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8333U -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8333U
CN203968333U CN201420387812.1U CN201420387812U CN203968333U CN 203968333 U CN203968333 U CN 203968333U CN 201420387812 U CN201420387812 U CN 201420387812U CN 203968333 U CN203968333 U CN 203968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data communication
electrically connected
resistance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3878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勇进
丁倩
吴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car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罗勇进
丁倩
吴明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罗勇进, 丁倩, 吴明清 filed Critical 罗勇进
Priority to CN2014203878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8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8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8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和双向数据通信电路,所述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至音频信号线以使音频信号线作为复用信号线。其中,双向数据通信电路例如包括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和数据通信输出电路,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通过其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音频信号线,而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通过其模拟开关的一个接触端电连接至音频信号线。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复用音频信号线来实现双向数据通信,因此可实现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利用其数据信息交互能力可实现移动电子设备有用信息在耳机端的同步和再现。

Description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对于标准的三段式(左声道/右声道/参考地)或四段式(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参考地)耳机在手机及其他移动电子设备领域的应用,目前的实际应用都只是通过左/右声道和麦克风音频线/信号线来传输相应的音频模拟信号。
请参见图1,其绘示为传统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无源耳机的内部音频输入及输出电路示意图。.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音频信号经由其内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及隔直电容输出后通过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耳机插孔连接无源耳机的插头、并经耳机内部的等效电阻输出至耳机扬声器(未示出)进行声音播放。
然而,现有技术只能在左右声道中实现模拟音频的传输,不能把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中的一些有用数据通过音频信号线传输到耳机中的电路以方便耳机自带小屏显示或有助其它人与耳机或人与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交互。此外,现有技术也不能把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比如音乐、通话、网络语音的状态通知耳机。另外,现有的无源耳机或有源耳机也不能把耳机的当前性能参数、即时信息和工作模式通知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
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满足基于可穿戴设备概念的流行及人们对耳机能够与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实现更多数字信息交互的渴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其可与耳机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有源耳机,其可与移动电子设备实现双向数据通信。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其适于应用在移动电子设备和耳机,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电子设备,包括耳机接口、音频信号线、音频输入电路、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其中,所述音频信号线电连接所述耳机接口和音频输入电路;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作为复用信号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包括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和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其中,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包括模拟开关,所述模拟开关的一个接触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所述音频信号线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晶体管依序串接在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且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模拟开关的另一个接触端,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反,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子设备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串节点及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同一个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或者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不同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不同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所述音频输入电路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及所述耳机接口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孔或四段式耳机插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有源耳机,其包括耳机接口、音频信号线、音频输出电路、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其中,所述音频信号线电连接所述耳机接口和所述音频输出电路;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作为复用信号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源耳机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包括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和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其中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包括模拟开关,所述模拟开关的一个接触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所述音频信号线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源耳机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四晶体管依序串接在第三电源电压和第四电源电压之间,且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三电源电压和第四电源电压之间,所述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模拟开关的另一个接触端,且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源耳机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的串节点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同一个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或者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的不同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不同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所述音频输出电路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及所述耳机接口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头或四段式耳机插头。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数据通信电路,适于电连接移动电子设备或有源耳机的音频信号线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作为复用信号线。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包括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和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其中数据通信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晶体管依序电连接在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适于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且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串节点作为外部数据输入端。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以及模拟开关,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之间,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所述模拟开关的一个接触端,所述模拟开关的另一个接触端适于电连接所述音频信号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作为内部数据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的音频信号线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外部数据输入端和内部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同一个端口或分别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不同端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和双向数据通信电路中,其主要是复用音频信号线来实现双向数据通信,因此可实现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利用其数据信息交互能力可实现移动电子设备有用信息在耳机端的同步和再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传统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无源耳机的内部音频输入及输出电路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的局部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2绘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的局部电路示意图。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在原有音频信号线实现模拟音频传输的电路基础上分别在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10(主机端)和有源耳机30增加了可实现双向数据(数字信息)通信的电路。具体地:
移动电子设备10在主机端耳机接口11、音频信号线12和音频输入电路13的基础上增设了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其中,主机端耳机接口11例如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孔或四段式耳机插孔,音频数信号线12电连接主机端耳机接口11和音频输入电路13,而音频输入电路13例如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P1和隔直电容C1。在此,隔直电容C1用来隔离音频功率放大器P1的静态直流电平,对于有些功率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为地电平的情形,则可不设置隔直电容C1。
移动电子设备10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包括主机端处理器151、数据通信输入电路153以及数据通信输出电路155。其中,数据通信输入电路153包括电阻R1、电阻R2和增强型N-MOSFET Q1,电阻R1、电阻R2和增强型N-MOSFET Q1依序串接在正电源电压VDD1和接地电源电压GND1之间,电阻R1和电阻R2之间的串节点作为外部数据输入端电连接至主机端处理器151,例如电连接至主机端处理器151的一个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电阻R1的阻值远大于电阻R2的阻值(R1>>R2),增强型N-MOSFET Q1的控制端电连接音频信号线12以使音频信号线12作为复用信号线。数据通信输出电路155包括增强型P-MOSFET Q2、增强型N-MOSFET Q3以及可承受负电压的模拟开关S1。其中,增强型P-MOSFET Q2和增强型N-MOSFET Q3依序串接在正电源电压VDD1和接地电源电压GND1之间,增强型P-MOSFET Q2和增强型N-MOSFETQ3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模拟开关S1的一个接触端,模拟开关S1的另一个接触端电连接音频信号线12以使音频信号线12作为复用信号线,模拟开关S1可由主机端处理器151的GPIO口进行控制,增强型P-MOSFET Q2的控制端和增强型N-MOSFET Q3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作为内部数据输出端电连接主机端处理器151,例如电连接主机端处理器151的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此处,电阻R1和R2之间的串节点及增强型P-MOSFET Q2的控制端和增强型N-MOSFET Q3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主机端处理器151的同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以便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可以利用其与有源耳机30进行数据通信。
承上述,有源耳机30在耳机端耳机接口31、音频信号线32和音频输出电路33的基础上增设了双向数据通信电路35。其中,耳机端耳机接口31例如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头或四段式耳机插头,音频数信号线32电连接耳机端耳机接口31和音频输出电路33,而音频输出电路33例如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P2,从而有源耳机30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可经音频功率放大器P2处理后输送至扬声器进行声音播放。
有源耳机30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35包括耳机端处理器351、数据通信输入电路353以及数据通信输出电路355。其中,数据通信输入电路353包括电阻R3、电阻R4和增强型N-MOSFET Q4,电阻R3、电阻R4和增强型N-MOSFET Q4依序串接在正电源电压VDD2和接地电源电压GND2之间,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的串节点作为外部数据输入端电连接至耳机端处理器351,例如电连接至耳机端处理器351的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电阻R3的阻值远大于电阻R4的阻值(R3>>R4),增强型N-MOSFET Q4的控制端电连接音频信号线32以使音频信号线32作为复用信号线。数据通信输出电路355包括增强型P-MOSFET Q5、增强型N-MOSFET Q6以及可承受负电压的模拟开关S2。其中,增强型P-MOSFET Q5和增强型N-MOSFET Q6依序串接在正电源电压VDD2和接地电源电压GND2之间,有源耳机30的供电可来自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10内部电源或有源耳机30的内置电池,增强型P-MOSFET Q5和增强型N-MOSFET Q6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模拟开关S2的一个接触端,模拟开关S2的另一个接触端电连接音频信号线32以使音频信号线32作为复用信号线,模拟开关S2可由耳机端处理器351的GPIO口进行控制,增强型P-MOSFET Q5的控制端和增强型N-MOSFET Q6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作为内部数据输出端电连接耳机端处理器351,例如电连接耳机端处理器351的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此处,电阻R3和R4之间的串节点及增强型P-MOSFET Q5的控制端和增强型N-MOSFET Q6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耳机端处理器351的同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以便有源耳机30可以利用其与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进行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中,由于左右声道的模拟音频总是从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输出到有源耳机30,在模拟音频输出期间,模拟开关S1可通过控制处于断开状态。增强型N-MOSFET Q1的控制端(栅极)与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12相连,增强型N-MOSFE Q1的控制端输入阻抗极大、输入电容很小,并且能承受较大的正负电压,所以增强型N-MOSFETQ1电路自身安全并且对音频信号线12上的模拟音频的性能没有影响。
当遵循某种单线编码方式,逻辑高电平大于某个值比如2.0V的数字信号出现在对应的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12上时,增强型N-MOSFETQ1通过相应的通断来把数字信号传送入主机端处理器151的GPIO口。在此,单线编码方式可以用简单通用的方式,即双方约定好通信波特率比如说100Kbps,并定义好特定的起始方式,停止方式和数据位内涵定义及校验。由于是双向通信,数字信号可以由主机端或耳机端发起,数字信号通过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送到主机端或耳机端处理器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双边控制状态及有用信息共享(比如来电号码,歌曲名,短消息)。
当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需要发送数字信息到有源耳机30的时候,主机端会先关掉音频或在没有音频输出的时候导通模拟开关S1,通过导通增强型N-MOSFET Q3使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12上的电荷释放,然后利用增强型P-MOSFET Q2和增强型N-MOSFET Q3等组成的电路来推动相应的逻辑电平通过音频信号线12及主机端耳机接口11输出到有源耳机30。
另外,由于左或右声道的模拟音频总是从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输出到有源耳机30,在模拟音频接收期间,模拟开关S2可通过控制处于断开状态。增强型N-MOSFET Q4的控制端(栅极)与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32相连,增强型N-MOSFET Q4的控制端输入阻抗极大、输入电容很小,并且能承受较大的正负电压,所以增强型N-MOSFET Q4电路自身安全并且对音频信号线32上的模拟音频的性能没有影响。
当遵循某种单线编码方式,例如逻辑高电平大于某个值比如2.0V的数字信号出现在对应的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32上时,增强型N-MOSFET Q4通过相应的通断来把数字信号传送入有源耳机30的耳机端处理器351的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
对于有源耳机30向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发送数据,有源耳机30会先禁能音频功率放大器放P2,通过导通增强型N-MOSFET Q6使左声道或右声道音频线32上的电荷释放,然后利用增强型P-MOSFETQ5和增强型N-MOSFET Q6等组成的电路来推动相应的逻辑电平通过音频信号线32及耳机端耳机接口31输出到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10。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左右声道中的任何一根信号线来实现单线双向数据通信,在具体实现电路结构上,在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分别使用处理器的同一个GPIO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在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分别使用处理器的一个GPIO口来控制一个有负电源承受能力的模拟开关来开关数据输出通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分别使用处理器的两个GPIO口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每边都是一个GPIO口负责数据输入和另一个GPIO口负责数据输出;又或者,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分别使用处理器的两个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来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每边都是一个专用数字输入口例如UART的RXD口负责数据输入和另一个专用数字输出口例如UART的TXD口负责数据输出。此外,也可以用其它分立电路来代替具有负电压承受能力的模拟开关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其主要是复用耳机音频线的左或右通道来实现单线双向数据通信,用便宜的增强型NMOS FET来实现数据输入并最小化对模拟音频的品质的影响,数据输出通道在空闲期间用带负电压承受能力的开关电路完全关断,以及利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小数据信息交互能力来实现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的有用信息在耳机端的同步和再现。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作为主机端的移动电子设备和有源耳机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所以主机中任何有意义的小数据都可以和耳机进行同步,比如短消息,来电提醒,天气信息,歌曲名,运动量信息。此外,可以给耳机扩展更多的按键交互模式,除电话接听、挂断、静音、音乐的播放、停止、下一曲及音量增减外,还可以增加信息显示和控制模式切换比如从翻看短信息到翻看电话薄到翻看歌曲播放列表等等。另外,还可以把主机端的实时工作模式比如音乐、通话、网络语音的状态通知耳机,以便有源耳机内部做相应的电路操作,与主机端合适的电路交互甚至可以帮助有源耳机借用主机端内部的电源供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中的电路做适当的变更设计,例如适当改变各个晶体管的导电类型,将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设计成可插拔地连接至移动电子设备10及/或有源耳机30,适当变更音频输入电路13及/或音频输出电路33的电路结构等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子设备(10),包括:耳机接口(11)、音频信号线(12)、以及音频输入电路(13),所述音频信号线(12)电连接所述耳机接口(11)和所述音频输入电路(1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子设备(10)还包括:
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12)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12)作为复用信号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包括:
数据通信输入电路(153),包括第一晶体管(Q1),所述第一晶体管(Q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12);以及
数据通信输出电路(155),包括模拟开关(S1),所述模拟开关(S1)的一个接触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12);
其中,所述音频信号线(12)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还包括处理器(151);
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153)还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晶体管(Q1)依序串接在第一电源电压(VDD1)和第二电源电压(GND1)之间,且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51);以及
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155)还包括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三晶体管(Q3),所述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三晶体管(Q3)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VDD1)和第二电源电压(GND1)之间,所述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三晶体管(Q3)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模拟开关(S1)的另一个接触端,所述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三晶体管(Q3)的导电类型相反,且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5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子设备(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串节点及所述所述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Q3)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51)的同一个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或者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51)的不同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不同专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所述音频输入电路(13)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P1);以及所述耳机接口(11)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孔或四段式耳机插孔。
5.一种有源耳机(30),包括:耳机接口(31)、音频信号线(32)、以及音频输出电路(33),所述音频信号线(32)电连接所述耳机接口(31)和所述音频输出电路(33);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耳机(30)还包括:
双向数据通信电路(35),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32)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32)作为复用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源耳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35)包括:
数据通信输入电路(353),包括第四晶体管(Q4),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32);以及
数据通信输出电路(355),包括模拟开关(S2),所述模拟开关(S2)的一个接触端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32);
其中,所述音频信号线(32)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耳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35)还包括处理器(351);
所述数据通信输入电路(353)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四晶体管(Q4)依序串接在第三电源电压(VDD2)和第四电源电压(GND2)之间,且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51);以及
所述数据通信输出电路(355)还包括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所述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三电源电压(VDD2)和第四电源电压(GND2)之间,所述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至所述模拟开关(S2)的另一个接触端,且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控制端和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5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源耳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的串节点及所述第五晶体管(Q5)的控制端和第六晶体管(Q6)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均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51)的同一个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专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者分别电连接至所述处理器(351)的不同通用目的输入输出口或不同专用目的数字输入输出口;所述音频输出电路(33)包括音频功率放大器(P2);以及所述耳机接口(31)包括三段式耳机插头或四段式耳机插头。
9.一种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其特征在于,适于电连接移动电子设备(10)或有源耳机(30)的音频信号线(12,32)以使所述音频信号线(12,32)作为复用信号线,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包括:
数据通信输入电路(153,353),包括第一电阻(R1,R3,)、第二电阻(R2,R4)、以及第一晶体管(Q1,Q4),所述第一电阻(R1,R3,)、第二电阻(R2,R4)和第一晶体管(Q1,Q4)依序电连接在第一电源电压(VDD1,VDD2)和第二电源电压(GND1、GND2)之间,所述第一晶体管(Q1,Q4)的控制端适于电连接至所述音频信号线(12,32),且所述第一电阻(R1,R3,)和第二电阻(R2,R4)之间的串节点作为外部数据输入端;以及
数据通信输出电路(155,355),包括第二晶体管(Q2,Q5)、第三晶体管(Q3,Q6)、以及模拟开关(S1,S2),所述第二晶体管(Q2、Q5)和第三晶体管(Q3,Q6)依序串接在所述第一电源电压(VDD1,VDD2)和第二电源电压(GND1,GND2)之间,所述第二晶体管(Q2、Q5)和第三晶体管(Q3,Q6)的导电类型相反,所述第二晶体管(Q2、Q5)和第三晶体管(Q3,Q6)之间的串节点电连接所述模拟开关(S1,S2)的一个接触端,所述模拟开关(S1,S2)的另一个接触端适于电连接所述音频信号线(12,32),所述第二晶体管(Q2、Q5)的控制端和第三晶体管(Q3,Q6)的控制端相接后形成的电节点作为内部数据输出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信号线(12,32)为左声道音频线或右声道音频线;所述双向数据通信电路(15,35)还包括处理器(151,351),所述外部数据输入端和内部数据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151,351)的同一个端口或分别电连接所述处理器(151,351)的不同端口。
CN201420387812.1U 2014-06-20 2014-07-14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Active CN203968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87812.1U CN203968333U (zh) 2014-06-20 2014-07-14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333081.2 2014-06-20
CN201420333081 2014-06-20
CN201420387812.1U CN203968333U (zh) 2014-06-20 2014-07-14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8333U true CN203968333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387812.1U Active CN203968333U (zh) 2014-06-20 2014-07-14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8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775A (zh) * 2015-05-15 2018-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CN107615775B (zh) * 2015-05-15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降噪耳机的方法、终端及降噪耳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8419U (zh) 一种耳机及配置有所述耳机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1790122A (zh) 音频系统的爆破音消除电路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739374A (zh) 信号传输路径选择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电子装置
DE102007052625A1 (de) Stereo-Bluetooth-Headset
JP6370404B2 (ja) 能動的ノイズ低減ヘッドセットへ電力を供給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209516078U (zh) 一种耳机插头、耳机及通讯组件
CN203968333U (zh) 移动电子设备、有源耳机、以及双向数据通信电路
CN207150784U (zh) 关键词解锁式透传耳机
CN206024049U (zh) 一种线控耳机
CN203632848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3278971U (zh) 一种远程多媒体融合通信会议终端
CN205454077U (zh) 一种降噪耳机及其音频输入切换电路
CN201479354U (zh) 功放静音电路
CN208174952U (zh) 公网对讲无源ptt耳机
CN207443076U (zh) 一种多线路输出的耳机孔连接装置
CN203912165U (zh) 蓝牙音箱系统
CN203434657U (zh) 有源手麦及配置有所述有源手麦的移动终端
CN205040008U (zh) 一种耳机音频输入切换电路
CN202425003U (zh) 可切换信号传输的耳机装置
CN202268851U (zh) 按键式通用手机耳机音量控制电路
CN104244148A (zh) 万能耳机
CN204069302U (zh) 万能耳机
CN205081924U (zh) 一种耳机及其开关机噪声消除电路
CN204498316U (zh) 耳机插座及电子设备
CN204229840U (zh) 一种具有录音功能的WiFi音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ING QIAN WU MINGQING

Effective date: 201502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06

Address after: 1001 room 66, No. 2878, Lane 200123, Gaoqing Road,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Luo Yongjin

Address before: 200123, room 66, No. 2878, Lane 1001, Gaoqing Road,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Luo Yongjin

Patentee before: Ding Qian

Patentee before: Wu Mingqing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5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care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 room 66, No. 2878, Lane 200123, Gaoqing Road,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Luo Yong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