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9608U -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9608U
CN204079608U CN201420572602.XU CN201420572602U CN204079608U CN 204079608 U CN204079608 U CN 204079608U CN 201420572602 U CN201420572602 U CN 201420572602U CN 204079608 U CN204079608 U CN 204079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ayer
skeleton
water body
floating wet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726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小治
陈开宁
张启超
孙淑雲
张雷
王兆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205726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9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9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96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系统尤其是基于常绿狐尾藻和粉叶沿阶草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由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生长基质系统和水生植物群落三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1)解决了硬质骨架遇外力易变性或折断,同时浮体材料直接暴露于水体景观差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2)利用生长基质系统可同步解决植物材料进行水体修复过程中植物材料生长植物营养匮乏和植物根系受污胁迫的难点问题;(3)新型植物材料修复方法解决植物材料冬春季节失绿、生物量小纳污能力低、水体复氧效率低和冬春观赏性差的难点问题。

Description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重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用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特别是涉及养殖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的农村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不仅满足水质明显提升,而且满足河道景观设计上的需求。
背景技术
经专利检索和文献查阅,我国现有的漂浮湿地专利(CN 201962124 U,一种人工漂浮湿地;CN 100479649,一种植物浮岛及构造方法;CN 102963984 A:一种配备充气式筏体的生态浮岛装置; CN100584197C一种生态浮岛)骨架结构和浮体结构多采用分离式设计。其结构明显的缺陷在于水面占据面积增大,所采用的骨架材料如竹子或木杆或塑料管、钢筋等类似的材料属硬质骨架,由于其缺乏柔韧性,遇风浪、水流等冲击易弯曲变形甚至折断。另外,它们浮体材料多采用气浮式、泡沫或浮球等,充气式浮体必须定时补足气源。而泡沫或浮球材料由于其暴露在水体景观效果差,还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这作为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漂浮材料由于长期缺乏管理等因素散留在水面易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经专利检索,目前公开的专利(CN 201962124 U,一种人工漂浮湿地;CN 103141283 A,一种水生植物的悬浮种植方法;)生态修复涉及的植物材料采用的普通常见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芦苇、睡莲、荷花、金鱼藻等一般难于越冬,冬春季节基本无生物量,植物体残留的污染物又经过腐烂过程进入水体,造成水面的二次污染。
再者,以水生植物作为净化材料必须考虑一下这个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氮磷营等养物质为水体含量的数倍到几十倍,一般水体氮磷不足于维持植物生长需求,植物生长易产生营养不良等状况。在考虑植物生长的剔除水体污染物的同时必须考虑需要植物体维持足够的生物量基础才能发挥其水质净化的功能。另外植物对污染物有一定的耐污极限,重污染水体限制植物正常生长。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多年生漂浮植物。原产南美洲,阿根延、巴西、乌拉圭、智利等,现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株。高50~80厘米。雌雄异株花期7~8月,四季常绿,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吸收水体氮磷营养数量可观,可用于一般河道水质净化为目的的生态修复的植物材料。
粉叶沿阶草(Ophiopogon chingii var. glaucifolius),多年生的湿生植物。耐阴性强,植株低矮,根系发达,叶一般也较宽,宽0.5-2厘米,花期5-7月数量多景观效果极佳。生长快且生物量高,四季常绿,冬春季节仍能保持常绿。耐寒在-10~40高温下均可正常生长,耐淹水,在短期暴雨和洪水期间淹水一周左右仍能正常生长,是一种理想的以景观为目的生态修复材料。
针对目前已公开的专利或文献的报道,漂浮湿地结构设计和提供植物材料的进行生态修复方法尚未能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简约化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提供一种高效去除水体氮磷、COD等污染物同时景观优美四季常绿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生态浮岛系统。重点解决重度农村生活污水及家禽养殖过程中排放污水低成本处置的一种技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包括: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所述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包括骨架和浮体,所述骨架包括由中空管制成的环形结构,所述浮体为填充在中空管内的泡沫颗粒;生长基质系统,所述生长基质系统包括骨架下垫面和位于所述骨架下垫面上方的基质材料系统,所述骨架下垫面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下方,所述基质材料系统包括水平方向铺设的两层水污染防护层、两层缓冲层和基质营养层,所述基质营养层设在所述两层缓冲层之间,所述两层缓冲层设在所述两层水污染防护层之间;水生植物群落系统,所述水生植物群落系统包括漂浮植物种植区和景观植物种植区,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中空管制成的环形结构内,所述景观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基质材料系统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所采用骨架系统的浮体结构充分考虑植物不同水深条件下对水下光强的要求,可自由调节浮岛整体在水中的悬浮深度。水生植物群落充分考虑到植物净化效率及冬春常绿和自然越冬的需求,进行科学地植物配置。基质材料选用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营养需求和水体污染胁迫等因素。生态浮岛植物生长过程,尤其是景观植物生长过程中容易因营养贫乏、水体重金属、有机物污染胁迫等因素生长受限,植物体直接置于水中生长易产生植物矮小、叶子失绿等不良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质能足够滤掉水体大部分污染物而保障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同时提供足够的氮磷营养物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其中,所述骨架系统采用框架结构和浮力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采用新发展的材料--包塑金属软管来制作骨架系统。其具备两大优势1. 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能,具备防护水流、风浪、船舶等机械碰撞的能力。2.中空结构,具备填充适量泡沫颗粒以满足不同浮岛浮力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骨架由直径为3~10cm 的包塑金属软管材料组成两层环形结构,两层环形结构之间包括连接结构,其中优选的直径为3~5cm包塑金属软管;所采用的的包塑软管的机械强度要求自然弯曲在100~500mm,最大轴向拉力在300~800kg,优选的机械强度自然弯曲约250~300mm,最大轴向拉力为400~500kg。
优选的,所述泡沫颗粒为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或聚苯稀树脂材料制成的泡沫颗粒;其泡沫颗粒粒径在3~15mm,优选粒径范围为5~8mm;泡沫颗粒的填充量为按照包塑金属软管内部总容量的20~50%。具体考虑到调节浮体在水柱中不同的淹水高度可考虑适当增加或减少泡沫颗粒的填充量。
优选的,所述相邻的水污染防护层、缓冲层和基质营养层之间用金属网筛隔开。即基质材料组成采用三层独立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水污染防护层主要由高吸附性能的滤料组成,以过滤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物,优选聚苯烯树脂滤料组成,其厚度在2~5mm,而其中滤料足以滤掉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所述缓冲层,主要由一般的吸附材料构成,以二次过滤水体污染物和对水体营养物缓冲供给作用,即:进一步去除水体经滤料后残留的少量污染物,同时吸附并浓缩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然后缓慢释放进入内部基质中供植物根系吸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远高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需求,优选竹炭;所述基质营养层采用无污染的河泥、农田土壤或草炭等,为景观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优选的,骨架下垫面采用多层立体网状结构设计思路,保证景观植物幼苗期的成活。所述骨架下垫面采用多层立体网状结构设计,其材料可由PVC或金属丝制成;其下层网网眼一般高于上层网眼大小;其中,围网规格网眼采用0.1~2mm,上层网眼大小采用5~20mm,围网总高度10~50mm;优选规格为下层网眼0.5~1mm,上层围网网眼尺寸为10~15mm,围网总高度为30~40mm。其功能主要为基质材料和景观植物提供载体。多层网状设计优势:当种植植物时,在多层种植网中添加基质材料,然后在其中的网孔中定植植物幼株。该种植网克服其它专利中采用的单纯尼龙网等不能固定植物根系的缺陷,提高了植株抗水力冲击机械破坏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由四季常绿型的水质净化佳的绿狐尾藻组成,所述景观植物种植区由景观效果好的粉叶沿阶草组成。
其中,水生植物群落配置,采用水质净化和景观优美相互独立的设计思路。水质净化功能定位为在漂浮植物,优选为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其显著的水质净化优势:其生长速度快、生物量高、四季常绿。更为重要的是其对水体透明度无要求,在氮磷重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水体溶解氧低甚至CODMn达到数百的水体仍可旺盛生长。其繁殖方式可选用绿狐尾藻的断枝、地下茎及根均可作为其种植的繁殖体进行水面种植;其种植盖度设计考虑到水质净化足够的生物量和生态工程即时效的需求,在浮岛的种植盖度一般为15~50%,优选30~40%。
其中景观优美植物搭配设计,优选季相交叉四季均有景观效果的粉叶沿阶草(Ophiopogon chingii)其定植以直接移栽幼苗方式至基质骨架下垫面下层的多层种植网的基质中。其种植盖度设计考虑到水质净化足够的生物量和生态工程即时效的需求,在浮岛的种植盖度一般为35~70%,优选50~60%。
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种基于常绿狐尾藻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漂浮湿地单元的构建
(1)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的制作:选择直径为2~5cm包塑金属管制成两层环形结构和两层环形结构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结构,形成骨架,然后再向金属管内填充泡沫颗粒,填充量大小占到总管内体积20~50%;
(2)骨架下垫面的安装:在骨架下端安装PVC材料制作的骨架下垫面,骨架下垫面采用20mm厚的2层网来承载基质填料;
(3)基质材料层的填充:首先在骨架下垫面的底层网铺上一定聚苯烯树脂滤料作为水污染防护层,然后在其上铺设活性炭作为缓冲层,最后在其上铺上草炭作为基质营养层;
(4)水生植物的种植:漂浮植物,直接将绿狐尾藻断枝或整株幼苗直接散播到两层环形结构之间,盖度控制在30~40%;景观植物将幼苗直接种植在基质材料层中,在种植幼苗后基质表层覆盖活性炭作为缓冲层,在活性炭上层覆盖聚苯烯树脂滤料作为水污染防护层,至此完成景观植物基质填料的组装和植物的定植,种植密度控制在3~5株/m2
二、漂浮湿地构建:将种植好的漂浮湿地单元用脚桩固定,然后根据实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对漂浮湿地单元进行布局,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漂浮湿地。
优选的,所述步骤(4)后还包括在初期由骨架中空管内泡沫颗粒填充量的大小调节淹水水位高低,保障植物最少1/3植株体暴露于空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1)采用简约型骨架浮体一体化的漂浮湿地单元设计。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韧性,在防风浪及水流机械破坏方面效果明显改善,可作为永久性的骨架设施无需定期维护不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针对现存中骨架材料竹竿、浮体材料泡沫、塑料管材易损,且可能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问题,本专利优势可重点解决硬质骨架遇外力易变性或折断缺陷,同时解决浮体材料直接暴露于水体景观差且损坏后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难点问题。
(2) 基质材料采用外部水污染防护层、中间缓冲层、内部基质营养层三层独立结构系统。具备从水体滤掉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防护功能和源源不断从水体浓缩氮磷等营养物质供给植物生长功能。针对水体氮磷营养低不足以持续维持植物高生物量的生长需求和水体大量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造成植物根系生长胁迫问题,本专利提供的基质材料三层独立系统的设计结构可同步解决植物材料植物营养匮乏问题和植物根系受污胁迫的难点问题。
(3)引入全新植物材料及其修复技术。重点解决一般水生植物冬春季节失绿、生物量小纳污能力低、水质净化效率和冬春观赏性差的难点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新的框架结构和浮力结构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引入的高效且景观优美的四季常绿型植物材料(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和粉叶沿阶草(Ophiopogon chingii var. glaucifolius))进行生态修复,为目前我国漂浮湿地的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漂浮湿地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基质材料层部分放大后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绿狐尾藻种植区,2. 粉叶沿阶草种植区, 3. 骨架下垫面,4.脚桩,  5. 基质材料层,6. 骨架,7. 水污染防护层,8. 缓冲层,9. 基质营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利用绿狐尾藻+粉叶沿阶草组合漂浮湿地治理重度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一、漂浮湿地单元的构建,主要包括骨架制作、多层网状下垫面安装、基质填料填充和水生植物移栽。
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的制作。选择直径为3~5cm包塑金属管制成两层环形结构和两层环形结构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结构,形成骨架6。其中内外两层环形结构之间为绿狐尾藻种植区1,基质营养层9上方、内层环形结构以内为粉叶沿阶草种植区2,具体尺寸大小依据实际需要而定。然后再向金属管内填充泡沫颗粒,填充量大小占到总管内体积40%左右。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兼具固定结构和浮体功能,利用具备一定柔性的且中空的刚性硬质材料来制成一定形状骨架结构,再利用泡沫颗粒填充到中空的骨架材料中从而获得足够的浮力来支撑整个结构。采用新发展的材料--包塑金属软管来制作骨架系统。其具备两大优势:一、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能,具备防护水流、风浪、船舶等机械碰撞的能力。二、中空结构,具备填充适量泡沫颗粒以满足不同浮岛浮力需求。所采用的的包塑软管的机械强度可以为机械强度自然弯曲约250~300mm,最大轴向拉力为400~500kg。
 骨架下垫面3的安装。在骨架6下端安装PVC材料制作的多层定植网(骨架下垫面3)。定植网采用20mm厚的2层网来承载基质填料,具体网眼和高度大小依据幼苗的尺寸进行调整。
 基质材料层5的填充。首先在骨架下垫面3的底层网铺上一定聚苯烯树脂滤料作为水污染防护层7,然后在其上铺设活性炭作为缓冲层8,最后在其上铺上草炭等作为基质营养层9,最后完成景观植物生长的基质材料部分,如图1中标记5。水污染防护层7主要由高吸附性能的滤料组成,其中滤料足以滤掉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中间的缓冲层8,主要由一般的吸附材料构成,可以为竹炭等,其功能为起到二次过滤水体污染物和水体营养物缓冲供给作用,即:进一步去除水体经滤料后残留的少量污染物,同时吸附并浓缩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然后缓慢释放进入内部基质中供植物根系吸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远高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需求。内层主要为基质营养层9,其材料可采用无污染的河泥、农田土壤、草炭等,为景观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水生植物的种植。漂浮植物,优选为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 Verdc.)。直接将绿狐尾藻断枝或整株幼苗直接散播到图1中绿狐尾藻种植区1中,盖度控制在40%左右。景观植物优选季相交叉四季均有景观效果的粉叶沿阶草(Ophiopogon chingii),将幼苗直接种植在粉叶沿阶草种植区2,即基质材料层5中(多层植物网上的基质中),在种植幼苗后基质表层覆盖2mm活性炭,在活性炭上层覆盖2mm的聚苯烯树脂滤料,至此完成景观植物基质填料的组装和植物的定植。在初期适当调节淹水水位高低,保障植物最少1/3植株体暴露于空气中种植密度控制在3~5株/m2
二、漂浮湿地构建. 将种植好的漂浮湿地单元用脚桩4固定,然后根据实际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形状和大小对漂浮湿地单元进行布局,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漂浮湿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漂浮湿地构建技术简化了漂浮湿地单元的设计,增强了漂浮湿地运行过程中抗击风浪冲刷、夏季暴雨瞬间暴涨水流的冲击力,也同时避免了浮体材料的外漏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更为重要的是提供的基质系统可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生长胁迫问题,确保湿地植物材料拥有足够的生物量保障了它的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植物材料四季常绿提升了景观效果,夏季河水暴涨植物淹水胁迫的抗逆性极佳,降低漂浮湿地维护成本。
实施案例1:浙江嘉兴某养殖废水农村河道生态治理
浙江嘉兴养猪废水排放的农村河道,河道底部常年淤积大量的猪粪便和黑臭底泥,水体极度厌氧,水体透明度不足20cm,COD严重超标,属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水草、鱼虾等几乎绝迹。在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经底泥疏浚后,需对水体进行先期生态恢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漂浮湿地构建技术,在河道总宽度50%的水域构建漂浮湿地。
(1)首先选择直径为3cm的包塑金属管为骨架材料,金属管内部填充粒径为3cm的泡沫颗粒40%。制成方形的漂浮湿地单元结构框架。 
(2)在框架底部固定PVC材质的多层种植网。种植网的网眼选择下层选择0.5mm尼龙网上层选择10mm网眼的双层网来做下垫面。然后在多层网底部铺3mm的聚苯烯树脂滤料,然后中间铺设2mm的活性炭,最后在活性炭上铺上10mm的草炭。
(3) 在内环多层植物网上按照5株/m2的种植密度将粉叶沿阶草种植在草炭层中,沿阶草选择株高在5~8cm的幼苗进行统一种植。在种植幼苗后基质表层覆盖2mm活性炭,在活性炭上层覆盖2mm的聚苯烯树脂滤料,至此完成景观植物基质填料的组装和植物的定植。然后利用绿狐尾藻的断枝或植株体直接移栽散播到水面漂浮湿地单元的外环(图1中的1部分)。至此完成漂浮湿地基本单元的构建。
(4)根据河道的实际宽度的深度,选择河道水深在>50cm的水域布置漂浮湿地单元,按照河道水域50%的盖度和河道宽度实际尺寸对基本单元进行拼接。最后完成漂浮湿地的构建。
 上述绿狐尾藻选择种植的时间多为10~11月份,而景观植物粉叶沿阶草种植选择在3~4月进行种植。种植过程中淹水高度不超过总种植高度的2/3。经连续6个月的跟踪分析,发现有绿狐尾藻+粉叶沿阶草铺设的漂浮湿地河段,水体透明度提高至50~70cm,水体溶解氧在5mg·L-1 ,水体无明显的黑色漂浮物,水体恶臭味明显减弱,局部地区补种的黑藻等沉水植物生长茂盛,枝叶伸展至水面,水体透明度提高至60~100cm。而仅有疏浚的对照区,河道水体透明度不足30cm,水体溶解氧不足1 mg·L-1,水面局部聚集黑色有机漂浮物。更重要的是在夏季,绿狐尾藻生长旺盛,在30天左右生物量覆盖度可由50%成长至90%以上,及时进行打捞后。冬季绿狐尾藻和粉叶沿阶草仍生长旺盛,水体富氧能力和氮磷污染物的移除能力仍保持高效且景观效果极佳。
实施案例2:浙江嘉兴某重污染农村断头浜河道治理。
浙江嘉兴海宁农村生活废水排放的断头浜河道,河道底部常年淤积大量的黑臭底泥,水体极度厌氧,水体透明度不足30cm,COD严重超标,属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水草、鱼虾等几乎绝迹。在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经底泥清淤后,需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漂浮湿地构建技术,在河道总宽度60%的水域构建漂浮湿地。
(1)首先选择直径为3cm的包塑金属管为骨架材料,金属管内部填充粒径为3cm的泡沫颗粒40%。制成方形的漂浮湿地单元结构框架。 
(2)在框架底部固定PVC材质的多层种植网。种植网的网眼选择下层选择0.5mm尼龙网上层选择10mm网眼的双层网来做下垫面。然后在多层网底部铺3mm的聚苯烯树脂滤料,然后中间铺设2mm的活性炭,最后在活性炭上铺上10mm的草炭。
(3) 在内环多层植物网上按照5株/m2的种植密度将粉叶沿阶草种植在草炭层中,沿阶草选择株高在5~8cm的幼苗进行统一种植。在种植幼苗后基质表层覆盖2mm活性炭,在活性炭上层覆盖2mm的聚苯烯树脂滤料,至此完成景观植物基质填料的组装和植物的定植。然后利用绿狐尾藻的断枝或植株体直接移栽散播到水面漂浮湿地单元的外环(图1中的1部分)。至此完成漂浮湿地基本单元的构建。
(4)根据河道的实际宽度的深度,选择河道水深在>50cm的水域布置漂浮湿地单元,按照河道水域50%的盖度和河道宽度实际尺寸对基本单元进行拼接。最后完成漂浮湿地的构建。
 上述绿狐尾藻选择种植的时间多为10~11月份,而景观植物粉叶沿阶草种植选择在3~4月进行种植。种植过程中淹水高度不超过总种植高度的2/3。经连续6个月的跟踪分析,发现有绿狐尾藻+粉叶沿阶草铺设的漂浮湿地河段,水体溶解氧在5~7mg·L-1 ,水体部分河段进行种植金鱼藻,金鱼藻生长旺盛,水域水体透明度提高至60~80cm。而仅有疏浚的对照区,河道水体透明度不足30cm,水体溶解氧不足2mg·L-1

Claims (8)

1.一种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所述骨架浮体一体化系统包括骨架和浮体,所述骨架包括由中空管制成的环形结构,所述浮体为填充在中空管内的泡沫颗粒;
生长基质系统,所述生长基质系统包括骨架下垫面和位于所述骨架下垫面上方的基质材料系统,所述骨架下垫面连接在所述骨架的下方,所述基质材料系统包括水平方向铺设的两层水污染防护层、两层缓冲层和基质营养层,所述基质营养层设在所述两层缓冲层之间,所述两层缓冲层设在所述两层水污染防护层之间;
水生植物群落系统,所述水生植物群落系统包括漂浮植物种植区和景观植物种植区,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中空管制成的环形结构内,所述景观植物种植区位于所述基质材料系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由直径为3~5cm的包塑金属软管材料组成两层环形结构,两层环形结构之间包括连接结构,所采用的的包塑软管的机械强度要求自然弯曲在250~300mm,最大轴向拉力为400~50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颗粒为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苯稀树脂材料制成的泡沫颗粒;其泡沫颗粒粒径在5~8mm;泡沫颗粒的填充量为按照包塑金属软管内部总容量的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水污染防护层、缓冲层和基质营养层之间用金属网筛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污染防护层主要由聚苯烯树脂滤料组成,其厚度在2~5mm;所述缓冲层主要由竹炭组成;所述基质营养层主要由无污染的河泥、农田土壤或草炭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下垫面采用多层立体网状结构设计,其材料可由PVC或金属丝制成;其下层网网眼一般高于上层网眼大小;其中,围网规格网眼采用0.1~2mm,上层网眼大小采用5~20mm,围网总高度10~50mm;上层围网网眼尺寸为10~15mm,围网总高度为30~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植物种植区由四季常绿型的水质净化佳的绿狐尾藻组成,所述景观植物种植区由景观效果好的粉叶沿阶草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狐尾藻种植盖度一般为30~40%,所述粉叶沿阶草种植盖度为50~60%。
CN201420572602.XU 2014-10-04 2014-10-04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9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2602.XU CN204079608U (zh) 2014-10-04 2014-10-04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72602.XU CN204079608U (zh) 2014-10-04 2014-10-04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9608U true CN204079608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7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7260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9608U (zh) 2014-10-04 2014-10-04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96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2117A (zh) * 2014-10-04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2117A (zh) * 2014-10-04 2015-03-1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4402117B (zh) * 2014-10-04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3451A4 (en) Method for landscape water body regulation and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urban and peripheral high-water-tabl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s
CN101830565B (zh) 一种可升降植物沉块与浮块立体耦合净化水质的装置
CN104402117B (zh)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3880257B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694895U (zh) 一种立体耦合净化水体的装置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104986860A (zh) 一种无动力净化河水的生态处理工艺
CN105330107A (zh) 一种城市河涌水质净化系统与净化方法
CN107585874A (zh) 一种污水生态处理装置、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9231472B (zh) 城市及周边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景观水体调控及生态净化方法
CN103382056B (zh) 一种沉水植物快速建群装置
CN201942568U (zh) 生化膜自动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209797586U (zh) 一种生态沉床系统
CN103960193A (zh)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松江鲈鱼繁养水处理系统及运作管理方法
CN203683234U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
CN102060384B (zh) 一种除磷抑藻的“水下草坪”及构建方法
CN110803771A (zh) 一种河湖岸带生态缓冲系统
CN204079608U (zh)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
CN105217893B (zh) 一种斜底式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
CN111547857A (zh) 一种综合处理丘陵地区农村雨污的生态系统
CN106587348A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体净化系统的施工方法
CN102172192B (zh) 用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沙漠的方法
CN211056802U (zh) 复合污染型支浜水体汇流前动态治理结构
CN103214094A (zh) 一种固定式复层网托浮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