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6596U -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86596U
CN204086596U CN201420431148.6U CN201420431148U CN204086596U CN 204086596 U CN204086596 U CN 204086596U CN 201420431148 U CN201420431148 U CN 201420431148U CN 204086596 U CN204086596 U CN 204086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backligh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11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311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86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86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865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起。上述导光板,将第二凸起设置于第一凸起上,令入射光可以二次聚光,提高了导光板对光的利用率。此外,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令入射光经由两次散射散发出导光板,较大程度的均衡了导光板出光面各点射出的光线强度,从而提高背光组件出光的均匀性,令背光组件的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日趋智能化,并得到广泛普及,用户对手机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
液晶显示模组是智能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背光组件(简称BLU,Back Light Unit的缩写)又是液晶显示模组中的核心。背光组件由多层膜材组合而成,一般包括:遮光胶层、增光膜、散光膜、导光板、反射膜、LED、胶框等。其中,导光板用于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并且均衡发光面的发光强度。因此,导光板决定了背光组件的发光效果。
然而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由于受到导光板结构的限制,令背光组件的发光均匀性差,且对光线的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各第二凸起与至少一第一凸起均位于主体部的一侧、导光更均匀、调试次数更少、生产效率更高的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起。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的端面为平面且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凸起的端面为平面且位于同一平面。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变大。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上的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逐渐增多。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均为圆柱状,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逐渐变小。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矩阵分布。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的端面均设置所述第二凸起。
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上述的任意一导光板,以及增光膜、散光膜、反射膜,所述增光膜、所述散光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反射膜依次叠加设置。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组件、LCD模组、胶框及遮光胶层,所述背光组件及所述LCD模组均设置于所述胶框内,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及所述LCD模组相抵接,并且所述LCD模组通过所述遮光胶层贴合设置于所述胶框内。
上述导光板,将第二凸起设置于第一凸起上,令入射光可以二次聚光,提高了导光板对光的利用率。此外,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令入射光经由两次散射散发出导光板,较大程度的均衡了导光板出光面各点射出的光线强度,从而提高背光组件出光的均匀性,令背光组件的效果更佳。由于增加了第二凸起,令从导光板散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增强了导光板导光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了对导光板模具的调试次数,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及人力成本。
自入光面到远离入光面的方向,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的分布逐渐密集,保证导光板离入射光光源较远的部分能够充分聚光并散射光线,从而令导光板散出的光线均匀,不会一侧较亮,另一侧较暗。
不同直径的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可保证导光板在离入射光光源较远的部分具有足够多第一凸起及第二凸起,从而使导光板散出的光线均衡性更佳。
柱状的第二凸起,进一步提高第二凸起的聚光率及散射率,令第二凸起的聚光及散射效果均更佳。其中,圆柱状的第二凸起,令入射光的散射更均衡,不易出现死角。
第二凸起远离第一凸起的端面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令导光板更加平整,放置更加稳定。
可以在导光板较暗区域部分的第一凸起上设置第二凸起,通过第二凸起对入射光的聚光及散射,进一步提高导光板导光的均衡性,且令导光板的调整范围更大。
多层凸起的设置,如第三凸起的设置,令导光板的聚光及散射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同样增加了导光板的调整范围,可在需要的位置增设凸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光路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导光板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10的结构示意图及其侧视图。
导光板10具有入光面110,出光面120和反射面130。出光面120与反射面130相对设置,导光板10的反射面130上设有第一凸起200,第一凸起200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起300。
导光板10设置第一凸起200的侧面为平面。根据实际情况,导光板10设置第一凸起的侧面也可以为弧面或者波浪状的弧面、齿形面等。
第一凸起200为圆柱状。导光板10上设置多个第一凸起200,且多个第一凸起200矩阵分布。多个第一凸起200的端面为平面,且均位于同一平面。从导光板10的入光面110开始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第一凸起200的分布密度逐渐变大,且第一凸起200的直径逐渐变小。也可以理解为,靠近入光面110处设置较少数量的第一凸起200,远离入射光面110的一侧设置较多数量的第一凸起200。
根据实际情况,第一凸起200的直径也可以相同,此时,多个第一凸起200之间的间距不同。第一凸起200呈多列排列,多列第一凸起200平行设置。自入光面110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相邻两列第一凸起200之间的距离逐渐递减。每列第一凸起20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自入光面110到相对侧逐渐递增。此外,第一凸起200也可以为其他柱状结构,其横截面可为正六边形、三角形、楔形等。
第二凸起300为圆柱状。多个第一凸起200的端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二凸起300。多个第二凸起300的端面为平面,且均位于同一平面。从导光板10的入光面110开始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第二凸起200的分布密度逐渐变大,第二凸起300的直径逐渐变小,且第一凸200起上的第二凸起300的数量逐渐增多。也可以理解为,靠近入光面110一侧的第一凸起200上的第二凸起300数量较少。
根据实际情况,第二凸起300的直径也可以相同,此时,多个第二凸起300之间的间距不同。第二凸起300呈多列排列,自入光面110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相邻两列第二凸起300之间的距离逐渐递减。每列第二凸起30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自入光面110到相对侧逐渐递增。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凸起200上的第二凸起300的数量也可以相同。每个第一凸起200上也可只设置一个第二凸起300。此外,第二凸起300也可以设置于部分第一凸起200上,此时,靠近入光面110的第一凸起200上不设置第二凸起300,未设置第二凸起300的第一凸起200的自由端的端面可以与第二凸起300自由端的端面平齐。第二凸起300也可以为其他柱状结构,其横截面可为正六边形、三角形、楔形等。第二凸起300也可为锥体,其靠近反射面130一侧的端面较大。或者,第二凸起300也可为其他结构,如锥台等。
需要指出的是,导光板10还可包括多个第三凸起(图未视),多个第三凸起设置于至少部分第二凸起300上,即第三凸起在第二凸起300上分布及第三凸起的形状,与第二凸起300在第一凸起200上的分布及第二凸起300的形状相同。此外,导光板1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三凸起上的第四凸起,并以此类推。即主体部100上可以设置多层凸起,自入光面110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凸起逐渐密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导光板10,以及增光膜、散光膜、反射膜。增光膜、散光膜、导光板10及反射膜依次叠加设置。
本是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光组件、LCD模组、胶框、遮光胶层及外框。背光组件及LCD模组均设置于胶框内,其中,背光组件及LCD模组相抵接,并且LCD模组通过遮光胶层贴合设置于胶框内。胶框容置于外框内。根据实际情况,外框可以省略。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其分别为图1所示的导光板10的光路图以及A处的放大图。
上述导光板10,光自入光面110进入到导光板10内,第一凸起200对其进行第一次聚光,第二凸起300进行第二次聚光,再经由第二凸起300向第一凸起200方向进行第一次散射,第一凸起200向出光面120方向进行第二次散射,散发到导光板10外。
上述导光板10,将第二凸起300设置于第一凸起200上,令入射光可以二次聚光,提高了导光板10对光的利用率。此外,第一凸起部200、第二凸起300令入射光经由两次散射散发出导光板10,较大程度的均衡了导光板10出光面120各点射出的光线强度,从而提高背光组件出光的均匀性,增加了背光组件的效果。由于增加了第二凸起300,令从导光板10散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增强了导光板10导光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了对导光板10模具的调试次数,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及人力成本。
自入光面110到远离入光面110的方向,第一凸起200及第二凸起300的分布逐渐密集,保证导光板10离入射光光源较远的部分能够充分聚光并散射光线,从而令导光板10散出的光线均匀,不会一侧较亮,另一侧较暗。
不同直径的第一凸起200及第二凸起300可保证导光板10在离入射光光源较远的部分具有足够多第一凸起200及第二凸起300,从而使导光板10散出的光线均衡性更佳。
柱状的第二凸起300,进一步提高第二凸起300的聚光率及散射率,令第二凸起300的聚光及散射效果均更佳。其中,圆柱状的第二凸起300,令入射光的散射更均衡,不易出现死角。
第二凸起300远离第一凸起200的端面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令导光板10更加平整,放置更加稳定。
可以在导光板10较暗区域部分的第一凸起200上设置第二凸起300,通过第二凸起200对入射光的聚光及散射,进一步提高导光板10导光的均衡性,且令导光板10的调整范围更大。
多层凸起的设置,如第三凸起的设置,令导光板10的聚光及散射效果进一步提高,且同样增加了导光板10的调整范围,可在需要的位置增设凸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起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的端面为平面且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凸起的端面为平面且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密度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上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起,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上的所述第二凸起的数量逐渐增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均为圆柱状,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开始到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凸起及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矩阵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起的端面均设置所述第二凸起。
9.一种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任意一导光板,以及增光膜、散光膜、反射膜,所述增光膜、所述散光膜、所述导光板及所述反射膜依次叠加设置。
10.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组件、LCD模组、胶框及遮光胶层,所述背光组件及所述LCD模组均设置于所述胶框内,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及所述LCD模组相抵接,并且所述LCD模组通过所述遮光胶层贴合设置于所述胶框内。
CN201420431148.6U 2014-07-31 2014-07-31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6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1148.6U CN20408659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1148.6U CN20408659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86596U true CN204086596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114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6596U (zh) 2014-07-31 2014-07-31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865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575A (zh) * 2018-11-12 2019-04-05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1575A (zh) * 2018-11-12 2019-04-05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75882A (zh) * 2018-11-12 2020-05-19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
CN111208599A (zh) * 2018-11-12 2020-05-29 安徽亦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v型槽的导光板
CN109581575B (zh) * 2018-11-12 2020-11-27 佛山市南海精置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8503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扩散板
CN101118337B (zh) 光学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光学板的背光模组
CN10348648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757335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显示终端
CN203337958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676940U (zh) 一种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03416U (zh) 液晶显示屏背光源装置
TWM466278U (zh) 薄型化直下式led背光模組
CN205427225U (zh) 一种低功耗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屏
CN202419489U (zh) 一种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293576A (zh) 具有集光、光扩散及光反射功能的扩散板
CN201439904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
CN108167683A (zh) 复合扩散板及超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7561628A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
CN202791597U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086596U (zh) 导光板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组件、液晶显示模组
CN103196097B (zh) 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光源的led二次柱面透镜
CN202049253U (zh) 具有棱镜功能的液晶显示器led背光模组导光板
CN203025376U (zh)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02629831U (zh) 背光模组
CN201795430U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的直下式导光板
CN205880445U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281272A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CN20374576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203365862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Zhongkai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No. 23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3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Jiangbei Road No. 21 Yunshan Yunshan Industrial Zone No. nine TCL

Patentee before: TCL DISPLAY TECHNOLOGY (HUIZHOU)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