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1013U -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91013U
CN204091013U CN201420498010.8U CN201420498010U CN204091013U CN 204091013 U CN204091013 U CN 204091013U CN 201420498010 U CN201420498010 U CN 201420498010U CN 204091013 U CN204091013 U CN 20409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component
breather pipe
hole
pipe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80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980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9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9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910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该雾化组件包括通气管、横穿在通气管侧壁中的导液绳、以及设置在通气管内并配合在导液绳上的发热元件;该雾化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嵌置于所述通气管的出气端上,且所述支撑管的轴向平行所述通气管的轴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通气管中设置支撑管,防止通气管的出气端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中的流动。支撑管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子烟施加径向的挤压力时对内部储液件的过分挤压,进而可以避免储液件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

Description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烟者用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电子烟作为替代香烟用品,多用于戒烟。电子烟具有与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味道,但一般不含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烟包括筒状壳体,设置于筒状壳体内的雾化组件、电源组件和储液件,以及封盖于筒状壳体两端部的烟嘴盖和端盖。该电子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替代香烟用品的功能。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大都只包括通气管、套设在通气管外的定位套筒、穿置在通气管上的导液绳以及设置在导液绳上的发热元件,通气管的出气端容易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中的流动,而且还会导致储液件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其包括通气管、横穿在通气管侧壁中的导液绳、以及设置在通气管内并配合在导液绳上的发热元件;该雾化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嵌置于所述通气管的出气端上,且所述支撑管的轴向平行所述通气管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的过渡管段、与所述过渡管段相连的第二管段以及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的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通气管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管段的外壁面呈锥形,该过渡管段以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还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背向所述过渡段的一侧;所述导引部呈圆锥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导液绳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定位套筒位于所述通孔靠近所述通气管出气端的一侧;所述导液绳穿置在两个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导液绳的相对两端部露出在所述通气管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的位于所述通孔上方的位置还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包括在所述通气管上由外向内延伸的横切段以及与所述横切段相连接的纵切段,所述纵切段延伸至两个所述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组件还包括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套接于所述通气管上与所述切口相对应的部分。
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筒状壳体、雾化组件安装座、储液件、电源组件、烟嘴盖、端盖以及上述任一项中的雾化组件,所述烟嘴盖和所述端盖分别封盖于所述筒状壳体的两端部;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雾化组件、储液件以及电源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筒状壳体内的中部位置,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上,并介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和烟嘴盖之间;所述储液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外围,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和所述端盖之间,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包括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相结合的软质本体以及支撑所述雾化组件的硬质支座;该软质本体中部形成有一个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硬质支座嵌置于该第一中心通孔中;
所述硬质支座包括第一嵌入部、本体部、第二嵌入部以及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嵌入部和所述第二嵌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下两侧,并分别嵌入到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软质本体中;该第二中心通孔依序贯穿所述第一嵌入部、所述本体部以及所述第二嵌入部,以将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下侧的空气导引到所述雾化组件中;
所述雾化组件的通气管的进气端套接于所述硬质支座的所述第一嵌入部上,所述通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烟嘴盖的中心通孔正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通气管中设置支撑管,防止通气管的出气端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中的流动。支撑管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子烟施加径向的挤压力时对内部储液件的过分挤压,进而可以避免储液件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烟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子烟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电子烟的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烟嘴盖的剖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烟嘴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端盖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软质本体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软质本体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4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硬质支座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硬质支座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0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硬质支座的仰视图;
图16是图4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3所示雾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雾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所示雾化组件的通气管沿着切口被扳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3所示电子烟的储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3所示端盖在装配发光元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再一雾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通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再一通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还一通气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筒状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烟1,其可包括筒状壳体10、烟嘴盖20、端盖30、雾化组件安装座40、雾化组件50、储液件60、电源组件70、空气开关80以及发光元件90。
烟嘴盖20和端盖30分别封盖于筒状壳体10的两端部,雾化组件安装座40、雾化组件50、储液件60以及电源组件70均位于该筒状壳体10内部。其中,雾化组件安装座40设置于筒状壳体10内的中部位置。雾化组件50设置于雾化组件安装座40上,并介于雾化组件安装座40和烟嘴盖20之间。储液件60设置于雾化组件安装座40上,并包裹在雾化组件50外围。电源组件70设置于雾化组件安装座40和端盖30之间,并与雾化组件50电性连接。空气开关80设置于端盖30内,发光元件90安装于空气开关80上,空气开关80及发光元件90均与电源组件70电性连接。
筒状壳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并采用软性塑胶等材料制成,使得使用者施加一定大小的径向力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模拟真实香烟的触感。可以理解地,筒状壳体10根据需要也可以呈椭圆筒状或其他筒状构造,并也可以采用钢铁等硬质材料制成。
如图5及图6所示,烟嘴盖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诸如硅胶等弹性材料制做而成,其可包括柱状本体21以及分别连接于柱状本体21的环墙23、导引环25和凸缘27。该柱状本体21的直径略大于筒状壳体10对应端部的孔径,以便烟嘴盖20能够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密地嵌置于筒状壳体10的端部中,防止烟液经过烟嘴盖20与筒状壳体10之间的配合间隙往外渗漏。
柱状本体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内端面211、与该内端面211相背的外端面212以及由内端面211贯穿至外端面212的中心通孔210,该中心通孔210可供雾化组件50产生的烟雾由筒状壳体10内部流出到外界。环墙23立设于柱状本体21的内端面211上,并环绕中心通孔210,使得烟液从烟嘴盖20的内端面211周缘流动到中心通孔210的距离被大幅度拉长,从而能够显著地降低烟液从中心通孔210漏出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烟嘴盖20与筒状壳体10配合处的密封性,还可在烟嘴盖20的柱状本体21的外侧壁面上沿周向形成一道环槽214,该环槽214可用于收容从筒状壳体10内壁面与柱状本体21的侧壁面之间的配合间隙渗入的烟液。并且,根据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该环槽214的设置大幅度提高了烟液朝向筒状壳体10对应端端面方向渗透的阻力,从而能够显著地降低烟液从该处渗漏的概率。可以理解地,该环槽21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道,其也可以为间隔设置的两道或两道以上。
导引环25由柱状本体21的内端面周缘朝向靠近雾化组件50的方向伸出,亦即导引环25立设于柱状本体21的内端面周缘。导引环25的前端包括有一个圆锥形导引面。该导引环25的存在,除了方便烟嘴盖20的安装外,还可以增加烟液从筒状壳体10侧壁面流动到中心通孔210的路径,从而提高烟液通过中心通孔210渗出的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缘27可由本体21的外端的侧壁面径向向外伸出,该凸缘27的外径与筒状壳体10的相应端部的外径相当,使得烟嘴盖20嵌置于筒状壳体10时,凸缘27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面相抵接(如图3及图4所示)。凸缘27一个方面可以防止烟嘴盖20伸入到筒状壳体10中过多,另一个方面可以方便烟嘴盖20的取出。
如图7及图8所示,端盖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硬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端盖30可包括底壁31以及结合于该底壁31上的筒状侧壁33。底壁31用于将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封闭,筒状侧壁33用于紧密嵌入到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中,从而将端盖30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相结合。
底壁31上设有通孔313以及入气口314,通孔313贯通该底壁31,从而将端盖30内部与外部连通,以供气体通过该通孔313进入端盖30内部;入气口314位于底壁31的外壁面上,以供气体通过该入气口314进入筒状壳体10内。在一些实施例,底壁31可包括环缘311以及结合于该环缘311上的盖板312,通孔313和入气口314均设置在该环缘311上。环缘311的外径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的外径相当,以便端盖30嵌置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时,该环缘311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的端面相抵。盖板312优选地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以便发光元件90发出光线能够经过透光区域透射出去,模拟真实烟火的效果。通过可透光区域设置,使得该盖板312包括透光部,该透光部可为盖板上部分区域,也可盖板上的全部区域。为使得盖板312经透光更为真实地模拟烟火效果且更美观,盖板312以球面形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筒状侧壁33上设有贯通该筒状侧壁33的内壁面和外壁面的走线缺口334,如图23所示,空气开关80的电气导线81可穿过走线缺口334与电源组件70连接。筒状侧壁33的外壁面上还设有自该外壁面端面向底壁31方向延伸的外导气槽335,该外导气槽335与入气口314相连通,以供气体依次通过入气口314和外导气槽335进入到筒状壳体10内带走烟雾。
筒状侧壁3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有台阶330,台阶位于筒状侧壁33的内壁面上,空气开关80在端盖30内设置在该台阶330上,发光元件90设置于空气开关80朝向底壁31的一侧上。底壁31上的通孔313将端盖30内部的安装空气开关80的台阶330以下的区域与外界连通,从而使得空气开关80带有发光元件90的一侧的气压与大气压保持一致;而且,通孔313的入气还可在端盖30的台阶330以下的区域产生一定的气压触发空气开关80,使用方便。
再如图7及图8所示,筒状侧壁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阶梯轴状,其包括外径较大的第一段331、外径较小的第二段333以及将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3过渡连接的过渡段332。第一段331结合于底壁31的环缘311上,其外径略大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的内径,但小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的外径,以便于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过盈配合。第二段333的外径略小于筒状壳体10的对应端部的内径,其可与过渡段332一道可以起到导引筒状侧壁33安装的作用。
台阶3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形成于过渡段332与第二段333交界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既可以提升空气开关80的支撑强度,又不妨碍端盖30的安装。走线缺口334从第一段331的端面一直延伸至底壁31,用于供与空气开关80相连接的电气导线81穿置。外导气槽335从第一段331的端面一直延伸至底壁31,并与底壁31的入气口314相连通,以令外界空气能够依序经由入气口314、外导气槽335进入到筒状壳体10内部。筒状侧壁3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设有内导气槽336,该内导气槽336位于筒状侧壁33的内壁面上。该内导气槽336从第一段331的端面一直延伸至底壁31,并与底壁31的通孔313相连通,以便部分空气能够经由通孔313进入筒状壳体10内部。
如图9及图10所示,雾化组件安装座4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用于与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相结合的软质本体41,以及用于安装雾化组件50的硬质支座43。该软质本体41中部形成有一个第一中心通孔410,以供硬质支座43嵌置于其中。该雾化组件安装座40采用软质本体41和硬质支座43的搭配,一方面通过软质本体41对其上下两侧空间进行较好地密封隔离,另一个方面通过硬质支座43对雾化组件50提供较好地支撑。
该软质本体41在一些实施例可呈柱状,并可采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该软质本体41包括一个上端面411、一个与该上端面411相背的下端面412以及将上端面412和下端面412相连接的侧壁面413。该第一中心通孔410由该上端面411一直延伸至该下端面412,且其内壁面形成有至少两道间隔布置的环形凸起4101(如图12所示),这些环形凸起4101用于在硬质支座43的第二嵌入部433嵌置于该第一中心通孔410时,与该第二嵌入部433的侧壁面相紧密抵接,提升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该上端面411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一个收容部4110,该收容部4110优选地呈柱状,且与该软质本体41共轴。
一同参阅图11,该软质本体41的下端面412内凹形成有若干个导槽4120,这些导槽4120围绕第一中心通孔410呈放射状均匀分布。每一导槽4120均由侧壁面413横向贯通至第一中心通孔410,以方便空气进入该第一中心通孔4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端面412还可以进一步内凹形成若干容置槽4122,这些容置槽4122可以用来收容胶水,亦即这些容置槽4122可以用来作为点胶槽,其数量可以与导槽4120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导槽4120相交设置,这些容置槽4122与软质本体41的轴线的距离相当。优选地,每一容置槽4122的深度均大于对应导槽4120的深度。容置槽4122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可呈腰形,且与对应的导槽4120呈相交布置。优选地,容置槽4122与对应的导槽4120呈垂直相交布置。容置槽4122的数量优选地为两个以上,以分别对应雾化组件50的正负极导线531(如图17中所示)。
再如图11所示,下端面412还可以进一步围绕第一中心通孔410内凹形成一个环形台阶4123,该环形台阶4123用于与硬质支座43的第二嵌入部433的限位部4330(如图13所示)相配合,将软质本体41与硬质支座43锁死。优选地,该环形台阶4123的表面与导槽4120的槽底表面齐平。
一同参阅图12,该软质本体4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若干个槽孔414,槽孔414由上端面411向下端面412方向延伸,从而槽孔414底部和下端面412之间形成有挡壁415。这些槽孔414的数量与容置槽4122的数量相等,且与这些容置槽4122一一对应设置。槽孔414由上端面411朝向对应的容置槽4122的底面延伸。优选地,每一槽孔414均为盲孔,并由收容部4110的底面朝向对应的容置槽4122的底面延伸,使得槽孔414与对应的容置槽4122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挡壁415。如图17所示,该挡壁415可被雾化组件50的导线531刺透(如图17所示),以便该导线531能够与电源组件70电性连接。挡壁415上被导线531刺透的位置形成有穿刺孔416。被导线531刺透的挡壁415对应的容置槽4122可被点入胶水,对导线531进行固定。可以理解地,由于软质本体41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当导线531穿透挡壁415时,导线531在挡壁415上形成的穿刺孔416是可收缩的小孔。导线531处于该穿刺孔416中时,会被该穿刺孔416的侧壁箍紧,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另外,该挡壁415的设置,还可以避免胶水往槽孔414中溢流,一方面可只需较少的胶量即可固定导线531,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胶水通过槽孔414污染烟液。
槽孔414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优选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至少供雾化组件50的正负极导线531分别穿置。当硬质支座43具有定位柱435时,槽孔414的数量相应的增加,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槽孔414的数量为四个。此时,由于一些槽孔414需要供导线531穿置、一些槽孔414需要供定位柱435穿置,槽孔414围绕第一中心通孔410均匀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任意槽孔414均可以作为该导线531和该定位柱435的穿置孔。也就是说,可以不需要将槽孔41预先指定为导线531和定位柱435的专用穿置孔,为整个电子烟1的组装带来了诸多便利。
再如图12、17所示,每一槽孔414优选地呈柱状,并包括孔径较大的第一孔段4141、孔径较小的第二孔段4143以及将第一孔段4141和第二孔段4143过渡连接的过渡孔段4142;挡壁415形成在该第二孔段4143和容置槽4122之间。第一孔段4141的孔径优选地与硬质支座43的定位柱435的直径相当,或略小于该定位柱435的直径,该第一孔段414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定位柱435伸入到该槽孔414中的长度。该第二孔段4143的孔径小于第一孔段4141的孔径,以减小挡壁415的面积,相应地可以提升挡壁415的弹性力,因此,当导线531穿透挡壁415时,导线531所受到的箍紧力更大,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过渡孔段4142优选地呈圆锥台状,以导引导线531去穿刺挡壁415。
再如图10至图12所示,软质本体41的侧壁面4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径向向外凸设有若干个环形凸起4130,每一环形凸起4130均沿着侧壁面413的周向上布置,相邻环形凸起4130之间形成有间隔,使得整个侧壁面413呈波浪状(如图12所示)。每一环形凸起4130的最大外径均大于筒状壳体10的内径,使得该软质本体41塞入筒状壳体10内时,环形凸起4130与筒状壳体10紧密地抵接在一起,达到优良的密封效果,防止或显著地降低软质本体41上侧的烟液顺着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渗透到软质本体41的下侧。
一同参阅图10及图13至图15,硬质支座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硬质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其可包括第一嵌入部431、本体部432、第二嵌入部433、第二中心通孔434以及一对定位柱435。第一嵌入部431和第二嵌入部433分别用于嵌入到雾化组件50和软质本体41中,该第二嵌入部433主要从软质本体41上端面411嵌入到第一中心通孔410;第二中心通孔434用于将雾化组件安装座40下侧的空气导引到雾化组件50中。该定位柱435用于嵌置于软质本体41的槽孔414中,防止硬质支座43相对于软质本体41沿周向转动。
第一嵌入部431分别连接于该本体部432的两相对端部,该第二中心通孔434依序贯穿该第一嵌入部431、本体部432及第二嵌入部433。该一对定位柱435连接于本体部432上,且在该本体部432上与该第二嵌入部433位于同一端部,该一对定位柱435并分别位于第二嵌入部433的两相对侧。
再一同参阅图10及图13,本体部4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第一端面4321以及一个与该第一端面4321相背的第二端面4322。该第一端面4321的中部内凹形成有一个收容部4323,第一嵌入部431竖立在该收容部4323的底面,第二嵌入部433则竖立在该第二端面4322的中部。收容部432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柱状,其与第二中心通孔434共轴,并可以用于收容储油件60。定位柱435连接于第二端面4322上。
如图14及图15所示,硬质支座4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对穿孔436,该一对穿孔436位于该第二嵌入部433的两相对侧,并设置于本体部432上,用于供雾化组件50的正负极导线531(如图17中所示)分别穿置。该一对穿孔436与该一对定位柱435一道,均匀地分布于第二端面4322的一个围绕在该第二中心通孔434的圆周(如图15所示)上,以分别与软质本体41的槽孔414对应配合。
再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体部4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阶梯轴状,其包括介于第一端面4321和第二端面4322之间、且依序共轴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段4324、第二段4325以及第三段4326。其中,第二段4325的直径与筒状壳体10的内径相当,却大于第一段4324的直径,因而在第一段4324和第二段4325之间形成有一个环形台阶4327(如图10所示),该环形台阶4327可在雾化组件安装座40安装到筒状壳体10中时,供一个筒状治具2的端面抵接,方便雾化组件安装座40的精确安装。
具体地说,就是提供一个如图29所示的筒状治具2,该筒状治具2的内径略大于第一段4324的直径,而外径略小于筒状壳体10的内径。当需要将雾化组件安装座40安装到到筒状壳体10中时,先将该筒状治具2套住该第一段4324,再将雾化组件安装座40对准筒状壳体10的中心通孔往里塞。此时,由于筒状治具2的端面缘抵接在环形台阶4327,雾化组件安装座40受到的筒状治具2的推力在周向上分布非常均匀,可以防止雾化组件安装座40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倾斜、卡死等现象,从而为雾化组件安装座40的精确安装提供了保证。
本体部432的第三段4326的直径小于第二段4325的直径,且与软质本体41的收容部4110的直径相当,第三段4326的轴向长度与收容部4110的深度相当,以便该第三段4326能够较好地嵌置于该收容部4110中(如图16所示)。第三段4326嵌置于收容部4110中时,本体部432的第二段4325紧密地抵接在软质本体41的上端面411上。
再如图13至图15所示,硬质支座43的第二嵌入部433靠近末端处还可包括一个倒钩状限位部4330,该限位部4330沿着第二嵌入部433周向设置,且其直径大于软质本体41的第一中心通孔410的孔径。
如图16所示,该限位部4330到本体部432的下端面4322的距离与软质本体41的收容部4110底面到环形台阶4123的距离相当,以便在第二嵌入部433嵌入到软质本体41的第一中心通孔410中时,限位部4330能够牢靠地倒钩在环形台阶4123上,防止第二嵌入部433从第一中心通孔410中脱离或松动。
再如图14所示,限位部4330的前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个锥形导引部4332,以方便该限位部4330贯穿软质本体41的第一中心通孔410。一同参阅图3可知,该限位部4330的长度与该软质本体41的下端面412到该环形台阶4123的表面的距离相当。如此,当第二嵌入部433嵌设于第一中心通孔410中时,第二嵌入部433的末端凸出于该软质本体41的下端面412,该末端可以阻止电源组件7与软质本体41的下端面412紧贴,为导线531走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防止空间不足对气流通道造成的堵塞现象的产生。
再一同参阅图10、图14及图15,第二嵌入部433的端面中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内凹形成一个凹槽4334,该凹槽4334可由该第二嵌入部433的端面沿平行于第二嵌入部433轴线的方向延伸至限位部4330的上端面附近,并且该凹槽4334在横向上贯穿第二嵌入部433和限位部4330,以便能够与软质本体41的导槽4120相连通(如图16所示),从而令空气能够依序经过导槽4120及凹槽4334进入到硬质支座43的第二中心通孔434中,再通过第二中心通孔434进入到雾化组件50中。
再如图15所示,凹槽4334在第二端面4322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该一对定位柱435的连线相重合。如此设置,则如图16所示,当电子烟1组装好之后,凹槽4334与没有穿置导线531的导槽4120正对,以防止导线531和/或用来固定导线531的胶水凝固后对空气流动的阻碍。如图17所示,当电子烟1组装好之后,穿设有导线531的导槽4120被第二嵌入部433阻隔切断。这样设置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防止空气的高速流动在对导线531和/或胶水的吹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气流长时间的吹动导致的对导线531电气连接部位的损坏,或是使得导线531与胶水之间的结合出现松动,降低胶水的固定效果。
如图18及图19所示,雾化组件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通气管51、导液绳52、发热元件53、定位套筒54以及支撑管55。通气管51的进气端用于套接于硬质支座43的第一嵌入部431上(如图3及图4所示),出气端与烟嘴盖20的中心通孔210正对。导液绳52可采用玻纤材料制成,其横穿于通气管51的侧壁中,且两端露出在外,该露出的端部与储液件60相连接,以通过毛细力的作用将储液件60中的烟液吸入到通气管51内。发热元件53设置在通气管51内并配合在导液绳52上,其主要与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相配合,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上的烟液雾化。定位套筒54套设于通气管51上,且轴向平行通气管51的轴向,为通气管51的特定部位提供结构上的补强。支撑管55嵌置于通气管51的出气端,用于防止通气管51的出气端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51中的流动。支撑管55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子烟1施加径向的挤压力时对储液件60的过分挤压,进而可以避免储液件60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另外,支撑管55并与烟嘴盖20的环墙23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支撑管55上的烟液传递到环墙23上。如图20所示,通气管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细长的圆筒状构造,其可以采用纤维等材料编织制成。通气管51的进气端的孔径略小于硬质支座43的第一嵌入部431的直径,以便能够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于第一嵌入部431上。通气管5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510,该通孔510的孔径与导液绳52的直径相适配,以供导液绳52穿置于其中,导液绳52的相对两端露出在通气管51外。为了方便导液绳52的穿置,通气管51的侧壁上还设有切口512,切口512与通孔510相连通,以供导液绳52横向通过至通孔5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口512在通气管51上位于通孔510上方的位置。
如图21所示,该切口512能够让通气管51被该切口512切开的两部分被扳开一定的角度,使得闭合的通孔510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开口,让导液绳52能够横向放入到该通孔510中,免去了穿孔安装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导液绳52的安装。该切口5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在通气管51上由外向内延伸的横切段5121以及与横切段5121相连接的纵切段5123,该纵切段5123延伸至该两个通孔510中。横切段5121与纵切段5123的夹角优选地为钝角,可以理解地,当该夹角为直角时也可以。
由于通气管51上切口512的设置,使得通气管51的强度有较大程度上的下降,当受到外力(例如,外围的储液件60的压力)的作用下,通气管51出现在切口512处塌陷的概率大幅度增加。为了克服该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定位套筒54,该定位套筒54可套接于通气管51上该切口512所在的位置,以将外界施加在通气管51上切口512所在的位置的力分散到通气管51的其他部位,从而降低外力对通气管51上切口512所在的位置处应力集中。定位套筒54的材质可与通气管51的材质相同,其内径与通气管51的外径相当,长度大于与切口512在通气管51纵向上的最大长度。如此,该定位套筒54能够紧密地套接在通气管51上,并完全包覆住切口52,使得该通气管51的整体抗外力能力大幅度提升。
再如图21所示,发热元件5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金属发热丝,其缠绕在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上,以对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中的烟液进行加热雾化。一同参阅图3、17,发热元件5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根导线531连接,该两根导线531可以分别从通气管51上的两个通孔510伸出到通气管51的外部,导线531再依序贯穿硬质支座43的穿孔436、软质本体41的槽孔414,并刺透槽孔414底部的挡壁415之后,与电源组件70电性连接。
支撑管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其包括第一管段552、与第一管段552相连的过渡管段553、与过渡管段553相连的第二管段554以及与第二管段554相连的抵挡部555。第一管段552的外径略大于通气管51的内径,使得第一管段552能够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穿置于通气管51中。第二管段554的外径略大于第一管段552的外径,过渡管段553的外壁面呈锥形,该过渡管段553以外径较大的一端与第二管段554相连,以将第一管段552与第二管段554过渡连接。支撑管55由于采用第一管段552和第二管段554与通气管51之间的两级过盈配合,使得支撑管55与通气管51更加牢靠。抵挡部555的外径大于通气管51的外径,使得支撑管55完成插入通气管51时,抵挡部555抵挡在通气管51的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管55还可包括连接在第一管段552背向过渡段553的一侧的导引部551,从而该导引部551位于支撑管55的最前端。导引部551呈圆锥形,且其末端外径小于通气管51的孔径,以方便支撑管55对准通气管51的中心通孔。
如图22所示,储液件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筒状,其可以采用储液棉片卷曲而成。再一同参阅图3,储液件60包裹在雾化组件50的外围,并与雾化组件50的导液绳52紧密贴合,使得储液件60中的烟液能够在导液绳52的毛细力的作用下,不停地往通气管51内部传递。储液件60的下端嵌置于硬质支座43的收容部4323中,上端低于雾化组件50的支撑管55的后端面,以防止储液件60堵塞支撑管55的中心通孔。
电源组件7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柱状软包锂电池,其与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供空气流通。空气开关8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扁圆柱状,如图8及图23所示,该空气开关80安装于端盖30内部的台阶330上,并与端盖30的内壁面过盈配合。空气开关80与端盖30的底壁31之间形成一个容腔,该容腔通过通孔313与外界相连通。发光元件9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LED发光二极管,其设置于空气开关80与底壁31相对的表面上。
上述电子烟1在组装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
A.提供雾化组件安装座40以及雾化组件50,并将雾化组件50套设于雾化组件安装座40的硬质支座43的第一嵌入部431上;
B.将与雾化组件50的发热元件53相连接的导线531依序贯穿硬质支座43的穿孔436、软质本体41的槽孔414,并刺透槽孔414底部的挡壁415;
C.往被导线531刺透的挡壁415对应的容置槽4122中点入胶水,密封住挡壁415上被导线531刺透形成的穿刺孔416;
D.提供储液件60,并将储液件60紧密地包裹在雾化组件50的外围;
E.提供筒状壳体10,并利用筒状治具2将雾化组件安装座40、雾化组件50以及储液件60的组合体从筒状壳体10的一端插入到筒状壳体10内部的预定位置;其中,雾化组件安装座40的软质本体41的侧壁面413上的环形凸起4130紧密地抵接筒状壳体10,提升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F.提供烟嘴盖20,并将烟嘴盖20封盖在筒状壳体10的该一端;
G.提供电源组件70,并将电源组件70从筒状壳体10的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插入到筒状壳体10内;
H.将电源组件70与雾化组件50的导线531电性连接;
I.提供端盖30、空气开关80以及发光元件90,并将空气开关80嵌置于端盖30内,并将发光元件90安装于空气开关80与端盖30的底壁31相对的表面上;
J.将空气开关80和发光元件90分别与电源组件70电性连接;
K.将空气开关80、发光元件90以及端盖30三者的组合体嵌入筒状壳体10的该另一端,即完成组装。
其中,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组装雾化组件安装座40,该雾化组件安装座40的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硬质支座43和软质本体41。
S2.将硬质支座43的第二嵌入部433从软质本体41的上端面411嵌入到软质本体41的第一中心通孔410中。
该步骤S2中,在第二嵌入部433嵌入到第一中心通孔410中之前,将第二嵌入部433上的穿孔436对准软质本体41上的槽孔414,以供后续导线531的依次贯穿。软质本体41的第一中心通孔410内壁面上的环形凸起4101紧密抵接第二嵌入部433的侧壁面,以提升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S3.将硬质支座43的本体部432抵接在软质本体41的上端面411上。
该步骤S3中,将硬质支座43的本体部432的第三段4326嵌置于软质本体41上端面411的收容部4110中,本体部432的第二段4325紧密地抵接在软质本体41的上端面411。进一步地,硬质支座43的第二嵌入部433靠近末端处的限位部4330倒钩在软质本体41的下端面412的环形台阶4123上,以将软质本体41与硬质支座43锁死。
下面结合电子烟1的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当使用者在电子烟1的烟嘴处开始吸气时,在电子烟1的内部形成负压。空气开关80感测到负压之后,将电源组件70与雾化组件50的发热元件53导通,发热元件53对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中部分内的烟液进行加热,使得该部分中的烟液雾化。空气开关80同时还可将发光元件90与电源组件70导通,模拟真实吸烟的发光效果。
另外,在电子烟1的内部形成负压同时,一部分外界空气首先经过端盖30的入气口314进入外导气槽335,再通过外导气槽335进入到电子烟1内部。该一部分空气然后沿着电源组件70和筒状壳体1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流动到硬质支座43的中心通孔434中。再通过中心通孔434流入到雾化组件50的通气管51中,最后带着被雾化的烟液依次穿过支撑管55、烟嘴盖20流出到外界,达到了模拟抽烟的效果。
在电子烟1的内部形成负压同时,另一部分外界空气先通过端盖30上的通孔313进入内导气槽336,再由内导气槽336进入到电子烟1的内部,该另一部分外界空气的后续气流走向与上述的一部分外界空气的气流后续气流走向基本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图2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50a,该雾化组件50a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通气管51、导液绳52a、发热元件53、定位套筒54以及支撑管55。通气管51的进气端用于套接于硬质支座43的第一嵌入部431上(如图3及图4所示),并与硬质支座43的中心通孔434相导通。导液绳52a横穿于通气管51的侧壁中,且两端露出在外,该露出的两端与储液件60相连接,以通过毛细力的作用将储液件60中的烟液吸入到通气管51内。该露出的两端优选地按照一端朝上、一端朝下的方式布置,此种布置相较图18所示的两端均超下布置而言,储液件60上部和下部的烟液能够更加均匀地被导液绳52a导引到通气管51中。发热元件53与导液绳52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相配合,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导液绳52a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上的烟液雾化。定位套筒54套设于通气管51上,为通气管51的特定部位提供结构上的支撑。支撑管55嵌置于通气管51的出气端,用于防止通气管51的出气端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51中的流动。另外,支撑管55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子烟1施加径向的挤压力时对储液件60的过分挤压,进而可以避免储液件60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
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50b,该雾化组件50b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通气管51、两条导液绳52b、发热元件53、定位套筒54以及支撑管55。通气管51的进气端用于套接于硬质支座43的第一嵌入部431上(如图3及图4所示),并与硬质支座43的中心通孔434相导通。该两条导液绳52b均横穿于通气管51的侧壁中,且彼此紧邻;该两条导液绳52b的两端均露出在外,每一导液绳52b露出在外的两端均与储液件60相连接,以通过毛细力的作用将储液件60中的烟液吸入到通气管51内。该两条导液绳52b露出的端部优选地按照一条导液绳52b的两端朝上、另一条导液绳52b的两端朝下的方式布置,此种布置相较图24所示的单根导液绳52a一端朝上、一端朝下的布置方式而言,吸烟液的能够更强,且储液件60上部和下部的烟液能够更加均匀地被导液绳52b导引到通气管51中。发热元件53与导液绳52b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相配合,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导液绳52b位于通气管51内部的部分上的烟液雾化。定位套筒54套设于通气管51上,为通气管51的特定部位提供结构上的支撑。支撑管55嵌置于通气管51的出气端,用于防止通气管51的出气端受压变形,而阻碍载有烟雾的空气在通气管51中的流动。另外,支撑管55的存在还可以防止外界对电子烟1施加径向的挤压力时对储液件60的过分挤压,进而可以避免储液件60中的烟液被大量挤压出。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两个导液绳52b中可以只有一个导液绳52b上设置发热元件53。
图2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通气管51c,该通气管51c为了方便导液绳52的穿置,在通气管51c位于通孔510上方的位置还设置有切口512c,该切口512c与通孔510相连通,并具有一定的宽度。该切口512c能够让通气管51被该切口512c切开的两部分被扳开一定的角度,让导液绳52能够横向放入到该通孔510中,免去了穿孔安装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导液绳52的安装。该切口512c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由外向内延伸的横切段5121c以及与横切段5121c相连接的纵切段5123c,该纵切段5123c延伸至该两个通孔510中。
图2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通气管51d,该通气管51d为了方便导液绳52的穿置,在通气管51d位于通孔510上方的位置还设置有切口512d,该切口512d由通气管51d的上端面一直延伸至通孔510,其能够让通气管51d被该切口512d切开的两部分被扳开一定的角度,让导液绳52横向放入到该通孔510中,免去了穿孔安装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导液绳52的安装。
图2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通气管51e,该通气管51e为了方便导液绳52的穿置,在通气管51e位于通孔510下方的位置还设置有切口512e,该切口512e由通气管51d的下端面一直延伸至通孔510,其能够让通气管51e被该切口512e切开的两部分被扳开一定的角度,让导液绳52横向放入到该通孔510中,免去了穿孔安装的麻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导液绳52的安装。
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个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用于电子烟,其包括通气管、横穿在通气管侧壁中的导液绳、以及设置在通气管内并配合在导液绳上的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组件还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嵌置于所述通气管的出气端上,且所述支撑管的轴向平行所述通气管的轴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的过渡管段、与所述过渡管段相连的第二管段以及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的抵挡部;所述抵挡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通气管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段的外壁面呈锥形,该过渡管段以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还包括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背向所述过渡段的一侧;所述导引部呈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与所述导液绳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导液绳穿置在两个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导液绳的相对两端部露出在所述通气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位于所述通孔上方的位置还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包括在所述通气管上由外向内延伸的横切段以及与所述横切段相连接的纵切段,所述纵切段延伸至两个所述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雾化组件还包括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套接于所述通气管上与所述切口相对应的部分。 
9.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壳体、雾化组件安装座、储液件、电源组件、烟嘴盖、端盖以及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烟嘴盖和所述端盖分别封盖于所述筒状壳体的两端部;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雾 化组件、储液件以及电源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筒状壳体内的中部位置,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上,并介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和烟嘴盖之间;所述储液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外围,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和所述端盖之间,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包括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相结合的软质本体以及支撑所述雾化组件的硬质支座;该软质本体中部形成有一个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硬质支座嵌置于该第一中心通孔中; 
所述硬质支座包括第一嵌入部、本体部、第二嵌入部以及第二中心通孔;所述第一嵌入部和所述第二嵌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上、下两侧,并分别嵌入到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软质本体中;该第二中心通孔依序贯穿所述第一嵌入部、所述本体部以及所述第二嵌入部,以将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座下侧的空气导引到所述雾化组件中; 
所述雾化组件的通气管的进气端套接于所述硬质支座的所述第一嵌入部上,所述通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烟嘴盖的中心通孔正对。 
CN201420498010.8U 2014-08-29 2014-08-29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8010.8U CN204091013U (zh) 2014-08-29 2014-08-29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8010.8U CN204091013U (zh) 2014-08-29 2014-08-29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91013U true CN204091013U (zh) 2015-01-14

Family

ID=52259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801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1013U (zh) 2014-08-29 2014-08-29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91013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9474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6029475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组装方法
WO2016029468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6029470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7214880A1 (zh) * 2016-06-15 2017-12-21 孟令红 电子烟
US11564417B2 (en) 2018-05-04 2023-01-31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Heating assembly,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9474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6029475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组装方法
WO2016029468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6029470A1 (zh) * 2014-08-29 2016-03-03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WO2017214880A1 (zh) * 2016-06-15 2017-12-21 孟令红 电子烟
US11564417B2 (en) 2018-05-04 2023-01-31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Heating assembly,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7916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104188113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204180935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104188116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204015123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10420733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安装座
CN204091013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204015122U (zh) 电子烟
CN204180934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安装座
CN204015121U (zh) 电子烟壳体及电子烟
CN104323426A (zh) 电子烟及其组装方法
CN104188114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
CN204070579U (zh) 电子烟及其端盖
CN204180941U (zh) 电子烟及其烟嘴盖组件
CN205695715U (zh) 电子烟
CN104039182B (zh) 电子烟及其吸杆
CN10452289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4023571B (zh) 电子烟及其吸杆
CN207784270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5456047U (zh) 电子烟连接座及电子烟雾化器
CN205567813U (zh) 一种带有多个雾化组件的电子烟
CN105722411B (zh) 雾化器、电子烟及其供油控制方法
CN204070562U (zh) 电子烟用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4188115A (zh) 电子烟壳体、电子烟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烟
CN203121011U (zh) 电子烟及其软质吸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SMOOR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MICROVAPOR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Xixiang Shu Dongcai Industrial Zone No. 16 8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