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9811U -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9811U
CN204099811U CN201420506604.9U CN201420506604U CN204099811U CN 204099811 U CN204099811 U CN 204099811U CN 201420506604 U CN201420506604 U CN 201420506604U CN 204099811 U CN204099811 U CN 20409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arm
snap fit
arm
pipeline flow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66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芳
刘建东
李文彬
陈立明
徐洪海
鲍文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o Little Pla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STAR PHARMMED CONSUMABLE Ltd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STAR PHARMMED CONSUMABLE Ltd BEIJING filed Critical AUSTAR PHARMMED CONSUMABLE Ltd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4205066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包括主体和锁扣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扣组件能分离地连接;所述第一夹紧臂和所述第二夹紧臂之间形成固定部和控制软管流量的止流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固定平面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能沿径向容纳所述软管的至少一个固定凹面,所述固定平面与所述固定凹面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软管,所述多功能管路止流夹能方便地控制流量,同时也具有固定或盘绕软管的作用。

Description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路止流夹。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软管内液体截流需要止流夹,软管固定或盘绕时需要固定夹,止流和固定的功能分别由两个部件来实现,具体操作方法分以下两种:
1、止流夹安装在软管上用于截流,用贴纸或其它卡扣固定软管盘绕。
2、止流夹不安装在软管上,单独放在包装内,需要截流时再进行安装,用贴纸或其它卡扣固定软管盘绕。
在实际使用时,零部件种类多,包装工序复杂;而且分开放置的零部件容易丢失。使用时步骤繁琐,不够便捷,降低了操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来实现方便地控制流量,同时也具有固定或盘绕软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包括主体和锁扣组件,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扣组件能分离地连接;
所述第一夹紧臂和所述第二夹紧臂之间形成固定部和控制软管流量的止流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固定平面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能沿径向容纳所述软管的至少一个固定凹面,所述固定平面与所述固定凹面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软管。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端部的卡勾臂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端部的卡合部,所述卡勾臂朝向所述第二夹紧臂弯折,所述卡勾臂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配合钩紧。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卡勾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朝向所述第一夹紧臂突出,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外侧表面形成台阶,所述台阶通过曲面过渡连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止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邻,所述止流部靠近所述锁扣组件。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止流部与所述锁扣组件之间设置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第一限位台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位配合。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第二限位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位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台相邻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紧臂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邻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紧臂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止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截流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凸起筋,或者所述止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截流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凸起筋;
所述凸起筋与所述截流槽相配合控制所述软管流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的延伸端设置钩挂台,所述钩挂台朝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臂的方向翘起。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端部的卡勾臂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端部的卡合部,所述卡勾臂朝向所述第一夹紧臂弯折,所述卡勾臂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配合钩紧。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多功能管路止流夹通过止流部控制流量,同时通过固定部实现固定或盘绕软管,两种功能集成到一个零部件上,使用方便;减少了零部件种类,避免在生产、运输、销售或使用等过程中零部件分散易丢失,减少了包装或使用时的工序,提高了使用速度和效率;使用步骤简单,锁扣组件使固定部和止流部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
卡合部的卡合面朝向第一夹紧臂突出,便于使用者操作;卡合部的卡合面与卡勾配合钩紧后,卡勾臂的高度不会过多超过或不会超过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他部位的高度,避免卡勾臂的过分突出。设置两个卡勾,可用于控制流量的大小,以调整到针对不同患者的最佳使用状态。
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通过锁扣组件相连,上下对齐锁紧,特别是在止流部挤压软管完全截流时,限位部保证了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在此时受力最大时不会错位,保证了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使用效果,从而有效地锁止截流。卡合部的卡合面的延伸端设置钩挂台,保证了锁扣组件锁紧时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不会脱开,可靠地控制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截流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固定软管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固定软管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右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一的后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的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100-主体;
110-第一夹紧臂;
112-固定平面;114-截流槽;116-第一限位台;118-第二限位槽;
120-第二夹紧臂;
122-固定凹面;124-凸起筋;126-第一限位槽;128-第二限位台;
200-锁扣组件;
210-卡勾;220-卡勾臂;230-卡合部的卡合面;232-曲面;234-钩挂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包括主体100和锁扣组件200,主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一端相连,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另一端通过锁扣组件200能分离地连接。
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之间形成固定部和控制软管流量的止流部。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另一端通过锁扣组件200连接时,固定部和止流部分别用于固定或盘绕软管和控制流量;其另一端的锁扣组件200分离时,可以方便地放置或取出软管。固定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上的固定平面112和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能沿径向容纳软管的至少一个固定凹面122,固定平面112和固定凹面122的位置相对应,固定平面112与固定凹面122配合夹持固定软管。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通过止流部控制流量,同时通过固定部实现固定或盘绕软管,两种功能集成到一个零部件上,使用方便;减少了零部件种类,不需要控制流量时将软管放置于固定部上,避免在生产、运输、销售或使用等过程中零部件分散易丢失,减少了包装或使用时的工序,提高了使用速度和效率;使用步骤简单,锁扣组件200使固定部、止流部保持可靠的固定或盘绕、控制流量的工作状态。
请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中,软管放置于止流部上,锁扣组件200锁定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软管受到挤压,截面积变小或完全闭合,实现减小流量或完全截流的功能。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中,固定部包括四个固定凹面122,四根软管分别放置于固定凹面122上,锁扣组件200锁定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软管的位置被限定,避免管路相互缠绕,使管路顺畅整齐,同时避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丢失。
如图1所示,相邻的固定凹面122的端点相连,可以减少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长度,位于两端的两个固定凹面122的延伸端向上延伸一定高度,限定了放置于固定凹面122内的软管位置,避免在锁紧时软管受力变形后,相邻的固定凹面122内的软管相互作用,软管偏离固定凹面122。而且,两端的两个固定凹面122的延伸端向上延伸,还可以从两侧向放置于两端的固定凹面122内的软管施力,从而有效固定。
较优地,每一个固定凹面122的弧面中点到固定平面112的垂线距离等于或略小于软管的外径,保证软管可以被有效地夹持固定,同时不会影响软管的流量。
请参阅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锁扣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端部的卡勾臂220和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端部的卡合部,卡勾臂220与卡合部的位置相对应。卡勾臂220朝向第二夹紧臂120弯折,卡勾臂220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210,卡勾210与卡合部的卡合面230配合钩紧。卡合部的卡合面230背离第一夹紧臂110,本实施例一中,卡合部的卡合面230为第二夹紧臂120的底面。
较优地,卡勾臂220与第一夹紧臂110呈小于180度的预定角度,本实施例一中,弯折的卡勾臂220与第一夹紧臂120呈90度夹角。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卡合部的卡合面230朝向第一夹紧臂110突出,卡合部的卡合面23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外侧表面形成台阶,请结合图6所示,台阶通过曲面232过渡连接。突出形成的台阶,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者的手指抵靠在台阶上,施力按压卡合部的卡合面230,直至卡合部与卡勾210钩挂,台阶的抵靠作用可增加摩擦力,避免手指滑移。
请结合图3所示,卡合部的卡合面230朝向第一夹紧臂110突出,卡合部的卡合面230与第二夹紧臂120的外侧表面形成台阶,卡合部的卡合面230与卡勾210配合钩紧后,卡勾臂220的高度不会过多超过或不会超过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其他部位的高度,避免锁紧时卡勾臂220的过分突出。
当锁扣组件200将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连接时,如图3所示,卡勾臂220的端部与第二夹紧臂120的外表面基本平齐,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的整体形状规整,外形大致为长方形,避免在使用中突出的卡勾臂220勾住管路。较优地,如图5所示,设卡合部的卡合面230朝向第一夹紧臂110突出的距离为L1,距卡勾臂220端点最远的卡勾210的配合钩紧面到卡勾臂220端点的距离为L2,L1等于或略大于L2。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止流部与固定部相邻,止流部靠近锁扣组件200。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止流部与锁扣组件200之间设置限位部。
请结合图5和图7所示,限位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上的第一限位台116和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第一限位槽126,第一限位台116与第一限位槽126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限位台116与第一限位槽126对位配合。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通过锁扣组件200相连,上下对齐锁紧,特别是在止流部挤压软管完全截流时,限位部保证了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在此时受力最大时不会错位,保证了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的使用效果,从而有效地锁止截流。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限位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上的第二限位槽118和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第二限位台128,第二限位台128与第二限位槽118的位置相对应,第二限位台128与第二限位槽118对位配合。
第二限位槽118与第一限位台116相邻且分别位于第一夹紧臂110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结合图6所示,图6的中心线即为第二夹紧臂120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也是第一夹紧臂110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第二限位台128与第一限位槽126相邻且分别位于第二夹紧臂120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通过锁扣组件200相连,上下对齐锁紧时,上下交错的两组限位台和限位槽,有效地保证两个夹紧臂在受力时不会错位。
还可以使固定部靠近锁扣组件200,相应地,限位部设置在固定部与锁扣组件200之间,使限位部与锁扣组件200相邻,限位部还可沿第一夹紧臂110的垂线方向起辅助锁紧的作用。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止流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上的截流槽114和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凸起筋124,截流槽114和凸起筋124的位置对应,截流槽114和凸起筋124相配合控制软管流量。或者止流部包括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截流槽和对应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上的凸起筋。当锁扣组件200将第一夹紧臂110与第二夹紧臂120连接时,止流部形成较小的间隙以挤压软管。止流部除采用上述结构外,还可采用其他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卡合部的卡合面230的延伸端设置钩挂台234,钩挂台234朝远离第一夹紧臂110的方向翘起。卡勾210钩紧在钩挂台234上,保证了锁扣组件200锁紧时,第一夹紧臂110和第二夹紧臂120不会脱开,可靠地控制流量。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卡合部的卡合面230的延伸端边缘朝远离第一夹紧臂110的方向(图5中的下方)稍微翘起形成钩挂台234。如图5所示,钩挂台234为位于卡合部的卡合面230的延伸端的凸台,卡勾210与此凸台配合钩紧。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卡勾210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实施例一中为两个卡勾210,两个卡勾210可用于控制流量的大小,靠近卡勾臂220端部的卡勾210使软管的截面积变小,远离卡勾臂220端部的卡勾210使软管完全闭合,实现减小流量或完全截流的功能,以调整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中软管的流量到针对不同患者的最佳使用状态。如图8和图9所示,实施例二中为一个卡勾,除此区别外,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相同。
还可以根据需要实际情况,设置更多数量的卡勾210,控制流量为多个不同的值,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可同时在第一夹紧臂110上设置固定平面和固定凹面,同时在第二夹紧臂120上设置固定凹面和固定平面,第一夹紧臂110上的固定平面、固定凹面分别与第二夹紧臂120上的固定凹面、固定平面的位置相对应并相互配合。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锁扣组件200包括设置于第二夹紧臂120端部的卡勾臂和设置于第一夹紧臂110端部的卡合部,卡勾臂220和卡合部的位置相对应,卡勾臂220朝向第一夹紧臂110弯折,卡勾臂220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210,卡勾210与卡合部的卡合面230配合钩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在生产、运输、销售或使用等过程中,通过固定部将软管固定或盘绕在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中,锁紧组件200锁紧后,避免了管路过乱,同时也实现了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的位置固定,多功能管路止流夹10集成性高,不易丢失。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止流部将软管放置于相应位置,锁紧组件200锁紧后,软管被挤压,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两种功能集成到一个零部件上,使用方便;减少了零部件种类,减少了包装或使用时的工序,提高了使用速度和效率;使用步骤简单。
掰动卡勾臂220,锁紧组件200分离,可以放置或取出软管。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包括主体和锁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紧臂和第二夹紧臂,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夹紧臂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锁扣组件能分离地连接;
所述第一夹紧臂和所述第二夹紧臂之间形成固定部和控制软管流量的止流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固定平面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能沿径向容纳所述软管的至少一个固定凹面,所述固定平面与所述固定凹面配合夹持固定所述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端部的卡勾臂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端部的卡合部,所述卡勾臂朝向所述第二夹紧臂弯折,所述卡勾臂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配合钩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朝向所述第一夹紧臂突出,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与所述第二夹紧臂的外侧表面形成台阶,所述台阶通过曲面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部与所述固定部相邻,所述止流部靠近所述锁扣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部与所述锁扣组件之间设置限位部;
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第一限位台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对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第二限位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位配合;
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台相邻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紧臂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邻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紧臂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截流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凸起筋,或者所述止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上的截流槽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上的凸起筋;
所述凸起筋与所述截流槽相配合控制所述软管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的延伸端设置钩挂台,所述钩挂台朝远离所述第一夹紧臂的方向翘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管路止流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紧臂端部的卡勾臂和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臂端部的卡合部,所述卡勾臂朝向所述第一夹紧臂弯折,所述卡勾臂的端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面配合钩紧。
CN201420506604.9U 2014-09-03 2014-09-03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Active CN20409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6604.9U CN204099811U (zh) 2014-09-03 2014-09-03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6604.9U CN204099811U (zh) 2014-09-03 2014-09-03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9811U true CN204099811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8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6604.9U Active CN204099811U (zh) 2014-09-03 2014-09-03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9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7131A (zh) * 2018-07-16 2018-12-11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园林内气动式的自动浇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7131A (zh) * 2018-07-16 2018-12-11 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园林内气动式的自动浇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730160S1 (en) Clip for a cord management system
CN204099811U (zh) 多功能管路止流夹
EP2757271A3 (en) A clip
MX2017006221A (es) Casete de bomba de infusion que tiene un oclusor en linea desviado por el dedo.
WO2014136066A3 (de) Strömungskörper mit reibungsarmer oberflächenstruktur
CN204127059U (zh) 一种卡扣及冰箱
EP2755121A3 (en) Selector control for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CN204141071U (zh) 变形管卡
CN205136837U (zh) 一种分瓣式管线路护套
CN202520722U (zh) 一种双向拔插式连接件
CN208862893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4026006U (zh) 一种四通式管线转接装置
CN206984916U (zh) 一种省力搬运木板的把手
CN206439287U (zh) 一种汽车拉索转角结构
CN105221845A (zh) 一种分瓣式管线路护套
CN203968826U (zh) 一种地膜覆盖张紧度调节插杆
US8919837B1 (en) Lifting device for RC cars
CN203654787U (zh) 建筑墙体施工撑线叉
CN204095767U (zh) 一种双管洗车高压旋转臂
CN208348794U (zh) 一种浇水输水带防轧装置
CN207499356U (zh) 一种墙体涂抹装置
CN206985671U (zh) 铝塑瓶或双阀输液袋胶盖开启器
CN209325180U (zh) 一种建筑紧固件
CN203289049U (zh) 压线片
CN203348025U (zh) 油泵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exi Road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3

Patentee after: Reno Little Plastic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West Riverside Road 101407 Beijing city Huairou District Yanqi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o. 3

Patentee before: AUSTAR PHARMMED CONSUMABLE LTD.,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