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1311U - 折叠支架 - Google Patents

折叠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1311U
CN204071311U CN201420434187.1U CN201420434187U CN204071311U CN 204071311 U CN204071311 U CN 204071311U CN 201420434187 U CN201420434187 U CN 201420434187U CN 204071311 U CN204071311 U CN 204071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w
fixed mount
operate portions
switching part
folding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341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341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1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1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13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支架,包括连接架、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安装在连接架上,其中,第二固定架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的一端,第二固定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爪,卡爪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卡爪转动角度的弹性连接件,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上依次设置有用于与卡爪配合的第一切换部、第一工作部、过渡槽、第二工作部,卡爪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切换部和卡爪工作部,卡爪切换部与第一切换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卡爪工作部与第一工作部、第二工作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折叠支架可实现靠背板、坐位板之间的多角度调整,靠背板、坐位板展平时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折叠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沙发的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沙发是一种占据空间较大的家具,因此为了更好地节约空间和材料,人们设计出了可以变形调节的折叠支架,从而可以将沙发调整成类似床的结构,这种沙发常包括沙发骨架、折叠支架以及通过折叠支架安装在沙发骨架上的沙发板。现有折叠支架的折叠支架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实现沙发靠板的多角度调节,并且调节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实现多角度调节,并且调节简单方便的折叠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安装在连接架上,其中,第二固定架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的一端,第二固定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爪,卡爪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卡爪转动角度的弹性连接件,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上依次设置有用于与卡爪配合的第一切换部、第一工作部、过渡槽、第二工作部,卡爪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切换部和卡爪工作部,卡爪切换部与第一切换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卡爪工作部与第一工作部、第二工作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
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相互转动的过程中,通过卡爪切换部与第一切换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以及卡爪工作部与第一工作部、第二工作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可实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之间的角度调整。
作为优选,第一工作部、过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分别与卡爪切换部以及卡爪工作部相配合的第三切换部、第三工作部。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之间多一个可调节角度。
作为优选,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连接架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一固定架依次连接并且第一固定架连接第一连接杆,从而构成四杆机构,连接架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
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使得第一固定架可以转动,方便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并且在靠背板、坐位板展平的时候,第一固定架可以向外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增加靠背板的支撑面积,提高靠背板、坐位板展平时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实现靠背板、坐位板之间的多角度调整,靠背板、坐位板展平时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靠背板展平状态时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靠背板处于大角度倾斜状态时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靠背板处于小角度倾斜状态时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支架的调整过程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10,本实施例中,沙发设置有靠背板和坐位板,折叠支架包括连接架13、第一固定架11以及第二固定架12,第一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12分别与靠背板、坐位板固定,连接架13安装在沙发骨架上,第一固定架11安装在连接架13上,其中,第二固定架1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11的一端,第二固定架1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爪14,卡爪14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卡爪14转动角度的弹性连接件15,弹性连接件15采用拉簧,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卡爪14的另一端以及坐位板。第一固定架11的一端上依次设置有用于与卡爪14配合的第一切换部111、第一工作部112、第三切换部113、第三工作部114、第二切换部115、过渡槽116、第二工作部117,卡爪14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切换部141和卡爪工作部142,卡爪切换部141与第一切换部111、第三切换部113、第二切换部115以及过渡槽116相配合,卡爪工作部142与第一工作部112、第三工作部114、第二工作部117以及过渡槽116相配合。连接架13包括第一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2、第三连接杆133以及连接架弹簧134,第一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2、第三连接杆133以及第一固定架11依次连接并且第一固定架11连接第一连接杆131,从而构成四杆机构,第二连接杆132固定在沙发骨架上,连接架弹簧1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杆132和第三连接杆133。
本实施例折叠支架的折叠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靠背板处于大角度倾斜状态时,卡爪工作部142顶在第三工作部114上,此时背部向后靠的过程中,由于此时卡爪14所在的角度恰好使得第三工作部114作用于卡爪14的力的方向卡爪14的转动中心,恰好形成转动的死角,因此卡爪14可以稳定地保持阻止靠背板向后转动的状态;
当靠背板需要调节角度时,顺时针转动坐位板,坐位板板转动的过中,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一固定架11所在的四杆机构均相应运动,卡爪切换部141与第三切换部113接触,并在第一切换部111的作用下,卡爪14顺时钟转动,卡爪14顺势进入第一工作部112,由于此时卡爪14所在的角度恰好使得第一工作部112作用于卡爪14的力的方向卡爪14的转动中心,恰好形成转动的死角(如图3所示),因此卡爪14可以牢牢顶在第一工作部112上,此时再逆时针转动坐位板,此时靠背板处于小角度倾斜状态,折叠支架的状态如图4所示;
当靠背板需要调成平放状态时,顺时针转动坐位板,坐位板板转动的过中,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一固定架11所在的四杆机构均相应运动,卡爪切换部141与第一切换部111接触,并在第一切换部111的作用下,卡爪14顺时钟转动,卡爪14顺势脱离第一固定架11,此时,折叠支架的状态如图5所示,卡爪14在连接架弹簧134的作用下转动,逆时针转动坐位板,卡爪14依次接触第一切换部111的边沿(如图6所示)、第一工作部112、第三工作部114,由于此时卡爪14已经转动一定角度,因此第一工作部112、第三工作部114作用于卡爪14的力的方向不过卡爪14的转动中心,因此卡爪14的端部可以顺势进入过渡槽116,并在过渡槽116的边沿的作用下(如图7所示),卡爪14转动,靠背板的挡板118顶在坐位板,此时坐位板相对靠背板停止转动(如图8、1所示),靠背板和坐位板整体一同在四杆机构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直到靠背板、坐位板分别放在第一底座连接板33、第二底座连接板34上,此时靠背板成平放状态,由于靠背板在四杆机构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因此靠背板具有前移的过程,保证了人在坐在或躺在靠背板的边沿时,也不会产生过大扭矩,造成靠背板的损坏。
当靠背板需要大角度倾斜状态时,顺时针转动坐位板,坐位板板转动的过中,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一固定架11所在的四杆机构均相应运动,卡爪14在连接架弹簧134的作用下转动,卡爪14进入过渡槽116,卡爪14在过渡槽116的另一侧边沿的作用下转动(如图9所示),并顺势进入第三工作部114,此时逆时针转动坐位板,由于此时卡爪14所在的角度恰好使得第三工作部114作用于卡爪14的力的方向卡爪14的转动中心,恰好形成转动的死角(如图10所示),卡爪切换部141牢牢顶第三工作部114上,逆时针转动坐位板,直到坐位板放在第二底座连接板34上,此时完成靠背板大角度倾斜状态的调整(如图2所示)。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第一固定架以及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安装在连接架上,其中,第二固定架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架的一端,第二固定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卡爪,卡爪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卡爪转动角度的弹性连接件,第一固定架的一端上依次设置有用于与卡爪配合的第一切换部、第一工作部、过渡槽、第二工作部,卡爪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爪切换部和卡爪工作部,卡爪切换部与第一切换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卡爪工作部与第一工作部、第二工作部以及过渡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作部、过渡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分别与卡爪切换部以及卡爪工作部相配合的第三切换部、第三工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连接架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一固定架依次连接并且第一固定架连接第一连接杆,从而构成四杆机构,连接架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
CN201420434187.1U 2014-08-04 2014-08-04 折叠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1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4187.1U CN204071311U (zh) 2014-08-04 2014-08-04 折叠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34187.1U CN204071311U (zh) 2014-08-04 2014-08-04 折叠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1311U true CN204071311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4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3418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1311U (zh) 2014-08-04 2014-08-04 折叠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13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2013A (zh) * 2015-10-19 2015-12-30 安吉县龙威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沙发床的铰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2013A (zh) * 2015-10-19 2015-12-30 安吉县龙威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沙发床的铰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36740U (zh) 坐躺二用椅
CN109393818B (zh) 电动功能沙发
CN206964348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折叠桌
CN204071311U (zh) 折叠支架
CN109363412A (zh) 家用功能性电动沙发
CN104939551A (zh) 一种多功能沙发躺椅
CN208989456U (zh) 一种适用于护理病床的抬高装置
CN204071312U (zh) 折叠沙发
CN204071228U (zh) 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CN201691357U (zh) 多档支撑折叠电脑桌
CN205696731U (zh) 一种折叠长椅
US10362878B2 (en) Foldable sofa-bed
CN204580597U (zh) 多折折叠床
CN212754927U (zh) 伸缩式沙发椅铁架
CN204245683U (zh) 便携式三折叠多功能行军床
CN205994046U (zh) 头枕调节机构
CN204764389U (zh) 一种多功能沙发躺椅
CN204930927U (zh) 一种折叠可伸缩两用躺椅
CN105249701A (zh) 多功能一体式桌椅
CN205234019U (zh) 一种带简易书桌的多功能床
CN205963485U (zh) 用于座椅单元的伸缩机架及座椅单元
CN203555425U (zh) 旋转折叠沙发床
CN204032808U (zh) 一种折叠椅腿靠调节装置
CN204091436U (zh) 可折叠椅架
CN202698459U (zh) 靠背可折叠的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