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2755U - 一种皮肤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肤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2755U
CN204072755U CN201420566940.2U CN201420566940U CN204072755U CN 204072755 U CN204072755 U CN 204072755U CN 201420566940 U CN201420566940 U CN 201420566940U CN 204072755 U CN204072755 U CN 204072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ehead
hole
permanent magnets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6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泓
许明
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420566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2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2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275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针,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以驱动锥头自动扣刺的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线圈、一对永久磁铁和金属振片,所述线圈水平固定于手柄内,所述的一对永久磁铁互不接触且北极与南极上下相对地固定于手柄内,所述金属振片穿过线圈以及一对永久磁铁的两块永久磁铁间的间隙,一端连接所述的锥头,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手柄中。驱动总成实现了自动扣刺,替代了人工手动扣刺。还设置有可拆卸式固定装置方便拆卸锥头进行清洗消毒,以及设置疏密波调节器实现电针相结合。

Description

一种皮肤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皮肤针。
背景技术
皮肤针疗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治疗方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素问·皮肤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肤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予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皮肤针疗法的理论依据就是经络学说中的皮部理论,人体皮部是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对机体有保卫的作用,同时能反映脏腑经络的病变。皮肤针疗法就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皮肤或腧穴,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即通过针刺刺激神经末梢,激活神经元,使其恢复正常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皮肤针疗法现多用于治疗顽固性面瘫、青少年近视、感冒头痛、急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皮肤麻木、腰肌劳损、失眠、高血压、痛经、脱发、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三叉神经痛、小儿麻痹以及多种皮肤病。其疗效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
现有的皮肤针主要有嵌入有金属针的锥头和手柄组成,存在有不足:
    首先,目前临床上进行皮肤针疗时,医务人员通常将皮肤针的手柄末端固定在掌心,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握住手柄,锥头上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反复进行。这种纯靠医护人员手工操作,非常的费时且费力。
其次,皮肤针治疗时要灵巧地运用手腕部弹力,使针尖叩击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迅速弹起,仅在表皮上一击而起,急刺速离,要有弹性,弹跳着连续有节律地叩刺,要做到平稳,准确和灵活,叩刺速度要均匀,要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且为保证扣刺部位准确,针身不能出现左右晃动,握针不能过紧或过松,叩打的强度也要根据病情体质部位选择轻、中、重 三种不同的手法。运针的力度、破皮深度及扣刺频率等,只能靠医务人员在长期的执业中不断积累经验和训练,难以量化分析,非常不利于经验交流及传承。
再有,现有的皮肤针没有故结合机电科技及现代理疗技术。仅仅通过针刺完成止痛或防治疾病,效果有限。
为此,人们也做了不少改进的努力。公开于1990年9月26日的公告号为CN20626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皮肤针。通过在锤头内设有微型电机和一个装在电机轴上的凸轮,与若干根采用弹簧,作用于上下移动金属针所构成的凸轮机构,实现电动叩刺代替人工扣刺。该种装置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带来的费时费力的不足,但也存在无法控制运针的力度、破皮深度及扣刺频率。且以及微型电机作为驱动力源,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扣刺,且可以控制扣刺运针的力度、破皮深度及扣刺频率,还可以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使刺激增强的皮肤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皮肤针,包括嵌入有金属针的锥头和手柄,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以驱动锥头自动扣刺的驱动总成;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线圈、一对永久磁铁和金属振片,所述线圈水平固定于手柄内,所述的一对永久磁铁互不接触且北极与南极上下相对地固定于手柄内,所述金属振片穿过线圈和一对永久磁铁间的间隙,一端连接所述的锥头,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所述的手柄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用于调节输入所述线圈的交流电频率的频率调节系统;
所述频率调节系统包括变频器、用于控制变频器频率的调节按钮。
优选地,所述的调节按钮包括60次/分钟、90次/分钟、120次/分钟扣刺频率的低、中、高三档。
优选地,锥头上设置有锥头柄,所述锥头柄的末端设置有通孔,锥头柄为长方体;
所述的振片与锤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凹槽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规格参数与所述的通孔的规格参数相同;
所述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锥头柄的末端的宽度。
连接时,所述锥头柄末端卡入振片的凹槽内,使锥头柄末端的通孔与振片的凹槽内的通孔对齐,用一个螺栓穿过所述锥头柄末端的通孔和凹槽内的通孔固定,再拧入螺母实现螺栓连接;再用两个强力夹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夹住振片与锥头柄的连接部分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锥头包括锥头本体,所述锥头本体中设置有莲蓬状的金属针盘,所述金属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上端嵌着单头针;
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微电流的疏密波调节器,使用时所述的疏密波调节器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锥头的单头针连接,正极输出端与患者穴位连接。
优选地,在手柄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网状散热底盖(9)。
优选地,在所述的网状散热底盖上(9)设置有外接电源输入插孔和仪器总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设置有驱动总,它能利用机电效应原理设计电路及装置实现自动扣刺替代传统单纯依靠医务人员手法扣刺治疗,能代替长时间的持续操作,节省人力。且设置有频率调节档位,能够实现对运针的力度、破皮深度、扣刺频率都可以量化调节,有利于进行经验交流及方法传承;有利于比较准确地控制刺激量,最大程度的减少机体对同一频率刺激的适应性导致疗效不佳等问题。
2.锥头与振片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取下锥头进行消毒液清洗,保证治疗后接触患者皮肤或者体液的针头卫生干净,避免患者交叉感染。
3.通过在手柄内设置疏密波调节器,实现了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使刺激增强,提高单纯皮肤针扣刺的治疗效果,达到止痛的目的,实现了剂量恒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带锥头柄的锤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振片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锥头与振片可拆卸式连接的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强力夹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的一个实施例的锥头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皮肤针一个实施例的网状散热底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行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述,一种皮肤针,包括嵌入有金属针的锥头1和手柄2。手柄1内还设置有用以驱动锥头2自动扣刺的驱动总成。
驱动总成包括线圈3、一对永久磁铁4和金属振片5。线圈3水平地固定于手柄1的内腔中。一对永久磁铁4互不接触且北极与南极上下相对地固定在手柄1内腔中。即一对永久磁铁4的两块永久磁体南极和北极相对地分别固定在手柄2内的上端和下端,两块永久磁铁之间的有一段间距,这个间距构成的间隙形成了一个磁场空间。金属振片5穿过线圈3,还穿过了一对永久磁铁4两块永久磁铁之间的间隙,金属振片5的一端连接锥头1,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手柄2中。金属振片5为长方体薄铁片。当然,金属振片5也可以由其它能够导电的材料制成,比如铝材料。
当给线圈3通入交流电后,线圈3中产生磁场,穿过线圈3的振片5被磁化,振片5在一对永久磁铁4形成的磁场空间中受到磁场的作用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交流电的方向是周期性的发生变化,因此线圈3中产生的磁场方向也周期性地变化,故而振片5被磁化后的磁极方向也周期性地改变,在磁场空间中受到作用力的方向也周期性地改变,这样即可带动锤头1上下振动,产生扣刺动作。
作为对前述方案的一种改进,驱动总成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输入线圈3的交流电频率的频率调节系统,以此实现控制皮肤针扣刺力度及频率。频率调节系统包括变频器6、用于控制变频器频率的调节按钮7。变频器6的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线圈3的电流输入端。调节按钮7包括60次/分钟、90次/分钟、120次/分钟扣刺频率的低、中、高三档。工作时,用户通过调节按钮7设定扣刺频率档位,电源的电流首先通入变频器6,经过变频器6按照用户设定的档位调整频率后再通入线圈3,以此实现对扣刺频率的控制。对扣刺频率的比较准确地控制,实现对刺激量的量化控制,以及最大程度的减少机体对同一频率刺激的适应性导致疗效不佳等问题。
具体实施例2
作为对具体实施例1中的方案的一种改进,为了便于取下锥头1进行消毒液清洗,保证治疗后接触患者皮肤或者体液的针头卫生干净,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将锥头1与振片5采用可拆卸式连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如图2所示,锥头1上设置有锥头柄11。锥头柄11的末端设置有通孔12。锥头柄11为长条方块形。
如图3所示,振片5与锤头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13。凹槽13中设置有通孔14。通孔14的规格参数与通孔12的规格参数相同。
如图4所示,凹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锥头柄11的末端的宽度。
如图5所示,连接时,锥头柄11末端卡入振片5的凹槽13内,使锥头柄11末端的通孔12与振片5的凹槽13内的通孔14对齐。用一个螺栓16穿过通孔12和通孔14固定再拧入螺母实现螺栓连接。再用两个强力夹15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夹住振片5与锥头柄11的连接部分进行固定。强力夹15如图6所示。
当需要清洗锤头1时,只需要去掉两个强力夹15,再将螺栓16取下,即可分离锤头1和手柄2,对锤头1进行清洗消毒。
具体实施例3
为实现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提高单纯皮肤针扣刺的治疗效果,对具体实施例1中的方案改进如下:
如图7所示,锥头1包括锥头本体1.1,锥头本体1.1中设置有莲蓬状的金属针盘1.4,金属针盘1.4下边散嵌着5根不锈钢短针1.3,上端嵌着一根单头针1.2。单头针1.2也是不锈钢针。当然,单头针也可以是其它导电材料制成的。
手柄2内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微电流的疏密波调节器8,使用时的疏密波调节器8的负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锥头的单头针1.2连接,正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患者穴位连接。工作时具体为,疏密波调节器8的负极输出端通过末端设置有金属夹的导线连接在单头上1.2上,单头针1.2通过金属针盘1.4与5根不锈钢短针1.3导通。疏密波调节器8的正极输出端则通过末端设置有粘贴电极的导线循经络贴在合适部位。由此形成循环电路。
疏密波调节器8可以通过设置在手柄2外壁上的按钮7调节出疏波,密波,疏密波三种波形的微电流。
实现了自动针刺的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使刺激增强,提高单纯皮肤针扣刺的治疗效果,还能够达到止痛的目的,以及实现了剂量恒定。
具体实施例4
作为对具体实施例1中方案的一种改进,由于手柄2内设置有电元器件,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较大热量,在手柄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网状散热底盖9。如图8所示,网状散热底盖9中散热网17的材质为金属丝,金属丝导热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散热。金属丝以钢丝为佳。
如图8所示,在网状散热底盖9上设置有外接电源输入插孔18和仪器总开关19。只有打开了仪器总开关19才能使皮肤针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作为对具体实施例1中方案的一种改进,手柄2成近似圆柱形,柄身上设置有的流线型槽10。流线型槽10有利于防滑,且握持舒适。

Claims (8)

1.一种皮肤针,包括嵌入有金属针的锥头(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2)内还设置有用以驱动锥头(1)自动扣刺的驱动总成;
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线圈(3)、一对永久磁铁(4)和金属振片(5),所述的线圈(3)水平固定于手柄(2)内,所述的一对永久磁铁(4)互不接触且北极与南极上下相对地固定于手柄(2)内,所述金属振片(5)穿过所述的线圈(3)以及所述的一对永久磁铁(4)的两块永久磁铁间的间隙,且一端连接所述的锥头(1),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于所述的手柄(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总成还包括用于调节输入所述线圈的交流电频率的频率调节系统;
所述频率调节系统包括变频器(6)、用于控制变频器频率的调节按钮(7),所述变频器(6)的电流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线圈(3)的电流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按钮包括60次/分钟、90次/分钟、120次/分钟扣刺频率的低、中、高三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头(1)上设置有锥头柄(11),所述锥头柄(11)的末端设置有通孔(12),锥头柄(11)为长方体;
所述的振片(5)与锤头(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凹槽(13),所述的凹槽(13)中设置有通孔(14),所述的通孔(14)的规格参数与所述的通孔(12)的规格参数相同;
所述的凹槽(13)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锥头柄(11)的末端的宽度;
连接时,所述锥头柄(11)末端卡入振片(5)的凹槽(13)内,使锥头柄(11)末端的通孔(12)与振片(5)的凹槽(13)内的通孔(14)对齐,用一个螺栓(16)穿过所述锥头柄(11)末端的通孔(12)和凹槽(13)内的通孔(14)固定,再拧入螺母实现螺栓连接;再用两个强力夹(15)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夹住振片(5)与锥头柄(11)的连接部分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头(1)包括锥头本体(1.1),所述锥头本体(1.1)中设置有莲蓬状的金属针盘(1.4),所述金属针盘(1.4)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1.3),上端嵌着单头针(1.2);
所述的手柄内还设置有用于输出微电流的疏密波调节器(8),使用时所述的疏密波调节器(8)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锥头(1)的单头针(1.2)通过导线连接,正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患者穴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在手柄的尾部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网状散热底盖(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网状散热底盖(9)上还设置有外接电源输入插孔和仪器总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成近似圆柱形,柄身上设置有的流线型槽(10)。
CN201420566940.2U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皮肤针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2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940.2U CN20407275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皮肤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940.2U CN20407275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皮肤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2755U true CN204072755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5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694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2755U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皮肤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27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7934A (zh) * 2014-09-29 2014-12-17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皮肤针
CN105748285A (zh) * 2016-05-10 2016-07-13 深圳市宏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理疗针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7934A (zh) * 2014-09-29 2014-12-17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皮肤针
CN105748285A (zh) * 2016-05-10 2016-07-13 深圳市宏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理疗针
WO2017193432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深圳市宏强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理疗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nesan et al. Low 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a viable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arthritis
RU2012123457A (ru) Неинвазивное удаление жира
CN208274830U (zh) 一种生发保健梳子
CN101069769A (zh) 一种无针镇痛仪器及其设置方法
CN107708645A (zh) 鼻炎改善用按摩器
KR20110002210A (ko) 기능성 침체
CN204767042U (zh) 智能变频生物电刺激治疗仪
CN106693177A (zh) 一种可穿戴治疗仪
CN204910092U (zh) 一种电子针灸装置
CN204072755U (zh) 一种皮肤针
CN204767043U (zh) 一种生物电刺激治疗仪
CN104207934A (zh) 一种皮肤针
CN109172348A (zh) 一种智能经络理疗仪及其工作方法
US20050027315A1 (en) Device for removably attaching treatment elements to acupuncture needles and acupressure deviced and method of treatment therewwith
KR100930274B1 (ko) 연골재생치료를 위한 압전센서를 이용하는 전기자극 장치
CN200998408Y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锤
CN101926730A (zh) 电解针灸针
CN105363125A (zh) 一种便携式经络养生仪
CN201361167Y (zh) 一种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
CN114588548A (zh) 一种利用磁脉冲及声表面波的减脂装置、减脂系统
CN209662444U (zh) 超便携理疗仪及美容仪、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和按摩仪
CN203576919U (zh) 脑瘫康复训练用头部针灸装置
CN204671737U (zh) 中频理疗仪
CN2832204Y (zh) 电子痔疮治疗仪
CN200957086Y (zh) 多功能生物电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

Inventor after: Xu Ming

Inventor after: Ai Kun

Inventor after: Zeng Xuqiu

Inventor after: Tan Jie

Inventor after: Deng Shifeng

Inventor after: Qi Fang

Inventor after: Li Yueb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ong

Inventor before: Xu Ming

Inventor before: Ai K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ZHANG HONG XU MING AI KUN TO: ZHANG HONG XU MING AI KUN CENG XUQIU TAN JIEDENG SHIFENG QI FANG LI YUEBING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10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