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50312U -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50312U
CN204050312U CN201420507519.4U CN201420507519U CN204050312U CN 204050312 U CN204050312 U CN 204050312U CN 201420507519 U CN201420507519 U CN 201420507519U CN 204050312 U CN204050312 U CN 204050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bottleneck
medicine bottle
lower cover
character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075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殿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075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50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50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50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属于医药包装领域。其包括:药瓶本体、内盖、下盖、上盖;瓶口外周均匀布设有瓶口字码,瓶口处开设有出药豁口;内盖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出药口;出药槽设置在内盖顶部,与出药豁口位置对应;下盖与药瓶本体的瓶口通过单向锁扣连接;所述下盖外周开设两个以上瓶口字码视窗;下盖顶部的设有第二出药口;下盖外壁设有与第二出药口对应的下盖字码;剂量控制仓为柱状空腔,设置在上盖内表面;上盖的外周印制有上盖字码。增加取药难度,降低儿童误取概率。同时出药豁口的开口方向不是朝着正上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大量灰尘的落入,保持瓶内药品的清洁卫生,消除了药品的卫生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包装领域,具体涉及用药安全、防止儿童误食、非用药人误食、精神类药品的恶意取用以及防止恶意回用药品包装用以制售伪劣假药的一种防伪式安全药瓶,特别是一种出药口隐藏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背景技术
在固态类药品包装领域,分为封膜式包装和瓶类包装的方式。封膜类包装因为没有防误食功能,所以在用药安全方面一直受到非议。在瓶装类药品包装方式中,近年来国外尤其欧美日等国家受用药安全要求影响,陆续地发明并采用了一些安全药瓶,包括正反向旋拧式、压旋式等。但是这些包装对儿童的防范效果并不理想,儿童误开误服率仍很高,仍不足以避免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1、儿童误食。主要针对1—10岁幼儿及儿童。这类人群受好奇心驱使,把药品当玩具或食品,因误食而产生严重后果。现在市场所用安全药瓶在该类儿童的心智和力量条件下收效甚微。因此各国儿童误食药品而致毒致死案例层出不穷。 
2、非用药人员误食。 
3、恶意回用旧药瓶。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动,用回收的药瓶,重新装入伪劣药品充当新药回流市场,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4、出药口多位于瓶身顶部,如果忘记加盖封盖,容易落入灰尘等杂物,污染药品,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瓶不具有防误食功能,导致儿童误开误服率高,造成儿童安全隐患;以及出药口多位于瓶身顶部,瓶内容易落入灰尘等杂物污染药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包括:药瓶本体、内盖、下盖、上盖; 
所述瓶口外周侧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瓶口字码;瓶口处开设有出药豁口; 
内盖上连接有导药槽,其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出药口,导药槽与第一出药口连通;出药槽设置在内盖顶部;内盖压入并固定在药瓶本体的瓶口,出药槽与出药豁口位置对应;内盖上端与所述瓶口上端平齐; 
下盖与药瓶本体的瓶口通过单向锁扣连接;所述下盖周侧开设两个以上用于显示瓶口字码的瓶口字码视窗;下盖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出药口;下盖外周侧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下盖字码; 
上盖与下盖通过单向锁扣连接;剂量控制仓为柱状空腔,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非中心位置;上盖的外周侧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上盖字码,瓶口字码、下盖字码及上盖字码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药瓶本体的瓶口为非敞开式,由内盖的第一出药口,下盖的第二出药口,上盖的剂量控制仓组成具有密码功能的瓶盖,通过旋转下盖和上盖,将与内盖的第一出药口位置对应的瓶口字码,与第二出药口对应的下盖字码,与剂量控制仓位置对应的上盖字码即构成出药密码,出药密码在一条线上,倒置药瓶,盛放在药瓶内的药物能够顺利落入剂量控制仓;这时转动下盖,下盖和上盖联动,正置药瓶,药片从剂量控制仓通过第二出药口落在所述内盖上, 将瓶口豁口向下,药片进入出药槽进而从瓶口的出药豁口倒出。由于设置有字码结构显著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尤其是儿童想要取出药物的概率大大降低。三组字码设计,可减少每组字码数量,可放大字码字体,减少对码时间,同时又增加取药难度,降低儿童误取概率。同时出药豁口的开口方向不是朝着正上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大量灰尘的落入,保持瓶内药品的清洁卫生,消除了药品的卫生安全隐患。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所述药瓶本体的瓶口内侧均匀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内盖的上端周侧均匀设有定位槽,定位柱与定位槽相适配,实现定位功能,防止内盖左右旋动。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药瓶本体的瓶口与下盖连接处及下盖与上盖连接处均设有防逆转锁扣,且两个防逆转锁扣的方向相反。其作用首先打破儿童旋盖常识,其次是增加取药难度,且容易实现当旋转下盖时,上盖不活动,旋转上盖时,下盖不活动,准确定位密码。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内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锁孔,下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二锁孔,上盖的中心位置固定有锁柱,所述锁柱的端头具有倒刺,锁柱分别插入第二锁孔和第一锁孔并通过倒刺锁与内盖锁定。增加设置的锁柱可穿过锁孔,可防止上盖拔出,安全性。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所述瓶口字码均匀印制在药瓶本体的瓶口处,数量为偶数个。可提高机械定位的准确度,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所述药瓶本体具有隐藏出药密码,第一出药口对应的瓶口字码、第二出药口对应的下盖字码、剂量控制仓对应的上盖字码构成的出药密码。 
如上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进一步,所述药瓶本体具有药瓶身份识别码。作用是防止伪药滥用此码而在市场流通和防止药品在市场 倒流。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在没有改变瓶型的制造工艺前提下,只增加了喷码,经测算,药瓶的制造成本几乎无变化;取药简单、便捷。且设置有临时储药管道,可以满足患者紧急情况下用药需要,临时储药管道可以存一次的用药量(如救心类药品、止疼类药品等),供用药者外出时紧急取药。 
2、防伪。因为所述瓶上盖底端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瓶上盖脱离所述瓶身,且所述瓶上盖可周向旋转的锁扣,制造时为是一次性压入瓶身,没有重复使用机会,因此对防止不法分子利用回收药瓶而进行二次利用具有防范作用。 
3、注(吹)塑瓶和玻璃瓶可通用。 
4、无附设其它机械装置,不改变通用药瓶结构,易于制造。 
5、字码的选择,可根据各国家地区、种族、文字的不同而适当选择,如中文、阿拉伯数字、英语字码、扑克牌等,以方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使用。 
6、将喷码数量设置成偶数个方便字码采用机械式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药瓶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内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上盖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药瓶本体,11、瓶口字码,12、环状锁扣,13、出药豁口,14、防逆转卡齿,15、定位柱,16、隐藏出药密码,17、药瓶身份识别码,2、内 盖21、第一出药口,22、导药槽,23、出药槽,24、定位槽,25、第一锁孔,3、下盖,31、第二出药口,32、环状锁扣,33、环状锁扣,34、防逆转卡齿,35、卡齿,36、瓶口字码视窗,37、下盖字码,38、第二锁孔,4、上盖,41、上盖字码,42、剂量控制仓,43、卡齿,44、环状锁扣,45、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药瓶不具有防误食功能,导致儿童误开误服率高,造成儿童安全隐患;以及出药口多位于瓶身顶部,瓶内容易落入灰尘等杂物,污染药品。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包括:药瓶本体1、内盖2、下盖3、上盖4; 
药瓶本体的瓶口处设有环状锁扣12,且所述瓶口外沿周向印有瓶口字码11;出药豁口13设置在药瓶本体的瓶口处;所述瓶口字码可以采用英文字母ABCD等,也可以采用汉字的甲乙丙丁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不作限定; 
内盖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出药口21,导药槽22与第一出药口21连通;出药槽23设置在内盖顶部,导药槽22用于药片能在瓶身倒倾斜45°至75°时,药片能按照顺序平倒进入第一出药口21进行排队;内盖2可压入并固定在药瓶本体1的瓶口,使出药槽23与出药豁口13位置对应并连通;内盖压入并固定在药瓶本体的瓶口时,第一出药口对应的瓶口字码,即确定为瓶口密码。 
下盖的下端设有环状锁扣33,与药瓶本体的瓶口处的环状锁扣12适配,构成下盖与瓶口连接的单向锁扣,实现一次性压入,不能重复利用,防治药 物伪造;具体的,可以是药瓶本体的瓶口的环状锁扣12为环形凸起,下盖下端的环状锁扣33为环状凹槽,环形凸起可嵌入环状凹槽起到固定安装作用。所述下盖外壁开设至少一个瓶口字码视窗36,用于显示瓶口字码及出药;所述瓶口字码视窗36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但尺寸必须大于瓶内所装药品尺寸。下盖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出药口31;下盖外壁设有与第二出药口对应的下盖字码37;下盖上端设置的环状锁32扣以及防逆转卡齿34; 
上盖设有环状锁扣44,与下盖上端设置的环状锁扣32相适配,构成下盖与上盖连接的单向锁扣,实现一次性压入,不能重复利用,防治药物伪造;具体的,可以是上盖的环状锁扣44为环形凸起,下盖上端的环状锁扣32为环状凹槽,环形凸起可嵌入环状凹槽起到固定安装作用。剂量控制仓42为柱状空腔,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非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二出药口31位置对应设置;可以通过调节剂量控制仓42柱状空腔的高度来调节出药量,空腔高度越大出药量对应的也越大。上盖的外周侧印制有上盖字码41,下部设有与所述防逆转卡齿34相适配的卡齿43,构成防逆转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药瓶本体的瓶口为非敞开式,药品不能随意取用;由内盖的第一出药口,下盖的第二出药口,上盖的剂量控制仓组成具有字码功能的瓶盖,通过旋转下盖和上盖,将瓶口密码(实际对应内盖的第一出药口位置的字码),下盖密码(对应第二出药口位置的字码),上盖密码(对应剂量控制仓位置对应的字码)完全成一条线,倒置药瓶,盛放在药瓶内的药物能够顺利落入剂量控制仓;然后,转动下盖,下盖和上盖联动,正置药瓶,药片通过第二出药口落入内盖上,将瓶口的出药豁口向下,药物落入出药槽,进一步可以从出药豁口倒出,临时用药可以储存在内盖上。由于设置有字码结构显著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尤其是儿童想要取出药物的概率大大降低。三组字码设计,可减少每组字码数量,可放大字码字体,减少对码时间,同时又增加取药难度, 降低儿童误取概率。同时出药豁口的开口方向不是朝着正上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大量灰尘的落入,保持瓶内药品的清洁卫生,消除了药品的卫生安全隐患。 
例如,瓶口字码为乙(实际对应内盖的第一出药口位置),下盖字码甲(对应第二出药口),上盖字码为丁(对应剂量控制仓)。那么患者在取药时,需要将所有字码对齐至丁、乙、甲的位置(由上至下),此时各个出药口的位置对应重合,形成出药通道,药物能够顺利进入剂量控制仓。然后转动下盖,上盖和上盖联动,正置药瓶,药片通过第二出药口进入内盖上端,此时将出药豁口向下,药物落入出药槽,进一步可以从出药豁口倒出,或内盖的上端与下盖之间可以临时储存用药。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所述药瓶本体的瓶口内沿设有定位柱15,所述第一内盖的上端设有沿圆周的定位槽24。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槽的作用是防止内盖左右旋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药瓶本体的瓶口处设置防逆转卡齿14;下盖的下端设有与瓶口处的防逆转卡齿相适配的卡齿35。所述防逆转卡齿14与卡齿35配合构成防逆转锁扣,使下盖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旋转,而不能朝相反的方向旋转。其作用首先打破儿童旋盖常识,其次是增加取药难度。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防逆转卡齿与卡齿配合使用,使下盖的旋转方向与上盖的旋转方向相反,如下盖只能做顺时针旋转,上盖只能做逆时针旋转,可以顺利实现密码对齐,倒出药物。此设计的目的是当字码对齐后,药片进入剂量控制仓后顺时针旋转上盖,上下盖是同步顺时针旋转的,防止药片在转移至出药仓的过程中不丢失,适应了人们的使用习惯。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内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锁孔25,下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二锁孔38,上盖的中心位置固定有锁柱45,所述锁柱的端头具有倒刺,锁柱分别插入第二锁孔和第一锁孔并通过倒刺锁与内盖锁 定。增加设置的锁柱可穿过锁孔,可防止上盖拔出,安全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所述瓶口字码均匀印制在药瓶本体的瓶口处,数量为偶数个。如所述瓶口字码为四个,为汉字的甲乙丙丁,等分分布在瓶口外沿。可提高机械定位的准确度,减少工艺流程,节约成本。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所述药瓶本体具有隐藏出药密码16。 
在另一种实施例的防伪式安全药瓶中,所述药瓶本体具有药瓶身份识别码17。作用是防止伪药滥用此码而在市场流通和防止药品在市场倒流。此码为每一药瓶终身唯一身份识别码,它的设置,包含药品的级别分类信息、制造商信息以及本药的序列号。在药品的制造、流通、销售过程中,通过特设的信息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监控。如果一个号码在信息中心出现两次,则中心计算机可以自动识别,按程序通知事发地药监部门进行查处,中心工作人员亦可进行人工追踪与干预。此举可有效防止药品在市场内回流,以及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市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药瓶本体、内盖、下盖、上盖; 
药瓶本体的瓶口外周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瓶口字码,瓶口处开设有出药豁口; 
内盖上连接有导药槽,其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出药口,导药槽与第一出药口连通;内盖顶部设置出药槽;内盖压入并固定在药瓶本体的瓶口,使出药槽与出药豁口位置对应; 
下盖与药瓶本体的瓶口通过单向锁扣连接;所述下盖周侧开设有两个以上用于显示瓶口字码的瓶口字码视窗;下盖顶部的非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出药口;下盖外周侧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下盖字码; 
上盖与下盖通过单向锁扣连接;剂量控制仓为柱状空腔,设置在上盖内表面的非中心位置;上盖的外周均匀布设有两个以上的上盖字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本体的瓶口内侧均匀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内盖的上端周侧均匀设有定位槽,定位柱与定位槽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药瓶本体的瓶口与下盖连接处及下盖与上盖连接处均设有防逆转锁扣,且两个防逆转锁扣的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内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锁孔,下盖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二锁孔,上盖的中心位置固定有锁柱,所述锁柱的端头具有倒刺,锁柱分别插入第二锁孔和第一锁孔并通过倒刺锁与内盖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口字码均匀印制在药瓶本体的瓶口处,数量为偶数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本体具有隐藏出药密码,第一出药口对应的瓶口字码、第二出药对应的下盖字码、剂量控制仓对应的上盖字码构成的出药密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瓶本体具有药瓶身份识别码。 
CN201420507519.4U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Active CN204050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519.4U CN204050312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07519.4U CN204050312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50312U true CN204050312U (zh) 2014-12-31

Family

ID=52191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07519.4U Active CN204050312U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503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962A (zh) * 2014-09-04 2015-01-21 肖殿清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TWI831811B (zh) * 2018-07-27 2024-02-11 法商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容納至少一醫藥產品之預備出售之包裝件、包含複數個此種包裝件之組合及製造此種包裝件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962A (zh) * 2014-09-04 2015-01-21 肖殿清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TWI831811B (zh) * 2018-07-27 2024-02-11 法商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容納至少一醫藥產品之預備出售之包裝件、包含複數個此種包裝件之組合及製造此種包裝件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8149A (en) Calendaring cap for a pharmaceutical container
JP2020018867A (ja) 分注器およびその使用の方法
CN209922033U (zh) 一种药瓶
CN204050312U (zh)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JP2023099532A (ja) 医薬を安全に分配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による経口処方薬投与、関連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4033777U (zh) 一种防伪式安全药瓶
KR20180055584A (ko) 복용알람 및 알약 자동토출 약통
CN104287962A (zh) 一种隐藏出药口的防伪式安全药瓶
CN104207935A (zh) 一种防伪式安全药瓶
CN203943908U (zh) 一种防伪式安全药瓶
CN205885813U (zh) 分装式药盒
CN206187518U (zh) 一种应用于药物储藏塑料瓶
CN210000904U (zh) 一种定量药瓶
CN202346151U (zh) 智能药瓶
CN104116634A (zh) 一种防伪式安全药瓶
CN102502100A (zh) 智能药瓶
CN207030021U (zh) 一种组合式药品包装瓶
CN202478151U (zh) 艾滋病人用服药盒
CN209097406U (zh) 一种高血压患者服药提醒盒
Ludescher et al. Interface of drug use
CN218247865U (zh) 一种药物空心胶囊结构
CN206239744U (zh) 一种心内科病人给药装置
CN202961180U (zh) 一种新型药物盛装瓶
CN206295018U (zh) 一种定时定量可拼装药盒
CN203436556U (zh) 一种转盘式药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