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20297U -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20297U
CN204020297U CN201420383969.7U CN201420383969U CN204020297U CN 204020297 U CN204020297 U CN 204020297U CN 201420383969 U CN201420383969 U CN 201420383969U CN 204020297 U CN204020297 U CN 204020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ipe
core
protects
pen tube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39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金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GA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GA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GA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839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20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20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202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Pipes Against Damage, Friction, And Corro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包括有:一前笔管;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抗压笔的形状,且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一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可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借由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与第二护芯内管分别设有的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而使得当使用者通过笔芯书写出现按压力道过大的情况时,即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达到弹性收缩的功效,进而避免笔芯有断裂的情形发生。

Description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尤指一种第一护芯内管与第二护芯内管分别设有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而使得当使用者通过笔芯书写出现按压力道过大的情况时,即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达到弹性收缩的功效,进而避免笔芯有断裂的情形发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铅笔已广为众人使用,一般皆以一笔芯置入笔管内,当使用者书写时,即通过按压自动铅笔盖,以达到将笔芯由笔管内送出的功效,进而即可达到书写的效果,以满足使用者欲书写需求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自动铅笔,其虽可达到书写的功效,然却因书写力道有时会出现过大的情形,则极易造成笔芯断裂,进而导致书写时的不便。
由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些问题,而且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或者方法出现,因此确有作出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解决现有的自动铅笔在使用时由于出现使用力度过大而造成的笔芯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且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且组合后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相组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又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又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组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为一体成形。
上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又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又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且组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相组合。
上述三种方案所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所述出芯装置设有橡皮擦座,且所述橡皮擦座结合有一橡皮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借由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与第二护芯内管分别设有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而使得当使用者通过笔芯书写且有按压力道过大的情况时,即通过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达到弹性收缩的功效,进而避免笔芯有断裂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按压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受按压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
10…前笔管
11…阻尼
20…后笔管
30…出芯装置
31…储芯内管
32…橡皮擦座
33…橡皮擦
34…后盖
40…第一护芯内管
41…第一弹性组件
50…第二护芯内管
51…第二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包括有:
一前笔管10,所述前笔管10内设有阻尼11,又所述阻尼11可穿设于前笔管10内;
一后笔管20,所述后笔管20可与前笔管10相组合,且所述后笔管20与前笔管10组合后可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20后端设有后盖34;
一出芯装置30,所述出芯装置30可设置于前笔管10与后笔管2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储芯内管31,所述储芯内管31可供笔芯储存放置,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橡皮擦座32,所述橡皮擦座32结合有一橡皮擦33,又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后盖34相结合,且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储芯内管31一端相结合;
一第一护芯内管40,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41,又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可供出芯装置30其储芯内管31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50,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51,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可供出芯装置30其储芯内管31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可与第一护芯内管40相组合。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当使用者欲将笔芯取出时,即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后笔管20后端设有的后盖34,而让使用者按压该后盖34时可通过橡皮擦座32与出芯装置30的储芯内管31相互推抵,进而造成储芯内管31内所装置的笔芯可通过前笔管10的阻尼11露出,以达到书写的目的,另外,借由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一端设有的第一弹性组件41,以及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一端设有的第二弹性组件51,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可与第二护芯内管50相组合,当所述阻尼11及笔芯受到的挤压力道过大时,即借由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第二护芯内管50与后笔管2相卡合,因此,所述阻尼11、笔芯、第一护芯内管40及第二护芯内管50可借由所述第一弹性组件41与第二弹性组件51达到弹性收缩的功效,进而使得使用者于书写时,可避免因力道过大而导致笔芯有断裂的情形发生;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包括有:
一前笔管10,所述前笔管10内设有阻尼11,又所述阻尼11可穿设于前笔管10内;
一后笔管20,所述后笔管20可与前笔管10相组合,又所述后笔管20与前笔管10组合后可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20后端设有后盖34;
一出芯装置30,所述出芯装置30可设置于前笔管10与后笔管2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储芯内管31,所述储芯内管31可供笔芯储存放置,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橡皮擦座32,所述橡皮擦座32结合有一橡皮擦33,又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后盖34相结合,且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储芯内管31一端相结合;
一第一护芯内管40,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41,又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可供出芯装置30的储芯内管31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50,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51,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可供出芯装置30的储芯内管31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与第一护芯内管40为一体成形。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包括有:
一前笔管10,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11,又所述阻尼11可穿设于前笔管10内;
一后笔管20,所述后笔管20可与前笔管10相组合,又所述后笔管20与前笔管10组合后可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20后端设有后盖34;
一出芯装置30,所述出芯装置30可设置于前笔管10与后笔管2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储芯内管31,所述储芯内管31可供笔芯储存放置,又所述出芯装置30设有橡皮擦座32,所述橡皮擦座32结合有一橡皮擦33,又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后盖34相结合,且所述橡皮擦座32可与储芯内管31一端相结合;
一第一护芯内管40,所述第一护芯内管40可供出芯装置30的储芯内管31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50,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51,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可供出芯装置30的储芯内管31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50可与第一护芯内管40相组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现有技术作一比较分析如下:
现有技术:
1、笔芯断裂。
2、书写时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优点:
1、弹性收缩。
2、避免笔芯有断裂。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地说明各部件的组合关系,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部件的组合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装置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且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且组合后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相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芯装置设有橡皮擦座,且所述橡皮擦座结合有一橡皮擦。
3.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又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又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组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为一体成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芯装置设有橡皮擦座,且所述橡皮擦座结合有一橡皮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一弹性组件。
6.一种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前笔管,所述前笔管内设有阻尼,又所述阻尼穿设于前笔管内;
一后笔管,所述后笔管与前笔管相组合且组合后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后笔管后端设有后盖;
一出芯装置,所述出芯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又所述出芯装置设有储芯内管,所述储芯内管供笔芯储存放置;
一第一护芯内管,所述第一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
一第二护芯内管,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一端设有第二弹性组件,又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供出芯装置的储芯内管相穿设,所述第二护芯内管与第一护芯内管相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的抗压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芯装置设有橡皮擦座,且所述橡皮擦座结合有一橡皮擦。
CN201420383969.7U 2014-07-11 2014-07-11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0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3969.7U CN204020297U (zh) 2014-07-11 2014-07-11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3969.7U CN204020297U (zh) 2014-07-11 2014-07-11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20297U true CN204020297U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6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396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20297U (zh) 2014-07-11 2014-07-11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20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80666U (zh) 嵌有铅笔的尺子
CN204020297U (zh) 改良的抗压笔结构
CN202782214U (zh) 多用打印机
CN204774224U (zh) 便携两用笔
CN104097420A (zh) 失重碳素笔
CN202428882U (zh) 一种钢笔
CN204451673U (zh) 一种具有涂改功能的签字笔
CN203004689U (zh) 一种多用笔
CN202952710U (zh) 带有u盘的笔
CN202413168U (zh) 一种修正液
CN204451649U (zh) 一种带牙刷的签字笔
CN203093460U (zh) 带涂改液的笔
CN204451637U (zh) 连帽新型笔
CN202262144U (zh) 一种笔式优盘
CN204367632U (zh) 一种方便替换的笔芯
CN203198483U (zh) 一种铅笔
CN202463370U (zh) 一种多功能黑板擦
CN202918373U (zh) 带橡皮擦的手机壳
CN204567016U (zh) 尺笔结合水笔
CN204020302U (zh) 一种保持书写字迹清晰的中轴笔
CN202368196U (zh) 带刀的橡皮擦
CN203004594U (zh) 带橡皮擦的作业本
CN202764545U (zh) 橡皮
CN201235664Y (zh) 毛笔
CN203093489U (zh) 一种多功能直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