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2018U -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2018U
CN204092018U CN201420419632.7U CN201420419632U CN204092018U CN 204092018 U CN204092018 U CN 204092018U CN 201420419632 U CN201420419632 U CN 201420419632U CN 204092018 U CN204092018 U CN 20409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on protection
cofferdam
block
protection assembly
spac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96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强
程金生
祖茂衡
黄河
丁祥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UAN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UAN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UAN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UAN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196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20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包括:隔离舱主体,其为八边形双层中空结构,由头部隔离块(1)、头部铅玻璃罩(2)、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侧壁固定隔离块(4)、底面板(5)、尾部铅玻璃罩(6)以及尾部隔离块(7)组成,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包括开关单元块(31)和隔离单元块(32);驱动装置,包括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收纳电机(8)与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相连接,位于侧壁固定隔离块(4)外侧,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与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相连接,收纳电机(8)上连接一联动齿轮(11)。所述隔离舱可有效遮挡手术中的散射和无用射线,避免患者非治疗区域的照射。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放射线防护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背景技术
在各类医学放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患者完全暴露在医用放射线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受的散射辐射剂量很大,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这些漏射射线引起非诊疗区域的正常组织的不可逆的放射性坏死,而这一问题逐渐成为各种医学放射诊断学、放疗学发展的瓶颈,且逐渐被广大学者及患者所重视。2012年,我国卫生部正式下文要求对该现象进行系统性地改善,但事实是,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完善而科学的医学射线防护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现有一些技术都仅仅是针对患者某些部位的局部防护,不能从根本上屏蔽掉患者所受到的散射及无用直接照射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包括:隔离舱主体,其为八边形双层中空结构,由头部隔离块1、头部铅玻璃罩2、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侧壁固定隔离块4、底面板5、尾部铅玻璃罩6以及尾部隔离块7组成,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包括开关单元块31和隔离单元块32;驱动装置,包括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所述收纳电机8与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相连接,位于所述侧壁固定隔离块4的外侧,所述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与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相连接,在收纳电机8的驱动下,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用于收纳和释放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收纳电机8上还连接一联动齿轮11,保证了上下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头部隔离块1和尾部隔离块7均为八边形的铅玻璃板,分别用以封闭隔离舱的头部和尾部。
优选地,所述头部铅玻璃罩2和尾部铅玻璃罩6的铅玻璃部分均设置有散在分布的通气迷道,所述通气迷道用于进行隔离舱内外的气体循环。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块31内含一块铅橡皮,所述隔离单元块32内含多块铅橡皮。
优选地,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及其支撑结构之间呈阶梯型咬合。
优选地,所述底面板5,其为一整块贴合床面的面板,用于放置在医用放射设备床面上,供患者躺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隔离舱可以根据手术需要,打开和关闭特定区域的可移动防护组件,且整个结构可以有效遮挡手术过程中的散射和无用射线,避免患者的非治疗区域的照射,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射线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的横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的完全打开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打开可移动防护组件的特定单元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的可移动防护组件的阶梯型咬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部分打开并且射线照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包括:隔离舱主体,其为八边形双层中空结构,由头部隔离块1、头部铅玻璃罩2、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侧壁固定隔离块4、底面板5、尾部铅玻璃罩6以及尾部隔离块7组成,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包括开关单元块31和隔离单元块32;驱动装置,包括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所述收纳电机8与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相连接,位于所述侧壁固定隔离块4的外侧,所述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与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相连接,在收纳电机8的驱动下,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用于收纳和释放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收纳电机8上还连接一联动齿轮11,保证了上下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保持一致;在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外表面,还设置了放射剂量实时检测阵列,用于感应检测放射剂量,并传输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经分析之后将开合指令反馈给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特定区域的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
优选地,所述头部隔离块1和尾部隔离块7均为八边形的铅玻璃板,分别用以封闭隔离舱的头部和尾部。
优选地,所述头部铅玻璃罩2和尾部铅玻璃罩6的铅玻璃部分均设置有散在分布的通气迷道,所述通气迷道用于进行隔离舱内外的气体循环。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块31内含一块铅橡皮,所述隔离单元块32内含多块铅橡皮。
优选地,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及其支撑结构之间呈阶梯型咬合。
优选地,所述底面板5,其为一整块贴合床面的面板,用于放置在医用放射设备床面上,供患者躺卧。
下面具体讲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如图4所示,在使用前射线隔离舱是完全打开状态,底面板5置于医用放射设备床面上,与设备床面完全贴合,开关单元块31及隔离单元块32反向收起,以便患者能够顺利平躺在底面板5上,当患者躺倒在底面板5上及术前准备就绪后,开关单元块31及隔离单元块32在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的带动下闭合,形成完全闭合的射线隔离舱,隔离舱的头部铅玻璃罩2和尾部铅玻璃罩6的铅玻璃部分均设置有散在分布的通气迷道,头尾设置的通气迷道用于进行隔离舱内外的气体循环。
如图5所示,开始进行特定身体区域的放射诊疗活动时,可以独立打开隔离舱的任意相应区域的开关单元块31及隔离单元块32,以便对特定区域进行手术操作,例如血管介入手术等,而此时未打开的隔离舱部分,通过使用高铅当量的铅橡皮,以及阶梯型咬合的闭合结构,则可以完全挡住放射射线,实现对患者非诊疗区域的防护。
在放射诊疗过程中,放射诊疗设备发出的剂量场为一峰值区域。在有用照射野内的剂量将远远高于照射野之外的剂量,因此,隔离舱可通过检测所有位置的剂量而实现对有用照射野的识别。
在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外表面设置放射剂量实时检测阵列,用于感应检测放射剂量,并传输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经分析之后将开合指令反馈给驱动装置,用于控制特定区域的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当医用射线开始照射目标射野时,放射剂量实时检测阵列将检测到高出预设阀值的剂量,传输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将指挥检测到这些超出阀值剂量区域内的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进行同步开合。开合过程中,根据检测到的阀值区域大小及具体位置,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将进行收纳或释放可移动射线防护组件3的动作。由于隔离舱上下的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完全对称,因此,在收纳和释放过程中,通过联动齿轮11的作用,上下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将完全一致,以实现医用放射照射射野的打开。射野打开后,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回收的部分被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收起。当射野照射到其他位置时,放射剂量实时检测阵列将实时将反馈出剂量低于阀值的信号,从而启动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反向运动,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将再次被释放,遮挡住之前打开过的射野区域。所有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均拥有这样的结构,相互协同工作过程,以完成智能的射野适形开闭。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舱主体,其为八边形双层中空结构,由头部隔离块(1)、头部铅玻璃罩(2)、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侧壁固定隔离块(4)、底面板(5)、尾部铅玻璃罩(6)以及尾部隔离块(7)组成,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包括开关单元块(31)和隔离单元块(32);  
驱动装置,包括收纳电机(8)、单元开关电机(9),所述收纳电机(8)与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相连接,位于所述侧壁固定隔离块(4)的外侧,所述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与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相连接,在收纳电机(8)的驱动下,射线防护组件收纳卷轴(10)用于收纳和释放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收纳电机(8)上还连接一联动齿轮(11),保证了上下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的开合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隔离块(1)和尾部隔离块(7)均为八边形的铅玻璃板,分别用以封闭隔离舱的头部和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铅玻璃罩(2)和尾部铅玻璃罩(6)的铅玻璃部分均设置有散在分布的通气迷道,所述通气迷道用于进行隔离舱内外的气体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块(31)内含一块铅橡皮,所述隔离单元块(32)内含多块铅橡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射线防护组件(3)及其支撑结构之间呈阶梯型咬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5),其为一整块贴合床面的面板,用于放置在医用放射设备床面上,供患者躺卧。
CN201420419632.7U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9632.7U CN204092018U (zh)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9632.7U CN204092018U (zh)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2018U true CN204092018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6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96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92018U (zh) 2014-07-29 2014-07-29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20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542A (zh) * 2014-07-29 2014-11-26 苏州轩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CN110025330A (zh) * 2019-05-13 2019-07-19 深圳华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多功能射线防护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542A (zh) * 2014-07-29 2014-11-26 苏州轩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CN110025330A (zh) * 2019-05-13 2019-07-19 深圳华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多功能射线防护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39428A3 (en) Direct visualization robotic 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applicator device
CN204092018U (zh)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CN104161542A (zh) 一种立体智能医用射线隔离舱
CN206167657U (zh) 小鼠放射固定装置
CN102861104B (zh) 一种处理离体血液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034061U (zh) 一种肿瘤放疗专用床
CN202015429U (zh) 一种用于荷瘤小鼠局部辐照的装置
CN102698376A (zh) 一种被动呼吸门控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205460515U (zh) 一种风湿性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
CN105727458A (zh) 封闭式放射治疗装置
CN203763672U (zh) 放疗专用床
CN203694432U (zh) 一种立体定向全身放疗装置
CN204760053U (zh) 一种离子分源防护铅箱
CN208799687U (zh) 一种医用咬嘴
CN202554419U (zh) 会阴熏蒸器
CN207203233U (zh) 一种双层的多叶光栅
CN201945688U (zh) 医用放射源分装扫描检测装置
CN103656878A (zh) 一种放射性籽源装载及消毒装置
CN203609769U (zh) 一种头部伽玛刀装置
CN201312969Y (zh) 一种伽玛刀
CN201482005U (zh) β粒子腋臭治疗仪
CN203108581U (zh) 核医学防辐射试管架
CN203861359U (zh) 一种肿瘤科医师防护放射物质射线的装置
CN206549006U (zh) 一种测量模体
CN204440915U (zh) 对放射源及其一级屏蔽装置进行射线屏蔽的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