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9562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9562U
CN204129562U CN201420291319.XU CN201420291319U CN204129562U CN 204129562 U CN204129562 U CN 204129562U CN 201420291319 U CN201420291319 U CN 201420291319U CN 204129562 U CN204129562 U CN 204129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equipment body
variant part
relative
describe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13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术杰
章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13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9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9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95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支撑件,支撑件具有变形部和稳固部,变形部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变形部的第二端与稳固部固定连接;支撑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件的部分与设备主体呈第一夹角;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支撑件的部分与设备主体呈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任意放置电子设备,方便了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置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置放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便携性,用户会在各种场合使用电子设备。当用户在不同场合使用电子设备时,如何放置电子设备成为用户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平板电脑类的电子设备,由于其不具备键盘,在放置时很不方便。特别是在用户观看视频文件时,基本不必操作电子设备,此时更需要将电子设备放置一稳定地方。目前针对平板电脑类电子设备,只能支靠于墙面等支撑物上。但支靠于墙面上并不能稳固地支撑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仍存在突然倒下的风险,这不仅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还有损坏电子设备的风险。这对于电子设备用户而言,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等文件时,可以任意支撑于水平面上,也可以支靠于垂直面如墙面上,还可以挂置于突起物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支撑件,支撑件具有变形部和稳固部,变形部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变形部的第二端与稳固部固定连接;支撑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件的 部分与设备主体呈第一夹角;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支撑件相对于设备主体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支撑件的部分与设备主体呈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优选地,所述稳固部具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于固定体上。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而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上的所述悬挂部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显露;或/和 
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与第一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一支撑力。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所述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通过所述悬挂部悬挂于所述固定体上,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形变部分的部分与第二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二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变形部为由多个转轴的构成,所述转轴包括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第三中心轴和第四中心轴、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 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对的第四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和所述第三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五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六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上,所述第三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和所述第四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 
优选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后壳体,所述支撑件为所述后壳体的一部分;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后壳体的剩余部分构成完整的壳体;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或稳固部的一部分抵接于第三支撑面而使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三支撑面保持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大致平行,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现成第一夹角为零度; 
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未接触时,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接触时,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和/或所述变形部的至少一处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一支撑力,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使用形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视频观看等操作时,可以将电子设备支撑于水平面上或垂直面上,或悬挂于突起物上,从而可以将电子设备固定,方便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如平板电脑如iPAD、游戏机等的电子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变形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变形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 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可以与所述设备主体10一体设置。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主体10还包括后壳体,所述支撑件11为所述后壳体的一部分,即支撑件11与电子设备的后壳体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形部110由具有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制成或具有可变形的结构组成;例如,变形部110可以由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片的塑料套或皮套结构构成;需要利用支撑件11支撑设备主体10时,可利用外力将变形部110折弯为能支持设备主体10的形状,并藉由变形部110和/或稳固部111与支撑面的支撑,使设备主体10稳固于支撑面上。电子设备用户可以不必手持该电子设备,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或对电子设备进行手触命令输入操作等。 
所述弹性金属片由延展性能佳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通过对弹性金属片施加一外力,弹性金属片即可变形,但由于其由一定厚度的金属构成,该变形在外力撤销时,会保持于该变形形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才有可能继续变形或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显然,电子设备自身的重力不足以改变变形部110的变形。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具体地,变形部110由具有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制成或具有可变形的结构组成;例如,变形部110可以由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片的塑料套或皮套结构构成;需要利用支撑件11支撑设备主体10时,可利用外力将变形部110折弯为能支持设备主体10的形状,并藉由变形部110和/或稳固部111与支撑面的支撑,使设备主体10稳固于支撑面上。电子设备用户可以不必手持该电子设备,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或对电子设备进行手触命令输入操作等。 
所述弹性金属片由延展性能佳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通过对弹性金属片施加一外力,弹性金属片即可变形,但由于其由一定厚度的金属构成,该变形在外力撤销时,会保持于该变形形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才有可能继续变 形或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显然,电子设备自身的重力不足以改变变形部110的变形。 
结合上述图1,所述稳固部111具有悬挂部112,所述悬挂部112用于悬挂于固定体上。悬挂部112可以为如图1所示形成为圆环状,藉由悬挂部112的圆环,可以将电子设备悬挂于挂钩上,或悬挂于设置于墙体上的钉子上。此时,由于变形部110并未发生形变,变形部110及稳固部111的一部分正好容置于设置于设备主体10的背面(非设置显示器的一面)的容置腔(图1中未示出)内,该容置腔的槽深正好与支撑件11的厚度相当,当支撑件11的变形部110及稳固部111的一部分置放于容置腔中时,支撑件11正好与设备主体10的背面抵平。这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视频观看等操作时,可以通过悬挂部112将设备主体10悬挂于挂钩上或设置于墙体的钉子上,电子设备用户可以从容地观看电子设备播放的视频内容。 
实施例三 
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形部110由具有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制成或具有可 变形的结构组成;例如,变形部110可以由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片的塑料套或皮套结构构成;需要利用支撑件11支撑设备主体10时,可利用外力将变形部110折弯为能支持设备主体10的形状,并藉由变形部110和/或稳固部111与支撑面的支撑,使设备主体10稳固于支撑面上。电子设备用户可以不必手持该电子设备,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或对电子设备进行手触命令输入操作等。 
所述弹性金属片由延展性能佳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通过对弹性金属片施加一外力,弹性金属片即可变形,但由于其由一定厚度的金属构成,该变形在外力撤销时,会保持于该变形形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才有可能继续变形或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显然,电子设备自身的重力不足以改变变形部110的变形。 
结合上述图2,当需要将设备主体10支撑于水平面上时,可以将变形部110向远离设备主体10背面的方向折弯,使变形部110与设备主体10背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为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视用户需要将电子设备主体10的倾斜角度而定,当需要将设备主体10倾斜的角度小一些时,使变形部110与设备主体10背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一些,而当需要将设备主体10倾斜的角度大一些时,使变形部110与设备主体10背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一些,如当第一夹角的角度足够大时,可使设备主体10基本平行于水平面而固定;如当第一夹角的角度足够小时,可使设备主体10基本垂直于水平面而固定。 
如图3所示,当使变形部110产生如图3所示的变形后,可以将电子设备主体10藉由水平面的支撑而稳固于水平面上。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变形部110的弯曲程度,来调整设备主体10朝向用户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形部110的变形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变形部110的变形形状。上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并非是确定设备主体10朝向的唯一因素。但在变形部110相同的形变下,通过调整第一夹角的角度,即可实现对设备主体10朝向用户的方向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以图1所示的方式保持变形部110的变 形形状时,支撑件11的变形部110与设备主体10背面形成的第二夹角为0度。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形部110由具有可变形的柔性材料制成或具有可变形的结构组成;例如,变形部110可以由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片的塑料套或皮套结构构成;需要利用支撑件11支撑设备主体10时,可利用外力将变形部110折弯为能支持设备主体10的形状,并藉由变形部110和/或稳固部111与支撑面的支撑,使设备主体10稳固于支撑面上。电子设备用户可以不必手持该电子设备,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或对电子设备进行手触命令输入操作等。 
所述弹性金属片由延展性能佳的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通过对弹性金属片施加一外力,弹性金属片即可变形,但由于其由一定厚度的金属构成,该变形在外力撤销时,会保持于该变形形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才有可能继续变形或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显然,电子设备自身的重力不足以改变变形部110的变形。 
如图4所示,当使变形部110可以产生如图4所示的变形。理论上来说,可以将变形部110弯折成任意形状,只要能稳固支撑设备主体10即可。由于变形部110可以产生各种变形,支撑件11的变形部110及稳固部111可以与支撑面如桌面或墙面等形成一个以上的接触点。 
如图4所示,当通过悬挂部112将设备主体10悬挂于挂钩或墙体上的钉子上时,藉由变形部110弯折所形成的突起,使突起抵接于墙体上,这样,可以使支撑件11远离墙体一定距离,更方便设备主体10稳固固定于墙体等支撑物体上。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11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10大致平行,所述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与所述设备主体形成第一夹角为零度; 
所述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与所述设备主体10未接触时,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110与所述设备主体10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与所述设备主体10接触时,所述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与所述设备主体10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 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变形部110为由多个转轴22的构成,所述转轴22包括第一中心轴221、第二中心轴222、第三中心轴223和第四中心轴224、第一固定件261、第一连接件271、第二连接件272和第三连接件273。 
所述第一固定件261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本体10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711相对的第二连接端2712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222,所述第一连接件27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和所述第二中心轴222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的第二连接端2712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2713。 
所述第二连接件272的第三连接端2723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2723相对的第四连接端2724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72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和所述第三中心轴223转动。 
所述第三连接件273的第五连接端2735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2735的第六连接端2736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224上,所述第三连接件273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和所述第四中心轴224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273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2713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2732。 
当在使用者要打开所述电子设备时,首先,一作用力施加于所述设备本体10上,与所述设备本体10连接的第一固定件261随着所述设备本体10运动,第一固定件261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221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中心轴221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产生相对运动,然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71带动所述第二中心轴2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产生相对运动,且同时所述第一连接件271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222转动,并通过所述第一齿牙2713与所述第二齿牙2732的啮合带动所述第三连接件27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22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三中心轴223相对于所述第四中心轴224产生相对运 动,从而实现所述转轴22相对于所述设备本体10转动。本示例的变形部110可以藉由转轴22形成的结构,可以使变形部110任意变形,并能保持相应的形变。 
实施例七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示例的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 
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110和稳固部111,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10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1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11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变形部发110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11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11的所述变形部110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11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0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10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110的第一端可以与所述设备主体10一体设置。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保证电子设备的整体美观性,支撑件11设置于设备主体10背面设置的槽12中时,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的自由端正好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边缘齐平,支撑件11的稳固部111并不延伸出设备主体10的边缘。但为保证支撑件11对设备主体10的支撑,变形部110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的连接处更靠近设备主体10的第二边缘;其中,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相对。 
如图9所示,由于支撑件11的第一端与设备主体10的连接处位于设备主 体10的第二边缘,因此,变形部110可以有较大的变形。 
如图10、11所示,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用户的需要,利用支撑件11的变形部110的变形量的变化,使设备主体10朝向用户的角度进行相应变化,直到调整到适合用户使用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11的变形部110的变化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适合支撑设备主体10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先向垂直于设备主体10背面的方向折弯,再向平行于设备主体10背面的方向折弯,从而使支撑件11整体成“L”型,以达到支撑设备主体10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支撑力由电子设备与支撑体之间的接触点产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记载的电子设备,尤其指平板电脑如iPAD、游戏机等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变形部和稳固部,所述变形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固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发生形变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至少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发生形变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呈第一夹角; 
当在第二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发生形变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设备主体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时,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部具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于固定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而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上的所述悬挂部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显露;或/和 
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 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与第一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一支撑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所述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通过所述悬挂部悬挂于所述固定体上,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形变部分的部分与第二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二支撑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为由多个转轴的构成,所述转轴包括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第三中心轴和第四中心轴、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和所述第二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多个并列的第一齿牙;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三连接端相对的第四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和所述第三中心轴转动; 
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五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三中心轴上,与所述第五连接端的第六连接端套设于所述第四中心轴上,所述第三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三中心轴和所述第四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齿牙啮合的多个并列的第二齿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后壳体,所述支撑件为所述后壳体的一部分;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后壳体的剩余部分构成完整的壳体; 
当所述第二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二变形位置使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或稳固部的一部分抵接于第三支撑面而使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三支撑面保持一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大致平行,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现成第一夹角为零度; 
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未接触时,所述支撑件的变形部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接触时,所述支撑件的稳固部与所述设备主体之间的夹角形成第二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外力撤销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变形部维持在第一变形位置,以使得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而处于稳定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稳固部和/或所述变形部的至少一处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接触而为所述设备主体提供第一支撑力,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支撑使用形态。 
CN201420291319.XU 2014-06-03 2014-06-03 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9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1319.XU CN204129562U (zh) 2014-06-03 2014-06-03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1319.XU CN204129562U (zh) 2014-06-03 2014-06-03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9562U true CN204129562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131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129562U (zh) 2014-06-03 2014-06-03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9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813A (zh) * 2014-06-03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813A (zh) * 2014-06-03 2015-12-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208813B (zh) * 2014-06-03 2019-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786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TWI505072B (zh) 電子裝置
US20090020660A1 (en) Adjustable stand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202647104U (zh)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平板电脑用支架
WO2012044518A3 (en) User interface with screen spanning icon morphing
CN105873389A (zh) 具有脚架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3631329A (zh) 支架及采用这种支架的平板电子产品
CN204129562U (zh) 电子设备
TW200721822A (en) Display device with weight-balancing adjustment
CN10404975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334314U (zh) 扩充座
CN2034803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208813A (zh) 电子设备
CN104373781A (zh) 触摸屏转动支撑装置
CN101494013A (zh) 挂式显示器
CN103019613A (zh)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自动旋转显示系统
CN201739719U (zh) 超薄型壁挂
CN106393033B (zh) 一种电工户外用多功能工具箱
CN204387628U (zh) 一种平板电子产品折叠式支架
CN205118592U (zh) 一种多功能三合一支架
CN210018729U (zh) 一种改进型美术作品展览架
CN202647107U (zh) 液晶显示器用万向多级连续虎克铰链撑架机构
CN201174846Y (zh) 具有可调动支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2435721U (zh) 多角度电子装置保护套
CN105156849A (zh) 转动机构以及显示器保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