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6415U -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6415U
CN203986415U CN201420398039.9U CN201420398039U CN203986415U CN 203986415 U CN203986415 U CN 203986415U CN 201420398039 U CN201420398039 U CN 201420398039U CN 203986415 U CN203986415 U CN 20398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ember
belt body
bracelet
perforation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9803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39803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6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扣结构,此带扣与带体的固定端为活动连接,该带扣成形有一中空框体,该中空框体横设有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将中空框体分隔成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以令带扣形成“目”字框;其中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距离大于带体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两倍厚度,带扣朝外一面为前侧面,朝向束缚物的一面为后侧面,则带扣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束缚稳固、方便连接固定带体可以任意调整带体使用长度,而且改变传统带扣需要与带体一端进行固定方可使用的方式,可将大众所熟知的腰带,拆解为单一的带体与带扣,以期在需要的场所下,单独使用带体实现绑缚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扣,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任意调整系带长度的带扣结构。
背景技术
带扣的主要功能是将衣物(特别是裤子)稳定地固定于使用者,以消除使用者活动中的任何不舒服或脱落的因素。当现有带扣配合一根带体形成一系带时,该带扣与带体固定结构大都采用缝纫或其它固定式连接,亦或采用穿绳活动式的卡固连接。
请参阅图1,该缝纫连接的系带包括一带扣10及一带体20;该带扣成形一中空框体101,且该中空框体101横设一杆件102,可将中空框体101分隔成第一穿孔103、第二穿孔104;该带体20的一端是穿过第一穿孔103,跨过杆件102,穿过第二穿孔104,且与靠近第一穿孔103的带体20缝纫连接,该带扣10与带体20的一端连接在一起;但这种缝纫连接结构也可能出现线头断裂,导致带扣10脱落,两者的连接不牢固的情况;或者带体20或带扣10其中一件损坏后,另一件随之报废,不能循环使用,造成浪费;且带体20与带扣10缝纫连接后,无法调整带体20的长度,使用不方便;制作过程工序繁琐,不仅增加人工成本,同时因需要缝纫设备,增加设备成本。
请参阅图2,该穿绳卡固连接的系带包括一带扣30及一带体40;该带扣30成形一中空框体301,且该中空框体301横设四杆件302,可将中空框体301分隔成第一穿孔303、第二穿孔304、第三穿孔305、第四穿孔306、第五穿孔307;该带体40一端可穿过第四穿孔306,跨过杆件302,从第二穿孔304穿出,跨过杆件302,穿过第三穿孔305,跨过杆件302,从第四穿孔306穿出,通过穿绳卡固连接将带扣30与带体40连接在一起,可以任意调整织带的长度,如此结构的带扣30,其与带体30一端虽然采用非固定连接,但带体30固定的一端需要反复多折后才可以与带扣30实现固定,因此其穿绳卡固连接较为繁琐,不利于灵活调整,而且此带扣30的结构亦较为复杂。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带扣与带体连接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系带的使用方式,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束缚稳固、方便连接固定带体可以任意调整带体使用长度的新型带扣结构,并增加带体使用的灵活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此带扣与带体的固定端为活动连接,该带扣成形有一中空框体,该中空框体横设有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将中空框体分隔成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以令带扣形成“目”字框;其中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距离大于带体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两倍厚度,带扣朝外一面为前侧面,朝向束缚物的一面为后侧面,则带扣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
所述第一杆件前侧面与第二杆件前侧面形成落差。
所述前侧面到后侧面距离为厚度,第一杆件的厚度较第二杆件的厚度薄。
所述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距框体边框的距离大于第一杆件距第二杆件的距离。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带扣结构在固定带体过程,该带体的一端穿过第一穿孔,跨过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从第三穿孔穿出,跨过第二杆件,穿过第二穿孔,跨过第二杆件,从第一穿孔穿出,即可固定带体形成带体固定端,且此固定端可在带扣上任意调整长度,方便使用者使用;另外,由于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距离大于带体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两倍厚度,带体的固定端与带扣配合更加牢固,使用中带体固定端不会从带扣上松脱;再者,由于带扣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则令带体与带扣在使用时可以形成折角,再通过带体与带体之间的摩擦力来防止滑动,保证带体束缚的稳固性。
另外,第一杆件的厚度相对第二杆件的厚度薄,结合固定带体后,使带体与带扣结合厚度不会太厚,以保证使用的美观与平整性。
当带体固定于带扣上后,可将带体圈围于使用者腰部或其它需束缚的物品上,带体另一端穿过第三穿孔,跨过第一杆件、第二杆件上方的带体,从第一穿孔穿出,即可将带体束缚于使用者腰部或需束缚的物品上。当带体与带扣拆解后,在需要的场所下,亦可单独使用带体实现绑缚功能,增加带体使用的灵活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带扣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也简单;方便连接固定带体且可以任意调整带体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皮带扣与织带通过缝纫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皮带扣与织带通过穿绳卡固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固定织带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固定完织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皮带扣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带扣1与带体2的固定端为活动连接,此带扣1成形有一中空框体11,该中空框体11横设有第一杆件12及第二杆件13,该第一杆件12、第二杆件13将中空框体11分隔成第一穿孔14、第二穿孔15、第三穿孔16以令带扣形成“目”字框;其中第一杆件12与第二杆件13的距离大于带体2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2两倍厚度,带扣1朝外一面为前侧面,朝向束缚物的一面为后侧面,则带扣1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
请参阅图5、图6,本实用新型带扣1固定带体2过程,该带体2一端穿过第一穿孔14,跨过第一杆件12、第二杆件13,从第三穿孔16穿出,跨过第二杆件13,穿过第二穿孔15,跨过第一杆件12,从第一穿孔14穿出,即可固定带体2,减少车缝环节,且带体2可在带扣1上任意调整长度,方便使用者使用;该第一杆件12前侧面与第二杆件13前侧面形成落差T(详见图7),且前侧面到后侧面距离为厚度,第一杆件12的厚度相对第二杆件13的厚度薄,结合固定带体2后,使带体2与带扣1结合厚度不会太厚,以保证使用的美观与平整性;由于第一杆件12与第二杆件13的距离大于带体2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2两倍厚度,带体2的固定端与带扣1配合更加牢固,使用中带体2固定端不会从带扣1上松脱,且该第一杆件12距第二杆件13的距离与第一杆件12或第二杆件13距框体边11框的距离小,使得带体2更加牢固固定。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带扣1的使用状态,当带体2固定于带扣1上后,可将带体2圈围于使用者腰部,带体2另一端可穿过第三穿孔16,跨过第一杆件12、第二杆件13上方的带体2,从第一穿孔14穿出,即可将带体2束缚于使用者腰部或被束缚物上。由于带扣1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则令带体2与带扣1在使用时可以形成折角,再通过带体2与带体2之间的摩擦力来防止滑动,保证带体2束缚的稳固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带扣1的结构简单,制作工艺也简单;方便连接固定带体且可以任意调整织带长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扣配合带体作为腰带使用时,可以减少腰带尺码数量,并可以调节外露带尾的长短调整其有效的使用长度以及保证使用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带扣需要与带体一端进行固定方可使用的方式,可将大众所熟知的腰带,拆解为单一的带体2与带扣1,以期在需要的场所下,单独使用带体2实现绑缚功能,增加带体2使用的灵活性。
当然,在带体2上可进一步形成凹凸肋21时,见图8所示,可进一步保证带扣1对其的扣紧力。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4)

1.一种新型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此带扣与带体的固定端为活动连接,该带扣成形有一中空框体,该中空框体横设有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将中空框体分隔成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第三穿孔以令带扣形成“目”字框;其中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距离大于带体一倍厚度而小于带体两倍厚度,带扣朝外一面为前侧面,朝向束缚物的一面为后侧面,则带扣后侧面形成为两侧高于中部的弧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前侧面与第二杆件前侧面形成落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到后侧面距离为厚度,第一杆件的厚度较第二杆件的厚度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距框体边框的距离大于第一杆件距第二杆件的距离。
CN201420398039.9U 2013-11-29 2014-07-18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Active CN20398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98039.9U CN203986415U (zh) 2013-11-29 2014-07-18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8412.0 2013-11-29
CN201320768412 2013-11-29
CN201420398039.9U CN203986415U (zh) 2013-11-29 2014-07-18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6415U true CN203986415U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2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98039.9U Active CN203986415U (zh) 2013-11-29 2014-07-18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64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812A (zh) * 2018-05-29 2018-10-30 苏州苏米欧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衣带紧固件
CN110367651A (zh) * 2019-08-09 2019-10-25 襄阳先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防坠落条带调节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3812A (zh) * 2018-05-29 2018-10-30 苏州苏米欧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衣带紧固件
CN110367651A (zh) * 2019-08-09 2019-10-25 襄阳先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防坠落条带调节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6415U (zh) 一种新型带扣结构
CN101756357A (zh) 袖子长度可调的上衣
CN203913445U (zh) 带长袖的幼儿棉袄
CN203243989U (zh) 一种可调节可收缩裤腰
CN201199940Y (zh) 可以改变长短的裤子
CN203597220U (zh) 宠物胸背带
CN202960952U (zh) 一种弹性侧腰纸尿裤
CN203353713U (zh) 西裤
CN102726843A (zh) 一种文胸肩带
CN202618525U (zh) 扣带
CN204091090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长度的皮带
CN204091092U (zh) 一种无孔式皮带
CN202999427U (zh) 伸缩皮带
CN209693812U (zh) 一种鱼竿便携背包带
CN204104931U (zh) 可调式透气皮带
CN202496463U (zh) 四合扣皮带
CN202722526U (zh) 一种适于娱乐设备的t恤
CN202436130U (zh) 一种文胸肩带
CN203723619U (zh) 背人背物的简易背带
CN203567791U (zh) 一种儿童垫件
CN202653233U (zh) 一种可调节侧腰带
CN201571650U (zh) 可等高调节书包带的书包
CN201356126Y (zh) 双面使用自动扣
CN202043643U (zh) 一种上衣
CN203563708U (zh) 自动调节松紧腰的裤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