆522具有相对的承载表面5222与安装表面(图未标)、相对的两端面(图未标)以及相对的两侧表面(图未标)。承载表面5222用于连接滑移仓510。安装表面内陷形成容置槽5224,且置槽5224贯穿两端面。容置槽5224内设有齿条5226。两侧表面分别内陷形成滑槽5228,且滑槽5228贯穿两端面。 
筒体512靠近车底板210的一侧设有卡合槽(图未示)及设于卡合槽相对的两侧的滑轨(图未示)。承载表面容置于卡合槽内,且滑轨卡合于滑槽5228内。齿条5226与动力装置530啮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530包括马达齿轮箱驱动组件532及与马达齿轮箱驱动组件532连接的齿轮杆534。马达齿轮箱驱动组件532的数目为一个,齿轮杆534的数目为四根,齿条5226与齿轮杆534啮合。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530的数目可以与滑杆组520的数目相同。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筒体512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体检车本体200可滑动连接,例如,伸缩装置。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体检急救一体化车10还包括填平板(图未示)。填平板的尺寸与安装槽的尺寸匹配,用于覆盖当筒体512向外滑移时裸露出的安装槽,以使急救区14的车底板210平整。 
如图1及图2所示,急救区医疗器械600包括手术床610、无影灯(图未示)及安装罩620。 
手术床610设于急救区14内的车底板21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术床610为妇科手术床。 
安装罩620具有开口端(图未示)及与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622。安装罩622的开口端设于车顶板220远离车底板210的表面上。车顶板220上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表面的灯孔(图未示)。安装罩620通过灯孔与体检车本体200连通。无影灯的灯杆穿过灯孔并固定于安装罩620的封闭端622上。安装罩620的设置可以在使得无影灯具有合适的安装高度。 
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10由常用的体检车改进得到,同时具有急救区14 及体检区(第一体检区12及第二体检区15),使得体检车具有较大的空间利用率。并通过在急救区14设置滑移仓510来扩展急救区14的空间(当需要进行急救手术时,滑移仓510从急救区14滑出),从而在进行急救手术时,增加急救区14的空间,能进行一些需要在医院的手术室才能完成的急救手术。而且配合板514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从而可以直接将躺于担架上的急救病人送入至急救区14,可以有效避免急救病人在后续移动过程(从担架上抬下,再抬至急救区14)中造成二次伤害。进而使得常用的体检车不仅具有诊断功能(体检功能)还具有治疗功能(急救手术),在一些不需要体检但需要急救的场合,可以派出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10,进而提高了体检车的使用率。而且上述体检急救一体化车10的出现,使得移动医疗技术向前迈进了一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体检车本体,具有车底板、车顶板、前窗板、后窗板、左车侧板及右车侧板,所述体检车本体的内部空间被划分为多个区,所述体检车本体至少包括驾驶区、急救区及体检区,所述左车侧板与所述右车侧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自所述车底板靠近所述车顶板的表面朝向所述车顶板延伸;及 
滑动件,包括滑移仓,所述滑移仓包括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一端的配合板,所述滑移仓的数目与所述安装窗口的数目相同,每一滑移仓通过每一安装窗口穿设于所述体检车本体上,每一筒体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急救区内;至少一块所述配合板上设有用于供担架通过的急救窗口,每一急救窗口处设有密封该急救窗口的急救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侧板与所述右车侧板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安装窗口,且两个所述安装窗口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检区的数目为两个,分别第一体检区及第二体检区; 
所述急救区位于所述驾驶区与所述后窗板之间,所述第一体检区位于所述驾驶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所述第二体检区位于所述急救区与所述后窗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二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设有密封推拉门; 
每一筒体靠近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及所述第二隔板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检车本体还包括准备区,所述准备区位于所述第一体检区与所述急救区之间,所述准备区内设有洗手池; 
或者,所述右车侧板上设有前车门及后车门,所述前车门与所述驾驶区连通,所述后车门与所述第二体检区连通; 
或者,所述第一体检区划分为检测区与操作区,所述操作区靠近所述驾驶区;所述检测区设有车载厢式X光机,所述车载厢式X光机包括球管及平板检测器,所述球管设于所述检测区靠近所述左车侧板或所述右车侧板的一端,所述平板检测器与所述球管正对设置;所述检测区与所述操作区之间设有第一铅玻璃板,所述检测区与所述准备区之间设有第二铅玻璃板,且所述第一铅玻璃板与所述第二铅玻璃板上分别设有电动铅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动力装置及滑杆组,所述滑杆组包括至少两根滑杆,所述滑杆组中的滑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滑杆组的数目与所述滑移仓的数目相同; 
所述车底板靠近所述车顶板的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滑杆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目与所述滑杆的数目相同,每一滑杆安装于每一安装槽内,且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滑移仓靠近所述车底板的一侧设于所述滑杆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呈长方体形,具有相对的承载表面与安装表面、相对的两端面以及相对的两侧表面;所述承载表面用于连接所述滑移仓;所述安装表面内陷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 贯穿所述两端面,所述容置槽内设有齿条;所述两侧表面分别内陷形成滑槽,所述滑槽贯穿所述两端面; 
所述筒体靠近所述车底板的一侧设有卡合槽及设于所述卡合槽相对的两侧的滑轨,所述承载表面容置于所述卡合槽内,且所述滑轨卡合于所述滑槽内; 
所述齿条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平板,所述填平板的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尺寸匹配,用于覆盖当所述筒体向外滑移时裸露出的安装槽,以使所述急救区平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板远离与其对应的筒体的表面的边缘处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与所述左车侧板或所述右车侧板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检急救一体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影灯及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具有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所述安装 罩的开口端设于所述车顶板远离所述车底板的表面上,所述车顶板上设有贯穿其相对的两表面的灯孔,所述安装罩通过所述灯孔与所述体检车本体连通,所述无影灯的灯杆穿过所述灯孔并固定于所述安装罩的封闭端上。 
CN201420607243.7U 2014-10-20 2014-10-20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Active CN204147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7243.7U CN204147192U (zh) 2014-10-20 2014-10-20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7243.7U CN204147192U (zh) 2014-10-20 2014-10-20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7192U true CN204147192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07243.7U Active CN204147192U (zh) 2014-10-20 2014-10-20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71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6113A (zh) * 2014-10-20 2015-01-28 史臣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6113A (zh) * 2014-10-20 2015-01-28 史臣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CN104306113B (zh) * 2014-10-20 2017-01-11 史臣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6113A (zh)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CN204147192U (zh) 体检急救一体化车
CN107928156B (zh) 一种智能快递终端寄存柜
CN204147193U (zh) 诊断治疗一体化车
CN104306112B (zh) 诊断治疗一体化车
CN102379787A (zh) 高原增压舱
CN205621239U (zh) 一种医院放射科用可移动辐射警示提醒装置
CN216184723U (zh) 一种新型核酸采样车
CN104905877A (zh) 一种应急ct医疗车
CN102114800B (zh) 车载可扩展式厢体
CN202283317U (zh) 高原增压舱
CN203315240U (zh) 车载ct机舱
CN201510351U (zh) 多功能医疗车
CN205034008U (zh) 一种集医疗、福祉、旅居于一体的商务房车
CN215305998U (zh) 一种厢式ct车
CN206577162U (zh) 消毒柜
CN101785661B (zh) 集装箱式医检箱体
CN112420188A (zh) 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
CN203514862U (zh) 一种新型野战心理防护方舱重症救治舱室
CN104720389A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抽屉
CN211154541U (zh) 一种药房用药液存储装置
CN2832100Y (zh) 救护车
CN213534526U (zh) 流动应急智能中药房
CN204161913U (zh) 智能冷链药柜
CN201426711Y (zh) 具有锁定装置的医检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IKERUI ELECTRIC CO., LTD., SHENZHEN C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I CHEN

Effective date: 201504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116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3

Address after: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Longgang Street South Community Bing Hang industrial area 7 layer, two lay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ray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Longgang Street South Community Bing Hang industrial area 7 layer, two layer

Patentee before: Sh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