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7400U -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27400U CN204127400U CN201420573801.2U CN201420573801U CN204127400U CN 204127400 U CN204127400 U CN 204127400U CN 201420573801 U CN201420573801 U CN 201420573801U CN 204127400 U CN204127400 U CN 2041274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side
- outlet side
- flow channel
- valve body
- flow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9 petroleum deriva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42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由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对接而成,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之间通过中部阀体连接为一体;中部阀体内装有流体介质分散部件;进口侧阀体包括进口侧阀座,进口侧阀座中部开有流体介质进口和进口侧流动通道,进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进口侧启闭件和进口侧执行件;出口侧阀体包括出口侧阀座,出口侧阀座中部开有流体介质出口和出口侧流动通道,出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出口侧启闭件和出口侧执行件;流体介质分散部件内开有中部流动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际加工及安装方便且密闭性能佳、使用效果好,用于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交替通过,并且能有效防止两种流体介质相互串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阀门内的流体介质(也称流动介质)通常为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当流体输送系统中需交替输送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时,需要在流体输送系统中安装气液两用阀。目前,市面上所出现的气液两用阀种类较少。实际使用时,现有的气液两用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较复杂、实际加工及安装不便、密闭性能较差、使用效果较差、使用寿命短等缺陷。例如对于需交替通过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的石油气管道来说,当管道内部流体介质压力较大,并且对密闭性能要求较高时,现有的气液两用阀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而,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际加工及安装方便且密闭性能佳、使用效果好的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用于高压环境下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交替通过,并且能有效防止两种流体介质相互串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际加工及安装方便且密闭性能佳、使用效果好,用于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交替通过,并且能有效防止两种流体介质相互串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由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对接而成,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通过中部阀体连接为一体;所述中部阀体内开有中部安装通道,所述中部安装通道内安装有流体介质分散部件,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的外部结构与中部安装通道的结构相同,且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与中部阀体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进口侧阀体包括进口侧阀座,所述进口侧阀座中部开有流体介质进口和与流体介质进口内部相通的进口侧流动通道,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对流体介质进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启闭件和带动进口侧启闭件前后移动以对流体介质进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执行件;所述出口侧阀体包括出口侧阀座,所述出口侧阀座中部开有流体介质出口和与流体介质出口内部相通的出口侧流动通道,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对中部安装通道与出口侧流动通道之间的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启闭件和带动出口侧启闭件前后移动以对所述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执行件;所述进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与进口侧启闭件之间的进口侧复位弹簧,所述出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出口与出口侧启闭件之间的出口侧复位弹簧;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位于进口侧流动通道与出口侧流动通道之间,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内开有中部流动通孔,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通过中部流动通孔与出口侧流动通道连通,且进口侧流动通道、中部流动通孔与出口侧流动通道组成介质流动通道;所述进口侧启闭件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出口侧启闭件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结构。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阀座与第一连接管道之间以及出口侧阀座与第二连接管道之间均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进口侧阀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道连接的进口侧法兰盘,所述出口侧阀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道连接的出口侧法兰盘。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中部阀体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均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且中部阀体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阀体、中部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启闭件、所述进口侧执行件、流体介质分散部件、出口侧启闭件和所述出口侧执行件均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中部安装通道和出口侧流动通道均为圆柱形通道。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阀座和出口侧阀座均为圆柱形座,所述中部阀体包括夹装于进口侧阀座与出口侧阀座之间的中部连接环以及位于所述中部连接环两侧的进口侧连接接头和出口侧连接接头,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上设置有供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进口侧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上设置有供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出口侧连接孔。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和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均为圆柱形接头,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和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均为圆柱形孔;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进口侧流动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进口侧流动通道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之间为进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二者之间为出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安装在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内,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为圆柱形部件且其外径与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的内径相同。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的内径小于出口侧流动通道的内径,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
上述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是: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为圆柱形部件,所述中部流动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中部流动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2、组装方便,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之间通过中部阀体连接为一体,并且中部阀体与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之间均以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且中部阀体与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流体介质分散部件安装在中部阀体内。进口侧阀体包括中部开有流体介质进口和进口侧流动通道的进口侧阀座,进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进口侧启闭件和进口侧复位弹簧,并且进口侧启闭件插装于流体介质进口内,而进口侧复位弹簧卡装于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与进口侧启闭件之间;出口侧阀体包括中部开有流体介质出口和出口侧流动通道的出口侧阀座,出口侧流动通道内安装有出口侧启闭件和出口侧复位弹簧,并且出口侧启闭件装于中部安装通道与出口侧流动通道之间的连接口上,而出口侧复位弹簧卡装于流体介质出口与出口侧启闭件之间。也就是说,进口侧启闭件、进口侧复位弹簧、出口侧启闭件和出口侧复位弹簧均为独立安装,其与其它部件之间无固定连接关系,不仅加工制作简便,而且结实耐用。
3、密闭性能佳,设置有双重密封结构,通过进口侧启闭件和出口侧启闭件相配合进行双重密封,并能有效阻止流体介质从反方向进入阀组内部。
4、设置有流体介质分散部件,流体介质分散部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进口侧流动通道和出口侧流动通道通过流体介质分散部件进行分隔,并且由于流体介质分散部件中开有中部流动通孔,这样既能确保进口侧流动通道和出口侧流动通道连通组成介质流动通道,也能有效阻止流体介质从出口侧流动通道反方向进入进口侧流动通道,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阀门的密闭性能。
5、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适用于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交替通过,能有效防止两种流体介质相互串通,尤其适用于高压环境下使用,因而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际加工及安装方便且密闭性能佳、使用效果好,用于高压环境下气体介质和液体介质交替通过,并且能有效防止两种流体介质相互串通。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口侧阀座; 1-1—流体介质进口; 1-2—进口侧流动通道;
1-3—进口侧法兰盘; 2—进口侧启闭件; 3—进口侧复位弹簧;
4—流体介质分散部件; 4-1—中部流动通孔; 5—中部阀体;
5-1—中部安装通道; 6—出口侧启闭件; 7—出口侧复位弹簧;
8—出口侧阀座; 8-1—流体介质出口; 8-2—出口侧流动通道;
8-3—出口侧法兰盘; 9—第一连接管道; 10—第二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对接而成,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通过中部阀体5连接为一体。所述中部阀体5内开有中部安装通道5-1,所述中部安装通道5-1内安装有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的外部结构与中部安装通道5-1的结构相同,且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与中部阀体5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进口侧阀体包括进口侧阀座1,所述进口侧阀座1中部开有流体介质进口1-1和与流体介质进口1-1内部相通的进口侧流动通道1-2,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内安装有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启闭件2和带动进口侧启闭件2前后移动以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执行件。所述出口侧阀体包括出口侧阀座8,所述出口侧阀座8中部开有流体介质出口8-1和与流体介质出口8-1内部相通的出口侧流动通道8-2,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内安装有对中部安装通道5-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的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启闭件6和带动出口侧启闭件6前后移动以对所述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执行件。所述进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与进口侧启闭件2之间的进口侧复位弹簧3,所述出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出口8-1与出口侧启闭件6之间的出口侧复位弹簧7。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位于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内开有中部流动通孔4-1,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通过中部流动通孔4-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连通,且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中部流动通孔4-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组成介质流动通道。所述进口侧启闭件2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出口侧启闭件6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结构。
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阀座1与第一连接管道9之间以及出口侧阀座8与第二连接管道10之间均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进口侧阀座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道9连接的进口侧法兰盘1-3,所述出口侧阀座8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道10连接的出口侧法兰盘8-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阀体5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均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且中部阀体5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阀体、中部阀体5和所述出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并且,所述进口侧启闭件2、所述进口侧执行件、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出口侧启闭件6和所述出口侧执行件均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中部安装通道5-1和出口侧流动通道8-2均为圆柱形通道。
实际加工时,所述进口侧阀座1和出口侧阀座8均为圆柱形座,所述中部阀体5包括夹装于进口侧阀座1与出口侧阀座8之间的中部连接环以及位于所述中部连接环两侧的进口侧连接接头和出口侧连接接头,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上设置有供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进口侧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上设置有供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出口侧连接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和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均为圆柱形接头,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和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均为圆柱形孔。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进口侧流动通道1-2的内径小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之间为进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二者之间为出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安装在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内,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为圆柱形部件且其外径与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和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均为螺纹接头,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和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均为内螺纹孔。
并且,所述进口侧阀座1、出口侧阀座8和所述中部连接环的外径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的内径小于出口侧流动通道8-2的内径,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
实际加工时,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为圆柱形部件,所述中部流动通孔4-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中部流动通孔4-1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部流动通孔4-1为圆形通孔。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中部流动通孔4-1的数量以及各中部流动通孔4-1的布设位置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口侧启闭件2包括圆柱形柱体和同轴安装在所述圆柱形主体前端且插入流体介质进口1-1内的圆锥形密封头,所述出口侧启闭件6为密封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进口侧的流体介质压力大于所述进口侧复位弹簧3的弹簧压力并克服反向阻力时,进口侧启闭件2打开流体介质进口1-1,此时进口侧流动通道1-2处于打开状态,由流体介质进口1-1进入的流体介质经进口侧流动通道1-2后进入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当进入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的流体介质压力大于所述出口侧复位弹簧7的弹簧压力并克服反向阻力时,出口侧启闭件6打开中部安装通道5-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的连接口,此时出口侧流动通道8-2处于打开状态,由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进入的流体介质经出口侧流动通道8-2后从流体介质出口8-1流出;此种状况下,本实用新型处于打开状态,且所述介质流动通道处于打开状态。
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出口侧的流体介质压力等于进口侧的流体介质压力时,出口侧启闭件6在所述出口侧复位弹簧7的弹簧压力作用下对中部安装通道5-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的连接口进行密封,同时进口侧启闭件2在所述进口侧复位弹簧3的弹簧压力作用下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密封,此时进口侧流动通道1-2和出口侧流动通道8-2均处于关闭状态,这样能有效阻止流体介质从反方向进入。另外,当出口侧的流体介质压力大于进口侧的流体介质压力时,出口侧启闭件6在反向压力与所述出口侧复位弹簧7的弹簧压力共同作用下对中部安装通道5-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的连接口进行密封,同时进口侧启闭件2在所述进口侧复位弹簧3的弹簧压力作用下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密封,此时进口侧流动通道1-2和出口侧流动通道8-2均处于关闭状态,这样能有效阻止流体介质从反方向进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由进口侧阀体和出口侧阀体对接而成,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通过中部阀体(5)连接为一体;所述中部阀体(5)内开有中部安装通道(5-1),所述中部安装通道(5-1)内安装有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的外部结构与中部安装通道(5-1)的结构相同,且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与中部阀体(5)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进口侧阀体包括进口侧阀座(1),所述进口侧阀座(1)中部开有流体介质进口(1-1)和与流体介质进口(1-1)内部相通的进口侧流动通道(1-2),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内安装有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启闭件(2)和带动进口侧启闭件(2)前后移动以对流体介质进口(1-1)进行开启或密封的进口侧执行件;所述出口侧阀体包括出口侧阀座(8),所述出口侧阀座(8)中部开有流体介质出口(8-1)和与流体介质出口(8-1)内部相通的出口侧流动通道(8-2),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内安装有对中部安装通道(5-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的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启闭件(6)和带动出口侧启闭件(6)前后移动以对所述连接口进行开启或密封的出口侧执行件;所述进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与进口侧启闭件(2)之间的进口侧复位弹簧(3),所述出口侧执行件为卡装在流体介质出口(8-1)与出口侧启闭件(6)之间的出口侧复位弹簧(7);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位于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之间,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内开有中部流动通孔(4-1),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通过中部流动通孔(4-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连通,且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中部流动通孔(4-1)与出口侧流动通道(8-2)组成介质流动通道;所述进口侧启闭件(2)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出口侧启闭件(6)为对所述介质流动通道进行密封的第二密封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阀座(1)与第一连接管道(9)之间以及出口侧阀座(8)与第二连接管道(10)之间均通过法兰进行连接,所述进口侧阀座(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管道(9)连接的进口侧法兰盘(1-3),所述出口侧阀座(8)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连接管道(10)连接的出口侧法兰盘(8-3)。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阀体(5)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均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且中部阀体(5)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和所述出口侧阀体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止口。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阀体、中部阀体(5)和所述出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启闭件(2)、所述进口侧执行件、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出口侧启闭件(6)和所述出口侧执行件均与所述进口侧阀体呈同轴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中部安装通道(5-1)和出口侧流动通道(8-2)均为圆柱形通道。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阀座(1)和出口侧阀座(8)均为圆柱形座,所述中部阀体(5)包括夹装于进口侧阀座(1)与出口侧阀座(8)之间的中部连接环以及位于所述中部连接环两侧的进口侧连接接头和出口侧连接接头,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上设置有供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进口侧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上设置有供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安装的出口侧连接孔。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和所述出口侧连接接头均为圆柱形接头,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和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均为圆柱形孔;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进口侧流动通道(1-2)的内径小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进口侧流动通道(1-2)与所述进口侧连接孔之间为进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呈同轴布设,所述进口侧连接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且二者之间为出口侧锥形连接孔;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安装在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内,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为圆柱形部件且其外径与所述进口侧连接接头的内径相同。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流动通道(1-2)的内径小于出口侧流动通道(8-2)的内径,所述出口侧流动通道(8-2)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侧连接孔的孔径。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介质分散部件(4)为圆柱形部件,所述中部流动通孔(4-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中部流动通孔(4-1)沿圆周方向均匀布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73801.2U CN204127400U (zh) | 2014-09-30 | 2014-09-30 |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573801.2U CN204127400U (zh) | 2014-09-30 | 2014-09-30 |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27400U true CN204127400U (zh) | 2015-01-28 |
Family
ID=52383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7380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27400U (zh) | 2014-09-30 | 2014-09-30 |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2740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36771A (zh) * | 2016-04-22 | 2016-07-06 | 唐行中 | 一种单向导水组件和自动加水的料理机 |
CN108413083A (zh) * | 2018-04-13 | 2018-08-17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保护单向阀 |
CN112483687A (zh) * | 2020-12-02 | 2021-03-12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一种双密封单向阀 |
-
2014
- 2014-09-30 CN CN201420573801.2U patent/CN2041274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36771A (zh) * | 2016-04-22 | 2016-07-06 | 唐行中 | 一种单向导水组件和自动加水的料理机 |
CN105736771B (zh) * | 2016-04-22 | 2018-10-30 | 唐行中 | 一种单向导水组件和自动加水的料理机 |
CN108413083A (zh) * | 2018-04-13 | 2018-08-17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保护单向阀 |
CN112483687A (zh) * | 2020-12-02 | 2021-03-12 |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一种双密封单向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27400U (zh) | 一种气液两用高压单向阀组 | |
CN204628660U (zh) | 一种单向阀 | |
CN203395303U (zh) | 单双互换阀 | |
CN202733017U (zh) | 手动截止阀 | |
CN202901624U (zh) | 一种带有密封圈的偏心异径接头 | |
CN112728169A (zh) |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单向阀 | |
CN207018586U (zh) | 一种控制水流方向的管件 | |
CN203963111U (zh) | 一种钢球式梭阀 | |
CN105840886A (zh) | 一种新型单向阀 | |
CN207336209U (zh) | 一种用于阀门的试压工装 | |
CN203309165U (zh) | 新型开关球阀门 | |
CN103883765A (zh) | 一种单向阀及具有其的转向管路系统 | |
CN210770463U (zh) | 一种具有止回功能的截止阀 | |
CN207715833U (zh) | 一种带有一体摆动式止回阀的拷贝林 | |
CN203162407U (zh) | 一种安全自锁快速接头 | |
CN203425590U (zh) | 一种便携式反冲洗过滤器 | |
CN218644894U (zh) | 截止阀 | |
CN203594836U (zh) | 组合式三通球阀 | |
CN205781615U (zh) | 一种三通接头 | |
CN203131084U (zh) | 一种带有不同输出流量的旋塞阀 | |
CN212180013U (zh) | 流量计检测安装结构 | |
CN207122618U (zh) | 一种一体式多功能阀 | |
CN202766271U (zh) | 一种双蝶阀定量灌装装置 | |
CN201043628Y (zh) | 高压静水压试验自动排气装置 | |
CN202612730U (zh) | 一种异径过滤止回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