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10928U -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10928U
CN204010928U CN201420455562.0U CN201420455562U CN204010928U CN 204010928 U CN204010928 U CN 204010928U CN 201420455562 U CN201420455562 U CN 201420455562U CN 204010928 U CN204010928 U CN 204010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ouding
breather tank
respiratory siphon
air inlet
exhau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5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元晖
陆鸿
卓赶
黄种桑
李建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Nanp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aow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Fuji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20455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10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10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109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包括装设有干燥剂的呼吸罐,所述呼吸罐内安设有与充油式电气设备管路连接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贯穿呼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包括位于呼吸罐内的导气段及位于呼吸罐外的自由段,所述导气段的上部开设有若干导气孔,位于自由段的呼吸管下端经第一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一呼吸管封板,所述呼吸罐的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气口,另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外部的第二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排气口封板,所述进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内部的第三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进气口封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便捷,且成本较低,能有效杜绝外界空气水分进入到充油式电气设备,保障设备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应用于冲油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配变、电容器、断路器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带电运行充油电气设备上吸湿器设计结构存在着缺陷,吸湿器内部吸湿剂大约使用半年左右时间,吸湿剂吸收空气水份饱和而失效后;若不即时更换吸湿剂,电气设备长期吸湿潮湿水份空气经过吸湿剂进入电气设备内部,容易被油枕温度低的绝缘油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份,造成充油式电气设备油受潮的绝缘强度降低或电气设备底部积水过多,每到夏季经常遇雷雨天气或用电高峰期,充油式电气设备内部温度高水份溶于绝缘油使绝缘强度降低容易发生放电、爆炸、烧毁事故率大大提高,为了满足充油式电气设备呼吸的需要,呼吸器设置油杯来盛油,这样做是为了将呼吸器密封,杜绝外界空气的水分进入到呼吸器,使呼吸器的干燥剂只吸附充油式电气设备内部的潮气,起到为充油式电气设备油干燥的作用。但是,呼吸器设置油杯结构较复杂,不便于生产加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包括装设有干燥剂的呼吸罐,所述呼吸罐内安设有与充油式电气设备管路连接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贯穿呼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包括位于呼吸罐内的导气段及位于呼吸罐外的自由段,所述导气段的上部开设有若干导气孔,位于自由段的呼吸管下端经第一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一呼吸管封板,所述呼吸罐的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气口,另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外部的第二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排气口封板,所述进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内部的第三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进气口封板。
其中,所述呼吸罐内还设有一圈用以烘干干燥剂的电加热组件。
所述第一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呼吸管下端的第一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一调节螺栓杆分别与呼吸管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呼吸管封板与第一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一复位弹簧使呼吸管封板盖在呼吸管下端上;所述第二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排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二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二调节螺栓杆分别与排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排气口封板与第二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二复位弹簧使排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排气口上;所述第三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进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三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三调节螺栓杆分别与进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进气口封板与第三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三复位弹簧使进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进气口上。
所述呼吸罐的上部旁侧设有干燥剂进料口及其密封盖;所述呼吸罐的下部旁侧设有干燥剂出料口及其密封盖。
所述呼吸管与呼吸罐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所述呼吸管封板、排气口封板、进气口封板的密封部成利用密封的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便捷,且成本较低,能有效杜绝外界空气水分进入到充油式电气设备,保障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包括装设有干燥剂2的呼吸罐1,所述呼吸罐1内安设有与充油式电气设备管路连接的呼吸管3,所述呼吸管贯穿呼吸罐,所述呼吸管包括位于呼吸罐内的导气段及位于呼吸罐外的自由段,位于自由段的呼吸管下端经第一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一呼吸管封板4,所述呼吸罐的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气口5,另一侧设有进气口6,所述排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外部的第二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排气口封板7,所述进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内部的第三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进气口封板8。
上述呼吸罐内还设有一圈用以烘干干燥剂的电加热组件9。
上述第一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呼吸管下端的第一调节螺栓杆10-1,所述的两第一调节螺栓杆分别与呼吸管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呼吸管封板与第一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0-2,常态下的第一复位弹簧使呼吸管封板盖在呼吸管下端上;所述第二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排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二调节螺栓杆11-1,所述的两第二调节螺栓杆分别与排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排气口封板与第二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1-2,常态下的第二复位弹簧使排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排气口上;所述第三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进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三调节螺栓杆12-1,所述的两第三调节螺栓杆分别与进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进气口封板与第三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12-2,常态下的第三复位弹簧使进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进气口上。
上述呼吸罐的上部旁侧设有干燥剂进料口及其密封盖13;所述呼吸罐的下部旁侧设有干燥剂出料口及其密封盖14。
上述呼吸管与呼吸罐之间通过上、下铁板15、16螺接连接。
上述呼吸管封板、排气口封板、进气口封板的密封部成利用密封的梯形结构。
实施过程中,无油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充油电气设备运行负荷增加时,如变压器内部温度升高,绝缘油体积变大,变压器上端油枕内部空气经过呼吸罐的排气口排入大气中;当充油电气设备运行负荷减少时,如变压器内部温度降低,绝缘油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外部空气则通过呼吸罐的进气口通入,而呼吸罐内的干燥剂则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并将干燥后的空气流向设备内部;当充油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需要快速排气排绝缘油,又或者分析绝缘油高温各种气体时,通过呼吸管下端的封板打开实现电气设备内部快速减压及外排气体或者油体。通过调节复位弹簧的弹力可实现不同状态下的封板启闭,从而满足上述实施过程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6)

1.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包括装设有干燥剂的呼吸罐,所述呼吸罐内安设有与充油式电气设备管路连接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贯穿呼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包括位于呼吸罐内的导气段及位于呼吸罐外的自由段,所述导气段的上部开设有若干导气孔,位于自由段的呼吸管下端经第一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一呼吸管封板,所述呼吸罐的底部的一侧设有排气口,另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外部的第二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排气口封板,所述进气口上经位于呼吸罐内部的第三弹簧复位组件连接有进气口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罐内还设有一圈用以烘干干燥剂的电加热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呼吸管下端的第一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一调节螺栓杆分别与呼吸管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呼吸管封板与第一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一复位弹簧使呼吸管封板盖在呼吸管下端上;所述第二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排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二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二调节螺栓杆分别与排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排气口封板与第二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二复位弹簧使排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排气口上;所述第三弹簧复位组件包括两对称螺接与进气口两侧呼吸罐底部上的第三调节螺栓杆,所述的两第三调节螺栓杆分别与进气口封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且进气口封板与第三调节螺栓杆的端头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弹簧,常态下的第三复位弹簧使进气口封板盖在呼吸罐进气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罐的上部旁侧设有干燥剂进料口及其密封盖;所述呼吸罐的下部旁侧设有干燥剂出料口及其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与呼吸罐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管封板、排气口封板、进气口封板的密封部成利用密封的梯形结构。
CN201420455562.0U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10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562.0U CN204010928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5562.0U CN204010928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10928U true CN204010928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5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5562.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10928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109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3409A (zh) * 2014-08-13 2014-11-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CN105575617A (zh) * 2015-08-07 2016-05-11 马根昌 太阳能电力变压器呼吸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3409A (zh) * 2014-08-13 2014-11-12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CN105575617A (zh) * 2015-08-07 2016-05-11 马根昌 太阳能电力变压器呼吸器
CN105575617B (zh) * 2015-08-07 2017-08-11 安徽越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力变压器呼吸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3409B (zh)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CN104143408B (zh) 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
CN204538522U (zh) 一种通风防雨散热的环网柜
CN204010928U (zh) 一种无油杯自干燥呼吸器
CN204066952U (zh) 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
CN202817547U (zh) 排水型电柜除湿器
CN201549319U (zh) 充油式电气设备的压力释放呼吸器
CN104269247B (zh) 一种并联式吸湿器装置
CN204144023U (zh) 一种变压器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互相交换呼吸器装置
CN204144022U (zh) 一种变压器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下部并联使用吸湿器装置
CN203911256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柜的除湿防闪爆控制装置
CN105070468A (zh) 一种高效吸湿系统
CN105101738A (zh) 一种双通道空气净化装置的电气控制柜
CN204884789U (zh) 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系统
CN104503501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气设备箱除湿装置
CN204832425U (zh) 绝缘试验装置
CN204130956U (zh) 环网柜防凝露系统
CN204395738U (zh) 船载动中通的除湿装置
CN204841371U (zh) 一种并联式持续吸湿器
CN204375539U (zh) 一种应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交替式吸湿器装置
CN204463999U (zh) 一种手控并联式充油电气设备呼吸器装置
CN104269248B (zh) 一种互联交换式呼吸器装置
CN105186337A (zh) 一种开关柜除湿装置
CN204463998U (zh) 一种手控交替式充油电气设备吸湿器装置
CN205335704U (zh) 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50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