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9033U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9033U
CN203999033U CN201420397458.0U CN201420397458U CN203999033U CN 203999033 U CN203999033 U CN 203999033U CN 201420397458 U CN201420397458 U CN 201420397458U CN 203999033 U CN203999033 U CN 203999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rocessing
cavity
electric pole
dielectric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74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青
李腊梅
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203974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9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9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9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包括处理水箱,处理水箱内部设有空腔,处理水箱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处理水箱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处理水箱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装置还包括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上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处理水箱的空腔的上部,下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处理水箱的底部之下,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到供电电源上;处理水箱一侧下部还设置有伸入空腔内的绝缘搅拌器件。本实用新型优点:污水处理效率高、速率快,提高了藻细胞的灭活率和藻毒素的降解率,且装置成本低,操作简便,不产生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导致蓝藻等浮游植物过度增殖,并释放出各种藻毒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饮用水安全。目前,去除水中微生物及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仍是水处理技术的难点,而常用处理含微藻污水的方法是使用化学杀藻剂、粘土、活性炭过滤、紫外光辐照、微波处理等,它们往往有处理技术复杂、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并且,一般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也不能同时处理藻及藻毒素。
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上。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很复杂,在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带电粒子和活性物质,并伴随光、热、电、声等物理因素。等离子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包括离子和电子,并且产生激发态原子、分子(O3,H2O2)以及大量的活性物质(OH·,H·,O·等)。该技术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所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我们已有实验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放电可以同时杀死蓝藻细胞并降解藻毒素,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现在关于等离子体放电方式有多种,如何把等离子体技术高效、方便地运用于含藻污水处理,正是本实用新型目的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包括封闭的处理水箱,所述处理水箱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处理水箱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处理水箱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水箱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处理水箱的空腔的上部,所述下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处理水箱的底部之下,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到供电电源上,所述处理水箱的空腔内用于容置待处理含藻污水,工作时所述空腔内的含藻污水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电极板的下表面之间间隔有间隙;所述处理水箱一侧下部还设置有伸入所述空腔内的绝缘搅拌器件。
作为上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交流电源,所述高压交流电源连接有示波器。
作为上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为不锈钢板。
作为上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处理水箱为玻璃水箱。
作为上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其在两块金属平板电极之间有气体和水两种介质阻挡,易于产生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为空气,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氧化效率,并节约成本;工作电极为金属平板,可以通过增大工作电极的横截面面积而增大待处理含藻污水的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增加了绝缘搅拌器件,放电过程中可以进行搅拌,加快处理速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处理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包括封闭的处理水箱1,处理水箱1由绝缘材料制成,可选为玻璃水箱。处理水箱1内部设有空腔,处理水箱1顶部设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处理水箱1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处理水箱1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分别连接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上分别设置有阀门。装置还包括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优选为不锈钢板。上电极板6水平的设置于处理水箱1的空腔的上部,下电极板7水平的设置于处理水箱1的底部之下,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到供电电源9上,供电电源9为高压交流电源,高压交流电源连接有示波器10,通过示波器10可以观测电压、电流、频率和放电功率等指标。处理水箱1的空腔内用于容置待处理含藻污水20,工作时空腔内的含藻污水的上表面与上电极板6的下表面之间间隔有间隙。此外,为了加快处理速率,处理水箱1一侧下部还设置有伸入空腔内的绝缘搅拌器件8。
本装置是利用介质阻挡放电,其放电过程中在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之间有气体和含藻污水两种介质阻挡,由交流高压电源供电,在合适的放电条件下,放电过程中伴随的光、热、冲击波等物理因素以及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双氧水等活性氧物质,能破坏藻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结构,强氧化性自由基侵入细胞内部,多种损伤的协同作用使得藻细胞很快死亡,杀死藻细胞并降解藻细胞释放的藻毒素。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方法,其采用上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待处理含藻污水20投入处理水箱1的空腔内,并在待处理含藻污水20中加入氯化钠,空腔内的待处理含藻污水20的上表面与上电极板6的下表面之间间隙不超过1cm;
(2)从进气口4向空腔内通入空气,同时开启绝缘搅拌器件8对待处理含藻污水20进行搅拌,然后启动供电电源9,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之间开始进行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放电,放电电压在300V以上;
(3)在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通过出水口处取样,测量其中藻细胞的浓度以及藻毒素的浓度,从而获得不同时间藻细胞的灭活率以及藻毒素的降解效率,直至达到符合污水处理指标后,关闭供电电源9。
处理时,上电极板6下表面离待处理含藻污水20的上表面距离越小,所需施加电压就越小;上电极板6下表面离待处理含藻污水20的上表面距离一般不超过1cm,交流电压在300伏以上;放电时间可以根据处理水量及污水处理指标来控制和调节,可以通过随时取样测量,判断其中藻细胞是否已经被杀死,以及藻毒素的含量是否被降解到可接受的浓度以下。
为了验证上述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方法的效果,申请人特意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本实验仅对含藻污水中藻细胞的灭活效果进行检验。其所选用的装置中,处理水箱1容量为25ml,上电极板6和下电极板7由直径为5cm的圆盘形的不锈钢板制成。本实验中待处理含藻污水20的初始浓度为1.69*107cells/ml,放电溶液体积3ml,放电电压400V,放电交流频率为9.5kHZ,输入电流1.58-1.80A,通入空气的气体流量为0.15L/min。
所得的实验结果为:空气条件下放电30秒藻细胞的灭活率就可达90%以上。
实验二
本实验仅对单纯藻毒素的降解效果进行检验。其所选用的装置同实验一。本实验中选取藻毒素初始浓度是2mg/L,放电溶液体积3ml,放电电压400V,放电交流频率为9.5kHZ,输入电流1.85A,通入空气的气体流量为0.15L/min。
所得的实验结果为:空气条件下放电降解藻毒素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只需30秒。
实验三
本实验同时对藻细胞的灭火效果和藻毒素的降解效果进行检验。其所选用的装置同实验一。本实验中选取藻细胞初始浓度为1.69*107cells/ml,放电溶液体积3ml,放电电压400V,放电交流频率为9.5kHZ,电流1.58-1.80A,通入空气的气体流量:0.15L/min。
所得的实验结果为:空气条件下放电30秒藻细胞的灭活率就能达到90%以上,而藻毒素降解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则需时间180秒。这是因为藻细胞损伤后,藻毒素释放还需要一定时间,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损伤作用增强,细胞破裂加大,释放藻毒素加快,这时藻毒素在等离子体强氧化条件的作用下被降解,因此相对于实验二中单纯检验藻毒素的降解效果来说,本实验中藻毒素的降解率要达到90%以上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放电装置,其在两块金属平板电极之间有气体和水两种介质阻挡,易于产生低温常压等离子体;放电工作气体为空气,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氧化效率,并节约成本;工作电极为金属平板,可以通过增大工作电极的横截面面积而增大待处理含藻污水20的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增加了绝缘搅拌器件8,放电过程中可以进行搅拌,加快处理速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处理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包括封闭的处理水箱,所述处理水箱内部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处理水箱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水箱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处理水箱的空腔的上部,所述下电极板水平的设置于所述处理水箱的底部之下,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在垂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到供电电源上,所述处理水箱的空腔内用于容置待处理含藻污水,工作时所述空腔内的含藻污水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电极板的下表面之间间隔有间隙;所述处理水箱一侧下部还设置有伸入所述空腔内的绝缘搅拌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交流电源,所述高压交流电源连接有示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均为不锈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为玻璃水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CN201420397458.0U 2014-07-17 2014-07-17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Active CN203999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7458.0U CN203999033U (zh) 2014-07-17 2014-07-17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7458.0U CN203999033U (zh) 2014-07-17 2014-07-17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9033U true CN203999033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7458.0U Active CN203999033U (zh) 2014-07-17 2014-07-17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903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5951A (zh) * 2014-07-17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31698A (zh) * 2014-12-12 2016-07-06 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直饮净水机
CN107445284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南京大学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污水的装置
CN108289364A (zh) * 2018-01-05 2018-07-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水循环散热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助燃装置
CN109499283A (zh) * 2018-12-04 2019-03-22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污染物处理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5951A (zh) * 2014-07-17 2014-10-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4085951B (zh) * 2014-07-17 2016-08-2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05731698A (zh) * 2014-12-12 2016-07-06 青岛清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直饮净水机
CN105731698B (zh) * 2014-12-12 2020-12-11 金华优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饮净水机
CN107445284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南京大学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污水的装置
CN108289364A (zh) * 2018-01-05 2018-07-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水循环散热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助燃装置
CN109499283A (zh) * 2018-12-04 2019-03-22 重庆工商大学 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污染物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5951A (zh)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及方法
CN203999033U (zh)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高效处理含藻污水的装置
CN105905976B (zh) 一种微气泡气液两相流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及方法
CN104211137B (zh) 一种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
US10941062B2 (en) Microbubble generator for enhanced plasma treatment of liquid
WO2013144664A4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and drinking water
CN104925889A (zh) 一种线筒式介质阻挡放电协同活性炭纤维降解水中三氯卡班的装置及方法
CN105174360A (zh) 一种采用放电等离子体激活过硫酸盐的方法
CN103864185B (zh) 利用辉光放电高效快速氧化固定废水中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11800A (zh)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150558A (zh) 一种微等离子体制备活化水的方法
CN202089801U (zh) 超声波污水处理装置
Cui et al. The types of plasma reactor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1565228A (zh) 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设备
CN203419777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电化学装置
CN105948372A (zh) 基于高压纳秒脉冲电场技术的工业污水治理工艺及系统
CN103011336A (zh) 二氧化钛光催化协同液相电晕放电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357200A (zh) 一种水中有机物多级处理的阵列气液放电装置及方法
CN203095665U (zh) 二氧化钛光催化协同液相电晕放电水处理装置
JP2014511758A (ja) 水を処理するために流れ発生器を使用する流体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203999032U (zh) 一种级联式低温常压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藻污水的系统
CN102774938A (zh) 利用正弦脉冲电场处理船舶压载水中活体生物的装置
CN102774927B (zh) 一种超声协同脉冲电场处理含酚废水的降解法
CN201313837Y (zh) 一种具有杀菌功能的饮水机
CN105712445B (zh) 用于深度净化市供自来水的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