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05533U - 落地屏风 - Google Patents

落地屏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05533U
CN204105533U CN201420584921.2U CN201420584921U CN204105533U CN 204105533 U CN204105533 U CN 204105533U CN 201420584921 U CN201420584921 U CN 201420584921U CN 204105533 U CN204105533 U CN 204105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piece
riser
connector
rib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849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祗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849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05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05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055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用于支撑屏风板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连接于二者之间的连接件、拉伸连接于其中一个型材件与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及拉伸连接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弹簧,连接件及型材件均是由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四个肋条形成于型材件内,由于第一、第二弹簧的作用,较厚的屏风板推挤两个型材件向外移动而使支撑座可以支撑不同厚度的屏风板,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通用性较强,型材件一体成型和型材件内的四个肋条,使得型材件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的支撑稳固。

Description

落地屏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屏风。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对屏风的需求越来越广泛,现有的落地屏风的屏风板由支撑座来支撑,对于某一款落地屏风,其屏风板的厚度是固定的,所述支撑座也是唯一支撑特定厚度的屏风板,当屏风板的厚度有所改变时,生产厂家要重新设计支撑座的结构,以适应屏风板厚度的变化,如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设计费用,所述支撑座的通用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厚度的屏风板,同时,屏风板较大,支撑座对屏风板的支撑不稳固,容易使屏风板翻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屏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座的通用性不强、不能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及支撑不稳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支撑所述屏风板的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形成夹槽,所述屏风板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夹槽内,每一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用以支撑所述屏风板的连接件、拉伸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及拉伸连接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连接件挤制成型,每一个所述型材件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立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是直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所述底板、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所需要的所述夹槽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顶部之间,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及一个第三肋条,所述第一肋条连接于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肋条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肋条之间,所述第二肋条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有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与该内角部之间,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第三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将两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两个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固定件锁入的中空安装柱,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外围凸设有两个卡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粘贴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其中一个所述卡块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粘贴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另外一个所述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穿套于所述固定件上,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由两个所述型材件的两个所述立板外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具有头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的螺纹杆,所述固定件的头部抵顶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上,所述螺纹杆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所述第一弹簧、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所述第二弹簧及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并与一个螺母相锁合。 
在连接件与两个型材件之间拉伸连接有两个弹簧,屏风板支撑于连接件之上,当屏风板的厚度变化时,屏风板可以直接插入连接件之上,由于两个弹簧的作用,较厚的屏风板推挤两个型材件向外移动而使支撑座可以支撑不同厚度的屏风板,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通用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屏风板的需求,另外,型材件是一个通过挤制成型的型材切割而成,型材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且型材件具有四个肋条,使得型材件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的支撑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屏风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连接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3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5是图1的落地屏风的支撑座的固定件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屏风100包括屏风板10及支撑所述屏风板10的两个支撑座20。所述支撑座20上形成夹槽31,所述屏风板10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20的所述夹槽31内,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座20不仅适用于屏风板10,对于其他需要支撑立起的板材均适应。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屏风板10作为说明的基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0的数量为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0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屏风板10的尺寸而定,例如,所述屏风板10较长,所述支撑座20可以设置三个,以使屏风板10比较稳当。 
所述屏风板10为板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所述支撑座2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30、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之间用以支撑所述屏风板10的连接件40、拉伸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30与所述连接件40之间的第一弹簧80及拉伸连接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30与所述连接件40之间的第二弹簧81。所述连接件40挤制成型。 
在连接件40与两个型材件30之间拉伸连接有第一弹簧80、第二弹簧81,屏风板10支撑于连接件40之上,当屏风板10的厚度变化时,屏风板10可以直接插入连接件40之上,由于第一弹簧80、第二弹簧81的作用,较厚的屏风板10推挤两个型材件30向外移动而使支撑座20可以支撑不同厚度的屏风板10,不需要重新设计支撑座20,通用性较强,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屏风板10的需求。 
每一个所述型材件30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30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型材件30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32、垂直于所述底板32的立板33及连接于所述底板32与所述立板33之间的连接板34。所述连接板34是直板,所述连接板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33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3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32的自由端,所述底板32、所述立板33与所述连接板34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40位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10所需要的所述夹槽31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顶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10所需要的夹槽31形成于所述二型材件30的立板33的顶部之间,使得所述屏风板10由上至下置于所述夹槽31内。每一个所述型材件30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36、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37及一个第三肋条38,所述第一肋条36连接于所述立板33与所述连接板34之间,所述第一肋条36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肋条37连接于所述底板32与所述第一肋条36之间,所述第二肋条37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34与所述立板33之间形成有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38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36与该内角部之间,所述第二肋条37与所述第三肋条38位于所述第一肋条36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座20还包括将两个所述型材件30与所述连接件40连接的两个固定件70,所述连接件40的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固定件70锁入的中空安装柱41,所述中空安装柱41的外围凸设有两个卡块46;所述第一弹簧80的一端粘贴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41的其中一个所述卡块46上;所述第二弹簧81的一端粘贴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41的另外一个所述卡块46上。 
另外,型材件30是一个通过挤制成型的型材切割而成,型材件30是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且型材件30具有四个肋条36、37、38,使得型材件30本身更加稳固,对屏风板10的支撑更加稳固。 
所述连接件40是由铝材挤出成型的。所述连接件40置于所述二型材件30之间并支撑所述屏风板10。所述安装柱41的一侧设有缺口42。所述缺口42与所述安装柱4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中空安装柱4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40包括四侧板43。所述安装柱41通过二板条44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0的二相对侧板43上。 
所述固定件70将所述连接件40固定于所述型材件30的立板33上。所述第一弹簧80及所述第二弹簧81穿套于所述固定件70上,所述至少二固定件70分别由所述二型材件30的二立板33外锁入所述连接件40的中空安装柱41上,以使所述连接件40固定于所述二立板3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0的数量为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0的数量可为二。请参阅图5,所述固定件70具有头部71及连接于所述头部71的螺纹杆72。所述固定件71的头部71抵顶于其中一个型材件30的所述立板33上。所述螺纹杆72锁入所述连接件40的中空安装柱41上,然后,通过一螺母73固定于螺纹杆72上,从而将固定件70固定,所述螺纹杆72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30的所述立板33、所述第一弹簧80、所述连接件40的中空安装柱41、所述第二弹簧81及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30的所述立板33并与一个螺母73相锁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落地屏风,其包括屏风板及支撑所述屏风板的两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形成夹槽,所述屏风板的一侧插入两个所述支撑座的所述夹槽内,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型材件、连接于两个所述型材件之间用以支撑所述屏风板的连接件、拉伸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一弹簧及拉伸连接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连接件挤制成型,每一个所述型材件为一个独立完整的部件,两个所述型材件是由同一挤制成型的长条状的型材切割而成,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具有支撑于地面上的底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立板及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是直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板的自由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自由端,所述底板、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底部之间,夹置所述屏风板所需要的所述夹槽形成于两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的顶部之间,每一个所述型材件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肋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肋条及一个第三肋条,所述第一肋条连接于所述立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肋条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肋条连接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肋条之间,所述第二肋条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有内角部,所述第三肋条连接于所述第一肋条与该内角部之间,所述第二肋条与所述第三肋条位于所述第一肋条的相对两侧,所述支撑座还包括将两个所述型材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两个固定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供所述固定件锁入的中空安装柱,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外围凸设有两个卡块;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粘贴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其中一个所述卡块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粘贴于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另一端卡扣于所述中空安装柱的另外一个所述卡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型材件的立板上,所述第一弹簧及所述第二弹簧穿套于所述固定件上,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由两个所述型材件的两个所述立板外锁入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具有头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的螺纹杆,所述固定件的头部抵顶于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上,所述螺纹杆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所述第一弹簧、所述连接件的中空安装柱、所述第二弹簧及另外一个所述型材件的所述立板并与一个螺母相锁合。
CN201420584921.2U 2014-10-11 2014-10-11 落地屏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5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4921.2U CN204105533U (zh) 2014-10-11 2014-10-11 落地屏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84921.2U CN204105533U (zh) 2014-10-11 2014-10-11 落地屏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05533U true CN204105533U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2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849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05533U (zh) 2014-10-11 2014-10-11 落地屏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05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1440U (zh) 落地屏风
CN204169531U (zh) 落地屏风
CN204146748U (zh) 落地屏风
CN204105533U (zh) 落地屏风
CN204181342U (zh) 落地屏风
CN204158100U (zh) 落地屏风
CN204091521U (zh) 落地屏风
CN204071438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70U (zh) 落地屏风
CN204091520U (zh) 落地屏风
CN204071435U (zh) 落地屏风
CN204120674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69U (zh) 落地屏风
CN204105535U (zh) 落地屏风
CN204146744U (zh) 落地屏风
CN204105534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65U (zh) 落地屏风
CN204169530U (zh) 落地屏风
CN204091522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66U (zh) 落地屏风
CN204091523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71U (zh) 落地屏风
CN204132968U (zh) 落地屏风
CN204146747U (zh) 落地屏风
CN204091524U (zh) 落地屏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