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83180U -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83180U
CN203983180U CN201420346859.3U CN201420346859U CN203983180U CN 203983180 U CN203983180 U CN 203983180U CN 201420346859 U CN201420346859 U CN 201420346859U CN 203983180 U CN203983180 U CN 203983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conducting strip
coil
installation portion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468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新疆
夏昌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Electrical Safety and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Electrical Safety and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Electrical Safety and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Electrical Safety and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3468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83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83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831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由接触部及安装部一体成型组成,在安装部间隔形成有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安装部安装于线圈骨架上,第一接线端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的高度,第二接线端靠近接触部,而第一接线端远离接触部;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上。本实用新型适于自动化装配,接线牢固稳定,且冲压制备节省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接触器线圈与导电片连接时,通常在导电片上形成一接线端,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该接线端上,然后通过焊锡焊接,最后,缠上线圈包扎胶带。然而所述接触器线圈与导电片连接结构的缺陷在于:
一,生产工序较多,使得生产效率较低,且需使用线圈包扎胶带,增加成本。
二,线圈绕组线直接焊接在导电片的接线端上,使得线圈绕组线绷得较紧,在运输及使用的过程中,线圈绕组线容易与接线端松脱,而无法正常使用。
三,所述导电片结构上设置一接线端,使用自动化装配时,导电片与导电片之间杂乱无章,使得无法输送该导电片,因此而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
四,所述导电片结构上设置一接线端,冲压生产该导电片时,相邻导电片之间空隙较大,使得在冲压时浪费材料,增加成本。
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在导电片上间隔形成等高的两个接线端,然而其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一,等高设置的两接线端,使得线圈绕组线在缠绕时容易发生干涉,使得绕线较为麻烦,影响生产效率。
二,等高设置的两接线端导电片在自动化装配时,其中一导电片的两接线端与相邻导电片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使得在生产线上运送导电片时,相邻导电片之间容易发生倾斜歪倒,难以实现自动化装配,进一步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可以适于自动化装配,接线牢固稳定,且冲压制备节省材料。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由接触部及安装部一体成型组成,在安装部间隔形成有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安装部安装于线圈骨架上,第一接线端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的高度,第二接线端靠近接触部,而第一接线端远离接触部;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线端形成于安装部一端,第二接线端的端部至接触部靠近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接触部远离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至与第二接线端相对的安装部另一端的距离。
进一步,在第一接线端上设置至少一过渡绕线凹部,而在第二接线端上设置至少一自由绕线凹部及一沾锡绕线凹部,线圈绕组线过渡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的过渡绕线凹部上后,线圈绕组线自由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的自由绕线凹部上,而线圈绕组线自由圈沾锡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的沾锡绕线凹部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上形成有防止线圈绕组线被切断的倒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并排设置,位于同一平面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部间隔形成有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第一接线端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的高度;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上。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由于第一接线端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的高度,使得先绕第一接线端,再绕第二接线端时,绕线没有阻挡,绕线较为方便。
二,第一接线端绕线可以起到预紧作用,绕线固定在第二接线端上时(通常为焊锡焊接),由于位于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的绕线处于较为松弛状态,使得绕线与第二接线端不会松脱。
三,绕线焊接在第二接线端上时,由于第二接线端更长,确保沾锡工序更方便、可靠。
四,绕线时,无需使用线圈包扎胶带等材料及相应工序,节省成本。
同时,所述第二接线端形成于安装部一端,第二接线端的端部至接触部靠近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接触部远离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至与第二接线端相对的安装部另一端的距离,冲压生产该导电片时,相邻导电片之间空隙较小,使得在冲压时节省材料,节省成本;而且,在自动化装配时,其中一导电片的第二接线端顶在相邻导电片上,形成一支撑点,而且相邻导电片的接触部顶在一起形成另一支撑点,使得相邻导电片紧靠在一起且相互支撑成规则的一条线,适用于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压生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装配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电片装配后线圈骨架配合示意图。
标号说明
接触部10             安装部20
卡钩201              让位槽202
线圈骨架30
第一接线端1          过渡绕线凹部11
第二接线端2          自由绕线凹部21
沾锡绕线凹部22       倒角(12、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由接触部10及安装部20一体成型组成,在安装部20间隔形成有第一接线端1及第二接线端2,第一接线端1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2的高度,安装部20安装于线圈骨架30上,第二接线端2靠近接触部10,而第一接线端1远离接触部10;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1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2上。
由于第一接线端1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2的高度,绕线时没有阻挡,绕线较为方便;第一接线端1绕线可以起到预紧作用,使得位于第一接线端1及第二接线端2的绕线处于较为松弛状态,使得绕线与第二接线端2不会松脱;由于第二接线端2更长,确保沾锡工序更方便、可靠;无需使用线圈包扎胶带等材料及相应工序,节省成本。
如图1所示,在第一接线端1上设置至少一过渡绕线凹部11,而在第二接线端2上设置至少一自由绕线凹部21及一沾锡绕线凹部22,线圈绕组线过渡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1的过渡绕线凹部11上后,线圈绕组线自由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2的自由绕线凹部21上,而线圈绕组线自由圈沾锡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2的沾锡绕线凹部22上。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1过渡绕线凹部11上,进行预紧,然后缠绕在第二接线端2的自由绕线凹部21上,最后缠绕在第二接线端2的沾锡绕线凹部22进行固定,线圈绕组线缠绕稳固方便。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1及第二接线端2上形成有防止线圈绕组线被切断的倒角(12、23),所述倒角(12、23)可以消除线圈绕组线被切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以接触器为例,所述安装部20安装在线圈骨架30上,通过安装部20上的卡钩201及让位槽202嵌入在线圈骨架30中,如图4所示。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1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2上,通常为焊锡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1与第二接线端2并排设置,位于同一平面内,进一步使得绕线更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线端2形成于安装部20一端,第二接线端2的端部至接触部10靠近第二接线端2的端部一端之间的距离A,等于接触部10远离第二接线端2的端部一端至与第二接线端2相对的安装部20另一端的距离B,如图1所示。
如图3所示,在冲压生产该导电片时,相邻导电片之间空隙较小,使得在冲压时节省材料,节省成本;而且,在自动化装配时,如图4所示,其中一导电片的第二接线端2顶在相邻导电片上,形成一支撑点,而且相邻导电片的接触部10顶在一起形成另一支撑点,相邻导电片紧靠在一起且相互支撑成规则的一条线,较为适用于自动化装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接触部及安装部一体成型组成,在安装部间隔形成有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安装部安装于线圈骨架上,第一接线端的高度小于第二接线端的高度,第二接线端靠近接触部,而第一接线端远离接触部;线圈绕组线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上,再固定在第二接线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形成于安装部一端,第二接线端的端部至接触部靠近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接触部远离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一端至与第二接线端相对的安装部另一端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接线端设置至少一过渡绕线凹部,而在第二接线端上设置至少一自由绕线凹部及一沾锡绕线凹部,线圈绕组线过渡圈缠绕在第一接线端的过渡绕线凹部上后,线圈绕组线自由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的自由绕线凹部上,而线圈绕组线自由圈沾锡圈缠绕在第二接线端的沾锡绕线凹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及第二接线端上形成有防止线圈绕组线被切断的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并排设置,位于同一平面内。
CN201420346859.3U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83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6859.3U CN203983180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46859.3U CN203983180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83180U true CN203983180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8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4685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983180U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831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250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片结构
CN108257820A (zh) * 2018-03-05 2018-07-0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线片及线圈骨架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250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片结构
CN108257820A (zh) * 2018-03-05 2018-07-06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器接线片及线圈骨架结构
CN108257820B (zh) * 2018-03-05 2024-05-0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线圈骨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83180U (zh) 一种接触器线圈的导电片结构
CN201797652U (zh) 多个不同型号pcb板的拼接结构
CN202513705U (zh) 定子体端面附设有接线板的无刷电机
CN203352326U (zh) 一种三根特薄纯云母导线并绕的定子线圈
CN203406176U (zh) 电容器及其芯组
CN102436882B (zh) 一种波浪式电阻片的电阻器
CN202439991U (zh) 叠放式光伏焊带包装装置
CN202258682U (zh) 一种ec磁芯结构
CN104078250A (zh) 一种导电片结构
CN202093915U (zh) 一种波浪式电阻片的电阻器
CN201622901U (zh) 一种新型线圈架
CN201796906U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组件模块单元
CN203288428U (zh) 一种电容盖、电容及不间断电源
CN203289207U (zh) 条形定子铁芯
CN205789441U (zh) 分裂式绕组的引线组件和变压器
CN203632441U (zh) 一种压缩机电机引出线端子排列结构
CN203444908U (zh) 一种带固定接地线的夹件绝缘结构
CN203466064U (zh) 带定位板的绕线模具
CN203481319U (zh) 电池极片及电池
CN202016161U (zh) 热流道系统整体式固定线架
CN201667288U (zh) 防爆型圆柱形电容器
CN203537136U (zh) 一种轴向出线电机的电缆固定夹
CN201498536U (zh) 电池模组用绝缘套
CN203377115U (zh) 防止短路的超级电容器
CN203910475U (zh) 弯针分槽式开关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