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67953U -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67953U
CN203967953U CN201420297125.0U CN201420297125U CN203967953U CN 203967953 U CN203967953 U CN 203967953U CN 201420297125 U CN201420297125 U CN 201420297125U CN 203967953 U CN203967953 U CN 203967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sistance
circuit
output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71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Tongli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2971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67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67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679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降/稳压电路、振荡电路及电压转换电路;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VFD(VFD,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真空荧光显示屏)和其驱动IC的供电电源结构的特殊性,其供电电源一般都是由灯丝电压、直流电压和一组-24V左右的负电压组成。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为真空荧光显示屏和其驱动IC提供上述各组供电电压:(一)直接由电源变压器的专用绕组或专用变压器提供;(二)由专门的电源电路产生灯丝电压,由另一组电源电路或电源变压器绕组产生-24V左右的负电压,再共用一组系统的直流电压。然而,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以下缺陷:都涉及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供电电源电路,使得真空荧光显示屏的整个供电电源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走线都较复杂,可靠性不高,并且,其物料成本较高,特别是使用变压器提供电压时,其物料成本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降低成本、以及提高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VFD驱动IC,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所述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所述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降/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一稳压二极管;其中,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还分别与所述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并联;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NPN三极管及第二NPN三极管;其中,
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三电容接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接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与第七电阻并联。
优选地,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NPN三极管、第四NPN三极管及第一PNP三极管;其中,
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八电阻接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还经第十电阻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且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负电压产生电路和灯丝电压产生电路;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一双二极管、第二双二极管、第三双二极管、第一电解电容及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
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一端经第十二电阻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九电容接地;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八电容接地;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灯丝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电解电容及第三电解电容;其中,
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经第十四电阻与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经第十五电阻与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与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该真空荧光显示屏包括VFD驱动IC及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所述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所述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降/稳压电路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的驱动IC所需的供电电压及振荡电路所需的供电电压,再通过简单振荡电路产生整个电路所需的基础方波电压信号,此方波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输送给后级的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再分别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和其驱动IC所需的各组电压(包括负电压和灯丝电压);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多组供电线路的设计,简化了线路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101、降/稳压电路102、振荡电路103、放大电路104、电压转换电路105、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106、负电压输出端107及灯丝电压输出端108。
其中,工作电压输入端101,用于为本实施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提供工作电压,本实施例中,工作电压输入端101的电压为+12V;
降/稳压电路102,用于为真空荧光显示屏的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同时为振荡电路103提供供电电压;
振荡电路103,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
放大电路104,用于对振荡电路103输出的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本实施例中,上述方波电压信号的预设频率为45KHz;
电压转换电路105,用于对放大电路104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放大电路104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要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本实施例中,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要的负电压为-24V,灯丝电压不超过3V。
具体地,上述降/稳压电路102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101连接,降/稳压电路102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106以及振荡电路103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103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104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104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101连接,放大电路104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10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105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107及灯丝电压输出端108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通过简单的降/稳压电路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的驱动IC所需的供电电压及振荡电路所需的供电电压,再通过简单振荡电路产生整个电路所需的基础方波电压信号,此方波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输送给后级的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再分别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和其驱动IC所需的各组电压(包括负电压和灯丝电压);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多组供电线路的设计,简化了线路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IN、降/稳压电路202、振荡电路203、放大电路204、电压转换电路205、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VOUT1、负电压输出端VOUT2及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和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其中,电压转换电路205包括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和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
具体的,上述降/稳压电路202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IN连接,降/稳压电路202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VOUT1以及振荡电路203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203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204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204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IN连接,放大电路204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205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205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VOUT2、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及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连接;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的输入端及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的输入端均与放大电路204的输出端连接;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的输出端与负电压输出端VOUT2连接;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的输出端与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及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连接。
本实施例中,工作电压输入端VIN的电压为+12V,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VOUT1的电压为+5V,负电压输出端VOUT2的电压为-24V,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和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的交流电压不超过3V。
具体地,上述降/稳压电路20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
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工作电压输入端VIN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为该降/稳压电路202的输出端,该降/稳压电路202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VOUT1以及振荡电路20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并联;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接地。
上述振荡电路203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NPN三极管Q1及第二NPN三极管Q2;
其中,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且经第三电阻R3与降/稳压电路202中的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还经第三电容C3接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降/稳压电路202中的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R5与第一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放大电路204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C4与第七电阻R7并联。
上述放大电路204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NPN三极管Q3、第四NPN三极管Q4及第一PNP三极管Q5;
其中,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与振荡电路203中的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还经第八电阻R8接地,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及第一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经第十电阻R10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IN连接;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IN连接,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且与电压转换电路205的输入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
上述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双二极管D1、第二双二极管D2、第三双二极管D3、第一电解电容CE1及第二稳压二极管ZD2;本实施例中,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稳压值为6.2V。
其中,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放大电路204中的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及第一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及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一双二极管D1的第三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D2的第三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D3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双二极管D1的第一端经第十二电阻R12与负电压输出端VOUT2连接;第一双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九电容C9接地;第二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八电容C8接地;第三双二极管D3的第二端接地;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与第一双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解电容CE1的负极与负电压输出端VOUT2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E1的正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与负电压输出端VOUT2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连接。
上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包括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电解电容CE2及第三电解电容CE3;
其中,第二电解电容CE2的正极与放大电路204中的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及第一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E2的负极经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解电容CE2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经第十五电阻R15与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E3的正极接地,第三电解电容CE3的负极与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与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中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VOUT1连接,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施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工作原理具有描述如下:
当工作电压输入端VIN的+12V电源上电后,通过降/稳压电路202后,得到+5V的电压,为给振荡电路203提供供电电压,该+5V电压通过第三电阻R3使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后,经过第四电阻R4对第三电容C3充电,当第三电容C3充电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大于其发射极电压0.7V时,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第二NPN三极管Q2截止。当第二NPN三极管Q2截止后,储存在第三电容C3上的电荷再通过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放电,直到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0.7V时,第一NPN三极管Q1截止,第二NPN三极管Q2又导通,如此周期循环,在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出一个45KHz左右的方波电压信号。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节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以改变上述方波电压信号的频率,以得到不同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振荡电路203产生的方波电压信号通过第四电容C4、第七电阻R7输出至放大电路204中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
当振荡电路203产生的方波电压信号为低电平时(低于0.7V),放大电路204中第三NPN三极管Q3截止,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为高电压,第四NPN三极管Q4导通,第一PNP三极管Q5截止,工作电压输入端VIN的+12V电压通过第四NPN三极管Q4向灯丝电压产生电路2052中的第二电解电容CE2、负电压产生电路2051中的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充电,形成放大电路204的高电平输出;当振荡电路203产生的方波电压信号为高电平时(高于0.7V),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第一PNP三极管Q5导通,而第四NPN三极管Q4截止,此时,第二电解电容CE2,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及第七电容C7所储存的电荷通过第一PNP三极管Q5放电,形成放大电路204的低电平输出;
由放大电路204输出的方波电压,经第十一电阻R11后输出至由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双二极管D1、第二双二极管D2及第三双二极管D3共同构成的3次倍压整流电路,经过该3次倍压整流电路的倍压整流后,输出-24V左右的负压,该-24V左右的负压通过第十二电阻R12输出至负电压输出端VOUT2。本实施例中,若要获得不同电压值的负电压,可以通过增减上述倍压整流电路的次数来实现;
由第二电解电容CE2输出的方波电压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后,输出至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AC2。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AC1、第十七电阻R17及第三电解电容CE3和地形成回路,由于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要的灯丝电压需要一个负阴极电压,因此,将稳压值为6.2V的第二稳压二极管ZD2连接到负电压输出端VOUT1(-24V),以使真空荧光显示屏的灯丝两端得到一个-18V左右的基准阴极负DC电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本实施例通过简单的降/稳压电路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的驱动IC所需的供电电压及振荡电路所需的供电电压,再通过简单振荡电路产生整个电路所需的基础方波电压信号,此方波电压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输送给后级的电压转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再分别产生真空荧光显示屏和其驱动IC所需的各组电压(包括负电压和灯丝电压);另外,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相应元器件的参数和数量即可很方便地设置所输出的各组电压的电压值,使得本实施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使用范围不局限于真空荧光显示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产品对象;同时,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多组供电线路的设计,简化了线路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源的可靠性;而且,本实施例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可以同真空荧光显示屏的VFD驱动IC设计在一块PCB板上,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走线复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该真空荧光显示屏包括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该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真空荧光显示屏采用了上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真空荧光显示屏具有上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包括VFD驱动IC,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负电压输出端、灯丝电压输出端、用于为所述VFD驱动IC提供供电电压以及为振荡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的降/稳压电路、用于产生一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的振荡电路、用于对所述预设频率的方波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将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所需的负电压以及灯丝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其中,
降/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降/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电源端与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电压输出端及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及第一稳压二极管;其中,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还分别与所述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以及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并联;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NPN三极管及第二NPN三极管;其中,
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第三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四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三电容接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六电阻接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第五电阻与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四电容与第七电阻并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NPN三极管、第四NPN三极管及第一PNP三极管;其中,
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还经第八电阻接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及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还经第十电阻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且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负电压产生电路和灯丝电压产生电路;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及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一双二极管、第二双二极管、第三双二极管、第一电解电容及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中,
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及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一端经第十二电阻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九电容接地;第二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且经第八电容接地;第三双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丝电压输出端包括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所述灯丝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电解电容及第三电解电容;其中,
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经第十四电阻与第二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经第十五电阻与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灯丝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与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接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十一电容,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VFD驱动IC供电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
CN201420297125.0U 2014-06-05 2014-06-05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7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7125.0U CN203967953U (zh) 2014-06-05 2014-06-05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7125.0U CN203967953U (zh) 2014-06-05 2014-06-05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67953U true CN203967953U (zh) 2014-11-26

Family

ID=5192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712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67953U (zh) 2014-06-05 2014-06-05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679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648A (zh) * 2021-12-17 2022-04-15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fd驱动芯片的液晶书写装置擦除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5648A (zh) * 2021-12-17 2022-04-15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fd驱动芯片的液晶书写装置擦除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355648B (zh) * 2021-12-17 2024-04-12 山东蓝贝思特教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vfd驱动芯片的液晶书写装置擦除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98262A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203759106U (zh) 一种市电过零检测电路
CN204556715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203967953U (zh) 真空荧光显示屏的供电电路及真空荧光显示屏
CN202150795U (zh) 一种模拟屏及其电压转换电路
CN206149132U (zh) 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
CN102662424B (zh) 一种单片机用精密稳压电路
CN103076512A (zh) 一种开关量检测电路
CN202406024U (zh) 一种包括待机电路的开关电源
CN202586873U (zh) 倍频电路及蓝牙3d眼镜相位测试仪
CN109391277A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1630898B (zh) 电源输出功率调控电路
CN101685111A (zh) 新型过零检测电路
CN202976774U (zh) 驱动真空荧光显示的升压电路
CN203827180U (zh) 一种车用变频器电源稳压反馈电路
CN204258650U (zh) 阻容降压电源电路
CN206414273U (zh) 一种用于磁共振的高稳定性的电池
CN203313045U (zh) 大功率开关电源驱动电路
CN208939935U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202172451U (zh) 电压调节电路
CN103945606B (zh) 双路输出led电源驱动电路
CN202424652U (zh) 脉冲信号调制电路及装置
CN202584682U (zh) Vfd灯丝电压产生电路
CN208781039U (zh) 一种自发电磁控车控制器转速智能控制电路
CN207924452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电器终端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