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18797U -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18797U
CN204118797U CN201420530073.7U CN201420530073U CN204118797U CN 204118797 U CN204118797 U CN 204118797U CN 201420530073 U CN201420530073 U CN 201420530073U CN 204118797 U CN204118797 U CN 204118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in
charger
rotating shaft
plug body
g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00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B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00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18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18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187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包括金属插脚、插头基体和输出线接口,插头基体设置有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两插接平面之间设置有连通槽,金属插脚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头基体的内部,金属插脚以连通槽为轨道转动,金属插脚从插头基体的一个面垂直伸出,并可以转动90度到相邻面垂直伸出-即金属插脚可以呈现出两种伸出姿态-从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分别90度伸出的;输出线接口位于插头基体上,并通过电路设计转换后与金属插脚电连接。在连接电源插排时,金属插脚旋转到与插排孔相向的一面,使用者可以同时看到金属插脚和插排孔,可以快速、准确和安全的进行电连接;根据插排孔的排列形式,旋转金属插脚顺向插入,不会占去旁临的插排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是一个电子产品的社会,手机、刮胡刀、电脑及各种玩具都需要用到充电器。
充电器是人们目前的手机充电器或者DC5V输出的USB充电器,是由一个输入交流电源220V转换成直流输出5V的电源转换板,加外壳和插脚组合装配成插头,外加一条活动的USB充电线,就是一个完整的充电器产品。插脚的方式以固定在插头上为主,后来有部分新产品改为折叠式,就是充电器不用时插脚可以放倒,使用时再拉出竖立起来使用。
充电器的插脚必须是金属,其作用就是紧紧接触AC110-240V的交流电两极,充电器的电源转换电路把交流电转换成DC5V的直流电并通过充电器上的UBS输出接口,当插入标准的USB线并连上对应的手机后,就可以对手机或者其它类似设备充电了。
当前,无论是插脚固定式还是折叠式的充电器,插脚都只能在一个面上插入使用,且在插入时看不到插脚,只能凭感觉操作,不能快速准确的插入电源插排的插孔且存在安全隐患,如图1所示;况且,有的电源插排孔位方向不同,充电器尾部因为必须有输出线,所以不得不占去部分插排空间,会占用旁邻的插孔位置,使得一个有多位插孔的电源插排只能插一半甚至更少的充电器,如图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在插入电源插排时能够看到金属插脚,快速、准确、安全,因为可以在两个面插入使用,能根据插排孔的方向选择并顺向插入,该双面插充电器就不会占用旁临的插排空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包括金属插脚、插头基体和输出线接口,金属插脚可从插头基体的两个面垂直伸出,输出线接口位于插头基体上,金属插脚与输出线接口通过电路设计转换后电连接,插头基体设置有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之间设置有连通槽,金属插脚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头基体的内部,金属插脚以连通槽为轨道转动,使得金属插脚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从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呈现出垂直伸出姿态。
优选的,还包括塑胶绝缘转轴,插头基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回转孔,塑胶绝缘转轴与金属插脚固定连接,所属塑胶绝缘转轴与转轴回转孔转动配合。
优选的,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转轴压紧弹片与塑胶绝缘转轴配合。
优选的,连通槽为从一个插接平面向另一个插接平面所作的切口,切口呈立方体形,切口贯通两个插接平面,连通槽的两端为极限位置。
优选的,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相互垂直,金属插脚接近连通槽的两个极限位置设置有工作位;金属插脚位于插接平面的工作位时,金属插脚分别垂直于所在的插接平面。
优选的,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转轴压紧弹片与塑胶绝缘转轴配合。
优选的,插头基体的两个插接平面都设置限位,该限位,即限制位置在连通槽的两端并位于基体上,这个限位就是极限位置,金属插脚转动到这个限位时被挡住,不能继续在超过90度方向转动。因此,塑胶绝缘转轴与金属插脚只能沿连通槽方向在两个限位之间来回转动90度。
优选的,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金属插脚位于连通槽的两个工作位时,转轴压紧弹片压紧塑胶绝缘转轴,以进行限位。
优选的,还包括AC-DC转换电路,AC-DC转换电路设置在插头基体的内部,金属插脚连接AC-DC转换电路的电源输入端,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线接口。
优选的,输出线接口为USB输出线接口。
优选的,USB输出线接口为两个,两个输出线接口设置于插头基座2的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中的一个插接平面的相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包括金属插脚、插头基体和输出线接口,金属插脚可从插头基体的两个面垂直伸出,输出线接口位于插头基体上,金属插脚与输出线接口通过电路设计转换后电连接,插头基体设置有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之间设置有连通槽,金属插脚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头基体的内部,金属插脚以连通槽为轨道转动,使得金属插脚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从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呈现出垂直伸出姿态。在连接电源插排时,金属插脚旋转到与电源插排孔相向的一面,使用者可以同时看到金属插脚和插排孔,可以快速、准确和安全的进行电连接;进行电连接之前,根据电源插排插孔的排列形式,旋转金属插脚顺向插入,使得该双面插充电器不会占去旁临的插排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有效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不言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做出其它附图。
图1是普通电源插排与普通充电器配合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普通电源插排与普通充电器配合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的金属插脚的转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的一个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的另一个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插入电源插排的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与一种电源插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插充电器与另一种电源插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金属插脚;2-插头基体;3-输出线接口;4-连通槽;5-AC-DC转换电路;6-塑胶绝缘转轴;7-转轴压紧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为了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特征、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白、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9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包括金属插脚1、插头基体2和输出线接口3,金属插脚1从插头基体2的一个面伸出,输出线接口3位于插头基体2上,金属插脚1与输出线接口3通过电路设计转换后电连接,插头基体2设置有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之间设置有连通槽4,金属插脚1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插头基体2的内部,金属插脚1以连通槽4为轨道转动,使得金属插脚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从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呈现出垂直伸出姿态。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塑胶绝缘转轴6,插头基体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回转孔,塑胶绝缘转轴6与金属插脚1固定连接,所属塑胶绝缘转轴6与转轴回转孔转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7,转轴压紧弹片7与塑胶绝缘转轴6配合。
本实施例中,连通槽4为从一个插接平面向另一个插接平面所作的切口,切口呈立方体形,切口贯通两个插接平面,连通槽4的两端为极限位置。
本实施例中,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相互垂直,金属插脚1接近连通槽4的两个极限位置设置有工作位;金属插脚1位于插接平面的工作位时,金属插脚1分别垂直于所在的插接平面。
本实施例中,插头基体2在两个工作面设置限位,塑胶绝缘转轴6与金属插脚1能沿连通槽4方向在两个限位之间来回转动90度。作为备选方案,也可以使得金属插脚1位于连通槽4的两个工作位时,转轴压紧弹片7压紧塑胶绝缘转轴6,以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AC-DC转换电路5,AC-DC转换电路5设置在插头基体2的内部,金属插脚1连接AC-DC转换电路5的电源输入端,AC-DC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线接口3。
本实施例中,输出线接口3为USB输出线接口。
本实施例中,USB输出线接口为两个,输出线接口3设置于插头基体2的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中的一个插接平面的相对面。
如图7所示,在连接电源插排时,金属插脚1旋转到与电源插排孔相向的一面,使用者可以同时看到金属插脚1和插排孔,可以快速、准确和安全的进行电连接;进行电连接后,旋转插头基体2,使得该充电器的基座紧贴墙壁或插排,不占用空间。如图8所示,电源插排孔沿电源插排的长方向设置,该充电器的尾线和USB接口可以旋转到电源插排的一侧,插头基体2紧贴插排;如图9所示,而当电源插排孔垂直于电源插排的长方向设置时,该充电器的尾线和USB接口可以旋转到电源插排上部,根据电源插排的插孔的排列形式,旋转金属插脚插入实现电连接并竖立放置,使得该双面插充电器不会占去旁临的插排空间。
充电器插脚的形式根据国家或者地区的不同而有些差别,比如中国,日本,美国的插脚主要是两个扁形的金属片。欧洲大部分是两个圆形管,英国香港是3个方形金属柱等。但是作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接触交流电并转给充电器内部的电路转换板,必须安全,可靠,方便。本实用新型中,对于金属插脚1的形式和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把插脚固定在一个可以定向定位转动的转轴上,以达到双面插入的功能。具体结构:在插头内部设计特殊位置的转轴,把插脚固定在转轴上,并在基体的两个插入工作面都设计限位,金属插脚部分在外壳内部,部分露出外壳,使得充电器插脚能转动到两个工作面插入使用。
设计参数:转轴设计在充电器的角位上,并能沿两邻边方向来回转动90度。满足充电器插脚的标准尺寸前提下进行内部设计,同时考虑转轴的可靠性,稳定性,绝缘效果等,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模具,按尺寸和材料要求生产所需零件,组装,测试,得到符合要求的成品。
此项专利产品,即双面插USB充电器改善了目前普通充电器不能准确对位插入插排,以及插排插孔方向变化时占用插孔的缺点,特别设计了通过转轴方式可以转动插脚并在双面可以插入使用的特殊结构,专利申请保护该转轴结构和使用方式的特殊设计。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插充电器,包括金属插脚(1)、插头基体(2)和输出线接口(3),金属插脚(1)从所述插头基体(2)的一个面伸出,输出线接口(3)位于所述插头基体(2)上,所述金属插脚(1)与所述输出线接口(3)通过电路设计转换后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基体(2)设置有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两个所述邻接的插接平面之间设置有连通槽(4),所述金属插脚(1)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插头基体(2)的内部,所述金属插脚(1)以所述连通槽(4)为轨道转动,使得所述金属插脚(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从两个所述邻接的插接平面呈现出垂直伸出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胶绝缘转轴(6),所述插头基体(2)的内部设置有转轴回转孔,所述塑胶绝缘转轴(6)与所述金属插脚(1)固定连接,所述塑胶绝缘转轴(6)与所述转轴回转孔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7),所述转轴压紧弹片(7)与所述塑胶绝缘转轴(6)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4)为从一个所述插接平面向另一个所述插接平面所作的切口,所述切口呈立方体形,所述切口贯通两个所述插接平面,所述连通槽(4)的两端为极限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相互垂直,所述金属插脚(1)接近所述连通槽(4)的两个极限位置设置有工作位;所述金属插脚(1)位于所述插接平面的工作位时,所述金属插脚(1)分别垂直于所在的插接平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压紧弹片(7),所述转轴压紧弹片(7)与所述塑胶绝缘转轴(6)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基体(2)的两个接插平面都设置限位,所述塑胶绝缘转轴(6)与所述金属插脚(1)能沿连通槽(4)方向在两个限位间来回转动90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C-DC转换电路(5),所述AC-DC转换电路(5)设置在所述插头基体(2)的内部,所述金属插脚(1)连接所述AC-DC转换电路(5)的电源输入端,所述AC-DC转换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线接口(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线接口(3)为USB输出线接口,输出线插入接口(3)后就可进行充电工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输出线接口为两个,两个所述输出线接口(3)设置于所述插头基座(2)的所述两个邻接的插接平面中的一个插接平面的相对面。
CN201420530073.7U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8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0073.7U CN204118797U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0073.7U CN204118797U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18797U true CN204118797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3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00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18797U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18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21678U (zh) 电能表接插件
CN203813177U (zh) 一种带旋转插头的充电电源
CN204118797U (zh) 一种双面插充电器
CN204243422U (zh) 具有usb接口的旋转式插座
CN109193282A (zh) 一种二极和三极插脚可切换的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
CN205944574U (zh) 一种新型电插板
CN202678610U (zh) 充电器叠式活动电源插头
CN204243421U (zh) 荧光旋转插座
CN208522204U (zh) 一种二极和三极插脚可切换的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
CN204304171U (zh) 多功能叠式活动电源插头
CN203312595U (zh) 一种魔方式旅行插座
CN206947615U (zh) 一种内嵌式可旋转多面插座
CN203180187U (zh) 插线板
CN103545645A (zh) 充电器叠式活动电源插头
CN205283212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5260380U (zh) 二合一多功能手机风扇
CN202424246U (zh) 移动电源
CN203135189U (zh) 旋转插头
CN204668584U (zh) 插排
CN210692929U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器
CN204835154U (zh) 可收缩旋转的双用插头数据线
CN207559237U (zh) 方便携带的多用途组合转换插座
CN202772634U (zh) 一种无线直插手机便携充电器
CN202160001U (zh) 移动电源充电器
CN206041050U (zh) 一种充电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1

Address after: 518000 B building, Lin Yuan Industrial Zone, Huarong Road, peak street community,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BK 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A 802, Hong Sheng Yuan Industrial Zone, 339 Bantian Road,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ANNENG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