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3151U - 一种新风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43151U
CN204043151U CN201420444541.9U CN201420444541U CN204043151U CN 204043151 U CN204043151 U CN 204043151U CN 201420444541 U CN201420444541 U CN 201420444541U CN 204043151 U CN204043151 U CN 204043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cavity
heat exchanger
commutation assembly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445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辉
刘煜
詹朝永
梁思静
苏炳珲
李博
刘莹
符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4204445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43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43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431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风机组,其中,新风机组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至少两个腔体,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内的风吹向室内或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换向组件控制进入室内的是冷风和/或热风,当进入室内的是冷风时,对室内进行降温除湿,当进入室内的是热风时,对室内进行升温,当进入室内的是冷风和热风时,使室内温度保持不变,并达到除湿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室内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风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空气调节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住房建筑方面越来越注重节能保温,但是在达到隔热、保温、密闭的性能的同时,也阻止了空气流通,在密闭保温的空间里,会聚集产生浑浊的有害气体,如此导致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通常解决办法是开窗通风,但开窗通风,会导致室内的冷热能量流失,同时破坏了建筑整体保温体系,还会使室外的灰尘、噪音进入室内。
新风系统能够在室内门窗紧闭保温的情况下,进行室内与室外的空气置换,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风系统大多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一般适用于工业应用,不适合进入普通家庭。
并且,目前的新风系统大多只能对温度进行单独调节,不能很好的对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机组,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对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其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至少两个腔体,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内的风吹向室内或室外。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降温除湿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制热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热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除湿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和产生热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同时与室内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机组为设置在室外的整体式结构。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和/或,设置在与所述腔体的出风口连接的送风管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通向室内,一个所述出风口通向室外,所述换向组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合。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两个所述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三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还包括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开合;
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接通入室内的送风管。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换向阀,除湿降温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换向阀,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换向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还包括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一腔体上还设置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的开合。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除湿降温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四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四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打开所述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组件为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合的位置变换门。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变换门为转动门或滑动门。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风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和制热,并通过换向组件控制进入室内的是冷风或/和热风,当进入室内的是冷风时,对室内进行降温除湿,当进入室内的是热风时,对室内进行升温,当进入室内的是冷风和热风时,使室内温度保持不变,并达到除湿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对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除湿降温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除湿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除湿降温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除湿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A/B-换热器;C-节流阀;D-压缩机;E-换向阀;K1/K2-换向组件;
1-第一腔体;11-第一出风口;12-第一进风口;13-第四出风口;14-第一换热器;K2-第二换向组件;
2-第二腔体;21-第二出风口;22-第三出风口;23-第二进风口;24-第二换热器;K1-第一换向组件;
3-送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用到的原理进行说明。
制冷原理:压缩机把工质由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经过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则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工质送向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除湿原理:通过降低空气的温度进行露点除湿,露点除湿是指,将空气温度降低到此种空气温湿度所对应的露点温度以下来达到除湿的目的。其中一个换热器处于制冷状态,经过该换热器的新风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这种空气温湿度所对应的露点温度以下后,达到水蒸气析出,出现冷凝水,去除冷凝水达到除湿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包括换热器A/B和压缩机D,还包括至少两个腔体;换热器A/B设置在腔体内,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换向组件K1/K2,换向组件K1/K2用于控制腔体的风通过出风口吹向室内或室外。降温除湿模式下,换向组件K1/K2使产生冷风的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制热模式下,换向组件K1/K2使产生热风的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除湿模式下,换向组件K1/K2使产生冷风的腔体的出风口和产生热风的腔体的出风口同时与室内连通。
通过换向组件K1/K2不仅可以控制腔体的风是送向室内还是吹向室外,还可以控制送向室内或是吹向室外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温湿度调节方法为:通过换向组件K1/K2控制腔体的风送入室内或吹向室外,并能够使不同腔体的出风口送向室内的风量相配合,达到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情况下室内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温湿度调节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在降温除湿模式下,通过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使送向室内的冷风量大于热风量,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
在制热模式下,通过换向组件使产生热风的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使送向室内的热风量大于冷风量,达到升温的目的;
在除湿模式下,通过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腔体的出风口和产生热风的腔体的出风口同时与室内连通,使送向室内的热风量和冷风量相当,达到保持室内温度并进行除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可以为整体式结构,具体可以为:各腔体设置在同一壳体内,结构简单紧凑,整个新风机组可以安装在室外,安装方便,能够降低噪音,并且通过进风口进入腔体的风均是新风,进而通过出风口送向室内的风也均是新风,能够提高室内的含氧量,便于置换出室内的污浊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换向组件K1/K2可以设置在腔体内,和/或,设置在与腔体的出风口连接的送风管内,送风管可以通向室内或通向室外。至少一个腔体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出风口,至少有一个出风口通向室内,一个出风口通向室外,换向组件K1/K2用于控制出风口的开合。
通过换向组件K1/K2,出风口可以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或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或者处于半打开半关闭的状态,以达到控制出风口的出风量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换向组件K1/K2可以为位置变换门、百叶窗或者其他能够控制出风口的打开关闭以及开合量的部件。位置变换门可以采用转动门或滑动门的形式。位置变换门转动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电机可以装在位置变换门的转动轴上;也可以通过齿轮或皮带传动,带动位置变换门转动。位置变换门平行移动时,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带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每个腔体内均可以设置有风机。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3-5所示,为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分别在降温除湿模式、除湿模式和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新风机组包括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
第一腔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和第一进风口12,第一腔体1内设置的换热器为第一换热器14;
第二腔体2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1、第三出风口22和第二进风口23,第二腔体2内设置的换热器为第二换热器24;
还包括一个换向组件,该换向组件为第一换向组件K1,第一换向组件K1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21和第三出风口22的开合。例如:第一换向组件K1可以用于关闭第二出风口21,打开第三出风口22,或者,关闭第三出风口22,打开第二出风口21;
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21均连接通入室内的送风管3,第三出风口22通向室外。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二腔体2内还可以设置第二风机。
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24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该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C,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24分别连接一换向阀E的第一工作口和第二工作口,换向阀E的第三工作口和第四工作口均与压缩机D连接。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机组主要通过换向阀E及换向组件,来进行温、湿度调节,其至少具有除湿降温模式、除湿模式和制热模式。
如图3所示,在除湿降温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4为冷凝器,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二出风口21,打开第三出风口22,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通过换向阀E的作用,冷媒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最后通过换向阀E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通过第三出风口22吹向室外;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经过第一换热器14冷却后,除湿降温,通过第一出风口11进入送风管3,最终送向室内。除湿降温模式适用于夏天。
如图4所示,在除湿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4为冷凝器,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三出风口22,打开第二出风口21,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通过换向阀E的作用,冷媒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最后通过换向阀E后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热风通过第二出风口21进入送风管3;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且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还达到了除湿的效果,冷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进入送风管3;冷风和热风在送风管3混合,温度达到平衡,最终通过送风管3送向室内。
在除湿模式中,经过第一换热器14的风被除湿降温,经过第二换热器24的风没有除湿,相当于送向室内的风有一半的风经过了除湿,且冷风和热风的温度进行了平衡,没有升温也没有降温,只进行了除湿,该模式适用于春秋天除湿不降温。
如图5所示,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24为蒸发器,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二出风口21,打开第三出风口22,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通过换向阀E的作用,冷媒先进入第一换热器1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二换热器24,最后通过换向阀E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进入送风管3,最终吹向室内;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冷风通过第三出风口22吹向室外。制热模式适用于冬天。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换向阀E可以采用四通阀,四通阀是制冷系统常用的元件器,其可以采用电磁阀,依靠通电来实现冷媒的流向。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第二实施例,如图6-8所示,为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分别在降温除湿模式、除湿模式和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新风机组包括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2;
第一腔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1、第四出风口13和第一进风口12,第一腔体1内设置的换热器为第一换热器14;
第二腔体2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21、第三出风口22和第二进风口23,第二腔体2内设置的换热器为第二换热器24;
还包括两个换向组件,分别为第一换向组件K1和第二换向组件K2
第二换向组件K2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11和第四出风口13的开合。
第一换向组件K1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21和第三出风口22的开合。
第一出风口11和第二出风口21均连接通入室内的送风管3,第三出风口22和第四出风口13通向室外。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二腔体2内还可以设置第二风机。
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24之间通过连接管路连通,该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C,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24均与压缩机D连接。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换向组件K1可以关闭第二出风口21,打开第三出风口22,或者,关闭第三出风口22,打开第二出风口21。第二换向组件K2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1,打开第四出风口13,或者,关闭第四出风口13,打开第一出风口11。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新风机组主要通过第一换向组件K1和第二换向组件K2,来进行除湿及调温,其至少具有除湿降温模式、除湿模式和制热模式。
如图6所示,在除湿降温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4为冷凝器,第二换向组件K2关闭第四出风口13,打开第一出风口11,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二出风口21,打开第三出风口22,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最后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通过第三出风口22吹向室外;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经过第一换热器14后,除去空气中的湿度,并进行降温,降温除湿后的新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进入送风管3,最终送向室内。除湿降温模式适用于夏天。
如图7所示,在除湿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4为冷凝器,第二换向组件K2关闭第四出风口13,打开第一出风口11,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三出风口22,打开第二出风口21,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最后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通过第二出风口21进入送风管3;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经过第一换热器14后,除去空气中的湿度,并进行降温,降温除湿后的新风通过第一出风口11进入送风管3,冷风和热风在送风管3混合,温度达到平衡,最终通过送风管3送向室内。
在除湿模式中,经过第一换热器14的风被除湿,经过第二换热器24的风没有除湿,相当于送向室内的风有一半的风被除湿,且冷风和热风的温度进行了平衡,没有升温也没有降温,只进行了除湿,该模式适用于春秋天除湿不降温。
如图8所示,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4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24为冷凝器,第二换向组件K2关闭第一出风口11,打开第四出风口13,第一换向组件K1关闭第三出风口22,打开第二出风口21,冷媒从压缩机D出来,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4,然后经过节流阀C节流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最后返回压缩机D。在该过程中,经过第二换热器24作用后的新风是热风,通过第二出风口21进入送风管3,最终送向室内;经过第一换热器14作用后的新风是冷风,冷风通过第四出风口13吹向室外。制热模式适用于冬天。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换向组件K1和第二换向组件K2均可以完全打开出风口或完全关闭出风口,或者使出风口具有一定的开合量,处于半打开半关闭状态,但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均以完全打开出风口或完全关闭出风口为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冷媒状态变化如下,压缩机D压缩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器冷凝后,中温高压的液体;节流阀节流后,低温、低压的两相流;蒸发器蒸发后,低温低压的气体。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普通R22冷媒,温度一般70~90摄氏度,冷凝后,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风机组,在夏天温度,湿度都较大时,能够进行除湿、降温;在春秋天温度适合,但湿度较大时,能够进行除湿,不降温;在冬天温度较低,湿度适宜时,能够进行升温处理,因此,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室内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需求,且其结构为整体式,结构简单紧凑,尤其适用于普通家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或部位,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或部位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6)

1.一种新风机组,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至少两个腔体,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腔体内的风吹向室内或室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降温除湿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制热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热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与室内连通;除湿模式下,所述换向组件使产生冷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和产生热风的所述腔体的出风口同时与室内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为设置在室外的整体式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和/或,设置在与所述腔体的出风口连接的送风管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腔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出风口,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通向室内,一个所述出风口通向室外,所述换向组件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合。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一进风口,
所述第二腔体上设置有第二出风口、第三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还包括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风口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开合;
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接通入室内的送风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除湿降温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换向阀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向组件,所述第一腔体上还设置有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二换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四出风口的开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除湿降温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四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后返回所述压缩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四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打开所述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压缩机中的冷媒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换热器返回所述压缩机。
14.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为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合的位置变换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变换门为转动门或滑动门。
1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风机。
CN201420444541.9U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新风机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3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4541.9U CN204043151U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新风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44541.9U CN204043151U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新风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43151U true CN204043151U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43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4454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43151U (zh) 2014-08-07 2014-08-07 一种新风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4315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1676A (zh) * 2014-08-07 2014-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组及温湿度调节方法
CN105953615A (zh) * 2016-05-11 2016-09-2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通道换热系统及其空气温度调节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1676A (zh) * 2014-08-07 2014-10-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组及温湿度调节方法
CN104121676B (zh) * 2014-08-07 2020-0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机组及温湿度调节方法
CN105953615A (zh) * 2016-05-11 2016-09-21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通道换热系统及其空气温度调节方法
CN105953615B (zh) * 2016-05-11 2019-07-1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双通道换热系统及其空气温度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5920B (zh) 双冷源热泵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式
CN110645636B (zh)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5364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3912947B (zh) 用于风机盘管和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的热泵系统
CN106594908B (zh) 一种带有转轮除湿的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11306646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4266277A (zh) 一种热管热回收全新风除湿空调装置
CN104121676B (zh) 一种新风机组及温湿度调节方法
US442820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humidification systems
CN202692282U (zh) 双冷源热泵全热回收调湿控温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式
CN107172861A (zh) 一种气流循环可变的数据中心机房节能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5204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1655266B (zh) 窗式空调器
KR100713108B1 (ko) 일체형 항온항습기의 에어 쿨링장치
CN106403143B (zh) 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W201411073A (zh) 可變風門之多功能熱泵式空調機
CN208090865U (zh) 一种带独立新风的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
CN109595694A (zh) 一种壁挂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04043151U (zh) 一种新风机组
CN104566720A (zh) 一种精密机房空调压缩机氟泵制冷循环系统
CN206669918U (zh) 一种多功能新风除湿机组
CN104819598A (zh) 一种实现烘干和冷藏功能的农特产品热泵装置
CN212511630U (zh) 一种对新风单独冷却除湿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CN204612235U (zh) 一种实现烘干和冷藏功能的农特产品热泵装置
CN110006103B (zh) 一种温湿度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