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9615U -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9615U
CN204119615U CN201420585446.0U CN201420585446U CN204119615U CN 204119615 U CN204119615 U CN 204119615U CN 201420585446 U CN201420585446 U CN 201420585446U CN 204119615 U CN204119615 U CN 20411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voltage
zero passage
module
passage de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54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虎
刘玉芳
罗先才
徐栋
丁增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M ICBG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ina Resources Semi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ina Resources Semi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ina Resources Semic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854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9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中包括功率管、恒流控制模块、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单元;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单元相连接,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单元相连接。采用该种结构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芯片的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无需设置单独的引脚采样线输入电压,减少了芯片引脚,而且简化了外围电路,从而节省成本,使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

Description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路设计,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背景技术
PFC(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可以使LED驱动芯片实现很高的功率因数和很低的总谐波失真,目前很多LED驱动电路内部集成PFC(功率因数控制)电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输出电流必须紧紧跟随线输入电压的变化,现有的PFC(功率因数控制)电路需要通过一个单独的引脚来检测线输入电压,作为乘法器的一个输入信号。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隔离式LED驱动电路的线电压检测电路,交流输入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通过两个电阻分压所产生的信号作为线电压检测信号。
请参阅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的线电压检测电路,线电压检测信号为线电压减去LED压降后的分压信号,由于LED灯电流不变所以灯上的压降不变,所以输入电压与线输入电压成正比。
以上两个方案中,为了实现PFC(功率因数控制)功能,LED驱动电路都有一个专用引脚LN来检测输入电压,分压电阻和电容增加系统成本,应用电路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芯片的过零检测引脚实现对线电压检测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具有如下构成:
该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包括功率管、恒流控制模块、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过零检测单元及辅助绕组,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辅助绕组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绕组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辅助线圈AUX,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异名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地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包括次级线圈S、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及LED单元,所述的次级线圈S与所述的主线圈P相耦合,所述的次级线圈S的同名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LED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单元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次级线圈S的异名端与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还包括LED模块,所述的线电压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感L、第二电容C2以及第二二极管D2;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以及线电压检测单元都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感L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向输入端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电感L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浮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芯片的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无需额外的引脚,而且简化了外围电路,从而节省成本,使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隔离式LED驱动电路的线电压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的线电压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第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第二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包括功率管、恒流控制模块、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过零检测单元及辅助绕组,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辅助绕组相连接。
所述的辅助绕组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辅助线圈AUX,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异名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地相连接。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第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该电路是带辅助绕组的非隔离LED驱动电路,其中主线圈P的匝数为NP,辅助线圈AUX的匝数为NAUX,当功率管导通时主线圈P储能,辅助线圈AUX两端电压为NAUX(VAC-VLED)/NP,此时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的电压被线电压检测电路钳位为0V,IFB=NAUX(VAC-VLED)/NPR1。IIN输入到线电压检测电路,经过处理后输入到PFC电路。当功率开关管关断后,主线圈电感两端电压反向,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的电压急剧上升,电感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到零时,VFB减小,通过过零检测单元检测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电压变化,输出功率管开启信号。
开关管关断时,ZCD电路(过零检测电路)通过检测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电压值变化检测电感电流过零时刻输出开关管开启信号;开关管导通时流过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的电流与线输入电压成正比,线电压检测信号从过零检测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获得,无需设置单独的引脚采样线输入电压。
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包括次级线圈S、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及LED单元,所述的次级线圈S与所述的主线圈P相耦合,所述的次级线圈S的同名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LED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单元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次级线圈S的异名端与地相连接。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该电路是带辅助绕组的隔离型LED驱动电路。其中主线圈P的匝数为NP,辅助线圈AUX的匝数为NAUX,当功率管导通时主线圈P储能,辅线圈(AUX)两端电压为VAUX=NAUXVAC/NP,此时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的电压被线电压检测电路钳位为0V,IFB=NAUXVAC/NPR1。IIN输入到线电压检测电路,经过处理后输入到PFC(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当功率管关断后,变压器次级线圈S开始放电,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电压急剧上升,次级线圈S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到零时,VFB减小,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检测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电压变化,输出功率管开启信号。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非隔离式LED驱动电路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第二种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电路还包括LED模块,所述的线电压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感L、第二电容C2以及第二二极管D2;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以及线电压检测单元都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感L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向输入端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电感L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浮地连接。
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是:
该电路是省去辅助绕组的非隔离型LED驱动电路,并且采用浮地架构。当功率管导通时电感L储能,电感L两端电压为VAC-VLED,此时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的电压被线电压检测电路为0V,IFB=(VAC-VLED)/R2。IFB输入到线电压检测电路,经过处理后输入到PFC(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当功率管关断后,电感L两端电压反向,FB电压急剧上升,电感L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流减小到零时,VFB减小,通过过零检测单元检测FB引脚(过零检测引脚)变化,输出功率管开启信号。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芯片的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无需额外的引脚,而且简化了外围电路,从而节省成本,使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7)

1.一种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包括功率管、恒流控制模块、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电压以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过零检测单元及辅助绕组,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因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恒流控制模块的第三端相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辅助绕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绕组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辅助线圈(AUX),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过零检测单元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同名端相连接,所述的辅助线圈(AUX)的异名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地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主线圈(P)以及LED模块;所述的主线圈(P)的同名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主线圈(P)的异名端与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包括次级线圈(S)、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及LED单元,所述的次级线圈(S)与所述的主线圈(P)相耦合,所述的次级线圈(S)的同名端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的反相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LED单元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单元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次级线圈(S)的异名端与地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还包括LED模块,所述的线电压及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线电压检测单元、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电感(L)、第二电容(C2)以及第二二极管(D2);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功率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以及线电压检测单元都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线电压检测单元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感(L)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以及LED模块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LED模块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向输入端与地相连接,所述的电感(L)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浮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还包括整流滤波模块,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功率管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接。
CN201420585446.0U 2014-10-10 2014-10-10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Active CN20411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5446.0U CN204119615U (zh) 2014-10-10 2014-10-10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5446.0U CN204119615U (zh) 2014-10-10 2014-10-10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9615U true CN204119615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6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5446.0U Active CN204119615U (zh) 2014-10-10 2014-10-10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9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864A (zh) * 2014-10-10 2015-01-07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864A (zh) * 2014-10-10 2015-01-07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24748A1 (zh) 一种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开关电源
CN203167339U (zh) 一种无需辅助绕组的led驱动电路
CN104702095A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包含该开关电源控制器的开关电源
CN201830521U (zh) 离线式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
CN103337973B (zh) 一种boost-buck-boost无桥变换器
CN103025009A (zh) 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
CN204442169U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包含该开关电源控制器的开关电源
CN102548095A (zh) 一种灯具及其驱动电路
CN202005025U (zh) Led驱动器电路
CN203883691U (zh) 电流过零点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以及开关电源
CN204119615U (zh)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CN203761662U (zh) Led灯驱动电路
CN204031528U (zh) 一种节能大功率led灯驱动电路
CN202949600U (zh) 防雷击型led电源
CN206759329U (zh) 一种输出电压更平滑的双桥电源
CN203206529U (zh) 一种电感电流全周期采样的led驱动电路
CN202941021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源电路
CN202385334U (zh) Led驱动器电路
CN201937914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2310246U (zh) Led驱动器电路
CN104270864A (zh) 基于过零检测引脚实现线电压检测的电路
CN202310223U (zh) 一种取样电压稳定的led恒流驱动电源
CN203691696U (zh) 一种无桥led驱动电路
CN104638946A (zh) 双绕组变压器原边侦测输出电压ac-dc转换器
CN206851075U (zh) 一种两级式大功率led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135 -6, Linghu Avenue, Wuxi Taihu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uxi, Jiangsu, China, 180

Patentee after: China Resources micro integrated circuit (Wuxi)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135 Jiangsu city of Wuxi province Taihu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Linghu Road No. 180 -22

Patentee before: WUXI CHINA RESOURCES SEMICO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