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8789U -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8789U
CN203988789U CN201420459389.1U CN201420459389U CN203988789U CN 203988789 U CN203988789 U CN 203988789U CN 201420459389 U CN201420459389 U CN 201420459389U CN 203988789 U CN203988789 U CN 203988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e
decubital ulcer
intelligent anti
ai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593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扬
徐晓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LVER FOX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LVER FOX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LVER FOX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LVER FOX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593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8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8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8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包括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气囊。所述最小气囊在充气后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第一气道还包括一个放气口。所述充气装置为一充排气装置。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无线接收装置、中央控制芯片。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定时处理芯片以及显示装置、输入装置。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芯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健康护理医疗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背景技术
褥疮又称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于褥疮合并征,皮肤褥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具体地,许多瘫痪患者以及行动不便者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的褥疮是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褥疮具有普遍性以及所述病症的高死亡率,引起了各大医院以及相关医护专家的高度重视。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以及护理褥疮的方法被人们所接收使用,比如服用相关药物,服用治疗褥疮的药物虽然能有效的护理并降低褥疮所带来的并发症,但是所述方法是药物,难免会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伤害,且所述方法并不能完全根治褥疮,又比如对产生褥疮的部位使用外用药,例如抗生素、紫药水等等,这些外用药能对褥疮的抑制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不能完全根治褥疮且不能保证其他没使用外用药的部位生出褥疮,进一步地,相关医护人员通过大量实验以及临床分析,推出了防褥疮气垫床,所述气垫床通过有效的散热性、透气性以及良好的分散压力的方式,能够有效的缓解褥疮,并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从而从根本上治疗褥疮。
但是,由于病人需要长期护理以及高度关注,传统意义上的防褥疮气垫床,拥有诸多不便:
1、需要定期充放气;
2、气囊大小一样,不能起到具体部位分别护理;
3、无法准确的掌握病人当前的状态并得到有效的医治。
4、普通气囊仍然与皮肤有接触,可能造成二次褥疮。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所述褥疮病患者在得到医治护理的同时,带来很多的方便以及乐趣,良好的心情以及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对于治疗褥疮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种智能型防褥疮的系统以及所述相关的装置具有操作简便,价格实惠且使用时间长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一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气囊。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气囊为直径大小一致的气囊。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气囊的直径根据人体部位而不同。
优选地,所述最小气囊在充气后的直径为1厘米。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道还包括一个放气口。
优选地,所述放气口与一抽气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为一充排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无线接收装置、中央控制芯片,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定时处理芯片以及显示装置、输入装置,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输入装置相连接,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芯片,所述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或多个气道,使气囊接触皮肤的位置可以在调控下进行变换,或者定时地进行变换,从而减少了皮肤接触气体的时间,减少人工护理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方案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能有效的护理长期卧床的褥疮患者,所述控制装置具有透气性,散热性,进一步地,还拥有无线、自动换气等功能,为患者提供智能的护理服务。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具体地,至少包括第一气道11以及第二气道21。所述第一气道11以及第二气道21是为了给所述防褥疮装置与人体相关部位接触密集的部分提供良好的透气散热以及减压的功能,具体地,所述褥疮在一方面是由于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造成的,特别容易存在于骨头突出部分,在另一方面是由于摩擦造成的,所述褥疮特别容易产生于皮肤受到摩擦后,未能及时散热透气,造成汗液、尿液等等浸渍。所述气道采用气垫为基础,通过所述气囊进行散热透气,对褥疮患者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一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充气口是为了能使所述防褥疮装置具有充气的功能。所述充气装置可以是安装于所述防褥疮气垫上,也可以固定与所述防褥疮气垫旁。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充气装置的固定位置属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第一气道与所述第二气道分别使用不同的充气口,进一步地,具体地,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气囊,所述第一气道设置为凹状气囊,所述第二气道设置为凸状气囊,更进一步地,所述凸状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凹状气囊之间相互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皮肤与所述气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褥疮的发病率并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的变化例中,为了能更有效的降低皮肤与所述气囊之间的接触面积并充分散热透气,可以采取相隔气囊不同形状的方式,比如假设所述气道为正方形,共16个气囊,则横向采用凹凸凹凸,纵向采用凹凸凹凸的方式排列所述气囊。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采用的排列方式属于现有知识,在此不予赘述。
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气道存在于头部背部骨头突出处以及股部,进一步地,所述气道可以设置很多个,比如脚部,头部等等,并可以通过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比如患者颈部有褥疮,则可以在颈部设置所述气道,由于所述气道设置有若干气囊,所述气道设置的部位都具有良好的散热透气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气道的设置部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气囊为直径大小一致的气囊。具体地,由于人体不同部位所产生的褥疮程度不同以及人体不同部位对于气囊的敏感程度不同,优选地,采用直径大小一致的气囊与人体同一部位的不同局部进行接触,如此设置的好处:第一,生产方便,可以按照模具进行量产,第二,患者舒适,人体不同部位对于不同压力很敏感,使用直径大小一致的气囊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官意识。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气囊的直径根据人体部位而不同。具体地,人的不同部位与所述气垫的接触范围以及散热效果是不一样的,在一个优选的变化例中,股部需要较大面积的气道,所述气囊应该选择较大直径,而脚部需要较小面积的气道,则可选用直径较小的气囊。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若干个气囊直径大小的选择属于具体变化例中的一种,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最小气囊在充气后的直径为1厘米。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气囊的作用在于散热通气,所述气囊的直径不应过大或者过小,过大会造成所述气道变大,从而使皮肤与气道的接触面积增加,起到反作用,过小则会引起气囊受力面积小造成的气体被压缩,气囊透气效果降低。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气囊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亦或者是其他形状的图案。所述气囊应以舒适,张力大,透气性好等原则来选取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道还包括一个放气口,具体地,所述第二气道也连接一个放气口,所述放气过程可以通过使用相关装置抽取气体,也可以设置一个阀门,所述褥疮患者躺在所述气垫装置上,当打开阀门时,所述褥疮患者会对所述气垫施加压力,从而排除气体。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放气过程属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放气口与一抽气装置相连接。具体地,所述抽气装置分别连接与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当所述气垫装置通过抽气装置放气时,所述气道中的气体通过相应的气体管道排出。
进一步地,参考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剖面图,其中第一气道11以及第二气道21为独立的两个气道,且第一气道11上设置多个气囊12,第二气道21上也设置多个气囊22。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为充气状态,所以其气囊12膨胀,相应地,所述第二气道21为未充气状态或者半充气状态,所以其气囊22相对小。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当所述第二气道内空气被抽空时,则所述气囊22应基本为平坦状,图1中未示出这种状态,但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
进一步地,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其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气道11、第二气道12交错排列,而所述第一气道11上的气囊12与第二气道12上的气囊22也交错排列。当第一气道11充气时,则人体相应部位会接触到所述第一气道11上的气囊12,相应地,其余部位则不会接触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部分气囊,而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气道11未布满气囊12的部位可以布置第二气道21的气囊22,从而构成更加紧密的气囊排布方案。而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道11与第二气道12可以交错,例如上下交错排列,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图2中,所述第一气道11对应一个充气口33,该充气口同时作为排气口。相应地,所述第二气道21对应一个充气口34,该充气口同时作为排气口。而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第一气道11可以同时包括一个充气口33以及一个排气口,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相应地,所述充气口33与一充气装置31连接,所述充气口34与一充气装置32连接。
更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气囊的位置可以根据人体的形状相应地设置、变化,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内容。
更进一步地,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地,通过无线遥控器4向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发出调控指令,例如是切换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充气状态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无线接收装置5接收,相应地,所述无线接收装置5将所述指令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芯片6,所述中央控制芯片6控制所述充气装置7对第二气道12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气道12处于充满气的状态。相应地,所述中央控制芯片6还可以控制所述充气装置7对第一气道11进行排气,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气道11内的空气被排空或者仅保存少量。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图3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充气装置7,而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气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气道的数量来变化,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
更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参考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在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包括第三气道,则相应地充气后的气囊的位置可以有更多的变化,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充气装置为一充排气装置。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充排气装置是指既能为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进行充气,也能为所述第一气道以及所述第二气道进行排气,进一步地,所述充排气装置应至少存在2个充气输出管道以及2个排气输出管道,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可以重复使用,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充排气装置抽出所述第一气道中的气体,然后充入第二气道中。
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优选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无线接收装置、中央控制芯片,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可以置于所述气垫装置上,也可以独立固定与所述气垫装置旁边,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的作用是使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连接到网络,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的作用是集中处理人为指令,控制充放气装置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定时处理芯片以及显示装置、输入装置,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输入装置相连接,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具体地,所述定时装置是指一种能够通过人为指令在某一特定时间实施特定指令的功能的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定时处理芯片以及显示装置、输入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显示出当前时间以及所需要设定的时间,输入装置可以通过人接触按键达到控制所述定时装置的目的。更进一步地,监护者通过用手设置时间,由所述定时处理芯片控制所述显示屏,并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时间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变化例中,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中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查看病人的目前现状具体地,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等,还可以实现看电视,看电影,拨号,玩游戏等功能,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中的无线接收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达到无线上网的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显示装置的功能属于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型防褥疮装置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芯片,所述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具体地,所述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检测出血氧饱和度的辅助工具,所述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具体地,我们可以通过所述血氧饱和度来判断所述褥疮患者接触部位皮肤的缺氧程度,从而来判断是否该使用充排气装置来改变所述凹凸状,进一步地,改善皮肤缺氧现状,预防褥疮。进一步地,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是可移动的,我们可以通过所述可移动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来检测所述褥疮患者身体不同部位的缺氧程度,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通过所述中央控制芯片来处理所述指标。具体地,所述通过充排气装置来实现改善血氧饱和度的方式将在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讲到,在此不予赘述。
优选地,我们可以在所述褥疮患者的特定部位安装上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比如肩膀部分,股部等等,实现特别关注的护理效果,进一步地,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病症来确定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的安放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与管道连接有充气泵、电磁阀、压力开关及控制装置,具体地,所述控制装置属于目前现有知识,在此不予赘述。
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所述气囊是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即可以通过充气形成凸状,也可以通过抽气形成凹状,进一步地,所述方式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所述褥疮患者的每一寸肌肤都充分得到透气散热,具体地,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时间,通过所述充排气装置,实现所述形状的凹凸转变,进一步地,减少每一寸皮肤与所述气囊之间的接触时间,从而达到透气、散热的效果。
在一个优选地变化例中,我们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实现充放气,也可以通过设定特定时间,实现充放气,还可以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指标来控制充放气。
进一步地,通过手动执行充放气。所述手动方式是指通过人为操作实现所述气垫的充放气,所述充放气装置应置有所述相关充放气执行按钮。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执行还可以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
进一步地,通过设定特定时间来实现充放气。具体地,优选地,我们通过在所述显示装置上设定每隔10分钟进行一次充放气,由所述定时处理芯片执行所述命令,并开始计时,当计时到10分钟,所述定时处理芯片会将命令传达到充放气装置,并执行充放气功能。
更进一步地,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指标来控制充放气。具体地,所述气垫装置中置有多个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当所述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预警时,所述中央芯片处理所述预警,并将执行充放气的命令传达给充放气装置,从而实现充放气。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气道以及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与第二气道均至少设有一个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一充气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气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气囊为直径大小一致的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气囊的直径根据人体部位而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气囊在充气后的直径为1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还包括一个放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口与一抽气装置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为一充排气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无线接收装置、中央控制芯片,所述无线接收装置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至少包括定时装置,所述定时装置包括定时处理芯片以及显示装置、输入装置,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分别与所述显示装置以及所述输入装置相连接,所述定时处理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智能型防褥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以及中央控制芯片,所述可移动性血氧饱和度监测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芯片同时还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CN201420459389.1U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Active CN203988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9389.1U CN203988789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59389.1U CN203988789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8789U true CN203988789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28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59389.1U Active CN203988789U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87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638A (zh) * 2014-08-13 2014-11-26 上海银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CN108498275A (zh) * 2017-12-28 2018-09-07 侯荣 一种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1638A (zh) * 2014-08-13 2014-11-26 上海银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CN108498275A (zh) * 2017-12-28 2018-09-07 侯荣 一种妇产科疾病医疗诊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8608U (zh) 护理用防褥疮床垫
CN104161638A (zh)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CN104188485A (zh) 一种能够辅助治疗颈椎腰椎的床垫
CN104116599A (zh) 一种护理床控制系统
CN203988789U (zh) 一种智能型防褥疮装置
CN205612662U (zh) 一种充气防褥疮床垫
CN202051935U (zh) 长期卧床患者保健床垫
CN204814735U (zh) 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治疗仪
CN204394867U (zh) 一种智能可调的防褥疮床垫
Jaichandar et al. Intelli-sense bed patient movement sensing and anti-sweating system for bed sore prevention in a clinical environment
CN20348359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翻身用床
CN204411214U (zh) 下肢肌力锻炼仪
US202301070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inflatable perfusion enhancement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contact pressure
CN203234943U (zh) 一种护理床
CN203841981U (zh) 一种腰背肌锻炼器
CN203988787U (zh) 一种防压疮垫
CN204133753U (zh) 一种重症患者用床板
CN105496681A (zh) 一种护理床
CN206044878U (zh) 一种行动不便患者用病床
CN202027837U (zh) 防潮湿床垫
US20220110808A1 (en) Inflatable pressure-mitigation apparatuses for patients in sitting position
CN207477638U (zh) 一种防褥疮床垫
CN202061004U (zh) 预防骶尾部褥疮床垫
CN202637384U (zh) 一种骨科卧床病人用下肢活动器具
CN202020624U (zh) 防褥疮充气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