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3260U -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3260U
CN204043260U CN201420402291.2U CN201420402291U CN204043260U CN 204043260 U CN204043260 U CN 204043260U CN 201420402291 U CN201420402291 U CN 201420402291U CN 204043260 U CN204043260 U CN 204043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drive mechanism
pull bar
ice tray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22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锦潮
孔冬
周伟洪
游飞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022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3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3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326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6Multiple ice moulds or trays therefor

Landscapes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冰箱制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冰格、支架,所述冰格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冰箱门体上;所述冰格与支架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结构;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可垂直门体运动的拉杆,所述拉杆安装于支架上;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冰格翻转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一端与冰格相连、另一端与拉杆连接,以使得拉动拉杆的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所述制冰装置上还设有用于使冰格复位的复位结构。通过传动结构的设置使人们不必采用过大的作用力就可以将冰格中的冰卸下,使卸冰过程简单且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配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冰箱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冰箱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冰箱不仅能够满足食物冷冻以及保鲜的需求,同时在炎热的夏季能够满足制取饮用冰水和家用冰块的需求,因此带有小型制冰装置(如门上制冰盒、箱内制冰盒等)的冰箱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很多冰箱上都设有制冰装置,这些制冰装置分为电动式的和非电动式两种类型,虽然它们均可以制取洁净的冰块,供家庭使用。但这些冰箱上的制冰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非电动式的制冰盒,卸冰费力;且由于卸冰的作用力不能过大,避免用力过大破坏制冰装置,导致每次制冰格制冰的数量不能过多(制冰格数目一般限制为12~16);2、电动式的制冰盒一般嵌入在箱体不易碰触到的内部,导致不易拆卸清洗;这样会导致制冰盒长时间使用后,内部污垢和杂质累积,影响水质;另外,一般的制冰盒尤其电动式的制冰盒,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占用冰箱较大容积且由于不易拆卸,造成在不需要制冰功能时制冰装置仍放置在冰箱内浪费大量的存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冰箱制冰装置,通过冰格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冰箱门体上;使制冰装置安装于冰箱门体上避免占用冷冻室的空间,同时通过施加作用力于拉杆上,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运动,拉杆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整个过程只需要手动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移动即可将冰块卸掉,操作过程简单省力。同时通过可拆卸结构将支架与冰箱门体相连接,便于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可拆掉制冰装置,安装替换搁架以便放置其它物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冰格、支架,所述冰格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冰箱门体连接;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可垂直门体运动的拉杆,所述拉杆安装于支架上;
    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冰格翻转的传动结构;所述冰格上一端设有与传动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传动结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与传动结构另一端连接;通过外界拉动拉杆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运动带动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
所述制冰装置上还设有用于使冰格复位的复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冰箱制冰装置,通过冰格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冰箱门体上;使制冰装置安装于冰箱门体上避免占用冷冻室的空间,同时通过施加作用力于拉杆上,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运动,拉杆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整个过程只需要手动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移动即可将冰块卸掉,操作过程简单省力。同时通过可拆卸结构将支架与冰箱门体相连接,便于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可拆掉制冰装置,安装替换搁架以便放置其它物品。
改进之一,所述冰格上一端设有与传动结构连接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传动结构连接,所述拉杆与传动结构另一端连接;以使的拉动拉杆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运动带动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
改进之二,所述第一连接柱所在平面平行于冰箱门体的底边所在平面,冰格通过支架与冰箱门体连接。
改进之三,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冰格上设的两个第二连接柱和支架上设的用于活动安装第二连接柱的安装槽,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柱分别设置于冰格的垂直于冰箱门体的两个相对面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复位结构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为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冰格上的第一连接柱铰接、另一端与拉杆铰接。
改进之四,所述传动结构为皮带结构,所述皮带结构一端与冰格上的第一连接柱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拉杆栓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齿轮和一端设有锯齿结构的齿条,所述齿轮安装于冰格的第二连接柱上,所述齿条设有锯齿结构端与齿轮配合安装、另一端与第一拉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冰块的储冰盒,所述储冰盒位于冰格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制冰装置包括两个冰格,两个冰格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个冰格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连接;通过外界拉动拉杆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两个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冰落入设于冰格的下方储冰盒内。
优选地,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第二盒盖,所述第二盒盖盖设于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上。
改进之五,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拉手结构,所述拉手结构安装于拉杆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冰箱制冰装置,通过冰格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冰箱门体上;使制冰装置安装于冰箱门体上避免占用冷冻室的空间,同时通过施加作用力于拉杆上,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运动,拉杆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运动,传动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整个过程只需要手动拉动拉杆向冰箱门体外侧移动即可将冰块卸掉,操作过程简单省力。同时通过可拆卸结构将支架与冰箱门体相连接,便于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制冰功能时,可拆掉制冰装置,安装替换搁架以便放置其它物品。本实用新型制冰装置的组件均可以拆卸,便于整个制冰装置的每个组件的清洗,保证了水质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冰箱制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冰箱制冰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冰箱制冰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冰箱制冰装置的盖合示意图。
图5为冰箱制冰装置于冰箱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冰箱制冰装置卸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冰箱制冰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冰箱制冰装置连杆向支架外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冰箱制冰装置连杆向支架内侧弯曲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冰箱制冰装置为绳带传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冰箱制冰装置为齿轮传动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冰箱制冰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7所示,冰箱制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冰格1、支架2,冰格1安装于支架2上;支架2固定在冰箱门体上;制冰装置还包括可垂直门体运动的拉杆5,拉杆5安装于支架2上;冰格1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结构;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冰格1翻转的传动结构6;传动结构6一端与冰格1相连、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以使得拉动拉杆5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制冰装置上还设有用于使冰格1复位的复位结构4。本实施例中冰格1为一个。
首先,将饮用水注入到冰格1中,当饮用水注入适量后,将冰箱制冰装置安装于冰箱门体上开始制冰;其次,当制冰完成后,用户拉动拉杆5向冰箱门体外侧运动,拉杆5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最后,当卸冰完成后,用户松开拉杆5,复位结构4拉动冰格1复位,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复位,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5复位,使冰箱制冰装置整体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实施例2
如图1至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冰格1上一端设有与传动结构6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第一连接柱11的一端与传动结构6连接,拉杆5与传动结构6另一端连接;以使的拉动拉杆5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运动带动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其中,第一连接柱11所在平面平行于冰箱门体的底边所在平面,冰格1通过支架2与冰箱门体连接。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用户拉动杆5向冰箱门体外侧运动,拉杆5通过拉动传动结构6带动第一连接柱1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运动,第一连接柱11运动平行拉动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由于第一连接柱11与所在平面平行于冰箱门体的底边所在平面,使得拉杆5作用时力沿直线平行作用于冰格的第一连接柱11上,可增大在同样作用力下的力矩,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其中,转动结构包括冰格1上设的两个第二连接柱12和支架2上设的用于活动安装第二连接柱12的安装槽,两个第二连接柱12分别设置于冰格1的垂直于冰箱门体的两个相对面的中部。复位结构4为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于第二连接柱12和安装槽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柱12和安装槽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活动,使得一旦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运动,便可使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可使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最后,当卸冰完成后,用户松开拉杆5,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复位弹簧拉动第二连接柱12复位,使得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复位,拉动冰格1复位,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复位,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5复位,使冰箱制冰装置整体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其中,传动结构6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6为连杆,连杆一端与冰格1上的第一连接柱11铰接、另一端与拉杆5铰接。连杆可以向支架2内侧弯曲或外侧弯曲;当连杆向支架2外侧弯曲时,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如图8所示);当连杆向支架2内侧弯曲时,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内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如图9所示)。
另外,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冰块的储冰盒3,储冰盒3位于冰格1的下方。储冰盒3的设置是用于储存卸下来的冰块以便使用。制冰装置还包括第一盒盖7和第二盒盖8,第一盒盖7与支架2连接,第二盒盖8盖设于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6上。第二盒盖7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外界灰尘进入,保持食用冰的清洁性。第二盒盖8的设置是为了保持整个制冰装置的美观性。制冰装置还包括拉手结构9,拉手结构9安装于拉杆5处。拉手结构9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用户施加作用力从而拉动拉杆5。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结构6为皮带结构,皮带结构一端与冰格1上的第一连接柱1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拉杆5栓接。这样设置使得一旦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皮带结构运动,皮带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运动,便可使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从而可使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最后,当卸冰完成后,用户松开拉杆5,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拉动第二连接柱12复位,使得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复位,复位弹簧拉动冰格1复位,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皮带结构复位,皮带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5复位,使冰箱制冰装置整体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结构6包括齿轮61和一端设有锯齿结构的齿条62,齿轮61安装于冰格1的第二连接柱12上,齿条62设有锯齿结构端与齿轮61配合安装、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这样设置使得一旦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齿条62运动,齿条62通过转动的锯齿结构端带动安装于冰格1的第二连接柱12上的齿轮61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柱12在安装槽内转动,最终使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最后,当卸冰完成后,用户松开拉杆5,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复位弹簧拉动第二连接柱12复位,使得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复位,拉动冰格1复位,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皮带结构复位,皮带结构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5复位,使冰箱制冰装置整体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实施例5
如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制冰装置包括两个冰格1,两个冰格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个冰格1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6连接;通过外界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两个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冰落入设于冰格1的下方储冰盒3内。由于传动结构6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6为连杆。这样设置通过外界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运动,便可使第二连接柱12在安装槽内转动,带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两个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冰落入设于冰格1的下方储冰盒3内;最后,当卸冰完成后,用户松开拉杆5,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复位弹簧拉动第二连接柱12复位,使得第二连接柱12可以在安装槽内转动复位,拉动冰格1复位,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复位,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5复位,使冰箱制冰装置整体复位准备进行下一次的制冰。
实施例6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6为皮带结构。其它具体卸冰过程与实施例5类似,在这里就不重复叙述。
实施例7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传动结构6包括齿轮61和一端设有锯齿结构的齿条62,齿轮61安装于冰格1的第二连接柱12上,齿条62设有锯齿结构端与齿轮61配合安装、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其它具体卸冰过程与实施例5类似,在这里就不重复叙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冰箱制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冰格(1)、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冰格(1)安装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支架(2)固定在冰箱门体上;所述冰格(1)与支架(2)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结构;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可垂直门体运动的拉杆(5),所述拉杆(5)安装于支架(2)上;
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冰格(1)翻转的传动结构(6);所述传动结构(6)一端与冰格(1)相连、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以使得拉动拉杆(5)的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所述制冰装置上还设有用于使冰格(1)复位的复位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冰格(1)上一端设有与传动结构(6)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所述第一连接柱(11)的一端与传动结构(6)连接,所述拉杆(5)与传动结构(6)另一端连接;以使的拉动拉杆(5)运动可以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1)运动带动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1)所在平面平行于冰箱门体的底边所在平面,冰格(1)通过支架(2)与冰箱门体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冰格(1)上设的两个第二连接柱(12)和支架(2)上设的用于活动安装第二连接柱(12)的安装槽,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柱(12)分别设置于冰格(1)的垂直于冰箱门体的两个相对面的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4)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第二连接柱(12)和安装槽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6)为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冰格(1)上的第一连接柱(11)铰接、另一端与拉杆(5)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6)为皮带结构,所述皮带结构一端与冰格(1)上的第一连接柱(1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拉杆(5)栓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6)包括齿轮(61)和一端设有锯齿结构的齿条(62),所述齿轮(61)安装于冰格(1)的第二连接柱(12)上,所述齿条(62)设有锯齿结构端与齿轮(61)配合安装、另一端与拉杆(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冰块的储冰盒(3),所述储冰盒(3)位于冰格(1)的下方。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包括两个冰格(1),两个冰格(1)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个冰格(1)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6)连接;通过外界拉动拉杆(5)运动,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结构(6)运动,传动结构(6)带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的两个冰格(1)向冰箱门体的外侧翻转扭曲变形实现卸冰,冰落入设于冰格(1)的下方储冰盒(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第二盒盖(8),所述第二盒盖(8)盖设于连接机构与传动结构(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装置还包括拉手结构(9),所述拉手结构(9)安装于拉杆(5)处。
CN201420402291.2U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43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291.2U CN204043260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2291.2U CN204043260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3260U true CN204043260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3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2291.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43260U (zh) 2014-07-21 2014-07-21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32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574A (zh) * 2014-07-21 2014-12-0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CN111174489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盒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0574A (zh) * 2014-07-21 2014-12-03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WO2016011737A1 (zh) * 2014-07-21 2016-01-28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CN104180574B (zh) * 2014-07-21 2016-04-27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CN111174489A (zh) * 2020-01-06 2020-05-19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制冰盒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9768U (zh) 一种冰淇淋制作装置
CN204043260U (zh)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CN103438652B (zh) 冰箱
CN104180574B (zh) 一种冰箱制冰装置
US9810470B2 (en) Manual ice maker and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with the same
CN208536062U (zh) 一种商用集成灶具结构
CN102494450B (zh) 一种制冰装置和具有该制冰装置的冰箱
CN205807946U (zh) 一种冰箱展示柜
CN205048845U (zh) 冰箱及其箱体
CN203464592U (zh) 一种基于家用冰箱平台的门搁架式制冰装置
CN103423950B (zh) 一种基于家用冰箱平台的门搁架式制冰装置
CN206073557U (zh) 具有炒酸奶功能的冰箱
CN201203313Y (zh) 整体式旋转冰盒及带有这种整体式旋转冰盒的冰箱
CN103423953B (zh) 用于冰箱的抽屉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4169514U (zh) 一种用于冷熟食展示的展示柜
CN111288700B (zh) 制冰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5641787U (zh) 冰箱果菜盒
CN204599968U (zh) 一种可制冷的储物柜
CN209235325U (zh) 一种多功能储物柜
CN215337285U (zh) 一种鸡蛋的冷藏设备
CN220017820U (zh) 一种肉制品保鲜冷藏装置
RU46566U1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бытовой двухкамерный
CN211154812U (zh) 一种冷藏展示柜的门密封条
CN221036366U (zh) 一种冷冻食品冷藏柜
RU42635U1 (ru) Морозильник-лар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2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