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6764U - 一种导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6764U
CN204096764U CN201420404023.4U CN201420404023U CN204096764U CN 204096764 U CN204096764 U CN 204096764U CN 201420404023 U CN201420404023 U CN 201420404023U CN 204096764 U CN204096764 U CN 20409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eal wire
guide wire
groove
silk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40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华
黄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ZHONG JINDE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YONGZHONG JINDE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ZHONG JINDE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YONGZHONG JINDE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4204040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67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丝装置,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的下端面连接并支撑住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至少设置有一排呈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安装有导丝柱,所述相邻导丝柱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导丝槽;所述相邻导丝柱之间的底座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气流管道相通,所述气流管道与供气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丝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不仅可以克服丝线在导丝装置的导丝接触点中受摩擦或被挤压,保持丝线原有的光滑程度,大幅提高丝线的质量;而且可以消除静电,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可对丝线进行冷热温湿等工艺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导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上的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导丝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纺织行业中,为了引导丝线,在纺丝设备中装入导丝部件,以便能使丝线从一个处理阶段到下一个处理阶段保持确定的引导路线,因此导丝部件被广泛使用。
在卷绕或引导工艺中,丝线会经过多个不同的导丝部件,期间丝线与导丝部件在两者接触点位置存在相互摩擦或挤压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丝线的光滑程度,使丝线产生蓬松或变形或拉细等问题,严重地话则会降低丝线的质量。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导丝部件结构单一,导丝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也不能在导丝部件处直接对丝线进行其他工艺的处理,从而导致导丝部件的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导丝装置,特别适用于对丝线进行集束或分束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导丝装置,不仅可以克服丝线在导丝装置的导丝接触点中受摩擦或被挤压,保持丝线原有的光滑程度,大幅提高丝线的质量;而且可以消除静电,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可对丝线进行冷热温湿等工艺的处理,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丝装置,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的下端面连接并支撑住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至少设置有一排呈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安装有导丝柱,所述相邻导丝柱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导丝槽;所述相邻导丝柱之间的底座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气流管道相通,所述气流管道与供气源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丝柱安装在底座的凹槽中,相邻导丝柱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则会形成导丝槽,丝线可以通过导丝槽进行路径引导;同时重要的是,在相邻导丝柱之间的底座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即导丝槽的底面对应有相应的通气孔,通气孔由供气源提供气流,此时丝线在导丝槽中运行可以被通气孔出来的气流所吹起,使丝线避免与导丝槽底面直接的硬接触,从而克服丝线在导丝装置的导丝接触点中受摩擦或被挤压,保证丝线的高质量要求。所述通气孔可以提供不同的气流要求,比如带加热蒸汽的高温气流就可以对被引导的丝线进行温度和湿度上的工艺参数改变,以适应不同的下一阶段加工需求,而不需要另行对丝线进行加热加湿等处理,同时这样的操作也能消除静电,缩短相关工序。
另外,上述底座的上端面至少设置有一排呈间隔分布的凹槽,可以选择设置多排数的凹槽,来改变导丝槽的不同布局,进而来实现丝线引导路径的变化;同时,凹槽的设置也便于拆装与更换导丝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端面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导丝柱的通孔;所述盖板的边沿超出底座上端面的边沿,所述盖板边沿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盖板通过卡合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部包括包覆底座两侧面的侧板和拆卸式固定在底座下端面两端边的卡块。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解决了在不需要使用本导丝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在底座上端面套设盖板,来防止灰尘或是异物进入通气孔造成其堵塞,从而影响导丝装置的正常使用。
另外,在不采用气流引导而选用直接硬接触式的导丝操作中,也可以将盖板套装上,以防止导丝过程中的丝线飞絮进入通气孔造成其堵塞,同时还可以解决导丝过程中灰尘或飞絮在导丝槽处的残留,只要直接将盖板通过可拆卸的卡合部将其取下,即可将残留在盖板上的污物清理,清理操作简单,有效保持导丝装置的干净程度,确保丝线不受污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呈等间隔分布;所述通气孔呈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为圆柱体;所述导丝柱为倒圆锥体,所述安装入凹槽的导丝柱一端与凹槽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孔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气源提供湿性气流或干燥气流。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气源提供冷却气流或加热气流。
上述凹槽和通气孔的具体形状及排列分布可以多样,以适应不同的导丝环境变化要求;所述导丝柱为倒圆锥体,可防止丝线在导丝槽中滑脱,确保导丝顺畅。而供气源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工艺参数要求而定,需要加湿处理则可提供湿性气流;需要加温处理则可提供加热气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不仅可以克服丝线在导丝装置的导丝接触点中受摩擦或被挤压,保持丝线原有的光滑程度,大幅提高丝线的质量;而且可以消除静电,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可对丝线进行冷热温湿等工艺的处理。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装置的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装置的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装置的实施例1使用盖板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盖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装置的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例1的一种导丝装置,包括支架1和底座2,所述支架1与底座2的下端面连接并支撑住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一排呈间隔分布的凹槽3,所述凹槽3中安装有导丝柱4,所述相邻导丝柱4与底座2上端面之间形成导丝槽5;所述相邻导丝柱4之间的底座2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与设置在底座2内部的气流管道7相通,所述气流管道7与外部的供气源相连接。所述凹槽3为圆柱体,呈等间隔分布;所述通气孔6为圆形,呈均匀排列。所述供气源可以采用湿性气流或干燥气流或冷却气流或加热气流。
如图3及图4所示的一种导丝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所述底座2上端面套设有盖板8,所述盖板8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导丝柱4的通孔81;所述盖板8的边沿超出底座2上端面的边沿,所述盖板8边沿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盖板8通过卡合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卡合部包括包覆底座2两侧面的侧板82和拆卸式固定在底座2下端面两端边的卡块83。 
如图5所示实施例2的一种导丝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导丝柱4为倒圆锥体,所述安装入凹槽3的导丝柱4一端与凹槽3相匹配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相邻导丝柱4之间的底座2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6,即导丝槽5的底面对应有相应的通气孔6,通过通气孔6所吹出的气流作用,丝线在导丝槽5中运行可避免与导丝槽5底面直接的硬接触,从而克服丝线在导丝装置的导丝接触点中受摩擦或被挤压,保证丝线的高质量要求;同时,通过供气源改变不同的气流供应,可对丝线进行冷热温湿等工艺的处理,既能消除静电,缩短相关工序,也能增加导丝装置的功能多样性。
另外,通过在底座2上端面套设盖板8,可防止灰尘或是异物进入通气孔6造成其被堵塞;也便于清理导丝槽5中沉积的灰尘或飞絮,有效保持导丝装置的干净程度,确保丝线不受污染,且清理操作简单便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导丝装置,包括支架和底座,所述支架与底座的下端面连接并支撑住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至少设置有一排呈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安装有导丝柱,所述相邻导丝柱与底座上端面之间形成导丝槽;所述相邻导丝柱之间的底座上端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设置在底座内部的气流管道相通,所述气流管道与供气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端面套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导丝柱的通孔;所述盖板的边沿超出底座上端面的边沿,所述盖板边沿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盖板通过卡合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包括包覆底座两侧面的侧板和拆卸式固定在底座下端面两端边的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等间隔分布;所述通气孔呈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圆柱体;所述导丝柱为倒圆锥体,所述安装入凹槽的导丝柱一端与凹槽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源提供湿性气流或干燥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导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源提供冷却气流或加热气流。
CN201420404023.4U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导丝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4023.4U CN204096764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导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4023.4U CN204096764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导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6764U true CN204096764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402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6764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导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676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275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扬中市金德纺织机械设备厂 一种导丝装置
CN105752752A (zh) * 2016-04-15 2016-07-13 吴江市元通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定位装置
CN106044375A (zh) * 2016-07-21 2016-10-26 苏州科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导纱装置
CN110642090A (zh) * 2019-09-21 2020-01-03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棉线拉伸牵引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0275A (zh) * 2014-07-21 2014-11-19 扬中市金德纺织机械设备厂 一种导丝装置
CN105752752A (zh) * 2016-04-15 2016-07-13 吴江市元通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线定位装置
CN106044375A (zh) * 2016-07-21 2016-10-26 苏州科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导纱装置
CN110642090A (zh) * 2019-09-21 2020-01-03 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棉线拉伸牵引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0275A (zh) 一种导丝装置
CN204096764U (zh) 一种导丝装置
CN104150277A (zh) 一种导丝机构
CN104197670B (zh) 辊式结构的原丝烘干机
CN203629232U (zh) 一种面料烘干机
CN203629231U (zh) 一种纺织品烘干机
CN205718330U (zh) 一种纺织品烘干机
CN107345752A (zh) 一种纺织品烘干机
CN104389125B (zh) 一种高温喷气液染机
CN104150276A (zh) 一种导丝组件
CN204115419U (zh) 辊式结构的原丝烘干机
CN205775239U (zh) 一种热风烘燥机用高均度喷风盒
CN204881048U (zh) 纺织品烘干装置
CN104178955A (zh) 蒸纱架自动喷水雾蒸纱机
CN209010740U (zh) 一种布料加湿装置
CN205789318U (zh) 一种电缆生产线用高效吹干装置
CN204000448U (zh) 一种造纸机干燥箱
CN202709686U (zh) 一种烘干装置
CN204096765U (zh) 一种导丝组件
CN208899045U (zh) 一种地毯基布用带有除尘机构的拉丝机
CN203907922U (zh) 一种除湿机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除湿机
CN207716827U (zh) 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干燥机构
CN203923650U (zh) 一种羊毛毛条出条架圆网加湿装置
CN204455593U (zh) 一种新型印染热定型机的风道结构
CN209747246U (zh) 一种漆包线的涂覆烘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