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6353U - 儿童伞把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伞把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96353U
CN203996353U CN201420325916.XU CN201420325916U CN203996353U CN 203996353 U CN203996353 U CN 203996353U CN 201420325916 U CN201420325916 U CN 201420325916U CN 203996353 U CN203996353 U CN 203996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support
support rod
push rod
rotationally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259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保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259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96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96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963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伞把车。它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车架、分别设置于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车架包括:一对侧支架,其包括推杆、连接于推杆的前支杆、上部可转动地连接于前支杆上部的后支杆、可转动地连接于后支杆的座杆,前支杆可沿推杆的轴向滑动,座杆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推杆的下部;两个撑杆,其相转动连接构成一个十字形结构,各撑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另一侧支架的后支杆的下部;当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每个侧支架的前支杆、后支杆、坐杆之间基本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伞把车,其折叠方便、操作简单、一步即可折叠。

Description

儿童伞把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伞把车,特别是一种可方便折叠的儿童伞把车。
背景技术
儿童伞把车是儿童推车中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儿童伞把车一般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车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座兜。现有的儿童伞把车的车架种类繁多,车架的杆件的数目不同、各杆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位置不同,从而折叠原理与折叠方式各不相同。而折叠方便、折叠后体积小则是儿童伞把车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伞把车,其折叠方便、操作简单、一步即可折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伞把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车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一对侧支架,其包括推杆、连接于所述推杆的前支杆、上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上部的后支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座杆,所述前支杆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座杆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部;
两个撑杆,其相转动连接构成一个十字形结构,各撑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另一侧支架的后支杆的下部;
当所述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每个侧支架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坐杆之间基本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当所述车架在折叠位置时,各侧支架的所述推杆、前支杆、后支杆、坐杆分别相靠拢,所述撑杆与所述侧支架相靠拢,所述后轮组件收拢于前轮组件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前支杆上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上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坐杆的前端,所述推杆自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当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滑块下端相接触;当车架在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滑块上端相接触,两个推杆的下端与前轮组件构成支撑平面。
更优选地,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杆上。
更优选地,所述前支杆的上端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后支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通孔的孔壁沿前支杆的轴向贯通地开设有一供第一凸起通过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前支杆呈弧形,两个前支杆相对设置且下端相连接,所述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前支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伞把车在折叠时,使用者将推杆解锁使推杆相对前支架滑动,待推杆下滑至第一凸起与滑块相接触时,滑块在第一凸起的推动下随推杆一起下滑,进而带动坐杆下滑并向前支杆靠拢,后支杆在坐杆及撑杆的牵拉下也向前支杆靠拢,从而实现将车架折叠,而且当推杆最开始向下滑动即当滑块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且互不接触时,由于受到呈十字形连接的撑杆的支撑作用,与坐杆相连接的滑块不能够随推杆下滑,这样使得推杆最大程度的下滑至其下端抵于地面上,与前轮组件构成支撑面使折叠后的儿童伞把车自立于地面上。儿童伞把车在展开时,使用者向上滑动推杆,待第二凸起与滑块相接触时,滑块在第二凸起的推动下随推杆一起上滑,进而带动坐杆相对前支杆展开,后支杆在坐杆及撑杆的推动下向后转动以与前支杆相对展开,而且由于呈十字形连接的撑杆的支撑作用,坐杆、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儿童伞把车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
结合上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向上或向下滑动推把即可将整个车架展开或折叠,折叠方便,操作简单,一步即可完成。车架在折叠状态时,通过两个推杆的下端与前轮组件构成支撑面,使折叠后的儿童伞把车自立于地面上,存放方便。而且由于呈十字形连接的撑杆对坐杆和后支杆的支撑作用,当车架在展开状态时,前支杆、坐杆、后支杆之间无需设置锁定机构也能够稳定地构成三角形结构,使儿童伞把车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展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展开位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其中推杆下滑至第一凸起与滑块相接触;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其中撑杆朝向前支杆靠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折叠位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折叠位置的立体图。
其中,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推杆;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4、前支杆;41、连接块;411、缺口;5、后支杆;6、坐杆;7、撑杆;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实用新型中述及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对儿童伞把车的惯常观察角度定义的,其中上和下、左和右对应于图2中纸面的“上”和“下”、“左”和“右”,前后方向对应于垂直于图2纸面的方向。
结合图1至图6所示,一种儿童伞把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车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一个前轮组件1和两个后轮组件2,所述车架包括一对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及连接于一对侧支架之间的两个呈十字形结构的撑杆7。
一对侧支架,其包括推杆3、连接于所述推杆3的前支杆4、上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4上部的后支杆5、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5的座杆6,所述前支杆4可沿所述推杆3的轴向滑动,所述座杆6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3的下部;两个撑杆7,其在中间部位相转动连接构成一个十字形结构,各撑杆7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另一侧支架的后支杆5的下部,即其中一个撑杆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左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和右侧支架的后支杆5的下部,另一个撑杆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右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和左侧支架的后支杆5的下部。
结合图1、图2所示,当所述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每个侧支架的所述前支杆4、后支杆5、坐杆之间基本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结合图5、图6所示,当所述车架在折叠位置时,各侧支架的所述推杆3、前支杆4、后支杆5、坐杆分别相靠拢,所述撑杆7与所述侧支架相靠拢,所述后轮组件2收拢于前轮组件1的上方。
结合图1、图6所示,所述前支杆4上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滑块8,所述滑块8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3上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坐杆的前端,所述推杆3自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所述第二凸起32位于所述推杆3的下端,所述滑块8位于所述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之间,当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31与滑块8下端相接触;当车架在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32与滑块8上端相接触,两个推杆3的下端与前轮组件1构成支撑平面。所述滑块8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杆4上,所述推杆3和前支杆4的轴向相平行。
所述前支杆4的上端设置有一连接块41,所述后支杆5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3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通孔的孔壁沿前支杆4的轴向贯通地开设有一供第一凸起31通过的缺口411。当车架折叠时,推杆3在连接块41的通孔内向下滑动,第一凸起31由缺口411处通过,至第一凸起31与滑块8的上端相接触。
所述前支杆4呈弧形,两个前支杆4相对设置且下端相连接,所述前轮组件1设置于所述前支杆4的下端。两个推杆3也呈相对的弧形设置,前轮组件1设置在两个前支杆4下端的连接处,两个后轮组件2分别设置于两侧支架的后支杆5的下端,将伞把车做成三轮车,而且当车架在展开状态时,推杆3的下端和前支杆4的上端相接,构成弧度较大的圆形,车架整体的外观优美。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伞把车在折叠时,使用者将推杆3解锁使推杆3相对前支架滑动,待推杆3下滑至第一凸起31与滑块8相接触时,滑块8在第一凸起31的推动下随推杆3一起下滑,进而带动坐杆下滑并向前支杆4靠拢,后支杆5在坐杆及撑杆7的牵拉下也向前支杆4靠拢,从而实现将车架折叠,而且当推杆3最开始向下滑动即当滑块8位于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之间且互不接触时,由于受到呈十字形连接的撑杆7的支撑作用,与坐杆相连接的滑块8不能够随推杆3下滑,这样使得推杆3最大程度的下滑至其下端抵于地面上,与前轮组件1构成支撑面使折叠后的儿童伞把车自立于地面上。儿童伞把车在展开时,使用者向上滑动推杆3,待第二凸起32与滑块8相接触时,滑块8在第二凸起32的推动下随推杆3一起上滑,进而带动坐杆相对前支杆4展开,后支杆5在坐杆及撑杆7的推动下向后转动以与前支杆4相对展开,而且由于呈十字形连接的撑杆7的支撑作用,坐杆、前支杆4和后支杆5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儿童伞把车稳定地处于展开状态。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儿童伞把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的车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一对侧支架,其包括推杆、连接于所述推杆的前支杆、上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上部的后支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座杆,所述前支杆可沿所述推杆的轴向滑动,所述座杆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部;
两个撑杆,其相转动连接构成一个十字形结构,各撑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侧支架的坐杆的后端、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另一侧支架的后支杆的下部;
当所述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每个侧支架的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坐杆之间基本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当所述车架在折叠位置时,各侧支架的所述推杆、前支杆、后支杆、坐杆分别相靠拢,所述撑杆与所述侧支架相靠拢,所述后轮组件收拢于前轮组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伞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上设置有可沿其轴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上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坐杆的前端,所述推杆自上至下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推杆的下端,所述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当车架在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滑块下端相接触;当车架在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滑块上端相接触,两个推杆的下端与前轮组件构成支撑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伞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前支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伞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后支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通孔的孔壁沿前支杆的轴向贯通地开设有一供第一凸起通过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伞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呈弧形,两个前支杆相对设置且下端相连接,所述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前支杆的下端。
CN201420325916.XU 2014-06-18 2014-06-18 儿童伞把车 Active CN203996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5916.XU CN203996353U (zh) 2014-06-18 2014-06-18 儿童伞把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25916.XU CN203996353U (zh) 2014-06-18 2014-06-18 儿童伞把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96353U true CN203996353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3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25916.XU Active CN203996353U (zh) 2014-06-18 2014-06-18 儿童伞把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96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5832A (zh) 儿童推车
CN104670291B (zh) 儿童推车
CN204368228U (zh) 折叠推车
CN204801855U (zh) 儿童推车
CN204110110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4527757B (zh) 儿童伞把车
CN104192190B (zh) 双向折叠推车
CN203996353U (zh) 儿童伞把车
CN204055901U (zh) 双向折叠推车
CN103434555B (zh) 一种折叠推车
CN205554276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4055908U (zh) 儿童推车
CN203920860U (zh) 儿童推车
CN203920862U (zh) 儿童推车
CN106741094A (zh) 儿童推车
CN20369836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08498572U (zh) 儿童推车
CN104326006A (zh) 儿童伞把车
CN204236528U (zh) 儿童伞把车
CN204713160U (zh) 儿童推车
CN203996358U (zh) 折叠推车
CN103909959B (zh) 一种三轮儿童推车
CN104260770A (zh) 折叠推车
CN204055909U (zh) 折叠推车
CN105346584A (zh) 儿童伞把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