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3549U - 一种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3549U
CN203983549U CN201420407426.4U CN201420407426U CN203983549U CN 203983549 U CN203983549 U CN 203983549U CN 201420407426 U CN201420407426 U CN 201420407426U CN 203983549 U CN203983549 U CN 2039835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t cable
insulating body
wire
accommodation space
fl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074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
谭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074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35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35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35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缆连接器,其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及转板,该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可将前端设连接部的扁平线缆导入的容置空间,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用的嵌合部,嵌合部设有与上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嵌合口,扁平线缆上的连接部从容置空间导入并定位于上述嵌合口而与对方连接器接触;所述转板通过枢接机构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其组装使用方便,有利于绝缘本体或扁平线缆的更换,该转板由金属壳体与胶体镶嵌成型,其上设有与扁平线缆上表面接触的金属接地弹片和止挡在扁平线缆两缺口内以防止扁平线缆后退的止挡部,不用需要另行组装金属壳体,以此使得组装得到简单化,组装步骤减少,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信号传输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低压差分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简称LVDS)接口具有低功耗、低误码率、低串扰和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介面与系统主机板介面之间的信号传输。
一般使用在这种常用的LVDS信号传号传输系统中的公端连接器,其结构包括有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扁平线缆,为保障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屏蔽接地效果,该金属壳体一般又分为上金属壳体和下金属壳体;在组装时,下金属壳体先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然后将扁平线缆插入绝缘本体人插槽内,最后上金属壳体从上往下通过按压安装于绝缘本体上并将扁平线缆扣住,防止扁平线缆退出;为此,该种现有的连接器对上金属壳体的组装较为复杂,其组装步骤也较多,且整个连接器使用不方便,不利于绝缘本体或扁平线缆的更换。
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优化金属壳体的组装,又能轻易实现绝缘本体和扁平线缆两者间更换的线缆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连接器,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及转板,该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可将前端设连接部的扁平线缆导入的容置空间,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用的嵌合部,嵌合部设有与上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嵌合口,扁平线缆上的连接部从容置空间导入并定位于上述嵌合口而与对方连接器接触;所述转板通过枢接机构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并相对于绝缘本体能够自由地转动来实现开闭,以锁扣扁平线缆,该转板由金属壳体与胶体镶嵌成型,其上设有与扁平线缆上表面接触的金属接地弹片和止挡在扁平线缆两缺口内以防止扁平线缆后退的止挡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枢接机构由转轴和轴孔构成,分别设于转板两侧和绝缘本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板上还设有一金属的上连接片,所述于容置空间的两侧设有基部,于该基部上设有一通槽,前述上连接片伸入至该通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连接片上设有卡点或卡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有下金属壳体,该下金属壳体上设有与扁平线缆下表面接触的下接触弹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金属壳上还设有一下连接片,该下连接片从下伸入至通槽内,与上连接片相连接,其上设有卡口或卡点,以供上连接片卡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在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于对应扁平线缆两缺口的位置设有与止挡部相配合的让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有用于锁扣对方连接器的锁扣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利用转板的旋转开闭来将扁平线缆锁扣,以防止扁平线缆退出,其组装使用方便,有利于绝缘本体或扁平线缆的更换,且该转板由金属壳体与胶体镶嵌一体成型,不用需要另行组装上金属壳体,同样达到具上金属壳体的接地效果,以此使得组装得到简单化,组装步骤减少,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中A-A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11——容置空间、111——转轴、112——让位孔、113——通槽、114——方孔、12——嵌合部、13——嵌合口、14——导槽、15——防翘部、16——限位部、17——基部、20——转板、21——转轴、22——止挡部、23——上连接片、231——卡点、24——上接地片、30——下金属壳体、31——下接地弹片、32——下连接片、321——卡口、40——锁扣件、50——扁平线缆、51——缺口、52——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包括有绝缘本体10、转板20、下金属壳体30、锁扣件40及具屏蔽层的扁平线缆50,该扁平线缆50上开设有两个缺口51。
如图1至图6所示,绝缘本体10一侧形成有可将前端设连接部52的扁平线缆50导入的容置空间11,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与对方连接器(未显示)嵌合用的嵌合部12,该嵌合部12上裸空形成有嵌合口13,所述嵌合口13与容置空间11由导槽14相连通,扁平线缆50上的连接部52从容置空间11导入并定位于上述嵌合口13而与对方连接器接触;所述嵌合口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防翘部15,其用于向下压住扁平线缆50前端,防止扁平线缆50前端的连接部52向上翘起,并且于嵌合口13的前端开口处向上凸设有限位部16,其用于向前止挡扁平线缆50前端,对扁平线缆50的前端起到限位作用。
于前述的容置空间11,其左右两侧设有安装锁扣件40的基部17,该基部17的内壁构成容置空间11的左右两侧壁,于该基部17上设有一对相互对称的轴孔111。对应前述缺口51位置,在容置空间11左右两边各设有一让位孔112,该让位孔112与缺口31大小相当,在该让位孔112的后方于基部上还设有一通槽113,容置空间11中间还设有若干方孔114,该通槽113和若干方孔114贯通至绝缘本体下表面。
所述转板20由一可提供屏蔽接地的金属壳体与胶体以镶嵌成型(Insert Molding),呈一面板状,其前端两侧设有一对转轴21,该转轴21枢接于基部17上的轴孔111内,所述该转轴21和基部17上的轴孔111共同构成一枢接机构,使得转板20相对于绝缘本体能够自由地转动来实现开闭。在该转轴21向后分别设有止挡部22和上连接片23,该止挡部22由胶体成型,与前述容置空间11的让位孔112相配合,并与扁平线缆50的缺口51的大小相当,能更好的实现对扁平线缆50的止挡;所述上连接片23从金属壳体的侧边缘弯折延伸而出,其上还设有用于卡扣的卡点231;另外,在转板20后端中央还设有从金属壳体弯折出的若干用于抵接至扁平线缆50上表面的上接地弹片24。
所述下金属壳体30遮覆于绝缘本体10的下表面,在其底壁上设有若干下接地弹片31和下连接片32,该若干下接地弹片31从方孔114穿过并伸入至容置空间11内,用于抵接至扁平线缆50下表面,而下连接片32则伸入至绝缘本体10的通槽113内,其上还设有与上连接片23上的卡点231相卡扣的卡口321。当然,上连接片23的卡点231和下连接片32上的卡口321也可以互换。
组装时,首先,将下金属壳体30由下向上组装于绝缘本体10的下表面上,锁扣件40组入至绝缘本体10左右两侧的基部17内;其次,将转板20组入至容置空间11上,使其上的转轴21与基部上的轴孔111相枢接并能轴向转动;再次,将扁平线缆50从容置空间11插入,使扁平线缆50前端接触部52最终定位于嵌合口13而与对方连接器接触;最后,将转板20向容置空间11方向旋转至闭合状态,并使其上的上连接片23伸入至通槽113内并与下金属壳体30的下连接片32卡扣相连接,以防止转板转动打开,此时,设于转板20上的止挡部22从扁平线缆50的缺口51穿过进入容置空间11的让位孔112内,止挡住扁平线缆50,防止扁平线缆50后退,以将扁平线缆50锁扣,而上接地弹片24与下接地片31均弹性压住扁平线缆表面,达到良好的接地效果,且由于上连接片23与下连接片32的接触连接,使得转板20上的金属壳体与下金属壳体30连成一体,达到一个接地回路;如此,完成该连接器的全部组装。而当需要更换扁平线缆或连接器时,只需通过旋转打开转板,即可进行更换,方便快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线缆连接器,至少包括有绝缘本体及转板,该绝缘本体一侧形成有可将前端设连接部的扁平线缆导入的容置空间,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用的嵌合部,嵌合部设有与上述容置空间连通的嵌合口,扁平线缆上的连接部从容置空间导入并定位于上述嵌合口而与对方连接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通过枢接机构枢接于绝缘本体上,并相对于绝缘本体能够自由地转动来实现开闭,以锁扣扁平线缆,该转板由金属壳体与胶体镶嵌成型,其上设有与扁平线缆上表面接触的金属接地弹片和止挡在扁平线缆两缺口内以防止扁平线缆后退的止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机构由转轴和轴孔构成,分别设于转板两侧和绝缘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上还设有一金属的上连接片,所述于容置空间的两侧设有基部,于该基部上设有一通槽,前述上连接片伸入至该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片上设有卡点或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有下金属壳体,该下金属壳体上设有与扁平线缆下表面接触的下接触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属壳上还设有一下连接片,该下连接片从下伸入至通槽内,与上连接片相连接,其上设有卡口或卡点,以供上连接片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于对应扁平线缆两缺口的位置设有与止挡部相配合的让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还包括有用于锁扣对方连接器的锁扣件。
CN201420407426.4U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2039835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7426.4U CN203983549U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线缆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07426.4U CN203983549U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线缆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3549U true CN203983549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8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07426.4U Active CN203983549U (zh) 2014-07-17 2014-07-17 一种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35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79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N10768130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778540B (zh) * 2021-03-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79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装体
CN107681303A (zh) * 2016-08-01 2018-02-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I778540B (zh) * 2021-03-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3549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04103150U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KR20160002255U (ko) 순방향 및 역방향 플러깅이 가능한 전원 플러그 커넥터
CN203326171U (zh) 电连接器
CN202183474U (zh) 电连接器
CN203351889U (zh)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4067688U (zh) 误差小的usb 3.1电连接器
CN203300933U (zh) 一种电源排插座
CN207572575U (zh) 电连接器
CN203932508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连接器
CN202678554U (zh)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204030096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04885752U (zh) 一种万向同轴连接器
CN204732598U (zh) 具分体式主体组装结构的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1278429Y (zh) 一种旋转式电连接器
CN202695851U (zh) 电连接器
CN204271362U (zh) 一种带凸肋结构的连接器
US20160372871A1 (en) A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CN204257903U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4464636U (zh) 具有防误插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1134538Y (zh) 电连接器
CN203339341U (zh) Usb双面插头
CN202217853U (zh) Hdmi微型插头组件及微型插头
CN206524486U (zh) 一种带灯型网络接口连接器
CN212542842U (zh) 连杆旋转解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