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9261U - 一种光纤准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准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9261U
CN204129261U CN201420413197.7U CN201420413197U CN204129261U CN 204129261 U CN204129261 U CN 204129261U CN 201420413197 U CN201420413197 U CN 201420413197U CN 204129261 U CN204129261 U CN 204129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lens
refractive index
standard component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31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树柏
国士军
刘孟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ei Zhao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ei Zhao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ei Zhao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ei Zhao Op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131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9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9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9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准直器,具有:光纤头,透镜,以及位于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定焦标准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二透光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一透光胶,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准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设计光纤设备的制作和设计;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准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纤准直器,透镜和光纤头之间保留有空气间隙,为使光纤端面落在透镜焦点上,装配时每一个间隙的厚度都需要调整,比较费工。 
具体地,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如图1至图3所示,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中,首先制备透镜1并在透镜1外部固定附接套管5(如图1所示);随后,将侧壁涂覆有紫外胶4的光纤头3装入套管5的开口端(如图2所示);此时,由于透镜1的制造公差的原因,透镜1的中心长度(例如球面透镜的球面中心至相对的平面中心的长度,或者梯度透镜的两个相对平面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对于制造出的各个透镜存在区别;此时,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需要向光纤头3输入校准光,并且在调节透镜1与光纤头3之间的距离D0(即相对于透镜1将光纤头3向套管5内退或外拉)的同时通过仪器或人眼查看从透镜1出射的光是否准直来确定光纤头3在套管5内的定位。具体地说,当从透镜1出射的光准直时,可确定该状态下的光纤头3处于适当位置;此时,通过向紫外胶4照射紫外光,使得紫外胶4将光纤头3粘贴固定至套管5。 
在现有技术中,为调整光纤头3在套管5内的定位,一般需要采用五维调节装置,必须一次性调整XYZ三轴以及上下、左右两个倾角五维到位。 
可以看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不仅需要外源光源等辅助设备,而且需要通过人工校准的方式,在诸如显微镜之类的检查设备下,由操作人员手动调节透镜和光纤头之间的空气间隙的大小,以便光纤头可以与透镜相互对准,从而使得外源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之后变成平行光出射。 
然而,根据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组装效率不高,而且需要额外的辅助设备,并且由于需要人工调整,从而产生调整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且调整精度高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光纤准直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纤准直器,具有:光纤头,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透镜,该透镜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该夹角与前述的光纤头第一侧端面夹角相等;以及位于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定焦标准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两端面间的厚度等于透镜的截距;其中,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的;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 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以及该定焦标准件中空的光路通过部分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头、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镜的截距为光路在粘接胶中的截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透光材料制成的;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二透光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一透光胶;所述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是指,该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同时该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镜的截距为光路在该定焦标准件的透光材料中的截距。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准直器还具有套管,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透镜中至少一个侧壁与套管内壁以胶粘连并固化。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定焦标准件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 
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计算出的厚度的定焦标准件,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一个光纤准直器进行逐个调整的方法改变为测量计算后分组直接固定的方法;由此,提供了一种组装效率高且调整精度高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 光纤准直器结构。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 
图4至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各个步骤。 
图7至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各个步骤。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改型的光纤准直器。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和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优选实施例> 
图4至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各个步骤。 
首先,准备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厚度等于透镜截距的定焦标准件。 
随后,将透镜、定焦标准件和光纤头按照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的方式,将透镜、定焦标准件和光纤头连接并固定。 
如图4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包括: 
首先,制备透镜1并测量其截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一种测量截距的方法中,需要测量所制备的透镜1的中心长度D1(例如,图4所示的球面透镜的球面中心至相对的平面中心的长度,或者图10所示的梯度透镜的两个相对平面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并在透镜1外部固定附接套管5(如图4所示); 
此后,根据测量出来的透镜1的中心长度以及透镜1的折射率计算出使得透镜1出射准直光束所需的透镜1与光纤头3之间的截距D2,并且选择厚度等于所计算出的截距D2的定焦标准件2(如图5所示); 
在具体实施例中,可根据下述教导计算截距D2: 
在安连生老师《应用光学》一书中,第42页-43页,第74页-75页详细阐述了球面透镜以及一端面是平面的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 
根据本领域内的常识,得到焦距后,减去透镜光心至一侧端面的距离,就可得到透镜在该侧的截距。 
当已知n1为透镜1的折射率,n2为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D1是透镜1的中心长度,R是透镜1前端球面的半径。根据以上教导,可以计算确定透镜1的截距D2。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其他测量截距的方法中,也可以采用习知的平行光聚焦法、平行光线法、二倍截距法等光学方法的测量透镜的截距D2。 
随后,依次将定焦标准件2和光纤头3装入套管5的开口端,并且利用第三紫外胶43将光纤头3侧壁固定至套管5的内壁(如图6所示);其中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利用第一胶(例如,第一紫外胶41)将定焦标准件2的第一侧固定至透镜1相对光纤头3的内端面,而且优选地可以进一步利用第二紫外胶42将定焦标准件2的第二侧固定至光纤头3;例如,可以通过先涂覆后进行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各个部分的固定。 
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可以是透光玻璃,当然也可以其他透光材料;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或者接近。 
在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仅光路通过部分是透光玻璃。在另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腔体。在再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的中空腔体也可以填充透光胶。 
此时,计算截距D2时,应当分别适用透光材料的折射率,得到透光材料中的截距;或适用空气的折射率,得到空气中的截距;或适用透光胶的折射率,得到透光胶中的截距。 
定焦标准件2的两侧可不涂胶,定焦标准件2直接通过夹在透镜1与光纤头3之间而得到固定。 
在另一替换实施例中,透镜1与定焦标准件2接触的表面以及光纤头3与定焦标准件2接触的表面可优选地具有镀膜层,以减小反射的效果,从而增大光利用率。可选的,在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第二侧端面、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透镜的内侧端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镀膜。 
因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中,只要测量出透镜的中心长度,通过计算所需间隙大小,选取具有与所需间隙大小相 对应的厚度的定焦标准件,直接在透镜和光纤头之间放置入定焦标准件即可,而不用再通过人工手动调节空气间隙,而直接就可以使得光纤头与透镜的对准,从而使得从透镜处可以发出平行光。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计算出的厚度的定焦标准件,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一个光纤准直器进行逐个调整的方法改变为测量计算后分组直接固定的方法;由此,提供了一种组装效率高且调整精度高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以及相应的光纤准直器结构。 
这样,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对光调节,由此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也可以不用再设置外设光源以及其他外接辅助设备,由此可以大大节省经济成本。实际上,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使得组装速度大大增加。 
此外,进一步优选地,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介于透镜的折射率和光纤头的折射率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透镜1的折射率之间,而且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光纤头3的折射率之间。 
具体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大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且小于透镜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大于光纤头3(其中的内光纤)的折射率小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 
即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在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腔体,此时第二透光胶、第一透光胶是同一胶并填充中空腔体。 
光纤头、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折射率匹配也来实现镀膜的减小反射的效果,从而可以无需在透镜1与定焦标准件2接触的表面以及光纤头3与定焦标准件2接触 的表面上形成镀膜层。因此,对于透镜和光纤头之间要采取镀膜以确保透光率及光利用率,这种做法的成本高;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中,在定焦标准件和透镜和光纤头之间只需要利用具有特定折射率的胶进行粘联即可保证透光率及光利用率,这样由于去除了镀膜工艺而更加节约成本。 
<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修改示例> 
在参考图4至图6描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中,描述了透镜先和套管粘接并且随后在套管中放入定焦标准件和光纤头的情况;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是用于光纤头先和套管粘接并且随后在套管中放入定焦标准件和透镜的情况。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显然可以修改为下述过程: 
首先,制备透镜并测量所制备的透镜的中心长度,并且制备光纤头并在光纤头外部固定附接套管; 
此后,根据测量出来的透镜的中心长度以及透镜的折射率计算出使得透镜出射准直光束所需的透镜与光纤头之间的距离,并且选择厚度等于所计算出的距离的定焦标准件; 
随后,依次将定焦标准件和透镜装入套管的开口端,并且将透镜侧壁固定至套管的内壁。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进一步改进也适用于本修改示例。 
实际上,透镜或光纤头或定焦标准件可以各自预先与套管固定,或者在将透镜或光纤头或定焦标准件组装在一起之后再和外套管固定,或者不使用套管(不使用套管的实施例将在下文描述)。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准直器的组装方法:首先,准备第二侧端 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厚度等于透镜截距的定焦标准件;随后,将透镜、定焦标准件和光纤头按照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的方式,将透镜、定焦标准件和光纤头连接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以光学方法测量待组装透镜的截距,也可以通过透镜长度、并结合透镜的折射率及定焦标准件光路通过部分的折射率计算出透镜的截距。 
本实用新型中,透镜、定焦标准件、光纤头之外可以有一套管,也可以不具有套管仅三者连接固定。在有套管的实施例中,透镜、定焦标准件、光纤头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次序与套管进行组装。 
<光纤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关的光纤准直器,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包括:透镜1、定焦标准件2、光纤头3以及套管5;其中,透镜1和套管5均与套管5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透镜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与光纤头第一侧端面夹角相等;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两端面间的厚度等于透镜的截距,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 
此时,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及光纤头的内侧端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 
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第一侧通过第一透光胶41固定至透镜1相对光纤头3的内端面,而且定焦标准件2的第二侧通过第二透光胶42固定至光纤头3。 
同样,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可以是透光玻璃,当然也可以其他透光材料;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或者接近。 进一步优选地,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介于透镜的折射率和光纤头的折射率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透镜1的折射率之间,而且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光纤头3的折射率之间。具体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大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且小于透镜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大于光纤头3(其中的内光纤)的折射率小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 
同样,在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仅光路通过部分是透光玻璃。在另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腔体。在再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的中空腔体也可以填充透光胶。 
此时,计算截距D2时,应当分别适用透光材料的折射率,得到透光材料中的截距;或适用空气的折射率,得到空气中的截距;或适用透光胶的折射率,得到透光胶中的截距。 
所示光纤准直器同样能够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 
<第二优选实施例> 
图7至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的各个步骤。 
如图7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包括: 
首先,制备透镜1并测量所制备的透镜1的中心长度(例如,图4所示的球面透镜的球面中心至相对的平面中心的长度,或者图7所示的梯度透镜的两个相对平面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如图7所示); 
此后,根据测量出来的透镜1的中心长度以及透镜1的折射率计算出使得 透镜1出射准直光束所需的透镜1与光纤头3之间的截距D2,并且选择厚度等于所计算出的截距D2的定焦标准件2(如图8所示); 
在安连生老师《应用光学》一书中,第42页-43页,第74页-75页详细阐述了球面透镜以及一端面是平面的透镜的截距计算方法。 
当已知n1为透镜1的折射率,n2为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D1是透镜1的中心长度,R是透镜1前端球面的半径。根据以上教导,可以计算确定透镜1的截距D2。 
在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其他测量截距的方法中,也可以采用习知的平行光聚焦法、平行光线法、二倍截距法等光学方法的测量透镜的截距D2。 
随后,按照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的方式,利用第一胶(例如,第一透光胶41)将定焦标准件2的第一侧固定至透镜1相对光纤头3的内端面,而且利用第二透光胶42将定焦标准件2的第二侧固定至光纤头3(如图9所示);例如,可以通过先涂覆后进行紫外光照射的方式进行各个部分的固定。 
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可以是透光玻璃,当然也可以其他透光材料;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或者接近。 
此外,进一步优选地,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介于透镜的折射率和光纤头的折射率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透镜1的折射率之间,而且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光纤头3的折射率之间。 
具体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大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且小于透镜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大于光纤头3(其中的内光纤)的折射率小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 
即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在一替换实施例中,定焦标准件2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腔体,此时第二透光胶、第一透光胶是同一胶并填充中空腔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首先,准备厚度等于透镜截距的定焦标准件;随后,在套管内按照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的方式组装光纤准直器,并在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均匀的透光胶。 
除了同样能够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之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中,还可以不需要套管即完成组装,从而一方面降低了光纤准直器的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光纤准直器的体积,大大地有利于光纤准直器的集成化。 
<光纤准直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准直器,具有:光纤头,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透镜,该透镜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该夹角与前述的光纤头第一侧端面夹角相等;以及位于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定焦标准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两端面间的厚度等于透镜的截距。 
本实用新型涉及与上述第二优选实施例相关的光纤准直器,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包括:透镜1、定焦标准件2以及光纤头3;其中,定焦标准件2的第一侧通过第一透光胶41固定至透镜1相对光纤头3的内端面,而且定焦标准件2的第二侧通过第二透光胶42固定至光纤头3。具体 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大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且小于透镜1的折射率;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大于光纤头3(其中的内光纤)的折射率小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并且透镜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与光纤头第一侧端面夹角相等;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两端面间的厚度等于透镜的截距,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侧端面与主轴的夹角可以垂直或成86度、84度、82度、或78度。 
同样,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可以是透光玻璃,当然也可以其他透光材料;优选地,定焦标准件2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或者接近。进一步优选地,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介于透镜的折射率和光纤头的折射率之间。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透光胶41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透镜1的折射率之间,而且第二透光胶42的折射率介于定焦标准件2的折射率和光纤头3的折射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准直器,具有:光纤头,透镜,以及位于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定焦标准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二透光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一透光胶,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所示光纤准直器同样能够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改型> 
图4至图9示出了球面透镜的示例,但是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梯度折射率透镜。 
而且,图4至图9示出了透镜的与定焦标准件相连接的面是倾斜面的情况,但是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透镜的与定焦标准件相连接的面是垂直面的情况。 
此时,透镜的长度指是指:梯度透镜的两个相对面的中心间的长度。 
此外,图4至图6示出了透镜1的外径与光纤头3的外径匹配的情况,但是实际上,在没有套筒的情况下,透镜1的外径与光纤头3的外径可以匹配也可以不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以光学方法测量待组装透镜的截距,也可以通过透镜长度、并结合透镜的折射率及定焦标准件光路通过部分的折射率计算出透镜的截距。 
本实用新型中,透镜、定焦标准件、光纤头之外可以有一套管,也可以不具有套管仅三者连接固定。在有套管的实施例中,透镜、定焦标准件、光纤头可以以任何可能的次序与套管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中,定焦标准件的外形可以呈正圆柱体、斜圆柱体、四棱柱体或三棱柱体。透镜可以为球面透镜、梯度透镜、或非球面透镜。 
而且,光纤头3可以是单光纤的光纤头,也可以是多光纤的光纤头。 
在镀膜的技术方案中,其损耗为0.0174db。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是指光纤头的激光发射部分的折射率。在习知的光纤头中,是指插入光纤头中心毛细管的光纤的折射率。更具体的,是指光纤的纤芯的折射率。例如,光纤头的材料为石英,其折射率为1.45。在本实用新型中,透镜应选择折射率较高的透光材料。即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材料。例如,在一个较佳实施例,选择透镜是折射率为1.65的光学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 光胶,该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的。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以及该定焦标准件中空的光路通过部分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5,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5,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181db。在另一个实施例,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4,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5,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也为0.0165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0,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5,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115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5,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5,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091db。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48,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透镜的折射率为1.69,此时的损耗为0.0191db。在另一个实施例,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49,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透镜的折射率为1.69,此时的损耗为0.0173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48,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57,透镜的折射率为1.69,此时的损耗为0.0057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5,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透镜的折射率为1.69,此时的损耗为0.0135db。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透光材料制成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定焦标准件是折射率1.65的光学树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定焦标准件是折射率1.58的玻璃。 
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二透光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一透光胶;所述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是指,该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同时该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5、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5、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169db。在另一个实施例,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8、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8、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67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48、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48、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221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0、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6、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104db。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小于等于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例如,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6、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8、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52db。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8、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 1.63、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59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9、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3、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68db。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8、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3、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6、透镜的折射率为1.65,此时的损耗为0.0059db。在第一透光胶、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相等的实例中,两者也可以是同一种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例如,光纤头的折射率为1.45、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52、定焦标准件的折射率为1.58、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为1.60、透镜的折射率为1.72,此时的损耗为0.0099db。在此实例中,第一透光胶为H-62双宫能基丙烯酸酯单体,第二透光胶为B001苄基甲基基丙烯酸酯,可以在杭州丹维科技有限公司(http://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149587.html)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虽然以透光胶的情况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是透光胶仅仅是优选示例,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胶来实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准直器,具有: 
光纤头,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 
透镜,该透镜的内侧端面为平面且与主轴成一夹角,该夹角与前述的光纤头第一侧端面夹角相等; 
以及位于光纤头与透镜之间的定焦标准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紧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第一侧端面为平面且平行,并且两端面间的厚度等于透镜的截距;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中空的;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以及该定焦标准件中空的光路通过部分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光纤头、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的截距为光路在粘接胶中的截距。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该定焦标准件的光路通过部分是透光材料制成的; 
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及透镜之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透光胶是指,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二侧端面与该光纤头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二透光胶,该定焦标准件的第一侧端面与该透镜的内侧端面间填充并固化了均匀的第一透光胶; 
所述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是指,该第二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同时该第一透光胶的折射率大于等于光纤头的折射率并且小于等于透镜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光纤头、第二透光胶、定焦标准件、第一透光胶、透镜的折射率依次由小至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的截距为光路在该定焦标准件的透光材料中的截距。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准直器还具有套管,所述光纤头、定焦标准件、透镜中至少一个侧壁与套管内壁以胶粘连并固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光纤准直器,其特征在于,定焦标准件的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与玻璃一致。 
CN201420413197.7U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光纤准直器 Active CN204129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197.7U CN20412926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光纤准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197.7U CN20412926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光纤准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9261U true CN204129261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3197.7U Active CN204129261U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光纤准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92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2475A (zh) * 2015-08-26 2015-12-23 上海伟钊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的光纤准直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19651A (zh) * 2014-07-24 2016-02-10 上海伟钊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准直器以及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
CN108549130A (zh) * 2018-03-20 2018-09-18 谢艳丽 一种光纤无源器件及其各部件连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9651A (zh) * 2014-07-24 2016-02-10 上海伟钊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准直器以及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
CN105182475A (zh) * 2015-08-26 2015-12-23 上海伟钊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的光纤准直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549130A (zh) * 2018-03-20 2018-09-18 谢艳丽 一种光纤无源器件及其各部件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29262U (zh) 光纤准直器
US9572479B2 (en) Multi-spot laser surgical probe using faceted optical elements
CN204129261U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
US8837883B2 (en) Shaping laser beam launches into optical fibers to yield specific output effects
CN103246020B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04122A (zh) 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以及光纤准直器
CN115031874A (zh) 一种基于uv胶微球谐振腔的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1821A (zh) 一种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耦合器
CN105182475A (zh) 一种低成本的光纤准直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096549U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
CN204925449U (zh) 一种低成本的光纤准直器
WO2024104501A1 (zh) 一种小型平行光管装置
CN204903870U (zh) 一种高效型连续扩束聚焦系统
CN105319651A (zh) 一种光纤准直器以及光纤准直器组装方法
WO2006090846A1 (ja) ファラデー回転ミラ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759462B (zh) 一种可调光纤准直系统
CN206020719U (zh) 一种微型低损耗光波分复用器
CN104317003A (zh) 一种同轴光准直器及其制作方法
Ghasemi et al. Designing a plano-convex aspheric lens for fiber optics collimator
CN110146985B (zh) 一种基于非球面的可变焦距ar眼镜
JP7066163B2 (ja) レーザラインジェネレータ
TW569049B (en) Optical fiber collimators and their manufacture
CN103633540B (zh) 一种光纤激光准直系统
CN204129332U (zh) 光学衰减器
CN204705769U (zh) 双波段激光同轴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