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4340U -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4340U
CN204014340U CN201420423645.1U CN201420423645U CN204014340U CN 204014340 U CN204014340 U CN 204014340U CN 201420423645 U CN201420423645 U CN 201420423645U CN 204014340 U CN204014340 U CN 204014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c
mobile device
valve jacket
nfc label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236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爱瑶
周可望
邓舒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NE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文爱瑶
周可望
邓舒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文爱瑶, 周可望, 邓舒元 filed Critical 文爱瑶
Priority to CN2014204236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4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4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4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保护壳套技术领域。所提供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包括壳套体,其所述壳套体设置有第二NFC标签以及控制所述第二NFC标签打开或关闭的开关。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第二NFC标签,因此用户在携带套设有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的移动设备时,不需要另外携带NFC标签,从而方便用户的携带;而且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控制第二NFC标签打开或关闭的开关,从而实现第二NFC标签可控,并且方便用户选择该移动设备与该第二NFC标签或者其他NFC标签进行通信,或者选择该第二NFC标签与该移动设备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保护壳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设置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背景技术
NFC(中文名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近场通信)技术是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NFC技术具有通信距离短、安全、兼容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从而非常适合于身份识别、安全支付、信息交换等场合。
NFC通信设备有以下三种工作模式:标签模式、读卡器模式、点对点模式。
标签模式又称卡模式,是一种被动模式。工作在标签模式下的NFC通信设备的典型例子为NFC标签。普通的NFC标签可以存储例如个人信息、支付信息、蓝牙地址信息、WIFI地址信息等以供读取,适合用在海报、身份识别、无线安全支付、蓝牙配对、WIFI配对等应用场合。
读卡器模式是一种主动模式,工作在读卡器模式下的NFC通信设备(如NFC手机)可以从NFC标签中读出存储的信息,或可以将信息写入NFC标签中。
点对点模式则用于数据交换,具体说,工作在点对点模式下的两个NFC通信设备能够实现点对点数据传输,如下载音乐、交换图片或联系方式等。
以下结合图1说明具备NFC功能的移动设备与NFC标签之间通信的工作原理。
第一NFC标签1的电路结构包括:第一NFC天线11、第一NFC芯片12,第一NFC芯片12与第一NFC天线11连接。
NFC移动设备3的电路结构包括:第三NFC天线31、第三NFC芯片32、微处理器33、人机交互界面34,其中微处理器33即为手机的处理器,当前移动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34即为触摸屏,微处理器33的第一通信端接人机交互界面34,第三NFC芯片32的第二通信端接微处理器33的第二通信端、第一通信端接第三NFC天线31。
NFC移动设备3需要读取第一NFC标签1信息时,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34打开手机的NFC功能,此时微处理器33将发出指令控制第三NFC芯片32进入工作状态,此时第三NFC芯片32将控制第三NFC天线31向外发射电磁波,该向外发射的电磁波中同时携带了相关信号。第三NFC天线31靠近第一NFC天线11时,第一NFC天线11将耦合该电磁波并传递到第一NFC芯片12,第一NFC芯片12内部电路将该电磁能量转换为电能以供第一NFC芯片12工作,第一NFC芯片12上电工作后对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的信号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将存储于内部电路的信息通过第一NFC天线11向外以电磁波形式发送给第三NFC天线31,此时NFC移动设备3即可获取第一NFC标签1的信息,从而完成第一NFC标签1的信息读取。
NFC移动设备3还可以将信息写入第一NFC标签1中,具体为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34编辑需要写入第一NFC标签1的信息,编辑完成之后微处理器33将该信息发送至第三NFC芯片32,然后第三NFC芯片32将该信息进行编码调制后由第三NFC天线31向外发射电磁波。当第三NFC天线31靠近第一NFC天线11时,第一NFC天线11将耦合该电磁波并传递到第一NFC芯片12,第一NFC芯片12内部电路将该电磁能量转换为电能以供第一NFC芯片12工作,第三NFC芯片32上电工作后对所接收到的电磁波的信号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将信号存储至第三NFC芯片32的内部电路中,从而完成第一NFC标签1的信息写入。
以上通过举例描述了NFC移动设备3与第一NFC标签1之间通信的工作原理,NFC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NFC移动设备3发射的电磁波同时携带了信息以及能量,而第一NFC标签1通过第一NFC天线21耦合NFC移动设备3发送的电磁波从而获得能量以供第一NFC芯片22工作。
而目前在NFC标签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1.用户需要分开携带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NFC移动设备、以及第一NFC标签1,不方便;
2.第一NFC标签1是不需要电源,当靠近开启了NFC功能的NFC移动设备时,将会被激活使用,不可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移动设备保护壳套,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需分开携带NFC移动设备以及NFC标签存在的不方便、NFC标签不可控的问题。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包括壳套体,其所述壳套体设置有第二NFC标签以及控制所述第二NFC标签打开或关闭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第二NFC标签,因此用户在携带套设有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的移动设备时,不需要另外携带NFC标签,从而方便用户的携带;而且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控制第二NFC标签打开或关闭的开关,从而实现第二NFC标签可控,并且方便用户选择该移动设备与该第二NFC标签或者其他NFC标签进行通信,或者选择该第二NFC标签与该移动设备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NFC移动设备与NFC标签之间的通信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的串联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的并联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移动设备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移动设备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5。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包括壳套体4,壳套体4设置有第二NFC标签2以及控制第二NFC标签2打开或关闭的开关5。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包括如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壳、以及如图5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套,
其中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壳仅包括壳套体4,而图5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套的壳套体4包括底壳41以及面盖42;
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进一步的,第二NFC标签2包括第二NFC天线21以及与第二NFC天线21连接的第二NFC芯片22,开关5串联于第二NFC天线21以及第二NFC芯片22之间。
进一步的,第二NFC标签2包括第二NFC天线21以及与第二NFC天线21电连接的第二NFC芯片22,开关5并联于第二NFC天线21的两端。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在使用时套设于移动设备上,因此移动设备可通过自身的NFC功能读取第二NFC标签2的信息或者向第二NFC标签2写入信息。
开关5控制第二NFC标签2打开或关闭的原理为:
当开关5串联于第二NFC天线21以及第二NFC芯片22之间时,断开开关5,此时开关5将第二NFC芯片22与第二NFC天线21断路,此时第二NFC天线21耦合的电磁能量将不会传递到第二NFC芯片22,从而第二NFC标签2因没有能量而不工作;反之,接通开关5,第二NFC标签2工作。
当开关5并联于第二NFC天线21的两端时,接通开关5,此时开关5将第二NFC芯片22短路,从而第二NFC天线21耦合的电磁能量将不会传递到第二NFC芯片22,从而第二NFC标签2因没有能量而不工作;反之,断开开关5,第二NFC标签2工作。
由此,当移动设备需要与第二NFC标签2进行通信时,通过开关5控制第二NFC标签2工作;当移动设备不需要与第二NFC标签2进行通信时,通过开关5控制第二NFC标签2不工作;
当开关5控制第二NFC标签2不工作,移动设备可打开NFC功能时可与其他NFC标签或者其他NFC移动设备通信时;当移动设备的NFC功能关闭时,通开关5控制第二NFC标签2工作时其可与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开关5为触控开关。
触控开关里又可以选择轻触开关,从而方便操作,当然,如果为避免误操作,可以选择拨动开关,但拨动开关的使用可能没那么方便。
同时为方便用户的使用,该第二NFC天线21可设置于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壳的壳套体4的底面,可设置于图5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套的底壳41的底面或面盖42的顶面;
开关5可设置于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壳的壳套体4的底面或侧面,可设置于图5所示的移动设备保护套的底壳41的底面或侧面、或设置于面盖42的顶面。
综上,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第二NFC标签2,因此用户在携带套设有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的移动设备时,不需要另外携带NFC标签,从而方便用户的携带;而且该移动设备保护壳套设置有控制第二NFC标签2打开或关闭的开关5,从而实现第二NFC标签2可控,并且方便用户选择该移动设备与该第二NFC标签2或者其他NFC标签2进行通信,或者选择该第二NFC标签2与该移动设备或者其他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举例说明。

Claims (4)

1.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包括壳套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套体(4)设置有第二NFC标签(2)以及控制所述第二NFC标签(2)打开或关闭的开关(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FC标签(2)包括第二NFC天线(21)以及与所述第二NFC天线(21)连接的第二NFC芯片(22),所述开关(5)串联于所述第二NFC天线(21)以及所述第二NFC芯片(22)之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FC标签(2)包括第二NFC天线(21)以及与所述第二NFC天线(21)电连接的第二NFC芯片(22),所述开关(5)并联于所述第二NFC天线(21)的两端。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保护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为触控开关。
CN201420423645.1U 2014-07-29 2014-07-29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Active CN204014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3645.1U CN204014340U (zh) 2014-07-29 2014-07-29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23645.1U CN204014340U (zh) 2014-07-29 2014-07-29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4340U true CN20401434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23645.1U Active CN204014340U (zh) 2014-07-29 2014-07-29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43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860A (zh) * 2016-11-02 2017-01-25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手机壳
CN106657468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保护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860A (zh) * 2016-11-02 2017-01-25 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手机壳
CN106657468A (zh) * 2016-12-13 2017-05-10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保护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7458Y (zh) 一种外置nfc设备
CN103177228B (zh) 一种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
CN203287939U (zh) 支持单线传输协议的移动支付全卡
CN103220020A (zh) 外置近场通信装置
CN10232520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通信装置
CN204537224U (zh) 一种nfc支付装置
CN203675106U (zh) 近场通讯输入装置及近场通讯系统
CN204014340U (zh)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JP2015023450A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をする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5541169U (zh) 多功能pos终端机
CN202486793U (zh) 带有蓝牙通道的读卡设备
CN204695421U (zh) 基于手机进行配置的门禁装置
CN204102178U (zh) 一种带无源开关的nfc标签
CN204013656U (zh) 移动设备配件
CN206075305U (zh) 一种非接触式读卡器与非接触式智能卡二合一的电子装置
CN101964067A (zh) 一种无线通信卡、非接触式读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203941532U (zh) 一种便携式ic卡读写装置
CN203414989U (zh) 一种智能存储卡及其系统
CN207051953U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通用智能卡及系统
CN203986613U (zh) 美甲甲片
CN202433911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智能设备的rfid身份识别装置
CN204028968U (zh) 移动设备保护壳套
CN106094207B (zh) 虚拟现实系统和虚拟现实眼镜的权限管理方法
CN103516398A (zh) 一种射频通讯方法、转接装置及射频通讯系统
CN203520440U (zh) 具天线的用户身份模块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KEHONG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EN AIYAO

Effective date: 20150820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OU KEWANG DENG SHUYUAN

Effective date: 201508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0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outh four road and eight Road Interchange Technology Park Thailand Technology Building 210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AREH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1701, No. 3, Lane East, Longhua song and Xin Cun,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Wen Aiyao

Patentee before: Zhou Kewang

Patentee before: Deng Shuy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4

Address after: 100102, 17 floor, liaison building, No. 10, Wangjing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KUNENGLI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South four road and eight Road Interchange Technology Park Thailand Technology Building 210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AREHOM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