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6772U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106772U CN204106772U CN201420633495.7U CN201420633495U CN204106772U CN 204106772 U CN204106772 U CN 204106772U CN 201420633495 U CN201420633495 U CN 201420633495U CN 204106772 U CN204106772 U CN 204106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ing tube
- matching seat
- inner sleeve
- administration
- card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10000002345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08000006673 asth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928 nas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40071648 metered dose inhaler Drug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08 ampu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919 epitheli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2 nasal breat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管;内套管,设在外套管腔内,其外壁上设密封圈;内套管配接座,与内套管配接,其中央位置构成药剂罐套容纳腔;过渡连接套,与外套管的上端配接,其上部构成引导管配接座、壁体上构成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中央位置构成喷雾口;引导管,与过渡连接套连接,其上构成呼气阀口;给药面罩,具有面罩接口,面罩接口腔与引导管腔相通;给药阀,设在引导管配接座上,其上构成呼气阀片;药剂罐套,与药剂罐套腔插拔配合。满足连续给药要求且使用便捷;不会因操作失误而造成药剂浪费;制造与装配简单,操作方便;适应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体能的患者的给药量变化;对给药方式无挑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储雾罐的英文名称为Spacer,是定量气雾剂(MDI)吸入疗法的辅助工具,用于储存药剂气雾。MDI喷出的药雾贮于储雾罐,患者从储雾罐吸入药物,可提高MDI的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上面提及的呼吸道给药的典型的例子如哮喘患者常用的气喘定量气雾剂给药,因为哮喘患者在就医时,医生会以处方方式开具用于扩张气管的定量气雾剂(MDI)。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旦突遭哮喘发作,便可实现自主给药,达到自我治疗、自我抑制和/或自主缓解哮喘发作的目的。由此可知,如果对于适合呼吸道系统给药的患者采用口服投药,那么效果会明显逊色,因为呼吸道系统给药能使药雾经口、鼻吸入而进入气管、支气管,再扩散至整个肺泡,具有口服式给药无可比拟的立竿见影之效。
鉴于并非限于上面所述的原因,近年来MDI在医疗部门和医药商店不乏见诸,为此作为辅助工具的储雾罐的使用相应增加,并且尽管名称称谓不同,但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同样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文献A.授权公告号CN101238047B(用于定量吸入器的隔热筒罐)、文献B.CN201230996Y(一种呼吸道给药的喷雾器)、文献C.CN102218180B(喷雾计数器)、文献D.CN201701589U(呼吸道给药的喷雾器)、文献E.公布号CN103079618A(定量吸入器致动器、定量吸入器)、文献F.CN202777335U(药剂喷雾罐)、文献G.CN203043211U(药剂喷雾瓶)和文献H.CN203852678U(一种多功能喷雾罐),等等。
上述文献B、文献D、文献E、文献F、文献G和文献H由于均要借助于压缩空气,因而不便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方便使用。上述文献A仅涉及药剂罐的自身结构,未给出与药剂罐相配的给药装置的技术启示。
上述文献C全面地给出了药剂罐(专利称喷雾罐)与给药装置的整体结构,该文献C的积极意义在于:能清楚显示剩余用药次数,避免在急用时才惊觉药剂不足的困扰,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07段至0012段,但是该专利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每吸一次需要将嘴离开喷雾计数器一次,也就是说在患者呼气时患者需将其嘴(也可称口)离开喷雾计数器的喷嘴,吸气时才将嘴与喷雾计数器的喷嘴配合,因而使用并不方便,因为在一个给药过程中,通常需要多次吸入药剂,于是存在多次离开喷雾计数器的喷嘴,这种交替动作过程对患者连续给药造成麻烦;其二,由于在给药过程中,当患者的嘴离开喷雾计数器的喷嘴时,需同时解除对MDI的按压,否则会造成药剂的无为浪费,因为一旦动作有失谐调(协调),那么浪费药剂的情形无法避免;其三,由于整体结构复杂,因而不仅制造难度大,而且有失廉价;其四,由于只能满足口腔给药要求而不能实现鼻腔给药,因而对给药方式具有挑剔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患者在一个给药过程中连续给药要求而藉以体现使用的便捷性、有利于避免浪费药剂而藉以节省用药成本、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造与装配并且体现经济廉价、有便于依需调节容量而藉以适应不同年龄层次以及不同体能的患者的给药量和有助于满足口和/或鼻的给药要求而藉以避免使用过程中的挑剔性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包括一外套管;一内套管,该外套管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内,并且在该内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密封圈,该密封圈与所述外套管腔的腔壁密封配合,当内套管的下端探出所述外套管腔的程度变化时,外套管腔的上部与内套管的上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的大小也相应变化;一内套管配接座,该内套管配接座在对应于所述内套管的下端的位置与内套管配接,并且该内套管配接座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药剂罐套容纳腔,该药剂罐套容纳腔与内套管的内套管腔相通;一过渡连接套,该过渡连接套的下部与外套管的上端配接,而该过渡连接套的上部构成有一引导管配接座,在该引导管配接座的壁体上构成有与外界相通的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过渡连接套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与所述外套管腔相通的喷雾口;一与所述过渡连接套相通的引导管,该引导管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的位置与所述过渡连接套连接,在该引导管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的位置构成有呼气阀口;一给药面罩,该给药面罩具有一面罩接口,该面罩接口与所述的引导管插接配合,并且该面罩接口的面罩接口腔与所述引导管的引导管腔相通;一给药阀,该给药阀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的位置设置在引导管配接座上,该给药阀的阀腔与喷雾口相通,而给药阀的给药阀口与所述引导管腔相通,并且在该给药阀上构成有呼气阀片,该呼气阀片对应于所述呼气阀口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之间;一药剂罐套,该药剂罐套与所述药剂罐套腔插拔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套管的上端构成有一过渡连接套配合腔,所述过渡连接套的下部在对应于过渡连接套配合腔的位置与外套管的上端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连接套配合腔的内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内壁表面的卡脚凸缘,在所述过渡连接套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卡脚凸缘的位置开设有与卡脚凸缘的数量相等的卡脚凸缘嵌槽,该卡脚凸缘嵌槽与卡脚凸缘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套管的下端并且位于内套管的外壁上围绕内套管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嵌槽,在所述内套管配接座上并且围绕内套管配接座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套管插槽,并且在该内套管插槽的一侧的槽壁上围绕内套管插槽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所述内套管的下端插入所述内套管插槽内,并且所述配接座凸缘与所述配接座凸缘槽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套管配接座的药剂罐套容纳腔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导套口密封圈,所述药剂罐套朝向内套管配接座的一端构成有一导套口,该导套口插入所述药剂罐套容纳腔内并且该导套口的外壁与所述导套口密封圈密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连接套的引导管配接座上开设有一对引导管卡脚槽,该对引导管卡脚槽在引导管配接座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的引导管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卡脚盘,在该卡脚盘上构成有一对配接座配合腔,该对配接座配合腔在卡脚盘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并且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相配合,在一对配接座配合腔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引导管卡脚槽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引导管卡脚,引导管卡脚与引导管卡脚槽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渡连接套的引导管配合座上套置有一引导管盖连接圈,在该引导管盖连接圈上连接有一引导管盖,该引导管盖与所述引导管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朝向所述给药阀的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定位销插槽,所述给药阀具有一阀座板,给药阀和所述的呼气阀片设置在该阀座板朝向上的一侧,所述阀腔对应于阀座板的中央位置,在阀座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销插槽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定位销插槽相等的定位销孔,所述的引导管的下端通过定位销孔以及定位销插槽与所述过渡连接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引导管的下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销孔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定位销孔的数量相等的引导管定位销,藉由该引导管定位销依次插入定位销孔和定位销插槽而使引导管的下端与过渡连接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给药阀以及呼气阀片由硅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患者在吸气给药时,给药阀的给药阀口开启并且呼气阀片处于对呼气阀口的封闭状态,药剂依次从药剂罐套、内套管、外套管、喷雾口、阀腔、给药阀阀口、引导管腔和面罩接口腔进入给药面罩,进而进入患者的口腔和/或鼻腔,当患者在呼气时,给药阀口处于闭合状态并且呼气阀片解除对呼气阀口的封闭,患者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经给药面罩的给药面罩腔、接口腔、呼气阀口和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进入外界,因而无需象已有技术那样患者呼气时使口鼻离开喷雾罐,从而可满足连续给药要求并且体现使用的便捷性;之二,由于在整个给药过程中,患者的口鼻始终处于与给药面罩的配合状态,因而不会因操作失误而造成药剂浪费;之三,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而不仅制造与装配简单,而且操作方便;之四,由于内套管可在外套管的外套管腔内调节,因而外套管腔的上部与内套管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间的大小可依需改变,从而适应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体能的患者的给药量变化;之五,由于给药面罩既可满足患者用嘴呼吸又能满足用鼻呼吸的要求,因而对给药方式无挑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结构处于吸气给药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结构处于呼气并停止给药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优选使用塑料制作的一圆筒状的外套管1,该外套管1的外套管腔11是上下贯通的,也就是说,就单纯的外套管1而言,该外套管1的上端和下端是不封闭的。给出了一内套管2,该外套管2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前述外套管1的外套管腔11内,并且在该内套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密封圈21,该密封圈21与外套管腔11的腔壁密封配合,藉由密封圈21的设置而使内套管2相对于外套管1而言起到犹如活塞管的作用,于是当内套管2的下端探出外套管腔11的程度变化时,外套管腔11的上部与内套管2的上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111(图2和图3示)的大小也相应变化,例如当内套管2的下端探出外套管1的外套管腔11的长度渐渐增大时,那么外套管腔11的上部与内套管2的上端端面之间所产生的空间111便渐渐增大,内、外套管腔22、11的总的容积便增大,反之同例,从而能满足对给药量大小的调节要求,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讲的适应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体能的患者的给药量变化要求。给出了同样优选使用塑料制作的一内套管配接座3,该内套管配接座3在对应于内套管2的下端的位置与内套管2配接即内套管2的下端与该内套管配接座3插接配合,并且该内套管配接座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药剂罐套容纳腔31(药剂罐即为前述的MDI,以下同),该药剂罐套容纳腔31与内套管2的内套管腔22相通。给出了优选使用塑料制作的一过渡连接套4,该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与外套管1上端配接,而该过渡连接套4的上部构成有一引导管配接座41,在该引导管配接座41的壁体上构成有与外界相通的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过渡连接套4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与所述外套管腔11相通的喷雾口42。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有两个,即有一对,该两个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围绕引导管配接座41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也就是说该两个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给出了优选由塑料制作的并且与前述过渡连接套4相通的一引导管5,该引导管5的下端在对应于前述喷雾口42的位置与前述过渡连接套4连接,在该引导管5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的位置构成有呼气阀口51,如前述,由于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有两个,因而该呼气阀口51的数量也相应有彼此保持面对面的位置关系的两个。给出了优选使用塑料制作的一给药面罩6,该给药面罩6具有一面罩接口61,该面罩接口61与前述的引导管5插接配合,并且该面罩接口61的面罩接口腔611与前述引导管5的引导管腔54相通。由图2和图3的示意可知,引导管5的上端插入到接口腔611内,使引导管5的外壁与接口腔611的内壁可靠地密封配合。示出了一给药阀7,该给药阀7在对应于前述喷雾口42的位置设置在引导管配接座41上,该给药阀7的阀腔71与喷雾口42相通,而给药阀7的给药阀口72与前述引导管腔54相通,并且在该给药阀7上构成有呼气阀片73,该呼气阀片73对应于前述呼气阀口51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之间。由于前述的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以及呼气阀51的数量各有两个,因此前述的呼气阀片73的数量也有两枚。给出了采用塑料制作的一药剂罐套8,该药剂罐套8与前述药剂罐套腔31插拔配合。
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申请人在图1中还示出了一喷雾式药剂罐9,该喷雾式药剂罐9也可称喷雾式药剂瓶,并且在使用时以卧置状态插入于药剂罐套8的药剂罐套腔82内,喷雾式药剂罐9的喷嘴91朝向内,即朝向药剂罐8的导套口81。
继续见图1,在前述外套管1的上端构成有一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前述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在对应于该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的位置与外套管1的上端配接。具体是:在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的内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内壁表面的卡脚凸缘121,即在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卡脚凸缘121的位置开设有与卡脚凸缘121的数量相等的卡脚凸缘嵌槽43,该卡脚凸缘嵌槽43与卡脚凸缘121相配合。在图中虽然示出了卡脚凸缘121的数量为两个,但是并不受到该数量的限制,可以依据需要而增减,当卡脚凸缘121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那么卡脚凸缘嵌槽43的数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
在前述内套管2的下端并且位于内套管2的外壁上围绕内套管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嵌槽23,而在前述内套管配接座3上并且围绕内套管配接座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套管插槽32,并且在该内套管插槽32的一侧的槽壁上围绕内套管插槽3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321,前述内套管2的下端插入内套管插槽32内,并且配接座凸缘321与配接座凸缘槽23相配合,从而使内套管2实现与内套管配接座3的插接配合(即插接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所述内套管配接座3的药剂罐套容纳腔3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导套口密封圈33,构成于前述药剂罐套8朝向内套管配接座3的一端的一导套口81插入药剂罐套容纳腔31内并且该导套口81的外壁与导套口密封圈33密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导套口密封圈33使用硅橡胶,以粘接固定方式固定在药剂罐套容纳腔31的腔壁上。
在前述过渡连接套4的引导管配接座41上开设有一对引导管卡脚槽412,该对引导管卡脚槽412在引导管配接座41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前述的引导管5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卡脚盘52,在该卡脚盘52上构成有一对配接座配合腔521,该对配接座配合腔521在卡脚盘52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并且与前述引导管配接座41相配合,在一对配接座配合腔521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引导管卡脚槽41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引导管卡脚5211,引导管卡脚5211与引导管卡脚槽412相配合。为了保障引导管配接座41 与一对配接座配合腔521相配合,因而在引导管配接座41上构成有让位槽414。
在前述过渡连接套4的引导管配合座41上套置有一引导管盖连接圈413,在该引导管盖连接圈413上连接有一引导管盖4131,该引导管盖4131与前述引导管5相配合。当撤去给药面罩6后,可将引导管盖4131与引导管5的上端相配合,即对引导管腔54的腔口实施封闭,反之同例。
仍见图1,在对应于喷雾口42朝向前述给药阀7的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半圆弧状的定位销插槽421,前述给药阀7具有一阀座板74,给药阀7和前述的呼气阀片73设置在该阀座板74朝向上的一侧,前述阀腔71对应于阀座板74的中央位置(中央孔),在阀座板7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定位销插槽421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定位销插槽421相等的定位销孔741,前述的引导管5的下端通过定位销孔741以及定位销插槽421与前述过渡连接套4连接。具体是:在引导管5的下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定位销孔741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定位销孔741的数量相等的引导管定位销53,藉由该引导管定位销53依次插入定位销孔741和定位销插槽421而使引导管5的下端与过渡连接套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定位销插槽421、定位销孔741和引导管定位销53的数量各有四个,并且均为等距离间隔。
优选地,前述的给药阀7以及呼气阀片73由硅橡胶制成。
优选地,上面提及的塑料均使用医用无毒级PVC(聚氯乙烯)塑料。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当患者实施自我给药时,将引导管盖4131撤离于引导管5并呈图2所示的状态,将给药面罩6的面罩接口61与引导管5配接,将喷雾式药剂罐9装入药剂罐套8的药剂罐套腔82内,并且使药剂罐套8的导套口81与内套管配接座3的药剂罐套容纳腔31相配合,此时,前述的导套口密封圈33对导套口81形成密封。接着由患者将给药面罩6罩置到口和鼻的部位,也就是说患者的嘴及鼻子均位于给药面罩6的给药面罩腔内,同时由患者的手将喷雾式药剂罐9朝着药剂罐套8内推动,当喷雾式药剂罐9的喷嘴91触及导套口81的内壁时,喷雾式药剂罐9内的药剂以雾化状态从喷嘴91喷出,由喷嘴91喷出的药剂在患者吸气状态下依次经药剂罐套8的导套口81、内套管2的内套管腔22、外套管1的外套管腔11、过渡连接套4的喷雾口42、给药阀7的阀腔71、给药阀口72、引导管5的引导管腔52、面罩接口61的面罩接口腔611和给药面罩6的给药面罩腔进入患者口腔和/或鼻腔(用嘴吸气时则进入口腔,用鼻吸气时则进入鼻腔,嘴鼻同时吸气时,则同时进入口腔和鼻腔),此时,呼气阀片73处于对呼气阀口51的封闭状态,从而完成了一次吸气给药,药剂流向由图2所示的箭头揭示。
请见图3,当患者处于呼气状态时,给药阀7的给药阀口72闭合,患者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经给药面罩6的面罩接口61的面罩接口腔611、引导管腔52、呼气阀口51和喷嘴配接座排气口411进入外界,此时的呼气阀片73处于解除对呼气阀口51的封闭状态,患者体内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向由图3所示的箭头揭示。
根据需要而重复上述吸气与呼气的交替过程便可完成所要求的给药过程。在给药完成后,患者的手指解除对喷雾式药剂罐9的推顶,喷嘴91停止喷药,并且根据需要可将给药面罩6撤离于引导管5(也可保持于引导管5上),再将引导管盖4131返回至引导管5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不失为是一个极致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套管(1);一内套管(2),该外套管(2)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外套管(1)的外套管腔(11)内,并且在该内套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密封圈(21),该密封圈(21)与所述外套管腔(11)的腔壁密封配合,当内套管(2)的下端探出所述外套管腔(11)的程度变化时,外套管腔(11)的上部与内套管(2)的上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111)的大小也相应变化;一内套管配接座(3),该内套管配接座(3)在对应于所述内套管(2)的下端的位置与内套管(2)配接,并且该内套管配接座(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药剂罐套容纳腔(31),该药剂罐套容纳腔(31)与内套管(2)的内套管腔(22)相通;一过渡连接套(4),该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与外套管(1)的上端配接,而该过渡连接套(4)的上部构成有一引导管配接座(41),在该引导管配接座(41)的壁体上构成有与外界相通的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过渡连接套(4)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与所述外套管腔(11)相通的喷雾口(42);一与所述过渡连接套(4)相通的引导管(5),该引导管(5)的下端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42)的位置与所述过渡连接套(4)连接,在该引导管(5)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的位置构成有呼气阀口(51);一给药面罩(6),该给药面罩(6)具有一面罩接口(61),该面罩接口(61)与所述的引导管(5)插接配合,并且该面罩接口(61)的面罩接口腔(611)与所述引导管(5)的引导管腔(54)相通;一给药阀(7),该给药阀(7)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42)的位置设置在引导管配接座(41)上,该给药阀(7)的阀腔(71)与喷雾口(42)相通,而给药阀(7)的给药阀口(72)与所述引导管腔(54)相通,并且在该给药阀(7)上构成有呼气阀片(73),该呼气阀片(73)对应于所述呼气阀口(51)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排气口(411)之间;一药剂罐套(8),该药剂罐套(8)与所述药剂罐套腔(31)插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管(1)的上端构成有一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所述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在对应于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的位置与外套管(1)的上端配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连接套配合腔(12)的内壁上以间隔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内壁表面的卡脚凸缘(121),在所述过渡连接套(4)的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卡脚凸缘(121)的位置开设有与卡脚凸缘(121)的数量相等的卡脚凸缘嵌槽(43),该卡脚凸缘嵌槽(43)与卡脚凸缘(12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套管(2)的下端并且位于内套管(2)的外壁上围绕内套管(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嵌槽(23),在所述内套管配接座(3)上并且围绕内套管配接座(3)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内套管插槽(32),并且在该内套管插槽(32)的一侧的槽壁上围绕内套管插槽(32)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配接座凸缘(321),所述内套管(2)的下端插入所述内套管插槽(32)内,并且所述配接座凸缘(321)与所述配接座凸缘槽(23)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套管配接座(3)的药剂罐套容纳腔(3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导套口密封圈(33),所述药剂罐套(8)朝向内套管配接座(3)的一端构成有一导套口(81),该导套口(81)插入所述药剂罐套容纳腔(31)内并且该导套口(81)的外壁与所述导套口密封圈(33)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连接套(4)的引导管配接座(41)上开设有一对引导管卡脚槽(412),该对引导管卡脚槽(412)在引导管配接座(41)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的引导管(5)的外壁上构成有一卡脚盘(52),在该卡脚盘(52)上构成有一对配接座配合腔(521),该对配接座配合腔(521)在卡脚盘(52)上彼此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并且与所述引导管配接座(41)相配合,在一对配接座配合腔(521)的内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引导管卡脚槽(412)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引导管卡脚(5211),引导管卡脚(5211)与引导管卡脚槽(412)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连接套(4)的引导管配合座(41)上套置有一引导管盖连接圈(413),在该引导管盖连接圈(413)上连接有一引导管盖(4131),该引导管盖(4131)与所述引导管(5)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应于所述喷雾口(42)朝向所述给药阀(7)的端面上间隔开设有定位销插槽(421),所述给药阀(7)具有一阀座板(74),给药阀(7)和所述的呼气阀片(73)设置在该阀座板(74)朝向上的一侧,所述阀腔(71)对应于阀座板(74)的中央位置,在阀座板(7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销插槽(421)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定位销插槽(421)相等的定位销孔(741),所述的引导管(5)的下端通过定位销孔(741)以及定位销插槽(421)与所述过渡连接套(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管(5)的下端端面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定位销孔(741)的位置构成有数量与定位销孔(741)的数量相等的引导管定位销(53),藉由该引导管定位销(53)依次插入定位销孔(741)和定位销插槽(421)而使引导管(5)的下端与过渡连接套(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药阀(7)以及呼气阀片(73)由硅橡胶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3495.7U CN204106772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33495.7U CN204106772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106772U true CN204106772U (zh) | 2015-01-21 |
Family
ID=52324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3349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106772U (zh) | 2014-10-29 | 2014-10-29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10677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7076A (zh) * | 2014-10-29 | 2015-01-28 |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
2014
- 2014-10-29 CN CN201420633495.7U patent/CN20410677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7076A (zh) * | 2014-10-29 | 2015-01-28 | 江苏康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52891B (zh) | 具有电子指示器的呼吸护理系统 | |
CN203829437U (zh) | 一种使呼吸更顺畅的高效吸入储雾罐 | |
CN110420369B (zh) | 一种雾化式呼吸系统给药装置 | |
CN111214735A (zh) |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 |
CN205832327U (zh) | 儿童雾化面罩 | |
US20180236189A1 (en) | Metered dose inhaler and spacer with airflow and handicap assist structures for maximizing medication delivery effectiveness | |
CN201880153U (zh) | 一种储雾罐 | |
WO2023093914A9 (zh) | 一种可雾化吸入的杯子 | |
CN217187304U (zh) | 一次性雾化器储雾罐 | |
EP3886953A1 (en) | Nasal mask with aromatic dispenser | |
CN204106772U (zh)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
CN104307076B (zh) | 呼吸道给药用的伸缩式储雾罐结构 | |
CN210583295U (zh) | 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 |
CN202154918U (zh) | 医用雾化器吸入管 | |
CN203291335U (zh) | 雾化吸入器 | |
CN208405633U (zh) | 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 |
CN200960114Y (zh) | 一种临床医用麻醉咽喉镜 | |
CN110464922A (zh) | 一种医用雾化器药量控制设备 | |
CN202336124U (zh) | 雾化吸入面具 | |
US8439030B2 (en) | Nebulizer device | |
CN109621109A (zh) | 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 | |
CN205598370U (zh) | 一种设有多功能插接装置的雾化器 | |
CN201079378Y (zh) | 多功能喉镜 | |
CN210873521U (zh) | 一种雾化式呼吸系统给药装置 | |
CN209751851U (zh) | 改良气囊型口含雾化吸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0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