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6828U -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6828U
CN204026828U CN201420480930.7U CN201420480930U CN204026828U CN 204026828 U CN204026828 U CN 204026828U CN 201420480930 U CN201420480930 U CN 201420480930U CN 204026828 U CN204026828 U CN 204026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mer
modified
combustion chamber
vessel holder
val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809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IRM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IRM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IRM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IRM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809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6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6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68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取暖器占用面积较大、升温较慢的问题。本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本改进型取暖器具有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取暖器,特别是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目前市场上,有人设计了燃气取暖器(又称作金暖阳燃气取暖炉),它一般分为:伞形燃气取暖器和柜式可移动燃气取暖器。其中,伞形燃气取暖器又称作户外取暖器、户外燃气取暖器、伞式取暖器、燃气取暖炉、灯式取暖器、伞形取暖器、伞形取暖炉等。燃气取暖器主要适用于:工厂车间、餐厅、食堂、办公室、大型会议室、酒店、酒吧、饭店、咖啡店、步行街、运动馆、汽车展厅、洗浴中心、别墅庭院及户外休闲等场所,面积越大升温越慢。
燃气取暖器一般包括发热体,发热体通过阀门与天然气等气源外接,气源将可燃气体通入发热体内,通过压电点火器将可燃气体点燃,进而对外界起到加热升温作用。现有技术的燃气取暖器结构设计简单且不合理,占用面积较大,使得取暖器显得笨重,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升温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改进型取暖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改进型取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其中: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
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
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保护罩与高温棉之间设置有压条,在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之间设置有托盘,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可使保护罩、压条、高温棉、托盘、燃烧器皿座之间两两紧贴设置的压紧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燃烧腔内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一端插固在高温棉上且密封连接有弹性轴夹,另一端插固在燃烧器皿座上,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导向管内,所述托盘包括盘芯、若干钢条以及若干钢圈,钢条环绕托盘轴心线均匀分布,所述盘芯设置在托盘中部并架设在燃烧腔底部上方,在盘芯上开设有与导向管相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进气管首端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且进气管首端与盘芯面朝燃烧腔底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一侧固连有固定座,在固定座背离燃烧器皿座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支架,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外端面上固设有“L”形定位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末端嵌入定位槽内,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与燃烧器皿座之间且进气管末端伸出固定座外,所述点火杆贯穿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该改进型取暖器还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而成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固定支架固连,所述阀门总成和压电点火器均设置在主壳体内,所述阀门总成末端外接有气源,所述阀门总成首端穿过固定支架并与进气管末端相连,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上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总成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一侧的上盖,在阀门总成内设有导气通道,在阀体首端设有喷嘴,所述阀体首端穿过固定支架且喷嘴与进气管末端相连,在阀体末端设有用于外接气源的顶芯,所述喷嘴、顶芯分别设置在导气通道的首、尾端,在导气通道内设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气门芯,在上盖内设有幕片、阀门弹簧、转动杆,所述幕片位于导气通道内并与气门芯对应设置,所述阀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幕片、转动杆下端上,所述转动杆上端依次穿过上盖、上壳体并与调节旋钮固连,旋转调节旋钮可带动转动杆转动并下压,同时转动杆带动幕片下压,幕片下压推动气门芯位移,进而增大导气通道内的可燃气体流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盖固设有限位块,所述调节旋钮套设在上盖上且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转动杆上端部分伸入调节旋钮并与调节旋钮固连,在调节旋钮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手握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电点火器还包括导向板以及电子按钮,所述导向板一端抵靠下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电子按钮底部,在导向板上套设有用于电子按钮动作后复位的扭力弹簧,所述电子按钮与点火杆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在主壳体外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和两支撑部,两支撑部对称设置在连接部两侧且每个支撑部均与连接部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部通过两手轮分别与主壳体两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支撑部末端均设有支撑球,每个支撑部上还穿设有与支撑球对应设置的球形底脚,在连接部中部扣合有具有若干弧形凹槽的手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取暖器可直接外接天然气等气源,具有一定灵活性,通用性广;调节旋钮能实现无级调节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的流量大小,使得取暖器实用、方便;发热组件采用三层结构设计,而且点火杆和进气管均直接设置在燃烧腔内,结构紧凑,使得点火及时,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发生在燃烧腔内,高温棉布局合理,能耐高温且可以及时将燃烧腔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保护罩传递至外界需要取暖的空间,取暖器升温迅速,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棉的阻止作用,火焰不会冒出燃烧腔外,起到了较佳的包覆、保护效果;高温棉的设置还具有保温作用,能隔绝外界气流进入燃烧腔内,使得取暖器散热更加持久,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取暖器结构布局紧凑,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组件、固定座、固定支架三者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爆炸图。
图7是图5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阀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爆炸图。
图11是图9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爆炸图。
图中,10、发热组件;11、保护罩;111、散热孔;12、高温棉;13、燃烧器皿座;14、燃烧腔;15、进气管;16、压条;17、托盘;171、盘芯;1711、弧形缺口;172、钢条;173、钢圈;18、压紧圈;191、导向管;192、弹性轴夹;20、阀门总成;21、阀体;22、上盖;221、限位块;23、导气通道;24、喷嘴;25、顶芯;26、气门芯;27、幕片;28、阀门弹簧;29、转动杆;30、压电点火器;31、点火杆;32、导向板;33、电子按钮;331、指示标志;34、扭力弹簧;40、调节旋钮;41、限位槽;42、手握凹槽;50、固定座;51、定位槽;60、固定支架;70、定位板;80、主壳体;81、上壳体;82、下壳体;90、支撑架;91、连接部;92、支撑部;93、手轮;94、支撑球;95、手柄;951、弧形凹槽;96、球形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改进型取暖器,用于给住宅、办公室、商场等适用场合供暖,其点火方式为压电式电子点火,体积小,使用起来方便且升温迅速,能在室内、户外野营等环境下使用。
现有的取暖器结构设计简单且不合理,占用面积较大,升温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改进型取暖器是很有必要的。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10、阀门总成20以及具有点火杆31的压电点火器30,其中:发热组件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11、高温棉12、燃烧器皿座13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11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散热孔111,高温棉12与燃烧器皿座13合围形成燃烧腔14;阀门总成20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图中未示出),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14联通的进气管15,气源将可燃气体送入阀门总成20内并经由进气管15通入燃烧腔14内,在阀门总成20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40;点火杆31穿过燃烧器皿座13并部分伸入燃烧腔14内。散热孔111分布均匀,使得取暖器发出的热量均匀流入外界环境。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是压电点火器30,它是以压电效应为理论基础、以压电陶瓷为介质而生产的手动点火装置。
本改进型取暖器在初始状态下,可直接外接天然气等气源,具有一定灵活性,通用性广;调节旋钮40能实现无级调节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的流量大小,使得取暖器实用、方便;发热组件10采用三层结构设计,而且点火杆31和进气管15均直接设置在燃烧腔14内,结构紧凑,使得点火及时,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发生在燃烧腔14内,高温棉12布局合理,可以采用特氟龙等材料制成,能耐高温且可以及时将燃烧腔14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保护罩11传递至外界需要取暖的空间,取暖器升温迅速,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棉12的阻止作用,火焰不会冒出燃烧腔14外,起到了较佳的包覆、保护效果;高温棉12的设置还具有保温作用,能隔绝外界气流进入燃烧腔14内,使得取暖器散热更加持久,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取暖器结构布局紧凑,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携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高温棉12采用特氟龙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且摩擦系数极低,高温棉12不易吸收热量,能防止使用者或者孩童玩耍时烫伤,这样便无需再在取暖器外部罩设防护栏或防护罩,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特氟龙材料替换成其它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中,点火的操作步骤如下:打开气源的控制开关,使得气源内的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流进阀门总成20,最终由进气管15进入燃烧腔14内,上述通气过程约莫十几秒时间(优选十五秒钟),然后开启压电点火器30,点火杆31的末端开始放电,燃烧腔14内产生电火花并引燃燃烧腔14内的可燃气体,在燃烧过程中,高温棉12在高温作用下会产生局部变红,但不影响其实际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压电点火器30和阀门总成20配合紧密,点火迅速,避免了点火动作过慢而导致大量可燃气体的放出,影响空间气味。而且调节旋钮40能调节可燃气体的流量,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组件10的取暖过程如下:可燃气体在燃烧腔14内燃烧时,燃烧腔14内温度不断上升,期间高温棉12吸热,在累积一定热量后,高温棉12开始向外界散热,并通过保护罩11的散热孔111散热到外界环境,通过不断地加热空气,发热组件10与外部不断产生空气对流,使得发热组件10产生的热空气得到循环。
综上所述,整体取暖器布局合理且体较小,升温快速,热效率高,发热量高于空调,使用成本低,使用环境灵活,可以随意移动,便于搬运和库存,能使用于酒店大堂、餐馆、酒吧、户外花园、岗亭、各类展会活动现场等各类场所。
优选地,在保护罩11与高温棉12之间设置有压条16,在高温棉12与燃烧器皿座13之间设置有托盘17,上述的发热组件10还包括可使保护罩11、压条16、高温棉12、托盘17、燃烧器皿座13之间两两紧贴设置的压紧圈18。具体的,压紧圈18用于将保护罩11连同高温棉12一起压紧在燃烧器皿座13上,使得保护罩11、压条16、高温棉12、托盘17、燃烧器皿座13之间两两紧贴设置。
发热组件10中各零部件结构布局紧凑,减少占用面积,使得取暖器工作稳定,使得燃烧腔14锁定热量平稳,不易受外界晃动等因素影响,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在燃烧腔14内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导向管191,导向管191一端插固在高温棉12上且密封连接有弹性轴夹192,另一端插固在燃烧器皿座13上,点火杆31穿过燃烧器皿座13并部分伸入导向管191内,托盘17包括盘芯171、多根钢条172以及多个钢圈173。具体地说,各钢条172的尺寸、形状均相同且环绕托盘17轴心线均匀分布,钢圈173的直径由托盘17轴心线向外逐渐递增,盘芯171设置在托盘17中部并架设在燃烧腔14底部上方,在盘芯171上开设有与导向管191相配合的弧形缺口1711,进气管15首端穿过燃烧器皿座13并部分伸入燃烧腔14内,且进气管15首端与盘芯171面朝燃烧腔14底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导向管191设计合理且安装牢靠,使得点火杆31定位准确,便于工装;这样的托盘17结构设计,使得高温棉12安放牢靠,传热平稳,使得取暖器发热效果好;盘芯171上设有弧形缺口1711,工装时导向管191抵靠在弧形缺口1711内,方便托盘17和盘芯171的定位、安装;进气管15首端与盘芯171之间具有间隙,结构设计巧妙,从进气管15首端喷出的气体呈喷泉姿势,使得燃烧腔14内的可燃气体扩散均匀,使得取暖器升温快,工作效率高,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燃烧器皿座13背离保护罩11的一侧固连有固定座50,在固定座50背离燃烧器皿座13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支架60,在燃烧器皿座13背离保护罩11的外端面上固设有“L”形定位板70,固定座50上设有与定位板70相配合的定位槽51,定位板70的末端嵌入定位槽51内,进气管15固定连接在固定座50与燃烧器皿座13之间且进气管15末端伸出固定座50外,点火杆31贯穿通过固定座50和固定支架60。
固定座50和固定支架60均可采用隔热材料制成,二者的设计方便了发热组件10的安装和拆卸,也对发热组件10起到隔热作用,避免了外界使用者直接与燃烧腔14的外壁接触而烫伤,定位板70使得燃烧器皿座13定位准确。
进一步的,该改进型取暖器还包括由上壳体81和下壳体82扣合而成的主壳体80,主壳体80与固定支架60固连,阀门总成20和压电点火器30均设置在主壳体80内,阀门总成20末端外接有气源,阀门总成20首端穿过固定支架60并与进气管15末端相连,调节旋钮40设置在上壳体81上。
本案中,阀门总成20和压电点火器30的主体结构均设置在主壳体80内部,使得整体结构紧凑,造型美观,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主壳体80对内部各零部件具有保护作用,能防止外界杂质进入机构内部进而影响取暖器正常运作。上述各零部件布局合理,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使得取暖器便于携带,通用性广。当然,其他采用壳体的方案来容纳零部件的方式也是可行的,本文不再赘述。
优选地,阀门总成20包括阀体21以及安装在阀体21一侧的上盖22,在阀门总成20内设有导气通道23,在阀体21首端设有喷嘴24,阀体21首端穿过固定支架60且喷嘴24与进气管15末端相连,在阀体21末端设有用于外接气源的顶芯25,喷嘴24、顶芯25分别设置在导气通道23的首、尾端,在导气通道23内设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气门芯26,在上盖22内设有幕片27、阀门弹簧28、转动杆29,幕片27位于导气通道23内并与气门芯26对应设置,阀门弹簧28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幕片27、转动杆29下端上,转动杆29上端依次穿过上盖22、上壳体81并与调节旋钮40固连,旋转调节旋钮40可带动转动杆29转动并下压,同时转动杆29带动幕片27下压,幕片27下压推动气门芯26位移,进而增大导气通道23内的可燃气体流量。
上述阀门总成20的各零部件设计合理,使得阀门总成20密封性好且占用面积较小,安装起来也比较方便,便于后期更换和维修。
气源通入的可燃气体依次经过顶芯25、导气通道23、喷嘴24、进气管15、燃烧腔14,在本实用新型中,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过程如下:如果顺时针方向是开启调节旋钮40,则向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40,调节旋钮40带动转动杆29转动并下压,同时转动杆29带动幕片27下压,幕片27下压推动气门芯26位移,气门芯26与导气通道23侧壁之间的间隙增大,进而增大导气通道23内的可燃气体流量,转动角度越大,可燃气体进入燃烧腔14就越多;同理,在顺时针将转动杆29旋转到底后,向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40,则可以逐渐减少燃烧腔14内可燃气体的流量。操作过程简单,易上手,使得取暖器调节方便,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发热速度和发热量。
再进一步的,在上盖22固设有限位块221,调节旋钮40套设在上盖22上且开设有与限位块221相配合的限位槽41,转动杆29上端部分伸入调节旋钮40并与调节旋钮40固连,在调节旋钮40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手握凹槽42。限位块221和限位槽41的设计,使得调节旋钮40不能转满一圈,能很好的满足实际需用需求,使得调节旋钮40不会旋转过头,增加了使用时的控制度,手握凹槽42的设置增加了控制手感。
优选地,压电点火器30还包括导向板32以及具有指示标志331的电子按钮33,导向板32一端抵靠下壳体82上,另一端抵靠在电子按钮33底部,在导向板32上套设有用于电子按钮33动作后复位的扭力弹簧34,电子按钮33与点火杆31电气连接。指示标志331便于使用者辨识电子按钮33和调节旋钮40,结构设计简单,加工方便。导向板32起到导向、固定作用。
在本案中,需要点火时,先按下电子按钮33,点火杆31的末端开始放电,燃烧腔14内产生电火花并引燃燃烧腔14内的可燃气体,整个燃烧腔14内燃烧起来并产生火焰。松开手后,电子按钮33在扭力弹簧34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压电点火器30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使得整体取暖器布局紧凑、合理。
优选地,在主壳体80外设有支撑架90,支撑架90包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91和两支撑部92,两支撑部92对称设置在连接部91两侧且每个支撑部92均与连接部91呈夹角设置,连接部91通过两手轮93分别与主壳体80两侧相连。在本实用新型中,主壳体80可以属于改进型取暖器其他局部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或者二者之一及与之相连的支撑架90等支撑机构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取暖器的一部分。
上述支撑架90可以方便放置取暖器,使得取暖器工作平稳,结构布局合理,支撑部92受力均匀,手轮93可以周向调节主壳体80位置。
优选地,每个支撑部92末端均设有支撑球94,每个支撑部92上还穿设有与支撑球94对应设置的球形底脚96,在连接部91中部扣合有具有多个弧形凹槽951的手柄95。支撑球94和球形底脚96的设置,类似于支撑架90的四个支点,增加了支撑部92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支撑架90放置更加平稳;手柄95设计合理,增加了控制手感,便于使用者单手提起取暖器也不易滑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
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
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保护罩与高温棉之间设置有压条,在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之间设置有托盘,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可使保护罩、压条、高温棉、托盘、燃烧器皿座之间两两紧贴设置的压紧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腔内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一端插固在高温棉上且密封连接有弹性轴夹,另一端插固在燃烧器皿座上,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导向管内,所述托盘包括盘芯、若干钢条以及若干钢圈,钢条环绕托盘轴心线均匀分布,所述盘芯设置在托盘中部并架设在燃烧腔底部上方,在盘芯上开设有与导向管相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进气管首端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且进气管首端与盘芯面朝燃烧腔底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一侧固连有固定座,在固定座背离燃烧器皿座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支架,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外端面上固设有“L”形定位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末端嵌入定位槽内,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与燃烧器皿座之间且进气管末端伸出固定座外,所述点火杆贯穿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取暖器还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而成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固定支架固连,所述阀门总成和压电点火器均设置在主壳体内,所述阀门总成末端外接有气源,所述阀门总成首端穿过固定支架并与进气管末端相连,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上壳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总成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一侧的上盖,在阀门总成内设有导气通道,在阀体首端设有喷嘴,所述阀体首端穿过固定支架且喷嘴与进气管末端相连,在阀体末端设有用于外接气源的顶芯,所述喷嘴、顶芯分别设置在导气通道的首、尾端,在导气通道内设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气门芯,在上盖内设有幕片、阀门弹簧、转动杆,所述幕片位于导气通道内并与气门芯对应设置,所述阀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幕片、转动杆下端上,所述转动杆上端依次穿过上盖、上壳体并与调节旋钮固连,旋转调节旋钮可带动转动杆转动并下压,同时转动杆带动幕片下压,幕片下压推动气门芯位移,进而增大导气通道内的可燃气体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上盖固设有限位块,所述调节旋钮套设在上盖上且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转动杆上端部分伸入调节旋钮并与调节旋钮固连,在调节旋钮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手握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点火器还包括导向板以及电子按钮,所述导向板一端抵靠下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电子按钮底部,在导向板上套设有用于电子按钮动作后复位的扭力弹簧,所述电子按钮与点火杆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壳体外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和两支撑部,两支撑部对称设置在连接部两侧且每个支撑部均与连接部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部通过两手轮分别与主壳体两侧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部末端均设有支撑球,每个支撑部上还穿设有与支撑球对应设置的球形底脚,在连接部中部扣合有具有若干弧形凹槽的手柄。
CN201420480930.7U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6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0930.7U CN204026828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80930.7U CN204026828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6828U true CN204026828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6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0930.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26828U (zh) 2014-08-25 2014-08-25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68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814B (zh) * 2014-08-25 2017-06-30 宁波福马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取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4814B (zh) * 2014-08-25 2017-06-30 宁波福马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取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56132A1 (en) Column heater with improved heat output
US20080006263A1 (en)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heating and cooling an outdoor area
US8776777B2 (en) Gas heater with visible flame guider
US2008020250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Patio Heater
US20160334109A1 (en) Energy harvesting burner for cooktop
US6736132B2 (en) Outdoor gas fireplace
KR20100069151A (ko) 휴대 가능한 의자형 촛불 난로
CN204880238U (zh) 两用燃气取暖器
CN204026828U (zh)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CN104214814A (zh)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
CN207455647U (zh) 一种多功能卡式炉
CN207316993U (zh) 一种节能可调节受热高度商用炉灶
EP3184928B1 (en) Process of making electric stoves
JP7316675B2 (ja) 暖房装置
CN207394961U (zh) 便携式燃气取暖及烧烤两用机
CN203298385U (zh) 一种双层箱式取暖器
CN105650867A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CN215412120U (zh)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取暖器炉
CN209068562U (zh) 泵油式野外给养炊事炉具
CN213272710U (zh) 一种圆盘炉芯的桌台式燃气取暖炉
CN212489048U (zh) 一种能净化空气的多功能电热餐桌
CN211650342U (zh) 一种野炊生态炉
EP4230917A1 (en) Outdoor portable gas stove
CN205425037U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CN201448901U (zh) 一种燃气炉与光波炉相结合的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