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41704U - 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41704U
CN204141704U CN201420455644.5U CN201420455644U CN204141704U CN 204141704 U CN204141704 U CN 204141704U CN 201420455644 U CN201420455644 U CN 201420455644U CN 204141704 U CN204141704 U CN 20414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ast pipe
new wind
heat interchanger
stag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564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若夫
辜显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5564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4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4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417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连接有冷媒管道,空调内机上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送风口处装设有表冷器和送风机,空调内机内设有新风热交换器,送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新风管道,回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排风管道。该空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它能为密闭的空间内提供冷量或热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但是密闭的空间长时间后会产生较多的尘埃、异味或有害污染气体,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的空调不能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虽然人们在室内再增加空气净化器,但是需要定期更换滤材,给使用者增加运行成本和运行维护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新风空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之间连接有冷媒管道,所述空调内机上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所述送风口处装设有表冷器和送风机,所述空调内机内设有新风热交换器,所述送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新风管道,所述回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排风管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新风管道包括首段进风管、中段进风管以及末段进风管,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位于中段进风管上,送风机位于末段进风管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所述首段进风管上于新风热交换器与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
所述新风管道包括首段进风管、中段进风管以及末段进风管,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位于中段进风管上,送风机位于于末段进风管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所述末段进风管上于新风热交换器与送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
所述新风管道包括首段进风管、中段进风管以及末段进风管,所述首段进风管与室外连通,所述送风机位于末段进风管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位于中段进风管上且中段进风管上设有除尘过滤器,所述中段进风管包括依次连通除尘过滤器和新风热交换器的第一中段支管以及依次连通新风热交换器和除尘过滤器的第二中段支管。
所述首段进风管通过第一中段支管依次经除尘过滤器和新风热交换器与末段进风管连通。
所述第二中段支管包括设于第一中段支管上的可切换出口的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和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以及可切换入口的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所述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设于第一中段支管与首段进风管之间,所述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设于新风热交换器与除尘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设于新风热交换器与末段进风管之间,所述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设于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与除尘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设于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与末段进风管之间,所述首段进风管通过第一中段支管依次经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新风热交换器、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除尘过滤器、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与末段进风管连通。
所述排风管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空调外机的散热器。
所述排风管道包括首段排风管、中段排风管以及末段排风管,所述新风热交换器位于于中段排风管上,所述末段排风管上设有排风机。
所述新风管道与排风管道之间设有回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于回风口与新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可切换出口的第一回风三通阀,所述新风管道于送风口与新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可切换入口第二回风三通阀,所述第一回风三通阀与第二回风三通阀通过回风管道连接。
所述新风管道的进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进风翻板阀,所述排风管道的出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出风翻板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外机和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内设有新风热交换器,该结构将一套新风装置集成在空调内机内部,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机,可以同时实现对室内的温度调控和新风供给,并且该系统机并非是采用将二种设备简单对接叠加的结构,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大大简化了管路结构,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使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方便性,节省了安装空间;送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新风管道,回风口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连接至室外的排风管道,新风从墙体上的进风口进入新风管道,然后经新风热交换器、送风机从送风口进入至室内,而室内空气又可进入排风管道,并经新风热交换器实现与新风进行冷热交换后,再通过墙体上的出风口排出至室外,该新风热交换器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空调外机; 2、空调内机;21、送风口;22、回风口;23、表冷器;24、送风机;3、冷媒管道;4、新风管道;41、首段进风管;42、中段进风管;421、第一中段支管;422、第二中段支管;4221、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3、末段进风管;5、排风管道;51、首段排风管;52、中段排风管;53、末段排风管;531、排风机;6、回风管道;61、第一回风三通阀;62、第二回风三通阀;7、新风热交换器;8、除尘过滤器;9、进风翻板阀;10、出风翻板阀;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新风空调的第一种实施例,该空调包括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连接有冷媒管道3,空调内机2上设有送风口21和回风口22,送风口21处装设有表冷器23和送风机24,空调内机2内设有新风热交换器7,该结构将一套新风装置集成在空调内机2内部,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机,可以同时实现对室内的温度调控和新风供给,并且该系统机并非是采用将二种设备简单对接叠加的结构,而是通过合理的布局,大大简化了管路结构,使二者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使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方便性,节省了安装空间;送风口21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7连接至室外的新风管道4,回风口22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7连接至室外的排风管道5,新风从墙体上的进风口进入新风管道4,然后经新风热交换器7、送风机24从送风口21进入至室内,而室内空气又可进入排风管道5,并经新风热交换器7实现与新风进行冷热交换后,再通过墙体上的出风口排出至室外,该新风热交换器7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5的出风口朝向空调外机1的散热器,由于出风口朝向空调外机1的散热器,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时可对空调外机1降温散热,可降低空调外机1的运行功率,进一步起到节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排风管道5包括首段排风管51、中段排风管52以及末段排风管53,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于中段排风管52上,末段排风管53上设有排风机531,该结构中,室内空气经过首段排风管51后进入中段排风管52上的新风热交换器7内,与新风进行冷热交换,再经末段排风管53并在排风机531的作用下从出风口排出至室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4与排风管道5之间设有回风管道6,排风管道5于回风口22与新风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可切换出口的第一回风三通阀61,新风管道4于送风口21与新风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可切换入口第二回风三通阀62,第一回风三通阀61与第二回风三通阀62通过回风管道6连接,该结构中,通过第一回风三通阀61对出口通断方向的切换以及第二回风三通阀62对入口通断方向的切换,可保证室内质量较好的空气可经回风管道6进入到达送风口21,再从送风口21进入室内,达到室内较好的空气的循环使用,其结构简单实用、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4的进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进风翻板阀9,排风管道5的出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出风翻板阀10,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还装设有用于控制进风翻板阀9和出风翻板阀10启闭以及控制各三通阀通断切换方向的控制器11,通过该控制器11可控制进风翻板阀9和出风翻板阀10的启闭,以保证正常进风和排风工能,该控制器11还能控制各三通阀中阀板的位置切换(各三通阀中阀板均能实现两个位置的切换,如图1所示的各三通阀的A位和B位),当阀板位于A位时,该三通阀的B位是连通的,当阀板位于B位时,该三通阀的A位是连通的,其结构简单可靠、保证了进风、排风以及回风等各个状态的自由切换,大大提高了该系统空调机的适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送风机24位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送风口21,首段进风管41上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8,该结构中,新风先经过除尘过滤器8进行净化过滤,实现清除PM2.5微颗粒的功能,再经过新风热交换器7进行冷热交换,新风先净化过滤再进行冷热交换,可以避免新风热交换器7内积灰,从而可减少对新风热交换器7的维护工作,大大延长了新风热交换器7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空调的第二种实施例,该空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送风机24位于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送风口21,末段进风管43上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送风口21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8,该结构中,新风先经过新风热交换器7进行冷热交换,再经过除尘过滤器8进行净化过滤,实现清除PM2.5微颗粒的功能。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空调的第三种实施例,该空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首段进风管41与室外连通,送风机24位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送风口21,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且中段进风管42上设有除尘过滤器8,中段进风管42包括依次连通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的第一中段支管421以及依次连通新风热交换器7和除尘过滤器8的第二中段支管422,该结构中,新风从首段进风管41进入,从末段进风管43送入至室内,新风在中段进风管42时,可在第一中段支管421和第二中段支管422间进行流向的切换,当新风从第一中段支管421流至末段进风管43时,该新风会依次经过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当新风从第二中段支管422至末段进风管43时,该新风会依次经过新风热交换器7和除尘过滤器8。
本实施例中,首段进风管41通过第一中段支管421依次经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与末段进风管43连通,即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均位于第一中段支管421上,当新风进入第一中段支管421时,该新风先进行净化过滤再进行冷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第二中段支管422包括设于第一中段支管421上的可切换出口的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和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以及可切换入口的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设于第一中段支管421与首段进风管41之间,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设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除尘过滤器8之间,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设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末段进风管43之间,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设于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与除尘过滤器8之间,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设于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与末段进风管43之间,首段进风管41通过第一中段支管421依次经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新风热交换器7、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除尘过滤器8、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与末段进风管43连通,该结构中,通过对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以及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出入口方向的控制,以实现新风流向的切换,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空调,包括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所述空调外机(1)和空调内机(2)之间连接有冷媒管道(3),所述空调内机(2)上设有送风口(21)和回风口(22),所述送风口(21)处装设有表冷器(23)和送风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2)内设有新风热交换器(7),所述送风口(21)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7)连接至室外的新风管道(4),所述回风口(22)设有经新风热交换器(7)连接至室外的排风管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所述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送风机(24)位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21),所述首段进风管(41)上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进风口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所述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送风机(24)位于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21),所述末段进风管(43)上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送风口(21)之间设有除尘过滤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4)包括首段进风管(41)、中段进风管(42)以及末段进风管(43),所述首段进风管(41)与室外连通,所述送风机(24)位于末段进风管(43)上并靠近于所述送风口(21),所述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中段进风管(42)上且中段进风管(42)上设有除尘过滤器(8),所述中段进风管(42)包括依次连通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的第一中段支管(421)以及依次连通新风热交换器(7)和除尘过滤器(8)的第二中段支管(4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进风管(41)通过第一中段支管(421)依次经除尘过滤器(8)和新风热交换器(7)与末段进风管(4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段支管(422)包括设于第一中段支管(421)上的可切换出口的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和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以及可切换入口的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所述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设于第一中段支管(421)与首段进风管(41)之间,所述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设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除尘过滤器(8)之间,所述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设于新风热交换器(7)与末段进风管(43)之间,所述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设于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与除尘过滤器(8)之间,所述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设于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与末段进风管(43)之间,所述首段进风管(41)通过第一中段支管(421)依次经第一进风切换三通阀(4221)、第二进风切换三通阀(4222)、新风热交换器(7)、第三进风切换三通阀(4223)、除尘过滤器(8)、第四进风切换三通阀(4224)和第五进风切换三通阀(4225)与末段进风管(4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5)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空调外机(1)的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道(5)包括首段排风管(51)、中段排风管(52)以及末段排风管(53),所述新风热交换器(7)位于于中段排风管(52)上,所述末段排风管(53)上设有排风机(5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4)与排风管道(5)之间设有回风管道(6),所述排风管道(5)于回风口(22)与新风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可切换出口的第一回风三通阀(61),所述新风管道(4)于送风口(21)与新风热交换器(7)之间设有可切换入口第二回风三通阀(62),所述第一回风三通阀(61)与第二回风三通阀(62)通过回风管道(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道(4)的进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进风翻板阀(9),所述排风管道(5)的出风口装设有可切换通断的出风翻板阀(10)。
CN201420455644.5U 2014-08-13 2014-08-13 新风空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644.5U CN204141704U (zh) 2014-08-13 2014-08-13 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644.5U CN204141704U (zh) 2014-08-13 2014-08-13 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41704U true CN204141704U (zh) 2015-02-04

Family

ID=52418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564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41704U (zh) 2014-08-13 2014-08-13 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41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274U (zh) 一种两级换热的混合型新风换气机
CN205372856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风净化型空调
CN102435002A (zh) 高效节能的户式中央空调的改进装置
CN104654457A (zh) 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203132041U (zh) 一种通风柜的补风排风装置
CN202675488U (zh) 智能变频双风空调系统
CN203940593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旁通系统
CN107741064A (zh) 一种带新风热回收系统的空调室外机
CN203642387U (zh) 一种用于洁净室的新风机组系统
CN104654549A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104654456A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103528133B (zh) 整体式空调机组
CN205425192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风净化型一体式空调
CN204141704U (zh) 新风空调
CN202734126U (zh) 一种新型吸入式加湿降温纺织中央空调空气调节系统
CN206387041U (zh) 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组系统
CN205909446U (zh) 主被动一体热回收型新风系统
CN202195619U (zh) 空气制冷装置
CN204141818U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除霾空调
CN211822852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组
CN208336965U (zh) 一种户内gis变电站二次设备环境控制系统
CN204301237U (zh) 一种全过程节能蒸发冷凝空调机系统
CN103196216A (zh) 一种用于房间新风冷热回收装置
CN209588270U (zh)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新风系统
CN203964275U (zh) 叉流带旁通全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