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7014U -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7014U
CN204147014U CN201420542390.0U CN201420542390U CN204147014U CN 204147014 U CN204147014 U CN 204147014U CN 201420542390 U CN201420542390 U CN 201420542390U CN 204147014 U CN204147014 U CN 204147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ectric capacity
connects
ground connection
nonpola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423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琦
范振可
李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5423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7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7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70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包括条形的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中间位置处的置物盒,腕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置物盒内放置有健康监测电路板,健康监测电路板上集成有健康监测电路,健康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和为装置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相接的微处理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心率信号采集电路和脉搏信号采集电路,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跌倒检测电路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心率信号采集电路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外露在置物盒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实现成本低,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功能完备,推广应用价值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等事业带来了巨大影响。相应地,社会上出现了“空巢家庭”的概念,即家中有老人但是没有子女或子女都不在老人身边的家庭。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方式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人口流动的速度日趋加快,子女数量不断减少,代际居住出现分离倾向,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造成老人家庭空巢率正在不断的加大。由于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平衡协调能力、视力、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将,以及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增多,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的几率大大增多,产生的后果可能比较严童,包括软组织损伤、骨折,跌倒还可能引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跌倒后的恐惧心理也将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老年人也是各种慢性病和突发性疾病的多发人群,尤其在一些突发情况发生时,如心绞痛、脑血栓、突然跌倒等情况时,能够及时发现,进而采取相应救护措施,使老年人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提高生存能力,降低生命危险,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急需研制能够对心率、脉搏、体温等进行监测的健康监测装置,以便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现有的人体心率测量技术采用红外透射或反射技术,利用红外光照发射到人体皮肤,通过透射和反射人体的血红细胞和其他液体后,将接收的 信号进行放大及转变成一系列的心率脉冲信号,由于这种测量方法的红外输出功率固定,所以只能用在手指和耳垂等皮肤较薄的地方,只能静态测量。而心电技术,是利用人体距离心脏的两端会出现生物电位差的原理,通过导体接触位于人体心脏两端得到一个电位差后通过比较放大电路得到一个心率脉冲电信号,从而获得人体的心率数据。这种方法是采用生物电原理,难以实现单手测量心率,或需接触皮肤病将测量装置佩戴在胸腔,使用十分不方便,且造价昂贵。现有的体温计通过检测人体腋下、口腔或是肛门内部的体温,通过这种方法去检测人体内部的温度。这样的检测方法要求检测的时间较长,且主要是靠水银体温计测量,测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实现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能够同时对心率、脉搏、跌倒和体温进行检测,功能完备,推广应用价值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的腕带和设置在腕带中间位置处的置物盒,所述腕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所述置物盒内放置有健康监测电路板,所述健康监测电路板上集成有健康监测电路,所述健康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和为装置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相接的微处理器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心率信号采集电路和脉搏信号采集电路,所述微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跌倒检测电路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外露在置物盒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 制器模块包括单片机MSP430F149、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由晶振Y0和晶振Y1,以及非极性电容C20和非极性电容C21组成;所述第一复位电路由二极管D3和非极性电容C22,以及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引脚和第64引脚均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8引脚与晶振Y0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9引脚与晶振Y0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7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2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3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2引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62引脚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63引脚接地。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071F、复合晶体管IMX1、第二晶振电路和第二复位电路,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由晶振Y2以及非极性电容C1和非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第二复位电路由电阻R0和非极性电容C0组成;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引脚与晶振Y2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4引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4引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5和电 阻R6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7引脚与电阻R5和电阻R6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3~44引脚依次对应通过电阻R7~R18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0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6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5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4引脚通过电阻R1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5引脚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3引脚和第6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7引脚通过电阻R0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0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8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5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9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3引脚通过电阻R2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包括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6引脚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R23和电阻R24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均外露在置物盒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 信号采集电路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809,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引脚与第20引脚之间并联有电阻R22和非极性电容C13,所述芯片WT5809的第2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12,所述芯片WT5809的第4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1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7引脚和第13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9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8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1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4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6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21和非极性电容C16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7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7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8引脚与第17引脚之间并联有电阻R20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9引脚与第18引脚之间串联有非极性电容C14和电阻R19。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表温度检测电路包括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MLX90615,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0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6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5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13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9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外露在置物盒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跌倒检测电路包括六轴陀螺仪MPU-6050;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引脚、第11引脚和第18引脚均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8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 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9引脚通过电阻R27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3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3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9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2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8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包括蓝牙芯片CC2541、天线AN1和第三晶振电路,所述第三晶振电路由晶振Y5和晶振Y6,以及非极性电容C64、非极性电容C65、非极性电容C67和非极性电容C68组成;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6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3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5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2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1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9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2引脚与晶振Y6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3引脚与晶振Y6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8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4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7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5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4、非极性电容C76、电感L3和电感L4与天线AN1的一端相接,所述天线AN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74和非极性电容C76的连接端通过电感L1接地,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6引脚通 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与非极性电容C76和电感L3的连接端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7引脚、第28引脚和第29引脚均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均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71和非极性电容C7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0引脚通过电阻R6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1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1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2引脚与晶振Y5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3引脚与晶振Y5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4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9引脚与供电电池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4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63接地。
上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为凸起,所述第二卡扣件为均匀设置在腕带上的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卡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健康监测电路设置在了腕带上,能够方便地佩戴在手腕上,进行心率、脉搏、跌倒、体温的实时检测,实现对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护。
2、本实用新型采集到的数据能够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实时发送给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等配置有蓝牙通信模块的智能设备,通过智能设备对本实用新型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及时发现心率异常、脉搏异常、跌倒、体温异常等意外情况,方便医疗救护人员对使用者的救治。
3、本实用新型健康监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有利于得到可靠、准备的监护数据。
4、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完备,能够同时对心率、脉搏、跌倒和体温进行检测,能够实现对使用者健康状况的全面监护,在使用者发生心绞痛、脑血栓、突然跌倒等情况时,都能够及时发现。
5、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老人,而且适用于工作忙碌的年轻人,老人佩戴该腕带后,能够降低老年人外出的恐惧心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工作忙碌的年轻人佩戴该腕带后,能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便于合理安排起居,避免不利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轻松实现健康生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成本低,使用方便,工作可靠性高,功能完备,推广应用价值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健康监测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心率信号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脉搏信号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体表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跌倒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蓝牙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腕带;              2—置物盒;            3—第一卡扣件;
4—第二卡扣件;        5—微控制器模块;      6—供电电池;
7—微处理器模块;      8—蓝牙通信模块;      9—心率信号采集电路;
10—脉搏信号采集电路;    11—跌倒检测电路;
12—体表温度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条形的腕带1和设置在腕带1中间位置处的置物盒2,所述腕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件3和第二卡扣件4,所述置物盒2内放置有健康监测电路板,所述健康监测电路板上集成有健康监测电路,所述健康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5和为装置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6,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5相接的微处理器模块7和蓝牙通信模块8,所述微处理器模块7的输入端接有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和脉搏信号采集电路10,所述微控制器模块5的输入端接有跌倒检测电路11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12,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12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模块5包括单片机MSP430F149、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由晶振Y0和晶振Y1,以及非极性电容C20和非极性电容C21组成;所述第一复位电路由二极管D3和非极性电容C22,以及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引脚和第64引脚均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8引脚与晶振Y0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9引脚与晶振Y0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7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2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3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2引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62引脚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63引脚接地。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模块7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071F、复合晶体管IMX1、第二晶振电路和第二复位电路,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由晶振Y2以及非极性电容C1和非极性电容 C2组成,所述第二复位电路由电阻R0和非极性电容C0组成;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引脚与晶振Y2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4引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4引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5和电阻R6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7引脚与电阻R5和电阻R6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3~44引脚依次对应通过电阻R7~R18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0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6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5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4引脚通过电阻R1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5引脚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3引脚和第6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7引脚通过电阻R0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0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8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5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9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3引脚通过电阻R2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包括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所述芯 片WT5071F的第16引脚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R23和电阻R24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均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脉搏信号采集电路10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809,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引脚与第20引脚之间并联有电阻R22和非极性电容C13,所述芯片WT5809的第2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12,所述芯片WT5809的第4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1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7引脚和第13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9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8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1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4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6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21和非极性电容C16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7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7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8引脚与第17引脚之间并联有电阻R20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9引脚与第18引脚之间串联有非极性电容C14和电阻R19。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体表温度检测电路6包括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MLX90615,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0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6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5与供电电池6 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2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9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跌倒检测电路11包括六轴陀螺仪MPU-6050;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引脚、第11引脚和第18引脚均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8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9引脚通过电阻R27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3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3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9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2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8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通信模块8包括蓝牙芯片CC2541、天线AN1和第三晶振电路,所述第三晶振电路由晶振Y5和晶振Y6,以及非极性电容C64、非极性电容C65、非极性电容C67和非极性电容C68组成;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6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3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5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2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1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9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2引脚与晶 振Y6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3引脚与晶振Y6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8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4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7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5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4、非极性电容C76、电感L3和电感L4与天线AN1的一端相接,所述天线AN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74和非极性电容C76的连接端通过电感L1接地,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6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与非极性电容C76和电感L3的连接端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7引脚、第28引脚和第29引脚均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均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71和非极性电容C7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0引脚通过电阻R6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1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1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2引脚与晶振Y5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3引脚与晶振Y5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4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9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4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63接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3为凸起,所述第二卡扣件4为均匀设置在腕带1上的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卡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腕带1通过第一卡扣件3和第二卡扣件4卡合连接为一个手环后佩戴在手腕上,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对佩戴者的心率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信号经微处理器模块7传输给微控制器模块5,脉搏信号采集电路10对佩戴者的脉搏信号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信号经微处理器模块7传输给微控制器模块5,跌倒检测电路11对佩戴者的 姿态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模块5,体表温度检测电路12对佩戴者的体表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微控制器模块5,微控制器模块5能够将其接收到的心率信号、脉搏信号、佩戴者的姿态和体表温度通过蓝牙通信模块8传输给配置有蓝牙通信模块的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等,供智能设备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得到佩戴者的健康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的腕带(1)和设置在腕带(1)中间位置处的置物盒(2),所述腕带(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卡扣件(3)和第二卡扣件(4),所述置物盒(2)内放置有健康监测电路板,所述健康监测电路板上集成有健康监测电路,所述健康监测电路包括微控制器模块(5)和为装置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供电电池(6),以及与微控制器模块(5)相接的微处理器模块(7)和蓝牙通信模块(8),所述微处理器模块(7)的输入端接有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和脉搏信号采集电路(10),所述微控制器模块(5)的输入端接有跌倒检测电路(11)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12),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和体表温度检测电路(12)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模块(5)包括单片机MSP430F149、第一晶振电路和第一复位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由晶振Y0和晶振Y1,以及非极性电容C20和非极性电容C21组成;所述第一复位电路由二极管D3和非极性电容C22,以及电阻R2和电阻R3组成;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引脚和第64引脚均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8引脚与晶振Y0的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9引脚与晶振Y0的另一端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7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2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2的连接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3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52引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62引脚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单片 机MSP430F149的第63引脚接地。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7)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071F、复合晶体管IMX1、第二晶振电路和第二复位电路,所述第二晶振电路由晶振Y2以及非极性电容C1和非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第二复位电路由电阻R0和非极性电容C0组成;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引脚与晶振Y2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4引脚与晶振Y2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3和电阻R4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4引脚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8引脚通过串联的电阻R5和电阻R6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7引脚与电阻R5和电阻R6的连接端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33~44引脚依次对应通过电阻R7~R18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0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6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2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4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15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4引脚通过电阻R1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5引脚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3引脚和第6引脚均相接,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7引脚通过电阻R0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0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8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 容C5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59引脚接地,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63引脚通过电阻R2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信号采集电路(9)包括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6引脚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3引脚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6的两端分别通过电阻R23和电阻R24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复合晶体管IMX1的第4引脚相接;所述光敏三极管VT1、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均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信号采集电路(10)包括台湾伟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WT5809,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引脚与第20引脚之间并联有电阻R22和非极性电容C13,所述芯片WT5809的第2引脚与第3引脚之间接有非极性电容C12,所述芯片WT5809的第4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11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1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7引脚和第13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9引脚通过极性电容C17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8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1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9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4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8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6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21和非极性电容C16接地,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7引脚与所述芯片WT5071F的第7引脚相接,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8引脚与第17引脚之间 并联有电阻R20和非极性电容C15,所述芯片WT5809的第19引脚与第18引脚之间串联有非极性电容C14和电阻R19。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表温度检测电路(6)包括迈来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MLX90615,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1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0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6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5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2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19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MLX90615外露在置物盒(2)贴近体表一侧的表面上。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跌倒检测电路(11)包括六轴陀螺仪MPU-6050;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引脚、第11引脚和第18引脚均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8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0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9引脚通过电阻R27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1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13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22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23接地;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3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9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所述六轴陀螺仪MPU-6050的第2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22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28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通信模块(8)包括蓝牙芯片CC2541、天线AN1和第三 晶振电路,所述第三晶振电路由晶振Y5和晶振Y6,以及非极性电容C64、非极性电容C65、非极性电容C67和非极性电容C68组成;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0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6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4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3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15引脚与所述单片机MSP430F149的第32引脚相接,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1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9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2引脚与晶振Y6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3引脚与晶振Y6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8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4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7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5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4、非极性电容C76、电感L3和电感L4与天线AN1的一端相接,所述天线AN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非极性电容C74和非极性电容C76的连接端通过电感L1接地,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7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6引脚通过串联的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与非极性电容C76和电感L3的连接端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73和电感L2的连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7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27引脚、第28引脚和第29引脚均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均通过并联的非极性电容C71和非极性电容C7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0引脚通过电阻R60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1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1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2引脚与晶振Y5的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5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3引脚与晶振Y5的另一端相接,且通过非极性电容C64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39引脚与供电电池(6)的3.3V电压输出端VCC3.3V相接,且通过非极性 电容C62接地,所述蓝牙芯片CC2541的第40引脚通过非极性电容C63接地。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3)为凸起,所述第二卡扣件(4)为均匀设置在腕带(1)上的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卡孔。
CN201420542390.0U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7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390.0U CN204147014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42390.0U CN204147014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7014U true CN204147014U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4239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7014U (zh) 2014-09-19 2014-09-19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70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0032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智能手环
CN108903924A (zh) * 2018-07-03 2018-11-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采取静止性震颤信号的手环穿戴装置和方法
CN110579990A (zh) * 2019-09-25 2019-12-17 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监测用贴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0032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四川理工学院 一种智能手环
CN108903924A (zh) * 2018-07-03 2018-11-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采取静止性震颤信号的手环穿戴装置和方法
CN108903924B (zh) * 2018-07-03 2021-02-1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采取静止性震颤信号的手环穿戴装置和方法
CN110579990A (zh) * 2019-09-25 2019-12-17 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监测用贴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ripathi et al. Monitoring health care system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an immaculate pairing
CN203290885U (zh) 便携式远程监护器及其所构建的健康监测系统
CN204147014U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多功能健康监测腕带
CN105212911A (zh) 一种监护手环
CN202821365U (zh) 一种人体检测仪及系统
CN105326484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衣套装系统和方法
WO2023185122A1 (zh) 一种检测心律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950942U (zh) 用于心电监测的手机壳
Gu et al. Know you better: a smart watch based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CN202681924U (zh) 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CN206117750U (zh) 一种健康智能手机
CN205143720U (zh) 一种防摔倒手环
CN202376090U (zh) 具有检测运动状态功能的远程体征参数监护系统
WO2019119670A1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和穿戴式手环的血压监测装置
CN203539345U (zh) 手腕佩戴式实时心率监护设备
CN104825153A (zh) 基于云计算的远程可穿戴式多路医学电信号同步检测系统
CN206080499U (zh) 一种多功能医用腕带
CN205163049U (zh) 一种监护手环
CN202920150U (zh) 移动通讯终端
CN205386145U (zh) 一种便携式生理测试智能设备
Liu et al.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processor cluster for wearable devices
CN203828921U (zh) 心跳侦测带
CN204813849U (zh) 一种穿戴式动态心率和体温监护装置
CN206518549U (zh) 一种心率心电及血压监测手环
CN109043754A (zh) 基于大健康、智慧医疗和预防性安全的可穿戴式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