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0090U -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0090U
CN204070090U CN201420387630.4U CN201420387630U CN204070090U CN 204070090 U CN204070090 U CN 204070090U CN 201420387630 U CN201420387630 U CN 201420387630U CN 204070090 U CN204070090 U CN 204070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ce board
motion bar
calf
keeper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76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本海
杨振刚
张江林
杨亮
王天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xin Yiliyuan Halal Meat Co ltd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Yangxin Yiliyuan Halal Meat Co ltd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xin Yiliyuan Halal Meat Co ltd,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CAAS filed Critical Yangxin Yiliyuan Halal Mea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76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0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0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00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犊牛饲喂装置,包括门栓、至少一个活动杆、多个固定杆、第一围栏板、第二围栏板、第三围栏板和至少一个饲喂架,由于第三围栏板的上端设置门栓,门栓向上打开,使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通孔为中心在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之间来回移动,实现了根据犊牛的身形、头部的大小对饲喂口的调节,从而可以采用人工对喂养的时间、乳汁的摄入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也避免了犊牛之间相互舔舐、吸吮,吃入或混入了其它脏东西。由于门栓向下关闭,使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通孔为中心在第一边界板和门栓之间来回移动,这样无论犊牛从哪个方向都无法进入饲喂窗口。有效地防止了犊牛多次进行觅食。

Description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背景技术
犊牛是指初生到断奶6月龄以内,以乳汁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初生小牛。一般来说,犊牛的抗病能力、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均较差,所以必须进行精心护理和喂养,才能培育出体质健壮的犊牛。
研究表明,小犊牛觅食的乳汁需要保证清洁、干燥,而且小犊牛的生长速度很快,对乳汁的需求量需要精细地人工控制才能够保证其生长期的营养。犊牛在幼龄期,牛奶是犊牛唯一的食物,哺乳后犊牛依然会保持着吮奶的行为,针对这一特点,六周龄以内的幼犊以个体牛栏为好。每个犊牛栏隔离放置,每只犊牛一栏,栏间保持距离,这样可以避免犊牛之间相互舔舐、吸吮,以防止吃入脏东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包括门栓、至少一个活动杆、多个固定杆、第一围栏板、第二围栏板、第三围栏板和至少一个饲喂架,
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和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没有设置活动杆的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设置有饲喂架且位置在设置有活动杆的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
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沿其横向边缘设置有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且另一端绕所述通孔转动同时转动半径大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所述活动杆上设置遮挡杆,所述遮挡杆的两端经弯折后固定在所述活动杆上,且与所述活动杆的一部分围成一个空心遮挡面;
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平行,且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
所述第三围栏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门栓,所述门栓向上打开,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门栓向下关闭,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或者,在所述第二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没有设置活动杆的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两倍,且所述的饲喂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二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每相隔四个固定杆设置一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饲喂架包括第一环形固定架和第二环形固定架,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三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形成空心的柱体,同时所述每根支撑条的位置等分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或第二环形固定架所围成的圆形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固定部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依次等距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该些通孔切换固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围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第二边界板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六个所述固定杆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第二边界板沿着其两个相对的横向边设置在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的所述间隙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为中间空心结构且垂直、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所述活动杆为中间空心结构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呈一定角度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饲喂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且位于设置有所述活动杆位置处的斜下方。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犊牛饲喂装置,由于所述第三围栏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门栓,所述门栓向上打开,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之间来回移动,实现了根据犊牛的身形、头部的大小对饲喂口的调节,从而可以采用人工对喂养的时间、乳汁的摄入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也避免了犊牛之间相互舔舐、吸吮,吃入或混入了其它脏东西。
更进一步,由于所述门栓向下关闭,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或者,在所述第二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这样无论犊牛从哪个方向都无法进入饲喂窗口。有效地防止了犊牛多次进行觅食,也可以随着犊牛的迅速长大而调节饲喂窗口的大小,不受固定饲喂口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犊牛饲喂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包括门栓101、至少一个活动杆102、多个固定杆103、第一围栏板104、第二围栏板105、第三围栏板106和至少一个饲喂架107,
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上端设置固定杆103,所述固定杆103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104和所述第二围栏板105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设置有活动杆102,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没有设置活动杆102的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外侧设置有饲喂架107且位置在设置有活动杆102的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通过活动杆102和固定杆103交叉设计,将犊牛饲喂装置原有的固定围栏变为成为了可活动的结构,这样可以便于饲养人员根据犊牛的生长情况调节犊牛的饲喂时间和饲料。同时,可以在固定杆103上安放带有鲜明颜色的标签,以此来确定固定杆103的个数,比如可以相邻4个固定杆103安放一个标签,提示此处需要设置饲喂架107。
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上端沿其横向边缘设置有横向固定部106,所述横向固定部106上设置有通孔107,所述活动杆102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107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106上且另一端绕所述通孔107转动同时转动半径大于所述固定杆103的长度;所述活动杆102上设置遮挡杆108,所述遮挡杆108的两端经弯折后固定在所述活动杆102上,且与所述活动杆102的一部分围成一个空心遮挡面;空心遮挡面可以根据活动杆102摆动到一侧,挡住犊牛的头深入饲喂口,从而实现饲喂装置的闭合。同理,空心遮挡面可以根据活动杆102摆动到另一侧,从而不挡住犊牛的头深入饲喂口,实现饲喂装置的开启。
所述第三围栏板106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平行,且所述第三围栏板106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之间留有间隙109,所述间隙109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第一边界板110和第二边界板111;所述间隙109主要作用在于将活动杆102限制在第三围栏板106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之间,以防止被犊牛冲撞造成损坏或者歪斜。
所述第三围栏106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门栓101,所述门栓101向上打开,使所述活动杆102的另一端在该间隙109中以所述通孔107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110和第二边界板111之间来回移动;这样一来,通过门栓101控制活动杆102的转动,实现了根据犊牛的身形、头部的大小对饲喂口的调节,从而可以采用人工对喂养的时间、乳汁的摄入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也避免了犊牛之间相互舔舐、吸吮,吃入或混入了其它脏东西。
所述门栓101向下关闭,使所述活动杆102的另一端在该间隙109中以所述通孔107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门栓101之间来回移动,或者,在所述第二边界板111和所述门栓101之间来回移动。这样一来,通过门栓101限制住控制活动杆102的转动,无论犊牛从哪个方向都无法进入饲喂窗口。有效地防止了犊牛多次进行觅食,也可以随着犊牛的迅速长大而调节饲喂窗口的大小,不受固定饲喂口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没有设置活动杆102的(相邻)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两倍,且所述的饲喂架107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在所述两个固定杆103的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二的位置。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设置为没有设置活动杆102的两个相邻固定杆103的间隔距离的两倍,考虑到犊牛的头部大小设置,太大犊牛会容易从饲喂口钻出,无法达到阻挡的效果,太小则犊牛无法从饲喂口里钻出,也不利于犊牛的喂养。所以经过试验和研究将上述间隔距离优选为2倍最为合适。饲喂架107的设置可以设置在所述活动杆102的任意一侧,优选在其两侧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二处,达到最优的饲喂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没有设置活动杆102的(相邻)固定杆103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三倍,且所述的饲喂架107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102的两个固定杆103之间,在所述两个固定杆103的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一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相邻固定杆103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在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上端每相隔四个固定杆103设置一个活动杆102,所述活动杆102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103的长度。将相邻固定杆103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两两相等,主要是有利于饲喂装置美观且容易区分设置活动杆的位置。所述活动杆102的长度需要大于所述固定杆103的长度,一般而言,选择大于固定杆103的3/10较为合适,既节约材料又便于手动操作活动杆103。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饲喂架107包括第一环形固定架和第二环形固定架,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三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形成空心的柱体,同时所述每根支撑条的位置等分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或第二环形固定架所围成的圆形面积。为了得到所述饲喂架107的空心的形状,可以将饲喂架107按照以上的描述设计,当然一般而言可以将第一环形固定架所围成的圆面积大于第二环形固定架所围成的圆面积,这样可以方便放置用于盛放牛奶、乳汁等饲喂器皿,同时防止犊牛在觅食时误将器皿打翻。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横向固定部106上设置多个通孔107,所述通孔107依次等距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106上,所述活动杆102的一端通过该些通孔107切换固定位置。设置多个通孔107,饲养员可以根据犊牛的成长情况,调节活动杆102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饲喂口无法进行调节的问题,从而达到一杆多用的效果,节约了饲喂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第四围栏板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围栏板104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之间的距离。设置第四围栏板112的作用主要在于防止身形较小的犊牛从地下钻出,造成经济损失。作为优选地,将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距离设置为不大于所述第一围栏板104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第二边界板111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六个所述固定杆103两两相邻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第二边界板111沿着各自两个相对的横向边设置在所述第三围栏板106与所述第二围栏板105的所述间隙109之间。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第二边界板111作用实际上是用来固定所述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第二边界板111,同时能够使活动杆102在自然状态下靠在其上,在门栓101向下关闭的情况下,限制了活动杆102在一端的活动范围。在门栓101向上开启的情况下,限制了活动杆102在第一边界板110和所述第二边界板111两端的活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固定杆103为中间空心结构且垂直、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上端,所述活动杆102为中间空心结构与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上端呈一定角度设置。将所述固定杆103和活动杆102设计为空心的结构首先是出于节约材料的角度考虑,同时也便于生产和安装,降低了饲喂装置的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饲喂架107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104的外侧且位于设置有所述活动杆102位置处的斜下方。为了同时饲喂多头犊牛需要设置多个饲喂架107,可以达到饲喂的要求,且设置在有所述活动杆102位置处的斜下方,是方便犊牛在活动杆102打开时(朝向一侧倾斜放置),将头伸出饲喂窗口进行觅食。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栓、至少一个活动杆、多个固定杆、第一围栏板、第二围栏板、第三围栏板和至少一个饲喂架, 
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和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其中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活动杆,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没有设置活动杆的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设置有饲喂架且位置在设置有活动杆的所述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之间; 
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沿其横向边缘设置有横向固定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且另一端绕所述通孔转动同时转动半径大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所述活动杆上设置遮挡杆,所述遮挡杆的两端经弯折后固定在所述活动杆上,且与所述活动杆的一部分围成一个空心遮挡面; 
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平行,且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具有一定间隔距离的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 
所述第三围栏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门栓,所述门栓向上打开,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第二边界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门栓向下关闭,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在该间隙中以所述通孔为中心在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或者,在所述第二边界板和所述门栓之间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没有设置活动杆的固定杆之间的间隔距离的两倍,且所述的饲喂架设置在所述相邻的设置有活动杆的两个固定杆之间,在所述两个固定杆的间隔距离的三分之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两两相等,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每相隔四个固定杆设置一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架包括第一环形固定架和第二环形固定架,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的边缘与所述第一 围栏板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通过三根支撑条与所述第二环形固定架连接,形成空心的柱体,同时所述每根支撑条的位置等分所述第一环形固定架或第二环形固定架所围成的圆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固定部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依次等距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部上,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该些通孔切换固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围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第二边界板的间隔距离不小于六个所述固定杆两两相邻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边界板和所述第二边界板沿着各自两个相对的横向边设置在所述第三围栏板与所述第二围栏板的所述间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中间空心结构且垂直、等距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所述活动杆为中间空心结构与所述第一围栏板的上端呈一定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犊牛饲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栏板的外侧且位于设置有所述活动杆位置处的斜下方。 
CN201420387630.4U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0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7630.4U CN204070090U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7630.4U CN204070090U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0090U true CN204070090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763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70090U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00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24A (zh) * 2015-09-01 2015-12-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奶牛饲喂装置
CN109006546A (zh) * 2018-09-30 2018-12-1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犊牛自动饮水和喂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4224A (zh) * 2015-09-01 2015-12-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奶牛饲喂装置
CN109006546A (zh) * 2018-09-30 2018-12-18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犊牛自动饮水和喂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5614B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和多用途的养蚕床
CN202489743U (zh) 一种植物窗帘
CN103875612A (zh) 一种组合式桑蚕饲养装置
CN204070090U (zh) 一种犊牛饲喂装置
CN203505257U (zh) 带篷布的牛舍围栏
CN205161275U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园艺花盆
CN203872836U (zh) T脚叠框式人工饲料养蚕装置
CN105248315B (zh) 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移虫机
CN205794285U (zh) 一种用于生姜育苗实验的智能太阳能光伏大棚
CN204518799U (zh) 一种自动送料的兔笼
CN204362754U (zh) 新型规模化泥鳅养殖培育池
CN205794107U (zh) 一种蟹池水草梳理筢
CN203575410U (zh) 泥鳅苗捕捞装置
CN205082453U (zh) 用于蜂王浆机械化生产的移虫机
CN203860266U (zh) 苍蝇诱卵装置
CN103875613B (zh) 一种桑蚕饲养格
CN207305570U (zh) 一种混合种养装置
CN203226128U (zh) 一种幼仔饲料槽
CN109077025B (zh) 一种智能胡蜂养殖装置
CN203072639U (zh) 育雏箱围栏
CN203072628U (zh) 育雏箱
CN205865678U (zh) 一种自动保湿的稻飞虱饲养箱
CN206260496U (zh) 开口大小可调的哺乳式兔笼
CN203457631U (zh) 犊牛舍
CN203646314U (zh) 一种池塘养殖海参的附着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