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41284U -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41284U CN204041284U CN201420354285.4U CN201420354285U CN204041284U CN 204041284 U CN204041284 U CN 204041284U CN 201420354285 U CN201420354285 U CN 201420354285U CN 204041284 U CN204041284 U CN 2040412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er
- vehicle
- solenoid valve
- dehumidifier
- remo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存水量进行排放控制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包括对冷却器本体上的自动出水口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与自动出水口连通的回水槽,还包括水位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器本体内,并受冷却器本体内的冷凝水的浮力支撑;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与电磁阀电连接,其因水位检测装置随冷凝水水位的升降,而被控制为向电磁阀供电的通断。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冷却器及车辆。采用本方案,通过水位检测装置对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的水位变化进行检测,来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电,以实现对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自动排放,确保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量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发动机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存水量进行排放控制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的车辆冷却器,以及具有该车辆冷却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重型柴油机制定出更严格的 NOx 排放标准,EGR 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柴油机排放控制的发展来看,EGR 技术是现阶段我国柴油机满足欧4以上标准的最有效和最快捷的方法之一。EGR 系统可分为内部EGR 系统和外部 EGR 系统,当应用外部 EGR 系统时,是将一部分排出的废气经由外部管路引入进气系统,废气首先离开发动机, 然后真正再循环到发动机内。而外部EGR又可分为高压EGR和低压EGR两种。在高压 EGR 系统中,通常在涡轮上游、高压高温下抽取废气,并重新引入压气机下游的进气系统中。这可以很简单地通过应用一个 EGR 阀控制再循环废气质量分数来实现。然而,重型车用柴油机在进气系统与排气系统之间存在正压差,如果不采取附加措施,将难以使废气再循环到进气系统,甚至不可能。而低压EGR系统虽然消除了发动机进排气之间正压差引起的问题,但它需要安装一个柴油颗粒过滤器 (DPF)以保护压气机免受 PM 的损伤。
在应用低压EGR 时,再循环的废气显著改变缸内充量的成分。由于排气温度很高,可能会使进气充量密度下降(热节流作用),再循环的废气一般都需冷却以保持较高的充量系数,避免过高的热损失。不过,对于在很高的转速和负荷下运行的重型车用柴油机来说,EGR仍会提高充量温度,降低充量系数。同时较大的 EGR 率使柴油机的着火点分布更为广泛,更接近燃烧室壁,且数量更多,这直接导致了燃烧高温区域更加细碎,从而降低了缸内最高燃烧温度,因此有利于改善 NOx的排放。低压EGR 除降低 NOx 排放外,还对其他参数,如 PM、燃油经济性和噪声有重大影响。因为一部分废气被重新引入燃烧室中,参与燃烧的PM可能在燃烧过程中被氧化。由于采用 EGR时气缸内的温度会比无 EGR 的基本型发动机高,EGR 还将有助于限制 PM 中的有机可溶成分。
针对带有低压EGR管路的发动机,包括传统汽、柴油发动机和新型双燃料发动机,由于高温EGR气体经冷却装置冷却引至缸内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冷凝成水,并积于冷却装置底部,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需停机手动排除装置内的积水,清除不便的同时,还影响发动机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排除冷却装置内积水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包括对冷却器本体上的自动出水口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与自动出水口连通的回水槽,其还包括:
水位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器本体内,并受冷却器本体内的冷凝水的浮力支撑;
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与电磁阀电连接,其因水位检测装置随冷凝水水位的升降,而被控制为向电磁阀供电的通断。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包括电源,负极板,通过由支撑装置支撑的牵引索线而与水位检测装置相连的、可与负极板脱离接触而运动的正极板;所述的电源、负极板、正极板以及电磁阀构成通电回路。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对牵引索线进行支撑的定滑轮机构。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相对于车体固定设置的、限制正极板移动行程的挡块。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正极板上连接有与正极板相对位置可调的平衡块。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冷却器本体内设有对水位检测装置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冷却器本体上设有通过手动阀门控制而与回水槽连通的手动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车辆冷却器,该车辆冷却器加装有如上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加载有如上的车辆冷却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水位检测装置对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的水位变化进行检测,在冷凝水水位变化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的上移或下降,来控制电磁阀的通断电,以实现对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自动排放,确保冷却器壳体内的冷凝水量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了发动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连接关系简图;
图中:
1、冷却器本体;101、进气口;102、出气口;2、自动出水口;3、电磁阀;4、回水槽;5、手动阀门;6、手动出水口;7、水位检测装置;801、电源;802、负极板;803、牵引索线;804、正极板;901、支杆;902、定滑轮;903、挡块;10、平衡块;11、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应用在车辆EGR技术中、对废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上,由图1所示,在冷却器本体1上端设有进气口101和出气口102,废气由进气口101进入到冷却器本体1内,经冷却器冷却后,由出气口102排出。在冷却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自动出水口2,自动出水口2由电磁阀3进行开闭控制,当电磁阀3开启时,冷却器本体1内的冷凝水流入与自动出水口2连通的回水槽4内。此外,为了使冷却器维修保养时,能够对冷却器本体1内的残水排净,在冷却器本体1上还设有由手动阀门5控制而与回水槽4连通的手动出水口6。
本实施例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冷却器本体1内的水位检测装置7,水位检测装置7具有一定的重量,并确保能在冷凝水的浮力作用下,上移或下降,以使冷凝水水位发生变化时,通过水位检测装置7的位移来对水位变化量进行反应。本实施例中,水位检测装置7为椭圆状,其在冷却器本体1内冷凝水的浮力支撑下,检测冷凝水的水位变化;在水位检测装置7与电磁阀3之间还设有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其因水位检测装置7于冷却器本体1内沿竖直方向的位移,而被控制为向电磁阀3供电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包括电源801,负极板802,通过由支撑装置支撑的牵引索线803而与水位检测装置7相连的、可与负极板802脱离接触而运动的正极板804;电源801、负极板802、正极板804以及电磁阀3构成通电回路。
如上描述的支撑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对牵引索线803进行支撑的定滑轮机构,具体来讲,该定滑轮机构包括固定在冷却器本体1上的两根支杆901,这两根支杆901的顶部分别设有定滑轮902,牵引索线80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水位检测装置7和正极板804上,而其中部则架设在两个定滑轮902上。为了确保水位检测装置7的位移变化能够准确的反应在正极板804上,两个定滑轮902外侧的牵引索线应确保竖直设置。此外,为了防止冷却器本体1内的水位过低而使正极板804越过定滑轮,在连接正极板804的牵引索线803的竖直段上,设有相对于车体固定设置的、限制正极板移动行程的挡块903,本实施例中,牵引索线803贯穿挡块903后与正极板804相连,实现了对正极板更好的限位。
为了使本装置具有更好的通用效果,以实现电磁阀断开时冷却器本体1内安全液位的调整,在正极板804上连接有与正极板804相对位置可调的平衡块10,此时,为了实现安全液位的调整,需要将与正极板804连接的牵引索线803连接到平衡块10上,通过调节平衡块10与正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对冷却器本体内的安全液位调整,例如,若需要降低安全液位时,此时,可以根据安全液位的高度,以图1所示状态为基础,将平衡块10向上调整。此外,水位检测装置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平衡块10的重量大小而决定。此外,为了确保水位检测装置7于冷却器本体1内垂直升降,在冷却器本体1内设有对水位检测装置7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机构为分置在水位检测装置7两侧的导向板11,该导向板11也可以采用导轨形式,在确保对水位检测装置移动的导向作用同时,使水位检测装置移动的更加稳定。
低压EGR系统正常工作时,中冷器手动出水口6通过手动阀门5处于关闭状态,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由电磁阀3控制冷却器本体1内的冷凝水排放,具体来讲,当冷却器本体1内的液位不高于安全液位时,正极板804与负极板脱离接触而位于负极板的上方,随着冷却器本体1内的冷凝水增多,冷凝水液面上升,水位检测装置上浮,正极板下移而与负极板接触,整个电磁阀控制回路导通,电磁阀得电后打开自动出水口,使冷却器本体1内的冷凝水排放至回水槽内,冷凝水在排放过程中,水位检测装置逐渐下移,正极板逐渐上移,直至冷凝水处于安全液位以下时,正极板和负极板脱离,电磁阀关闭自动出水口,最终实现了冷却器本体内冷凝水的自动排放控制。
Claims (9)
1.一种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包括对冷却器本体上的自动出水口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与自动出水口连通的回水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位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器本体内,并受冷却器本体内的冷凝水的浮力支撑;
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与电磁阀电连接,其因水位检测装置随冷凝水水位的升降,而被控制为向电磁阀供电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通断控制装置包括电源,负极板,通过由支撑装置支撑的牵引索线而与水位检测装置相连的、可与负极板脱离接触而运动的正极板;所述的电源、负极板、正极板以及电磁阀构成通电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对牵引索线进行支撑的定滑轮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相对于车体固定设置的、限制正极板移动行程的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极板上连接有与正极板相对位置可调的平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器本体内设有对水位检测装置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器本体上设有通过手动阀门控制而与回水槽连通的手动出水口。
8.一种车辆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其加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加载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冷却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4285.4U CN204041284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354285.4U CN204041284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41284U true CN204041284U (zh) | 2014-12-24 |
Family
ID=52241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354285.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41284U (zh) | 2014-06-30 | 2014-06-30 |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412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3085A (zh) * | 2019-12-10 | 2021-06-11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电机的电子阀 |
CN113324867A (zh) * | 2021-06-04 | 2021-08-31 | 邓燕龙 | 一种天然气水分检测装置 |
-
2014
- 2014-06-30 CN CN201420354285.4U patent/CN2040412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3085A (zh) * | 2019-12-10 | 2021-06-11 | 奥迪股份公司 | 用于电机的电子阀 |
CN113324867A (zh) * | 2021-06-04 | 2021-08-31 | 邓燕龙 | 一种天然气水分检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22214B (zh) | 通过控制排温实现重型柴油机低排放的方法及实施装置 | |
CN102410054A (zh) |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8533424A (zh) | 船用两冲程低速柴油机的模式可切换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 |
CN103114916A (zh) | Egr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 | |
CN207554226U (zh) | 带有冷凝水排出功能的低压废气再循环中冷系统 | |
CN204041284U (zh) | 车辆冷却器积水自动排除装置、车辆冷却器及车辆 | |
CN105257372A (zh) | 一种多氧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5477910U (zh) | 中冷器冷凝水疏水装置 | |
CN201662221U (zh) | 节能有机热载体液相锅炉供热装置 | |
CN202728990U (zh) | 太阳能加热原油装置 | |
CN101915154A (zh) | 一种柴油机燃烧油气智能控制配比装置 | |
CN202628286U (zh) | 一种多缸发动机停缸节油系统中关闭气缸的进气门控制机构 | |
CN204509233U (zh) | 沼气深冷脱水系统 | |
CN103953470A (zh) | 一种增压柴油机进气道增湿装置 | |
CN202991279U (zh) | 柴油机燃油自动加温节能装置 | |
CN109780006A (zh) | 一种焦炉车辆液压油温智能温控系统 | |
CN203655418U (zh) | 一种用于船用中速柴油机的egr系统 | |
CN203009099U (zh) | 一种废气再循环滤水机构及其系统 | |
CN208180271U (zh) | 一种3d打印机水加热平台 | |
KR102139573B1 (ko) | 저압 이지알 시스템의 응축수 배출장치 | |
CN203856619U (zh) |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发动机 | |
CN203769985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节油净化系统 | |
CN105464786B (zh) | 可变循环进气量和废气再循环量的发动机进排气装置 | |
CN206889090U (zh) | 一种电子式中冷器除水装置 | |
CN201730679U (zh) | 柴油机燃烧油气智能控制配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