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3135U - 鼻炎电子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鼻炎电子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73135U CN204073135U CN201420619987.0U CN201420619987U CN204073135U CN 204073135 U CN204073135 U CN 204073135U CN 201420619987 U CN201420619987 U CN 201420619987U CN 204073135 U CN204073135 U CN 204073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nasal obstruction
- retaining collar
- diode
- electrode ret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左鼻塞及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激光管,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气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体积小、方便操作、无副作用、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
背景技术
鼻炎在临床出现频率比较高、发病人群范围广且数量多,并能引起多种鼻炎并发症;现有的鼻炎治疗仪是通过纳米的软激光修复受损鼻粘膜组织,提高鼻组织排毒代谢和自然免疫能力,改善鼻腔通气状态,缓解鼻过敏反应,但这种鼻炎治疗仪价格昂贵,结构太过复杂,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对人体容易产生有副作用,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
其技术方案是: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左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左激光管,左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口;所述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右激光管,右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口;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电容、集成电路、变压器、三极管、二极管、电池和开关,电池的正极通过开关与可调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变压器初级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集成电路的4脚及集成电路的8脚相连接,可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一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二基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及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第一左电极环及第一右电极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开端与第二左电极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闭端与第二右电极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开端与右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闭端与左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集成电路的7脚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2脚、集成电路的6脚及第二电容的正极相连接,集成电路的5脚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的3脚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及继电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集成电路的1脚、继电器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左激光管的负极及右激光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
其中,所述左鼻塞和右鼻塞的较细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状结构。所述左激光管及右激光管均为激光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端露出在左鼻塞和右鼻塞的端部外。所述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所述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体积小、方便操作、无副作用、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电路板2、左鼻塞3和右鼻塞4,左鼻塞3和右鼻塞4分别与电路板2电连接,所述左鼻塞3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左激光管31,左激光管31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孔32,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左电极环33和第二左电极环34,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口35;所述右鼻塞4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右激光管41,右激光管41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孔42,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右电极环43和第二右电极环44,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口45;所述电路板2包括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电容、集成电路、变压器、三极管、二极管、电池和开关,电池DC的正极通过开关K与可调电阻R0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变压器B初级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集成电路IC的4脚及集成电路IC的8脚相连接,可调电阻R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第一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T1的第二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变压器B初级的另一端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一端与第一电位器W1的一静端相连接,变压器B次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器W1的另一静端、第一左电极环33及第一右电极环43相连接,第一电位器W1的动端与继电器第一触点J-1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J-1的常开端与第二左电极环34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J-1的常闭端与第二右电极环44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第二触点J-2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J-2的常开端与右激光管41的正极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J-2的常闭端与左激光管3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及集成电路IC的7脚相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W2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电位器W2的另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W2的动端与集成电路IC的2脚、集成电路IC的6脚及第二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集成电路IC的5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IC的3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及继电器J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池DC的负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集成电路IC的1脚、继电器J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左激光管31的负极及右激光管4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IC的型号为NE555。所述左鼻塞3和右鼻塞4的较细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状结构。所述左激光管31及右激光管41均为激光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端露出在左鼻塞3和右鼻塞4的端部外。所述第一左电极环33和第二左电极环34的间距为5—10毫米,所述第一右电极环43和第二右电极环44的间距为5—10毫米。
制作本实用新型时,按电路制作好电路板并安装在一壳体1内,连接左鼻孔塞2和右鼻孔塞3即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池DC采用6V的可充电电池,
所述可调电阻R0的阻值采用10K,第一电阻R1的阻值采用5.1K,第二电阻R2的阻值采用510Ω,第三电阻R3的阻值采用51Ω,第四电阻R4的阻值采用1K,第五电阻R5的阻值采用1K,第六电阻R6的阻值采用2K;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的型号均采用1N4007;所述第一三极管T1为单结三极管,其型号采用BY33;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型号采用8050;所述第一电位器W1的阻值采用100K,第二电位器W2的阻值采用470K,第一电容C1的容量采用0.047u,第二电容C2为电解电容,其容量采用100u,第三电容C3的容量采用0.01u;所述变压器B选用初级输入电压为6V、次级输出电压为1—3KV的升压式小功率变压器。所述开关K的手柄、第一电位器W1的旋钮、第二电位器W2的旋钮及可调电阻R0的的旋钮均露出在壳体1的外部,方便调节。
使用时,分别将左鼻塞3和右鼻塞4或其一塞入鼻孔,开启电路板2上的开关K即可,左鼻塞3中的左气孔32、左气口35通过左鼻塞3的内腔相通,右鼻塞4中的右气孔42、右气口45通过右鼻塞4的内腔相通,方便患者在治疗时用鼻呼吸;这时,电池DC为电路板提供电源,由集成电路IC、第五电阻R5、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二电位器W2、第二电容C2及第三电容C3组成的间歇振荡器工作,驱动继电器J间歇吸合与释放;同时,由第一三极管T1、可调电阻R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三电阻R3组成的振动器工作,其输出脉冲通过第四电阻R4、第二三极管T2的放大后驱动变压器B输出高压脉冲;电池电源经第六电阻R6限流,通过继电器第二触点J-2驱动左激光管31和右激光管41交替发光,对患者鼻内进行激光刺激治疗;变压器B输出的高压脉冲经第一电位器W1幅度调整后,经继电器第一触点J-1交替输送至第一左电极环33、第二左电极环34与第一右电极环43、第二右电极环44对患者鼻内壁进行脉冲刺激治疗。如电路所示,左鼻塞3和右鼻塞4的激光与电脉冲治疗是相互交替进行的,有利于减轻患者治疗时产生的不适感。所示第四二极管D4为保护集成电路而设计。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体积小、方便操作、无副作用、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
Claims (4)
1.鼻炎电子治疗仪,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电路板、左鼻塞和右鼻塞,左鼻塞和右鼻塞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左激光管,左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左气口;所述右鼻塞为一端粗、另一端细且内设空腔的圆柱状结构,细端的端部设有右激光管,右激光管外围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孔,细端外部设有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其粗端的端部设有与其空腔相通的右气口;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电容、集成电路、变压器、三极管、二极管、电池和开关,电池的正极通过开关与可调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变压器初级的一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集成电路的4脚及集成电路的8脚相连接,可调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及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一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的第二基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及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变压器次级的另一端与第一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第一左电极环及第一右电极环相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动端与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开端与第二左电极环相连接,继电器第一触点的常闭端与第二右电极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动端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开端与右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继电器第二触点的常闭端与左激光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及集成电路的7脚相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电位器的一静端相连接,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位器的另一静端相连接,第二电位器的动端与集成电路的2脚、集成电路的6脚及第二电容的正极相连接,集成电路的5脚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接,集成电路的3脚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及继电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负极、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集成电路的1脚、继电器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左激光管的负极及右激光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鼻塞和右鼻塞的较细一端的端部为球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激光管及右激光管均为激光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端露出在左鼻塞和右鼻塞的端部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炎电子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电极环和第二左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所述第一右电极环和第二右电极环的间距为5—10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19987.0U CN204073135U (zh) | 2014-10-25 | 2014-10-25 | 鼻炎电子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619987.0U CN204073135U (zh) | 2014-10-25 | 2014-10-25 | 鼻炎电子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73135U true CN204073135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6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61998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3135U (zh) | 2014-10-25 | 2014-10-25 | 鼻炎电子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73135U (zh) |
-
2014
- 2014-10-25 CN CN201420619987.0U patent/CN2040731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97980U (zh) | 激光脉冲针灸按摩笔 | |
CN103083811B (zh) | 一种手持式等离子体消毒手电 | |
MX337312B (es) | Dispositivo de electrotransporte de dos partes. | |
CN204073135U (zh) | 鼻炎电子治疗仪 | |
CN204106263U (zh) | 一种新型触发方式电子人工喉 | |
CN208525651U (zh) | 低频神经和肌肉刺激器 | |
CN204502139U (zh) | 微型微波肺炎治疗仪 | |
CN204147441U (zh) | 耳鼻喉科用鼻炎治疗装置 | |
CN204395174U (zh) | 负离子心血管呼吸护理治疗仪 | |
CN104383636B (zh) | 多功能保健治疗仪 | |
CN204734637U (zh) | 带储物及紫外线消毒功能的病床 | |
CN204050680U (zh) | 一种无线鼻用治疗头 | |
CN207520453U (zh) | 一种弱电击治疗仪电路 | |
CN205683400U (zh) | 一种可穿戴的电子针灸理疗器电路 | |
CN202490333U (zh) | 生物电经络治疗仪 | |
CN204582297U (zh) |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 |
CN204932601U (zh) | 新型麻醉科针刺麻醉仪 | |
CN204671734U (zh) | 离子导入装置改进结构 | |
CN202211938U (zh) | 心脏急救起搏装置 | |
CN204798624U (zh) | 儿科多功能脉冲治疗仪 | |
CN202909315U (zh) | 一种红外防褥疮垫 | |
CN204219458U (zh) | 一种香薰机 | |
CN205516005U (zh) | 一种微型电子针灸理疗器 | |
CN203598356U (zh) | 一种便携式带电流显示功能的小型电子针灸治疗仪 | |
CN206453750U (zh) | 一次性带负压吸引喉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