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8560U -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8560U
CN203988560U CN201420413871.1U CN201420413871U CN203988560U CN 203988560 U CN203988560 U CN 203988560U CN 201420413871 U CN201420413871 U CN 201420413871U CN 203988560 U CN203988560 U CN 203988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limb
limb cover
dwang
fixed support
cross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138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永辉
郭蕾
章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4138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8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8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85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腿套a和腿套b,调节相对方便,而且可以做到长度和转动角度双向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依然保持固定状态,同时在长时间固定过程中,腿部会有僵硬等现象,通过软弹簧的设置,即不会影响固定程度,而且病人可以根据舒适程度,在不转动交叉腿固定支架的基础上,就能够做出微调,避免了当边上没有人帮助时,病人的无助,而且这种现象在晚间等情况下经常会碰到的,保证病人处于最舒适恢复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在修复重建外科往往会用到交腿皮瓣,交腿皮瓣手术后,需要将两腿交叉固定,现有的办法是用石膏+木条或外固定支架固定,这两种方法患者下肢固定后不能方便转动腿部进行调整,同时局部容易形成压疮、钉道感染,长时间固定易致患肢关节僵硬,同时换药、护理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牢靠的交叉腿固定支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腿套a和腿套b,所述的连接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设有转动盘,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上端面分别设有硬板,转动盘分别连接在硬板上,连接杆包括固定杆、伸缩杆和定位杆,定位杆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均为软性材质包裹而成,其中上方的所述硬板为硬性材质,腿套a和腿套b的一侧可拆卸,腿套a和腿套b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粘性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杆和所述的伸缩杆之间均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盘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和内侧的齿轮盘,所述的齿轮盘上设有十二个卡齿头,齿轮盘固定在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上,所述的转动杆滑动连接在外壳上,转动杆可向上移动,在外壳内侧底部设有一个缺口,转动杆在缺口一侧的下底面高于所述齿轮盘的顶面,转动杆在无缺口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拉簧,转动杆的侧面上设有向缺口一侧延伸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的底部设有与卡齿头相互匹配并相互卡接的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卡齿头的分布为与垂直方向到内侧为十个卡齿头,与垂直方向到外侧为两个卡齿头。
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盘包括转动壳体,所述转动壳体内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的转动杆的下端设有球形卡头,球形卡头卡接在弧形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调节相对方便,而且可以做到长度和转动角度双向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依然保持固定状态,同时在长时间固定过程中,腿部会有僵硬等现象,通过软弹簧的设置,即不会影响固定程度,而且病人可以根据舒适程度,在不转动交叉腿固定支架的基础上,就能够做出微调,避免了当边上没有人帮助时,病人的无助,而且这种现象在晚间等情况下经常会碰到的,保证病人处于最舒适恢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腿套a2和腿套b3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壳11和齿轮盘9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齿轮盘9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动壳体18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1、腿套a2和腿套b3,所述的连接杆1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下端设有转动盘5,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上端面分别设有硬板16,转动盘5分别连接在硬板16上,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均为软性材质包裹而成,其中上方的所述硬板16为硬性材质,腿套a2和腿套b3的一侧可拆卸,腿套a2和腿套b3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粘性层17。连接杆1包括固定杆6、伸缩杆7和定位杆8,定位杆8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外侧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杆6,所述的转动盘5包括外壳11和内侧的齿轮盘9,所述的齿轮盘9上设有十二个卡齿头10,齿轮盘9固定在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上,所述的转动杆4滑动连接在外壳11上,转动杆4可向上移动,在外壳11内侧底部设有一个缺口12,转动杆4在缺口12一侧的下底面高于所述齿轮盘9的顶面,转动杆4在无缺口12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拉簧13,转动杆4的侧面上设有向缺口12一侧延伸的调节杆14,所述的调节杆14的底部设有与两卡齿头10之间相互卡接的卡块15,所述卡齿头10的分布为与垂直方向到内侧为十个卡齿头10,与垂直方向到外侧为两个卡齿头10,所述卡块15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相当于每个卡齿头10为5°。
在使用过程中,先观察需要怎么调整腿部,根据需要调节角度,拉开粘性层17,把腿套a2和腿套b3分别固定在大腿上,可以方便不同大小的调节,同时也保证了松紧程度。需要调节上方连接杆1高度时,先握住向上提拉转动杆4,卡块15与卡齿头10脱离,转动腿部及腿套,当转动到舒适状态下,放下转动杆4,让卡块15与转动到的卡齿头10相互卡接。当转动时,发现上方具体过大或者过小时,可以通过收放伸缩杆7完成调节,交叉腿的恢复一般是向内交叉,而要设置向外的角度是由于有些病人的腿部有所变形,不排除向外的可能,所以所述卡块15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其实是让腿套a2和腿套b3以基准伸直为标准,向内侧转动为50度,向外侧最大转动角度为10度,这样的调整比较精确。
实施例2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1、腿套a2和腿套b3,所述的连接杆1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下端设有转动盘5,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上端面分别设有硬板16,转动盘5分别连接在硬板16上,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均为软性材质包裹而成,其中上方的所述硬板16为硬性材质,腿套a2和腿套b3的一侧可拆卸,腿套a2和腿套b3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粘性层17。连接杆1包括固定杆6、伸缩杆7和定位杆8,定位杆8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外侧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杆6,所述的转动盘5包括外壳11和内侧的齿轮盘9,所述的齿轮盘9上设有十二个卡齿头10,齿轮盘9固定在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上,所述的转动杆4滑动连接在外壳11上,转动杆4可向上移动,在外壳11内侧底部设有一个缺口12,转动杆4在缺口12一侧的下底面高于所述齿轮盘9的顶面,转动杆4在无缺口12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拉簧13,转动杆4的侧面上设有向缺口12一侧延伸的调节杆14,所述的调节杆14的底部设有与两卡齿头10之间相互卡接的卡块15,所述卡齿头10的分布为与垂直方向到内侧为十个卡齿头10,与垂直方向到外侧为两个卡齿头10,所述卡块15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相当于每个卡齿头10为5°,所述的定位杆8和所述的伸缩杆7之间均设有弹簧21,病人可以根据情况向侧外方向伸脚,这样弹簧21有所变形,由于用的弹簧16拉力不是很大,不会恢复到原样,所以可以让病人自身进行微调,弹簧16与定位杆8和伸缩杆7的连接可以设置为可拆卸的方式,这样也可以根据情况更换不同力的弹簧,可以适应不同人的需要。
在使用过程中,先观察需要怎么调整腿部,根据需要调节角度,拉开粘性层17,把腿套a2和腿套b3分别固定在大腿上,可以方便不同大小的调节,同时也保证了松紧程度。需要调节上方连接杆1高度时,先握住向上提拉转动杆4,卡块15与卡齿头10脱离,转动腿部及腿套,当转动到舒适状态下,放下转动杆4,让卡块15与转动到的卡齿头10相互卡接。当转动时,发现上方具体过大或者过小时,可以通过收放伸缩杆7完成调节,交叉腿的恢复一般是向内交叉,而要设置向外的角度是由于有些病人的腿部有所变形,不排除向外的可能,所以所述卡块15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其实是让腿套a2和腿套b3以基准伸直为标准,向内侧转动为50度,向外侧最大转动角度为10度,这样的调整比较精确。
实施例3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杆1、腿套a2和腿套b3,所述的连接杆1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转动杆4,转动杆4的下端设有转动盘5,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上端面分别设有硬板16,转动盘5分别连接在硬板16上,所述的腿套a2和所述的腿套b3均为软性材质包裹而成,其中上方的所述硬板16为硬性材质,腿套a2和腿套b3的一侧可拆卸,腿套a2和腿套b3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粘性层17。连接杆1包括固定杆6、伸缩杆7和定位杆8,定位杆8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外侧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杆6,所述的转动盘5包括转动壳体18,所述转动壳体18内设有弧形卡槽19,所述的转动杆4的下端设有球形卡头20,球形卡头20卡接在弧形卡槽19内。
在使用过程中,先观察需要怎么调整腿部,根据需要调节角度,拉开粘性层17,把腿套a2和腿套b3分别固定在大腿上,可以方便不同大小的调节,同时也保证了松紧程度。腿套a2和腿套b3的转动根据转动壳体18内球形卡头20与弧形卡槽19的配合,可以完成360度的转动,这样方便患者自身的调节。

Claims (7)

1.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腿套a和腿套b,所述的连接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的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设有转动盘,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上端面分别设有硬板,转动盘分别连接在硬板上,连接杆包括固定杆、伸缩杆和定位杆,定位杆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端连接所述的固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均为软性材质包裹而成,其中上方的所述硬板为硬性材质,腿套a和腿套b的一侧可拆卸,腿套a和腿套b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粘性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和所述的伸缩杆之间均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和内侧的齿轮盘,所述的齿轮盘上设有十二个卡齿头,齿轮盘固定在所述的腿套a和所述的腿套b上,所述的转动杆滑动连接在外壳上,转动杆可向上移动,在外壳内侧底部设有一个缺口,转动杆在缺口一侧的下底面高于所述齿轮盘的顶面,转动杆在无缺口一侧的底部连接有拉簧,转动杆的侧面上设有向缺口一侧延伸的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的底部设有与两卡齿头之间相互卡接的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头的分布为与垂直方向到内侧为十个卡齿头,与垂直方向到外侧为两个卡齿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转动角度α和转动角度β分别为0~50°和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盘包括转动壳体,所述转动壳体内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的转动杆的下端设有球形卡头,球形卡头卡接在弧形卡槽内。
CN201420413871.1U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88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871.1U CN203988560U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13871.1U CN203988560U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8560U true CN203988560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28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1387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88560U (zh) 2014-07-25 2014-07-25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8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6807A (zh) * 2014-07-25 2014-11-19 沈永辉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6807A (zh) * 2014-07-25 2014-11-19 沈永辉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61816U (zh) 一种骨科用固定夹板
CN203777119U (zh) 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
CN203988560U (zh)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CN203988561U (zh) 一种交叉腿固定器
CN204909776U (zh) 一种关节护理装置
CN107307930A (zh) 一种新型骨科关节专用定位装置
CN104146807B (zh) 一种交叉腿固定支架
CN104146808B (zh) 一种交叉腿固定器
CN204207962U (zh) 膝关节术后护理台
CN216021580U (zh) 一种膝关节治疗支架
CN202682278U (zh) 一种可折叠移动式医用支架
CN203970640U (zh) 一种医用助走器
CN208926928U (zh) 一种肩关节镜牵引装置
CN204890288U (zh) 下肢固定支具
CN208926726U (zh) 一种新型鱼骨结构的脊柱侧弯矫正支具
CN203598086U (zh) 一种代替拐杖的助走器
CN209172815U (zh) 一种小儿外科手术床
CN209033072U (zh) 一种作用于患者腿部的自主康复训练器
CN206080849U (zh) 一种紧贴皮肤的加压压迫装置
CN207837826U (zh) 一种自充气式下肢托
CN203341874U (zh) 新型牵引装置
CN207323601U (zh) 骨科用角度可调腿部石膏吊挂装置
CN206295444U (zh)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的会阴阻挡装置
CN204951427U (zh) 一种骨外科用腿部护理康复装置
CN205729682U (zh) 一种帮助病人床上自动侧翻身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