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26275U -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26275U
CN204126275U CN201420605123.3U CN201420605123U CN204126275U CN 204126275 U CN204126275 U CN 204126275U CN 201420605123 U CN201420605123 U CN 201420605123U CN 204126275 U CN204126275 U CN 204126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ing curtain
wall
curing
curtain
concret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051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树生
徐延凯
孙永刚
王正伟
延海
郭志强
王春芳
赵永囤
刘娟
张子秀
郭关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HONGT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HONGT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HONGT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HONGT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051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26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26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2627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柱、墙养护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空腔上下分隔为出水腔和养护帘放置腔,所述出水腔上方的箱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出水腔靠近混凝土柱、墙的一侧的箱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所述养护帘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养护帘卷轴,养护帘卷轴上缠绕有养护帘,所述养护帘的开始端与养护帘卷轴固定连接,养护帘的终止端穿过设置于养护帘放置腔上的开口垂向地面,养护帘卷轴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护帘转轴转动的摇柄,该养护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标准化生产,能够重复使用而且提升混凝土柱的养护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柱、墙养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多为框架结构,其中梁柱为结构承重主体,因此加强对梁柱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使用寿命及功能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混凝土养护是提升梁柱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混凝土养护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所以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现有的混凝土柱、墙养护的方式是在混凝土柱的外层表面包裹一层蓄水物质(如麻袋、棉被等),用塑料薄膜包裹封闭,覆盖草袋、草帘、黑心棉、烂草席、麻袋片、编制布等物。然后可以采用水管、水桶或者小型水泵等工具浇水保持湿度。
现有的这种养护方式由于覆盖材料的选择不固定,混凝土柱、墙养护的质量不能够保证,而且这种覆盖材料很多都是在一次使用后就被工人丢弃,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现有的这种养护方式需要操作工人对每个混凝土分开浇水养护,对于工人来说,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而对于企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加企业负担。
另外也有使用混凝土养护液进行养护的,但是这种混凝土养护液的价格较高,企业的养护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使用,而且这种养护液的养护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该养护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标准化生产,能够重复使用,同时喷水管能够控制流速节水且环保,而且能够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混凝土柱的养护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养护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内部空腔上下分隔为出水腔和养护帘放置腔,所述出水腔上方的箱体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出水腔靠近混凝土柱、墙的一侧的箱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所述养护帘放置腔内横向设置有养护帘卷轴,养护帘卷轴上缠绕有养护帘,所述养护帘的开始端与养护帘卷轴固定连接,养护帘的终止端穿过设置于养护帘放置腔上的开口垂向地面,养护帘卷轴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护帘转轴转动的摇柄。
优选的是,所述喷水装置包括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通过喷水管卡具固定设置于所述出水腔内,喷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的另一端连接有互连管。
优选的是,所述养护帘的终止端固定设置有垂吊管。
优选的是,所述养护帘转轴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贴墙压柄,所述两个贴墙压柄的末端通过贴墙压杆连接,贴墙压柄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贴墙压柄位置的紧固螺丝。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
优选的是,所述互连管上设置有环状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制成工具式标准化的产品,而且本产品可以以养护帘的宽度模数化配备,一般以300mm为模数,还可以配备600mm,9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规格,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混凝土柱、墙,适应性强。
第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将本实用新型的养护帘挂到需要养护的混凝土柱、墙上,然后使用软管将多个养护装置相连接,接通水管就可以自动给混凝土柱浇水养护,使用非常方便,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节省了浇水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降低养护成本。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养护帘采用统一的材质,可以保证混凝土柱的养护质量,而且箱体以及养护帘均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从而减少资金投入量,提升材料的利用率。
第四,该养护帘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有效地利用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箱体,11为出水腔,12为养护帘放置腔,13为泄水孔,2为喷水装置,21为喷水管,22为喷水管卡具,23为阀门,24为互连管,25为凸起,3为养护帘卷轴,4为养护帘,5为摇柄,6为垂吊管,7为贴墙压柄,8为贴墙压杆,9为紧固螺丝,10为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1,箱体1的材质可以选用钢管、铝合金、塑钢、PVC或玻璃钢,箱体1可以定型化,工厂化、批量生产,这样就能够定制化生产箱体1,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1内部空腔上下分隔为出水腔11和养护帘放置腔12,所述出水腔11上方的箱体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2,喷水装置2用于提供养护用水,出水腔11靠近混凝土柱、墙的一侧的箱体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13,所述养护帘放置腔12内横向设置有养护帘卷轴3,养护帘卷轴3上缠绕有养护帘4,养护帘4的材质可以选择厚质布料、土工料等保水性好的,可卷材料。所述养护帘4的开始端与养护帘卷轴3固定连接,养护帘4的终止端穿过设置于养护帘4放置腔12上的开口垂向地面,养护帘卷轴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护帘4转轴转动的摇柄5。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养护帘4,将多种规格的养护装置挂在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的外侧,然后利用软管将多个养护装置的喷水装置2连接,将喷水装置2与自来水接通,如果接通的养护装置较多时,可以利用增压泵等装置增加供水压力,保证每个养护装置的喷水装置2都能够正常供水。喷水装置2将水流入出水腔11,水从出水腔11上的泄水孔13流到养护帘4上,保持养护帘4的湿度,这种养护方式可以节省养护浇水的时间,提升养护效率。
优选的是,所述喷水装置2包括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的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通过喷水管卡具22固定设置于所述出水腔11内,喷水管21的两端均连接有阀门23,用于控制喷水装置2进水,所述阀门23的另一端连接有互连管24,互连管24可以将多个养护装置用软管连接为一体。如图4所示,为了使互连管24与软管连接的更加稳固,所述互连管24上设置有环状的凸起25。
所述养护帘4的终止端固定设置有垂吊管6。垂吊管6的作用是养护帘4能够更好的与混凝土柱、墙接触,保持混凝土柱的湿度,提升养护质量。
为了更进一步的使养护帘4与混凝土柱接触,所述养护帘转轴3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贴墙压柄7,所述两个贴墙压柄7的末端通过贴墙压杆8连接,贴墙压柄7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贴墙压柄7位置的紧固螺丝9。使用的时候先转动贴墙压柄7,然后将养护帘4拉下覆盖混凝土柱,再次转动贴墙压柄7,使贴墙压杆8压住养护帘4,使养护帘4与混凝土柱紧密接触,最后用紧固螺丝9将贴墙压柄7限位固定,就能够保证养护帘4与混凝土柱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提升养护质量。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10。吊环10的作用是为了更方便的将养护装置固定于混凝土柱上。
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制成工具式标准化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养护帘4的宽度没有具体的限制,可以以养护帘4的宽度模数化配备,一般以300mm为模数,还可以配备600mm,900mm,1200mm,1500mm,1800mm等规格,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混凝土柱、墙,适应性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1)内部空腔上下分隔为出水腔(11)和养护帘放置腔(12),所述出水腔(11)上方的箱体(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喷水装置(2),出水腔(11)靠近混凝土柱、墙的一侧的箱体(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泄水孔(13),所述养护帘(4)放置腔(12)内横向设置有养护帘卷轴(3),养护帘卷轴(3)上缠绕有养护帘(4),所述养护帘(4)的开始端与养护帘卷轴(3)固定连接,养护帘(4)的终止端穿过设置于养护帘放置腔(12)上的开口垂向地面,养护帘卷轴(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养护帘(4)转轴转动的摇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2)包括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的喷水管(21),所述喷水管(21)通过喷水管卡具(22)固定设置于所述出水腔(11)内,喷水管(21)的两端均连接有阀门(23),所述阀门(23)的另一端连接有互连管(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帘(4)的终止端固定设置有垂吊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帘转轴(3)的两端均可转动的连接有贴墙压柄(7),所述两个贴墙压柄(7)的末端通过贴墙压杆(8)连接,贴墙压柄(7)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贴墙压柄(7)位置的紧固螺丝(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管(24)上设置有环状的凸起(25)。
CN201420605123.3U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6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5123.3U CN204126275U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05123.3U CN204126275U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26275U true CN204126275U (zh) 2015-01-28

Family

ID=5238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05123.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26275U (zh) 2014-10-20 2014-10-20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262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4994A (zh) * 2014-10-20 2015-01-07 山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4994A (zh) * 2014-10-20 2015-01-07 山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CN104264994B (zh) * 2014-10-20 2016-05-11 山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6109U (zh) 新型园林灌溉装置
CN206442762U (zh) 垂直绿化墙
CN105794599A (zh) 新型水利灌溉装置
CN103798076A (zh) 一种垂直绿化种植容器和垂直绿化系统
US20120285084A1 (en) Vertical garden assembly
CN206302812U (zh) 一种垂直墙体绿化装置
CN104264994B (zh) 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CN205830649U (zh) 一种园林蓄水及智能灌溉装置
CN208940461U (zh) 一种复合种植的立体生态植物墙
CN204126275U (zh) 一种混凝土柱、墙专用养护帘
CN206415364U (zh) 一种纽扣电池生产工艺用节水铝箔清洗机
CN202112105U (zh) 一种大棚内微喷装置
CN207692584U (zh) 一种用于园林养护的灌溉机
CN207022708U (zh) 一种根部灌溉温室大棚
CN206376267U (zh) 一种降水井中的水再利用循环系统装置
CN107646439A (zh) 一种林业节水易调节育苗装置
CN207369698U (zh) 园林工程用花架
CN204272792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新型园林景观用垂直花园系统
CN206260409U (zh) 一种设有滴灌装置的用于种植铁皮石斛的大棚
CN20592229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架桥绿化灌溉排水装置
CN208211089U (zh) 一种番荔枝栽培的节水灌溉装置
CN208924752U (zh) 一种温湿自动控制花架
CN207383083U (zh) 一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装置
CN207094854U (zh) 水帘式空气净化设备
CN207369681U (zh) 一种绿化挂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11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